365句子网

说人大度的文言文翻译

翻译文言文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该是苏轼游览赤壁的情景。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推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苏、黄共阅一手卷:苏东坡、黄庭坚共同看一幅横幅的书画卷子。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②,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注释】

(1)谅:信。“谅”有时特指小信,如《卫灵公)篇说:"君子贞而不谅。"

“谅”与“贞”相对,指小信。但这里却泛指守信,无大信、小信的区别。

②便(pian)辟:诌媚逢迎,主要指举止行为方面。③善柔:假装和

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4)便佞:花言巧语,主要指言谈方面。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

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

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

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读解】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世界上恐怕找不出一个完全没有朋友的人吧?就连那飘流在

孤岛上的鲁滨逊,不也有一个土人“星期五”作朋友吗?

但是,朋友有好有坏,有真正知心,遇事愿为你两肋插刀的

朋友;也有虚情假意,遇事在你背后插刀子的朋友。

那么,到底哪些朋友好,哪些朋友坏呢?这是我们大家都时

常感到困惑,时常感到苦恼的一个问题。

那就仔细琢磨琢磨圣人的话吧,再回过头看看你身旁--

到底哪些是益友?哪些是损友?

“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

不用多说,你也知道该怎么办了罢。

第二句有错误.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

①亡:无。

【译文】

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

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读解】

“日知其所亡”是知新;“月无忘其所能”是温故。两方面结

合起来,正好是孔子“温故而知新”(《为政》)的意思。

从心理状态上来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又是孔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的写照。

子夏手中所棒的,原本是圣人的“衣钵”,儒学可真是劝学之

学。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无论是从方法还是心态上来说,我们今天所宣传而要求于学

生们的,也还是与儒学的精神相通的吧!

“我以前居住在一个巷子里,隔壁有一家的媳妇和婆婆吵架了,因为婆婆发现家里不见了一块肉,认为是媳妇偷吃了,于是要赶媳妇出门,这个媳妇临走的时候和邻居们告别,邻居们都知道她是好人,婆婆冤枉她了,其中有一个人想了个办法,就对这个媳妇说,你慢慢走,我有办法让你婆婆出来把你追回家。然后,这个邻居就拿了一个束麻的火把,到这个恶婆婆家敲门,对恶婆婆说‘昨天我们家的两只狗不知从哪里叼来一块肉,抢来抢去,都得了重伤死掉了,我想借个火来把它们烧了’。恶婆婆一听明白了,原来肉是被狗偷了啊,自己错怪好媳妇了,果然马上去把媳妇追了回来。”

蒯通当时讲这个故事,意思是说,我和那个束缊请火的邻居一样,现在去请了名士来为宰相出力,并不是根本的法子,国君要真正有诚意,有好的环境来给这些名士,他们自己会主动来为国家出力的。

《汉书·蒯通传》:“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

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

“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缊”作“蕴”。后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缊以请火,访蓬茨於善邻。”缊,一本作“蕴”。亦省作“束缊”、“束蕴”。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临邛遣妇,寄束缊於齐邻;邯郸下客,效处囊於赵相。”宋林逋《和酬周寺丞》:“门横野水席凝尘,束缊谁能问乞邻?”亦用为不出儿媳之典。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窗来看,(两边)雕刻的栏杆可以互相望得到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苏、黄共阅一手卷。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这个人脸上很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开的声音

文言文翻译:<<王旦大度>>

皇上生气了,对旦说:“寇准什么事情都效仿我,这样可以吗?”旦缓缓地说:“寇准确实是一个贤人,怎么能那么傻呢?”于是真宗皇帝的气消了,说:“是的,这就是傻呀。”于是不再问了。。。

下面我没看懂,不好意思了

皇帝发怒,对王旦说:“寇准办事按皇帝的规格,可以这样吗?”王旦慢慢地回答说:“寇准确实有德有才能,不会如此无知!”真宗皇帝随即明白,说道:“我知道了,这正是他的无知。”就不再过问此事……

王旦担任丞相职务,接触很多人,从不以私利结交。观察可以交谈的和以前就了解的,几个月以后,召见与之交谈,咨询访问各处利益和危害之处,或者让他们以书面形式呈报上来。发现他们的长处,悄悄地记下他们的姓名,如果其中有人再来求见,不须见面就能处理了。……王旦处理政事时间久长,有人非议,则立即寻找错失而并不推诿辩解;如果别人出现过失,即使皇帝很发怒,能够解释就解释,尽最大的努力才罢休。

怎么样?

问说文言文全文翻译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问,不“问”就不能扩大知识面。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但有的人却不能在实际中应用,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但有的人却不能了解其中的细节,(对于这些问题)放弃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用来破除那疑问,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因此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这个是百科的 具体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972634.htm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问,不“问”就不能扩大知识面。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但有的人却不能在实际中应用,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但有的人却不能了解其中的细节,(对于这些问题)放弃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用来破除那疑问,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因此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问,不“问”就不能扩大知识面。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但有的人却不能在实际中应用,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但有的人却不能了解其中的细节,(对于这些问题)放弃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用来破除那疑问,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因此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翻译文言文

说人大度的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