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过其实是什么意思
言过其实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实:实际。
出自《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译文: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浮夸。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马谡喜欢谈论军事理论,诸葛亮比较欣赏他。刘备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魏国司马懿亲自带兵与张郃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带兵防守,可是马谡骄傲轻敌,死搬兵书,结果被打败。诸葛亮只好挥泪斩马谡。
近义词:夸大其辞、夸夸其谈、名不副实
反义词:言必有信、恰如其分、名副其实
夸大其词是一个中国汉语词语,意思是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有的程度。
夸夸其谈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言过其实
刘备评价马谡“言过其实”,这个言过其实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
套用一句俗语就是“说的比唱的好听”。他平时所讨论的、所研究的,和别人谈论的,超出了他自己实际能力的范围。也就是指他比较自负,把自己看得很高,不谦逊。这样的人容易因为高傲而看不到潜在的危险,所以作为参谋是可以的,但作为主将则容易陷于险境,所以刘备说不可大用。
言过其实: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其中,刘备之所以这样评论马谡,是因为他认为马谡并没有孔明夸赞的那般聪慧、谋略过人,发觉马谡论兵家之道尽管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却是纸上谈兵,只会说但不会做。所以刘备评价马谡“言过其实”。
马谡真的言过其实?
以下是马谡传记,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也比较客观地评价了马谡。
蜀越隽太守、参军。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兄良,侍中。谡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建兴三年,亮征南中,谡定攻心之计,亮深然之。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谡年三十九。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孔明喝退,又唤马谡入帐,谡自缚跪于帐前。孔明变色曰:「汝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吾累次叮咛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汝若早听王平之言,岂有此祸?今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皆汝之过也!若不明正军律,何以服众?汝今犯法,休得怨吾。………
左右推出马谡于辕门之外,将斩。参军蒋琬自成都至,见武士欲斩马谡,大惊,高叫留人,入见孔明曰:「昔楚杀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士,岂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交方始,若须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其实并不想杀马谡,但为了顾及军中秩序,必须杀鸡儆猴。
军中秩序非常单纯,可是整顿不好,麻烦更大,因为军中有太多太多要命的玩意儿。
马谡他却一意孤行,犯了如此严重的铁规,才令诸葛亮不得不挥泪下斩。
说他言过其实是真的太超过了,但他犯的错并不是打输仗而是一意孤行,不听军令。
至于名声扫地,在我看来并没有这回事,三国中很多人物都值得敬佩,只是有些人不明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