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三家注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正义】:黄帝之孙,号高阳氏。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索隐】: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正义】:列女传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即知大业是皋陶。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索隐】:扶味反,一音秘。寻费后以为氏,则扶味反为得。此则秦、赵之祖,嬴姓之先,一名伯翳,尚书谓之“伯益”,系本、汉书谓之“伯益”是也。寻检史记上下诸文,伯翳与伯益是一人不疑。而陈杞系家即叙伯翳与伯益为二,未知太史公疑而未决邪?抑亦谬误尔?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索隐】:游音旒。谓赐以皂色旌旆之旒,色与玄玉色副,言其大功成也。然其事亦当有所出。尔后嗣将大出。”【索隐】:出犹生也。言尔后嗣繁昌,将大生出子孙也。故左传亦云“晋公子姬出也”。乃妻之姚姓之玉女。【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赐之玄玉,妻以姚姓之女也。”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索隐】: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俗,一作“浴”。若木以王父字为费氏也。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索隐】:殷纣时费仲,即昌之后也。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於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索隐旧解以孟戏仲衍是一人,今以孟仲分字,当是二人名也。鸟身人言。【正义】:身体是鸟而能人言。又云口及手足似鸟也。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正义】:谓费昌及仲衍。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其玄孙曰中潏,【集解】:徐广曰:“一作‘滑’。”【正义】:中音仲。潏音决。宋衷注世本云仲滑生飞廉。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集解】:晏子春秋曰:“手裂虎兕。”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作石椁於北方。”【索隐】:“石”下无字,则不成文,意亦无所见,必是史记本脱。皇甫谧尚得其说。徐虽引之,而竟不云是脱何字,专质之甚也。【正义】:为,于伪反。刘伯庄云:“霍太山,纣都之北也。霍太山在晋州霍邑县。”按:在卫州朝歌之西方也。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集解】:地理志霍太山在河东彘县。而报,得石棺,【正义】:纣既崩,无所归报,故为坛就霍太山而祭纣,报云作得石椁。铭曰“帝令处父【索隐】:蜚廉别号。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於霍太山。【集解】:皇甫谧云:“去彘县十五里有冢,常祠之。”【索隐】:言处父至忠,国灭君死而不忘臣节,故天赐石棺,以光华其族。事盖非实,谯周深所不信。蜚廉复有子曰季胜。【正义】:音升。季胜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为宅皋狼。【正义】:地理志云西河郡皋狼县也。按:孟增居皋狼而生衡父。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缪王,得骥、温骊、【集解】:徐广曰:“温,一作‘盗’。”骃案:郭璞云“为马细颈。骊,黑色”。【索隐】:温音盗。徐广亦作“盗”。邹诞生本作“駣”,音陶。刘氏音义云“盗骊,騧骊也。騧,浅黄色”。八骏既因色为名,騧骊为得之也。骅緌、【集解】:郭璞曰:“色如华而赤。今名马骠赤者为枣緌。緌,马赤也。”騄耳之驷,【集解】:郭璞曰:“纪年云‘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是生騄耳’。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骃案:穆天子传穆王有八骏之乘,此纪不具者也。【索隐】:按:穆王传曰赤骥、盗骊、白义、渠黄、骅骝、芃蠙、騄耳、山子。【正义】:騄音录。西巡狩,乐而忘归。【集解】:郭璞曰:“纪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於昆仑丘,见西王母。”【正义】:括地志云:“昆仑山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十六国春秋云前凉张骏酒泉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丘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按:肃州在京西北二千九百六十里,即小昆仑也,非河源出处者。徐偃王作乱,【集解】:地理志曰临淮有徐县,云故徐国。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无骨。”骃谓号偃由此。【正义】:括地志云:“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徐国也。博物志云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於水滨洲。孤独母有犬鹄苍,衔所弃卵以归,覆暖之,乃成小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宫人闻之,更取养之。及长,袭为徐君。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化为黄龙也。鹄苍或名后苍。”括地志又云:“徐城在越州鄮县东南入海二百里。夏侯志云翁洲上有徐偃王城。传云昔周穆王巡狩,诸侯共尊偃王,穆王闻之,令造父御,乘騕褭之马,日行千里,自还讨之。或云命楚王帅师伐之,偃王乃於此处立城以终。”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正义】:古史考云:“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
————————————————————————————————————————————————————————————————————————————————————————————————————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①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②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③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④尔后嗣将大出。”⑤乃妻之姚姓之玉女。⑥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注①正义黄帝之孙,号高阳氏。
注②索隐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着。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正义列女传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即知大业是皋陶。
注③索隐扶味反,一音秘。寻费后以为氏,则扶味反为得。此则秦、赵之祖,嬴姓之先,一名伯翳,尚书谓之“伯益”,系本、汉书谓之“伯益”是也。寻检史记上下诸文,伯翳与伯益是一人不疑。而陈□系家即□伯翳与伯益为二,未知太史公疑而未决邪?抑亦谬误尔?
注④索隐游音旒。谓赐以皂色旌旆之旒,色与玄玉色副,言其大功成也。然其事亦当有所出。
注⑤索隐出犹生也。言尔后嗣繁昌,将大生出子孙也。故左传亦云“晋公子姬出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赐之玄玉,妻以姚姓之女也。”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①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②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③鸟身人言。④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⑤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注①索隐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俗,一作“浴”。若木以王父字为费氏也。
注②索隐殷纣时费仲,即昌之后也。
注③索隐旧解以孟戏仲衍是一人,今以孟仲分字,当是二人名也。
注④正义身体是鸟而能人言。又云口及手足似鸟也。
注⑤正义谓费昌及仲衍。
其玄孙曰中潏,①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②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③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④而报,得石棺,⑤铭曰“帝令处父⑥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⑦蜚廉复有子曰季胜。⑧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⑨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⑩骅湼、⑾騄耳之驷,⑿西巡狩,乐而忘归。⒀徐偃王作乱,⒁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⒂缪王以赵城封造父,⒃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后也。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滑’。”正义中音仲。潏音决。宋衷注世本云仲滑生飞廉。
注②集解晏子春秋曰:“手裂虎兕。”
注③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作石旘于北方。”索隐“石”下无字,则不成文,意亦无所见,必是史记本脱。皇甫谧尚得其说。徐虽引之,而竟不云是脱何字,专质之甚也。正义为,于伪反。刘伯庄云:“霍太山,纣都之北也。霍太山在晋州霍邑县。”按:在韂州朝歌之西方也。
注④集解地理志霍太山在河东彘县。
注⑤正义纣既崩,无所归报,故为坛就霍太山而祭纣,报云作得石椁。
注⑥索隐蜚廉别号。
注⑦集解皇甫谧云:“去彘县十五里有頉,常祠之。”索隐言处父至忠,国灭君死而不忘臣节,故天赐石棺,以光华其族。事盖非实,谯周深所不信。
注⑧正义音升。
注⑨正义地理志云西河郡皋狼县也。按:孟增居皋狼而生衡父。
注⑩集解徐广曰:“温,一作‘盗’。”骃案:郭璞云“为马细颈。骊,黑色”。索隐温音盗。徐广亦作“盗”。邹诞生本作“駣”,音陶。刘氏音义云“盗骊,騧骊也。騧,浅黄色”。八骏既因色为名,騧骊为得之也。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①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②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③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④尔后嗣将大出。”⑤乃妻之姚姓之玉女。⑥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注①正义黄帝之孙,号高阳氏。
注②索隐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着。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正义列女传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即知大业是皋陶。
注③索隐扶味反,一音秘。寻费后以为氏,则扶味反为得。此则秦、赵之祖,嬴姓之先,一名伯翳,尚书谓之“伯益”,系本、汉书谓之“伯益”是也。寻检史记上下诸文,伯翳与伯益是一人不疑。而陈□系家即□伯翳与伯益为二,未知太史公疑而未决邪?抑亦谬误尔?
注④索隐游音旒。谓赐以皂色旌旆之旒,色与玄玉色副,言其大功成也。然其事亦当有所出。
注⑤索隐出犹生也。言尔后嗣繁昌,将大生出子孙也。故左传亦云“晋公子姬出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赐之玄玉,妻以姚姓之女也。”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①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②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③鸟身人言。④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⑤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注①索隐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俗,一作“浴”。若木以王父字为费氏也。
注②索隐殷纣时费仲,即昌之后也。
注③索隐旧解以孟戏仲衍是一人,今以孟仲分字,当是二人名也。
注④正义身体是鸟而能人言。又云口及手足似鸟也。
注⑤正义谓费昌及仲衍。
其玄孙曰中潏,①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②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③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④而报,得石棺,⑤铭曰“帝令处父⑥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于霍太山。⑦蜚廉复有子曰季胜。⑧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⑨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⑩骅湼、⑾騄耳之驷,⑿西巡狩,乐而忘归。⒀徐偃王作乱,⒁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⒂缪王以赵城封造父,⒃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后也。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滑’。”正义中音仲。潏音决。宋衷注世本云仲滑生飞廉。
注②集解晏子春秋曰:“手裂虎兕。”
注③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作石旘于北方。”索隐“石”下无字,则不成文,意亦无所见,必是史记本脱。皇甫谧尚得其说。徐虽引之,而竟不云是脱何字,专质之甚也。正义为,于伪反。刘伯庄云:“霍太山,纣都之北也。霍太山在晋州霍邑县。”按:在韂州朝歌之西方也。
注④集解地理志霍太山在河东彘县。
注⑤正义纣既崩,无所归报,故为坛就霍太山而祭纣,报云作得石椁。
注⑥索隐蜚廉别号。
注⑦集解皇甫谧云:“去彘县十五里有頉,常祠之。”索隐言处父至忠,国灭君死而不忘臣节,故天赐石棺,以光华其族。事盖非实,谯周深所不信。
注⑧正义音升。
注⑨正义地理志云西河郡皋狼县也。按:孟增居皋狼而生衡父。
注⑩集解徐广曰:“温,一作‘盗’。”骃案:郭璞云“为马细颈。骊,黑色”。索隐温音盗。徐广亦作“盗”。邹诞生本作“駣”,音陶。刘氏音义云“盗骊,騧骊也。騧,浅黄色”。八骏既因色为名,騧骊为得之也。
三家注史记卷五 秦本纪第五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正义】:黄帝之孙,号高阳氏。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索隐】: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著。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按: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正义】:列女传云:“陶子生五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即知大业是皋陶。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索隐】:扶味反,一音秘。寻费后以为氏,则扶味反为得。此则秦、赵之祖,嬴姓之先,一名伯翳,尚书谓之“伯益”,系本、汉书谓之“伯益”是也。寻检史记上下诸文,伯翳与伯益是一人不疑。而陈杞系家即叙伯翳与伯益为二,未知太史公疑而未决邪?抑亦谬误尔?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索隐】:游音旒。谓赐以皂色旌旆之旒,色与玄玉色副,言其大功成也。然其事亦当有所出。尔后嗣将大出。”【索隐】:出犹生也。言尔后嗣繁昌,将大生出子孙也。故左传亦云“晋公子姬出也”。乃妻之姚姓之玉女。【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赐之玄玉,妻以姚姓之女也。”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索隐】: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俗,一作“浴”。若木以王父字为费氏也。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索隐】:殷纣时费仲,即昌之后也。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於鸣条。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索隐旧解以孟戏仲衍是一人,今以孟仲分字,当是二人名也。鸟身人言。【正义】:身体是鸟而能人言。又云口及手足似鸟也。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正义】:谓费昌及仲衍。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其玄孙曰中潏,【集解】:徐广曰:“一作‘滑’。”【正义】:中音仲。潏音决。宋衷注世本云仲滑生飞廉。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集解】:晏子春秋曰:“手裂虎兕。”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集解】:徐广曰:“皇甫谧云作石椁於北方。”【索隐】:“石”下无字,则不成文,意亦无所见,必是史记本脱。皇甫谧尚得其说。徐虽引之,而竟不云是脱何字,专质之甚也。【正义】:为,于伪反。刘伯庄云:“霍太山,纣都之北也。霍太山在晋州霍邑县。”按:在卫州朝歌之西方也。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集解】:地理志霍太山在河东彘县。而报,得石棺,【正义】:纣既崩,无所归报,故为坛就霍太山而祭纣,报云作得石椁。铭曰“帝令处父【索隐】:蜚廉别号。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於霍太山。【集解】:皇甫谧云:“去彘县十五里有冢,常祠之。”【索隐】:言处父至忠,国灭君死而不忘臣节,故天赐石棺,以光华其族。事盖非实,谯周深所不信。蜚廉复有子曰季胜。【正义】:音升。季胜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为宅皋狼。【正义】:地理志云西河郡皋狼县也。按:孟增居皋狼而生衡父。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缪王,得骥、温骊、【集解】:徐广曰:“温,一作‘盗’。”骃案:郭璞云“为马细颈。骊,黑色”。【索隐】:温音盗。徐广亦作“盗”。邹诞生本作“駣”,音陶。刘氏音义云“盗骊,騧骊也。騧,浅黄色”。八骏既因色为名,騧骊为得之也。骅緌、【集解】:郭璞曰:“色如华而赤。今名马骠赤者为枣緌。緌,马赤也。”騄耳之驷,【集解】:郭璞曰:“纪年云‘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骊马,是生騄耳’。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骃案:穆天子传穆王有八骏之乘,此纪不具者也。【索隐】:按:穆王传曰赤骥、盗骊、白义、渠黄、骅骝、芃蠙、騄耳、山子。【正义】:騄音录。西巡狩,乐而忘归。【集解】:郭璞曰:“纪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於昆仑丘,见西王母。”【正义】:括地志云:“昆仑山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十六国春秋云前凉张骏酒泉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丘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按:肃州在京西北二千九百六十里,即小昆仑也,非河源出处者。徐偃王作乱,【集解】:地理志曰临淮有徐县,云故徐国。尸子曰:“徐偃王有筋而无骨。”骃谓号偃由此。【正义】:括地志云:“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徐国也。博物志云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於水滨洲。孤独母有犬鹄苍,衔所弃卵以归,覆暖之,乃成小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宫人闻之,更取养之。及长,袭为徐君。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化为黄龙也。鹄苍或名后苍。”括地志又云:“徐城在越州鄮县东南入海二百里。夏侯志云翁洲上有徐偃王城。传云昔周穆王巡狩,诸侯共尊偃王,穆王闻之,令造父御,乘騕褭之马,日行千里,自还讨之。或云命楚王帅师伐之,偃王乃於此处立城以终。”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正义】:古史考云:“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
造父习御 给我翻译以下咯!
《造父学御》原文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斗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从。”
泰斗乃立木为涂,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步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之,三日尽其巧。
泰斗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曩汝之行,得之于足,应之于心。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肊之中,而执节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崄,原隰之夷,视之一也。吾术穷矣,汝其识之。”
《造父学御》译文
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先生。造父开始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时候,行礼很谦恭,泰豆三年没有教(任何东西)。造父礼节上更加恭敬小心,于是(泰豆)跟他说:“古诗有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处理。’你先(注意)观看我快走的姿势。快走的姿势象我一样了,然后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绳,驾御好六匹马(的马车)。”造父答道:“一切照办。”
泰豆于是立起木桩作为道路,(木桩)只能放一只脚;按照(一定的)步伐(数)放置(木桩),踩着木桩行走。他快步往返,不会摔交和失足。造父学习这个,三天就完全学会了他的技巧。
泰豆惊叹道:“你真是太聪明了!学得这么快!一般的驾御马车的人,也不过(就你现在)这样的水平了。前面你的(这些快步)行走,用的是你的脚,体会其中的技巧在你心里。推而广之到驾御方面,在协调缰绳和辔衔的时候,是快是慢让马的嘴唇感觉和你一致,让马的行动法度掌控在你的心中,从而把握住所有的节奏。在你心里得心应手,外面操控得让马也心领神会,这样就能进退走得像用绳墨画的一样笔直转弯像圆规划的一样圆,要去的地方再远也会有气力。真正学会了驾御的技术,结果在衔,(衔)响应的是(来自)辔(的信号);辔上得到的结果,响应的是(来自)手(的信号);手上得到的结果,响应的是(来自)心。这样就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鞭子去赶,心境闲暇身体端正,六匹马的缰绳不乱,二十四个马蹄跑得不会出差错;转弯、前进、后退,没有不是中规中矩的。到这样的时候车轮之外就可以不要多余的车道,马蹄之外可以不要多余的地面;就不会觉得山川谷地有什么险,平原湿地,看它们都是一样的了。我的技术全在这了,你牢牢记住这些。”
《造父学御》寓意
《造父学御》特别强调了训练基本功的重要,基本功扎实,提高就快。
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先生。造父开始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时候,行礼很谦恭,泰豆三年没有教(任何东西)。造父礼节上更加恭敬小心,于是(泰豆)跟他说:“古诗有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处理。’你先(注意)观看我快走的姿势。快走的姿势象我一样了,然后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绳,驾御好六匹马(的马车)。”造父说:“完全遵照您的教导办。”泰豆便栽上一根根木桩当路,每根木桩的面积仅够放上一只脚,木桩之间的距离是按一步路一根放置的。人踩在木桩上行走,快步往返,决不会失足跌倒。造父跟着老师学,三天时间就掌握了全部技巧。泰豆感慨道:“你怎么那样灵敏?掌握得这样快啊!凡是驾车的人,也是像这样的。前时你走路,得力于足下,足下又是顺应心的指挥。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驾车上来,就是通过协调马缰绳、马嚼子使车子走得平稳,控制调和马口使车走得或快或慢,正确的驾车法则在你心中,控制御马的节奏则由你的手来掌握。你内心懂得了驾车的法则,对外你又能适应马的脾气,因之能做到进退笔直,旋转合乎圆规曲尺的要求,跑的路远可是力气依然用不完,这样才可以说真正掌握到驾车的技术。控制住马嚼子,顺应着缰绳;掌握马缰绳,是顺应着手的操纵;手的操纵,是听从心的指挥。那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马鞭子赶;心里悠闲自得,身体坐得端端正正,而六根缰绳一点不乱,二十四只马蹄跨出去没有丝毫差错;倒车转弯,或进或退,没有不合拍的。这样,车道的大小仅能容车轮就够了,马蹄踏的宽度之外,不必有多余的地盘;从来不会觉得山谷的崎岖危险,原野的宽阔平坦,在我看来,它们都一样。我的技术全部说完了,你好好记住它!”
1.学习 造父在刚开始向泰豆氏学习驾车时
道路 泰豆氏在地上竖起了一根根的木桩,铺成了一条窄窄的仅可立足的道路。
快步走 你要学驾车的技术,首先要跟我学快步走
2.你是多么机敏灵活啊,竟能这样快地掌握快行技巧!凡是想学习驾车的人都应当像你这样。
3.擅长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学会编织簸箕;擅长冶金炼铁的能人,一定要先学会缝接皮袄
说明强调了苦练基本功的极端重要性。
4.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要学会一门高超的技术,必须掌握过硬的基本功,然后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学习驾车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应当这样。
造父学御 翻译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斗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
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从。”
泰斗乃立木为涂(通‘途’),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步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之,三日尽其巧。
泰斗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曩(读音nang三声,以往)汝之行,得之于足,应
之于心。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肊(同‘臆’)之中,而执节乎掌握之间。内得于
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
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
退,莫不中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崄(同‘险’),原隰(读音xi二声,
低矮湿地)之夷,视之一也。吾术穷矣,汝其识之。”
翻译: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先生。造父开始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时候,行礼很谦恭,泰豆三年没有教(任
何东西)。造父礼节上更加恭敬小心,于是(泰豆)跟他说:“古诗有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
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处理。’你先(注意)观看我快走的姿势。快走的姿势象我一样了,然后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
绳,驾御好六匹马(的马车)。”造父答道:“一切照办。”
泰豆于是立起木桩作为道路,(木桩)只能放一只脚;按照(一定的)步伐(数目)放置(木桩),踩着木桩行
走。他快步往返,不会摔交和失足。造父学习这个,三天就完全学会了他的技巧。
泰豆惊叹道:“你真是太聪明了!学得这么快!一般的驾御马车的人,也不过(就你现在)这样的水平了。前面
你的(这些快步)行走,用的是你的脚,体会其中的技巧在你心里。推而广之到驾御方面,在协调缰绳和辔衔的时候,
是快是慢让马的嘴唇感觉和你一致,让马的行动法度掌控在你的心中,从而把握住所有的节奏。在你心里得心应手,外
面操控得让马也心领神会,这样就能进退走得像用绳墨画的一样笔直转弯像圆规划的一样圆,要去的地方再远也会有气
力。真正学会了驾御的技术,结果在衔,(衔)响应的是(来自)辔(的信号);辔上得到的结果,响应的是(来自)
手(的信号);手上得到的结果,响应的是(来自)心。这样就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鞭子去赶,心境闲暇身体端正,
六匹马的缰绳不乱,二十四个马蹄跑得不会出差错;转弯、前进、后退,没有不是中规中矩的。到这样的时候车轮之外
就可以不要多余的车道,马蹄之外可以不要多余的地面;就不会觉得山川谷地有什么险,平原湿地,看它们都是一样的
了。我的技术全在这了,你牢牢记住这些。”
感:不就是心领神会、熟能生巧吗。列子能有什么感想呢!
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