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陌有犬 文言文 翻译
一、译文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
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
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二、原文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三、出处
《北史·孝行传·张元》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从史学跟社会的关系来看,国家的统一,必然要求产生与之相适的历史著作、唐初,皇家组织撰写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以及重修《晋书》,只说“正统”和“僭伪”,不特别强调“华”、“夷”界限,只有在统一的政治形势下才能做到。
这反映了隋唐统一后“天下一家”的思想。李大师生活于隋唐之际,他提出“编年以备南北”的撰述计划时,“五代史”尚未着手撰写,重修《晋书》的工作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足见他重视国家统一的历史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李延寿继承了父亲的这一历史思想,在《南史》中取消了《索虏传》,在《北史》里也不再立《岛夷传》;于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历史均立“本纪”;于宋、齐、梁、陈历史亦均立“本纪”。
从而摆脱了南北朝时期因政治分裂而造成的史学家的偏见和局限,大致摆平了南、北历史的地位。这不仅反映了在国家统一局面下“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也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结局。
我们读《南史》《北史》,不能不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在这个历史环境下所形成的撰述旨趣。
二、作品赏析
李延寿自序说他补充的史料很多出于当时的“杂史”,即所谓“小说短书”,故事性较强,且多口语材料,增补入传,常常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能反映当时真实情况。这类资料在南史的何佟之传,北史的东魏孝静帝纪、高昂传、斛律金传、李稚廉传、尒朱荣传中都可以发现。
但因此也掺入了大量神鬼故事、谣言谶语、戏谑笑料,这又是它的严重缺点。总之,南北史就史料的丰富完整来说,不加八书,但也不乏胜过八书的地方。作为研究南北朝历史的资料,可以和八书互相补充,而不可以偏废。
四、作者简介
李延寿者,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学家,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市)。
贞观中,累补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以脩撰劳,转御史台主簿,兼直国史。初,延寿父大师,多识前世旧事,常以宋、齐、梁、陈、齐、周、隋天下参隔,南方谓北为“索虏”,北方指南为“岛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元饲弃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史
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反驳叔父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第二年,这只小狗跟着张元的叔父在夜里行走,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这只狗就马上跑回家,不停大声地吠。张元觉得很奇怪,就跟着小狗出去,见到了快要死掉的叔父。张元马上找医生来救治叔父,没多久就痊愈了。从此,叔父就把这只小狗看作亲人。
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反驳叔父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第二年,这只小狗跟着张元的叔父在夜里行走,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这只狗就马上跑回家,不停大声地吠。张元觉得很奇怪,就跟着小狗出去,见到了快要死掉的叔父。张元马上找医生来救治叔父,没多久就痊愈了。从此,叔父就把这只小狗看作亲人
陈元饲弃犬文言文翻译
原文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译文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文言知识
作疑问语气词的“为”。“为”放在句末,多作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上文“何用此为”,意为要它干什么呢?又,“何惧为”,意为为什么要害怕呢?请注意,句末的“为”不能作“为什么”的“为”理解。
注解
1.逐之:赶走它
2.亟:急
3.延:请
4.陌:小路
5.明年:第二年
6.更:再次
7;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8自此:从此
9;许:答应
有一次,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其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请求不要丢弃它,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包括其他生命的重视。如果是符合实际,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拦。但现在它是被人们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拦的。如果你看到它快要死了而不收养的话,就没 有仁慈之心了。之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之所以被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在叔父在夜晚里走的路。叔父被毒蛇咬了,趴在地上跑不动了。狗马上跑回家,汪洋得不停叫喊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踩着狗跑出家门,找到了叔父。马上把他送去医治,没过一天就好了。从这以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张元养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急用
张元,字孝始,是河北芮城人。祖父叫成,做过平阳郡守。父亲叫延俊,在州郡当官内,曾经作过功曹容主簿。并且因为至纯被乡里人所推荐。本性谦虚谨慎,孝顺父母。有一次,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反驳叔父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过了不多久,小狗的妈妈衔着一只死了的兔子放到张元面前,然后走掉了(这似乎是为了感谢张元收养其子之恩)。后人把张元饲养被人丢弃的小狗的故事,简称为张元饲弃狗。
是这个吗?
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请顺手采纳,点击左下角按钮采纳为满意答案,谢谢............
说说张元饲弃犬这篇文言文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张元饲弃犬
【原文】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据《周书》改写)
【译文】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解说】
张元,字孝始,是河北芮城人。祖父叫成,做过平阳郡守。父亲叫延俊,在州郡当官,曾经作过功曹主簿。并且因为至纯被乡里人所推荐。本性谦虚谨慎,孝顺父母。有一次,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反驳叔父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过了不多久,小狗的妈妈衔着一只死了的兔子放到张元面前,然后走掉了(这似乎是为了感谢张元收养其子之恩)。后人把张元饲养被人丢弃的小狗的故事,简称为张元饲弃犬。
谁有文言文张元的译文,最好有练习
张元,字孝始,是河北芮城人。祖父叫成,做过平阳郡守。父亲叫延
俊,在州郡当官,曾经作过功曹主簿。并且因为至纯被乡里人所推荐 。本性谦
虚谨慎,孝顺父母,刚刚涉猎经史,可是经典需要文化深。
在六岁的时候,他的祖父因为他夏季很热,要他他在井旁用冷水洗浴 。张元就
是不肯顺从,把他说成贪玩,就拿手杖击他的头部说 :“ 你为什么不肯洗
浴?”张元回答说:“衣服是用来遮盖形体的,要去 盖其不干净的地方。我不
能在白日下露出身体来羞辱自己。”他的祖 父感到他很惊异.
张元家南边的邻居家种了两棵杏树,杏子熟透时大多掉落在张元家的
院子里。 大多数小孩争着去捡着吃。但是张元捡到的杏子,却把它送还给杏树
的主人。
在森林小道里有小狗被人丢弃,张元看见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
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 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反驳叔父说:
“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 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
是自然的道理, 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
不是不 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
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
养小狗了。
过了不多久,小狗的妈妈衔着一只死了的兔子放到张元面前,然后走
掉了。(为了感谢张元收养其子之恩。)
元年十六,张元的祖父失明三年。张元长久的担忧哭泣,不分昼夜的
读佛经,拜佛以祈求保佑。后来,他读到一本《药师经》,见到其中
有“让盲人获得视力”的章节。就请了七位和尚,点燃七盏灯,七天
七夜使《药师经》做法事.每次法事就说道 :“佛祖!张元作为孙子不孝,祖父
失明不能治愈。现在我用灯光施 法,请佛祖让我祖父眼睛回复视力,张元愿意
自己成为瞎子。”这样 过了七天,张元做梦梦见一个老人,用金镵治疗祖父
的眼睛,于是梦中高兴得跳起来,接着就惊醒了。告诉了所有的家人 。三日
后,张元的祖父果然恢复了视力。然而,祖父再次倒在病床 上,张元随着祖
父,衣服也不脱,早晚服侍。一直到祖父去世,张元 嚎哭着昏厥。跟着他的父
亲,三天不吃饭不喝水。
乡人感叹张元的与众不同。县里的博士杨轨等二百多 人向上报告此事,于是有
诏表彰张元的家族。
初二语文—— 翻译文言文《张元饲弃狗》和《子产论政宽猛》
张元饲弃狗
翻译: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子产论政宽猛
翻译:
郑国的子产得了病。(他)对子大叔说:"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众轻视并和它嬉戏,就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子产)病数月后死去。
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郑国(因此)很多盗贼,(他们)从沼泽地招集人手。大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发步兵去攻击沼地的盗贼,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
孔子说:"好啊!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诗经》中说:'民众也劳累了,差不多可以小小休息啦;赐予城中的民众恩惠,用来安抚四方。'(这是)施与民众以宽厚啊。'不要放纵奸诈,用来防范邪恶;遏止盗贼肆虐,恶毒是不害怕美好的。'(这是)用刚猛来纠正啊。'宽柔对待远方的民众能够使大家亲近,(这样)来稳定我们的王朝。'(这是)用和缓(的政策)来使民众平安祥和啊。还有(《诗》)说:'不争斗不急躁,不刚猛不柔弱,实施政策平和,所有的福祉汇集过来。'(这是)和平的极致啊。"
等到子产逝世,孔子听说了,哭泣道:"(他)是古代圣贤继承人啊。(【子产继承了】古人仁爱的遗风啊)"
满意请采纳!
张元,字孝始,是河北芮城人。祖父叫成,做过平阳郡守。父亲叫延俊,在州郡当官,曾经作过功曹主簿。并且因为至纯被乡里人所推荐。本性谦虚谨慎,孝顺父母。有一次,张元在森林小道里看见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反驳叔父说:“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不可以阻止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所以要把它收养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所以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过了不多久,小狗的妈妈衔着一只死了的兔子放到张元面前,然后走掉了(这似乎是为了感谢张元收养其子之恩)。后人把张元饲养被人丢弃的小狗的故事,简称为张元饲弃狗
本名
张元
别称
孝始
字号
字孝始
所处时代
北周时期
民族族群
汉族
原文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田间小路)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①。元乞求毋弃,曰:“有生(生命)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⑤,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②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⑦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③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⑧,叔父视犬如亲。(《北史·孝行传·张元》))
译文
有一条狗被人抛弃了,惊惶不安地在田间小路(走着)。张元看见了,立刻将小狗收养了。他的叔父很生气,(说):“要它干什么呢?”(他)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乞求(叔父)不要丢弃它,说:“(小狗)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能不重视它的生命。如果是符合实际,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这是有败道义的。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是没有仁慈之心了。”张元的叔父被他的话感动了,于是就允许(张元抚养小狗)了。
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倒在地上不能走了。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看见叔父(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张元)马上(把医生)请来医治,没过几天(叔父)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作亲人一样。
注释
文言知识
作疑问语气词的“为”。“为”放在句末,多作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上文“何用此为”,意为要它干什么呢?又,“何惧为”,意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