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春节过年的作文 读后感大全 观后感大全

《读书三法受用终生》读后感

《读书三法受用终生》读后感

读书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无需长久复杂的计划。只要掌握了方法,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中国“阅读节”的发起人,我的导师朱永新先生这样阐述阅读的重要性:“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最伟大的思想不是从父母那里遗传的,必须通过书本与先贤对话才能攀越人类精神的高峰。”纵观世界上优秀的民族,莫不是把读书当成头等大事。世界上最热爱读书的以色列人,人均年读书量是66本经典书籍。每一个犹太家庭的新生儿父母,都会在《圣经》上抹上蜂蜜,引导孩子去舔食,目的就是让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懂得书是甜蜜的东西。而在中国,人均年阅读量不足一本,如此大的差异让我们汗颜。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阅读群体的中流砥柱。然而,让老师苦恼的是:没有时间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读的都是无用书,读完了也忘光了……老师们的读书现状令人堪忧。其实,读书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无需长久复杂的计划。只要掌握了方法,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我常把自己比喻成“读书的动物,杂食”。在我看来,读书、旅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量元素。一直以来,身边很多朋友都羡慕我“超常”的精力和记忆力,说我是“读书超人”,能“博览群书”且“过目不忘”。其实,事实并非他们所想象。在小学任教期间,我做过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送过70个人的毕业班,我深知一线工作的繁忙和苦累,所以,爱书的我一直在现实中,试图摸索出一套适合一线老师读书的方法。后来,我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感受,尝试着总结出了三点,暂且称为“读书三法”。希望能够给热衷阅读又心存困惑的老师们一点启示。

第一法:读书要“博精结合”。

老师应该既是“博士”,也是“专家”。说到“博”,是指阅读时,方方面面的书籍都应该有所涉猎。有的老师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攻读教育方面的书籍,这固然能够提升专业素养,但另一个结果则是禁锢了视野。我们常说:“第三只眼睛看教育。”多元的知识背景有利于老师更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何况,现在的孩子信息量日趋增大,对老师信息量的储备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或许,老师们看到这个方法,第一感觉就是:说得轻巧,我们工作那么忙那么累,专业书籍都看不过来,哪还有时间看其他方面的书?其实,这里的“博”也有技巧,即首先抓住体现你兴趣的“焦点”和“盲点”的书来读,这样有助于你在交流中,既“众望所归”又“出其不意”。例如,你是一位语文老师,平日酷爱烹饪,是大家眼中的“美食家”。那不妨先把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的书拿来一读,再翻翻西方有关的书籍,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不知不觉中,你就形成了这方面独到的见地。在谈到这个话题时,无论同事还是学生,都会惊叹于你的“专业”。而假如你平日最陌生的领域是音乐,那也不妨找本类似于《音乐笔记》这样的大众普及类读物,哪怕翻上几页,也会让你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如果读得再用心一点,在交流中就更多了几分令听众们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唤醒了你这个领域一直沉睡的潜能。在你的读书计划中,解决了焦点和盲点,剩下的部分则可以穿插进行:杂志、畅销书、经典名著、图文书、网络文学……都可以成为你博览的对象。特别提醒一下,你还可以让孩子们推荐一下他们热衷的读物。我一直认为,一个成功的老师,必须要和孩子拥有共同语言。了解他们的阅读现状,无疑是一条捷径。

提到“精”,是指除了广博的阅读外,老师的年度书单中一定要有几本“精读书”。精读的含义就是要用心读完这本书的每一个字,边读边想,甚至不止一遍地读,领悟其中要义。精读书的选择因人而异,无论是专业需求还是兴趣所至,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本书的“特别分享”栏目中,我把对自己影响深远的十一本书推荐给大家分享,以此证明精读的力量。

第二法:读书要“巧时结合”。

这个方法是为“懒人”和“忙人”量身打造的。巧,是指巧妙的选择读书内容。例如,很多老师都为阅读大部头的中外经典名著而苦恼。现行的语文课本中,涉及到大量的名作片断,在讲授这些相关内容时,老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捉襟见肘。但如果真的一本本阅读下来,又不太现实:一是没有时间,二是缺乏毅力。这个时候,不妨“投机取巧”一下,先读读名著的精缩版或内容简介,再读读名家笔下的权威评论,然后根据兴趣和时间,研读其中的经典部分。这时,再走上讲台,老师们就有了底气,不仅了解名著内容,还能把名家评论娓娓道来,再通过研读经典部分,加上些自己的本色见解,自然能令学生刮目相看。平心而论,这种“巧”法显然不符合严谨的读书精神,但对于终日不得闲的老师们而言,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读书方法。

读书还要“时”。这里的“时”,指的是随时。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美国学者谈中美的读书观?题,题目就叫《别把读书当回事儿》。

这个老外说得很幽默很中肯,他认为:中国人之所以不读书,并不是因为“轻视”,而是因为太“重视”了。在美国,读书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没有谁把读书“当回事儿”。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阅览室:车站、球场、超市、甚至厕所……而在中国,读书是一件相当隆重的事情:一定要有合适的环境,最好是阅览室和书店,至少也是家里,互不干扰;要有合适的时间:最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至少也是忙完了“重要”的事情以后;要有合适的人陪伴:最好是红粉知己,至少也是父母或宠物;还要有“书伴侣”: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且能保证不断续杯;要有合适的书:必须精挑细选,取法乎上;要制定严格的读书计划:从周计划到年计划,事无巨细;最最重要的,还要有读书的心情:如果今天比较烦,读书就先免谈……我想,这个老外或多或少地说出了今天老师们读书的心态。

其实,读书也要克服“心理障碍”,说得再实在一点,别把读书太当回事儿,要随时随地随心地进行。见缝插针的读书有“聚沙成塔”的神奇力量。我在小学工作了三年,每天清晨都在指定地点等候班车,通常要等十几分钟。车站旁有一家小书店,开门很早。别的同事都没有看在眼里,三年的等班车时间,大家都在热烈的聊天,乐此不疲。而我则在这个小书店里,读完了六本梦寐以求的好书,从《重读大师》到《顾准日记》到《潜规则》,听起来不可思议。不仅如此,在被大多数老师忽略的地点:教室、办公室、操场、餐厅……都成为我的“临时阅览室”,甚至冗长无聊的会议也成为我读书的“柔软时光”。直到今天,我还保留着随身携带一本小书的习惯,随时翻阅,称之为“贴身书”,其实也是“贴心书”,它不仅能帮我打发诸如等车、排队这样无聊的闲散时间,还像一碗温热的心灵鸡汤,随时安抚我躁动的心灵。这类小书的选择最好是质地轻薄、言简意赅又发人深省。像《菜根谭》、《论语》、《唐诗三百首》之类的中国经典袖珍版或《心灵鸡汤》、《婆罗门的智慧》、《人生寄语——池田大作箴言集》等国外美文小册子,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法:读书要“谈思结合”。

我向来推崇并践行着古人所说的人生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说到读书这个问题,我想,还可以补充一句:“与万人谈。”读书要“谈”,是指要把自己通过阅读所得到的知识和感悟,在第一时间里跟尽可能多的人分享。有的老师读了很多书,仍然很困惑:为什么我读得多,忘得也快?为什么我明明读过一本书,过段时间和别人讨论的时候,却像“茶壶里煮饺子”,说不出个所以然?甚至有的老师悲观地认为:我的记忆力不好,反正读了记不住,不如别浪费时间在读书上了。其实,老师们遇到的情况再正常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因为记忆的准备性不好。我们学过心理学的老师都知道,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是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即记忆过的新内容,在刚开始时最容易遗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越来越慢。所以,老师们读完一本书,如果在短时间里没有和他人分享,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会淡忘。而防止遗忘,强化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谈”。多年来,我都保持着一个习惯。每次读完一本书,或者有一次难忘的经历,我都会迫不及待的和学生分享。既能帮我巩固记忆,又能带给学生新鲜感受,可谓一举两得。

在谈的时候,要讲究“融会贯通”,最好把课堂知识和所谈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更能体现谈之有物,言之有理。所以,读书不仅要谈,还要“思”,要“谈思结合”。例如:刚看完徐志摩的经典诗集,我心潮澎湃,而当天讲授的课文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了把话题谈到一块儿,我精研这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最终把话题的切入点定位在“鲁迅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一点上。我借助课文中“鲁迅救助黄包车夫”这个重点情节,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身为名人,却能够同情体恤劳动人民的可贵品质。然后引用了徐志摩的《先生!先生!》和《叫花,活该!》两首诗中见死不救的“富人”冷酷形象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徐志摩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诗人风范。这样的谈话,把看似不相干的两个人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仅激活了课堂,也深化了我对新书阅读后的理解。和学生谈完了,我还会和朋友谈,和同事谈,和网友谈。如果暂时找不到人,还可以用“笔谈”的方式和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把即时的感悟写下来。这种“笔谈”的方式不同于深思熟虑后表达严谨的书评或读后感,它的特点是随心随性,汪洋恣肆。你可以随身备个小本子,看完精彩的东西后想到什么写什么,也可以借助现代化通信工具,用编辑短消息的方式直接与书友分享。这样谈思结合,博闻强记,阅读过的内容很快便会化为永久且个性鲜明的记忆。

都说教无定法,其实读书也无定法。关键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并持之以恒。对于一个没有毅力的老师而言,再好的方法都?徒劳的。

《读书三法受用终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