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萧注传文言文翻译

宋书 宗悫传 文言文翻译

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

= =下面是无关内容`

=============================================================

江夏王刘义恭任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宗悫随同义恭镇守广陵。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

(445),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战斗。刘义恭向文帝推举宗悫说他有胆量和勇力,于是任命为振武将军,作为安西参军萧景宪的副将,随同交州刺史檀和之围攻区粟城。林邑派大将范毗沙达前来营救区粟,檀和之派一支偏军抵挡,被敌打败。又派宗悫前往,宗悫分兵几路,放下军旗悄然无声地前进,一下子就攻破了敌军,占领区粟城,进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调动全国兵力前来抵抗,把铠甲披在大象身上武装起来,象群进入阵地前后没有边际,宋军不能抵挡。宗悫说:“我听说狮子能威慑镇服一切兽类。”于是仿制狮子的形状,与大象相抗,大象果然惊恐奔散,敌军人马因此溃败逃散,于是攻服林邑。收取林邑奇珍异宝及其他各种物品,多得数不清。宗悫自己一点也没有要,除随身携带的衣物木梳篦子等物外一无所有,文帝十分赞赏他。 -

元嘉三十年(453),孝武帝刘骏讨伐刘劭,以宗悫为南中郎咨议参军,兼领中兵。孝武帝即位,任命他为左卫将军,进封洮阳侯。孝建年间,不断升官为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早先,同乡人庾业,家境十分富足用度奢侈,用一大桌子的菜肴招待宾客,而宗悫到来就摆上酸咸菜和小米饭,对客人说:“宗悫是军人,习惯于吃粗糙的饭食。”宗悫吃饱后就离去。这时庾业为宗悫的长史,出任梁郡太守,宗悫对他很厚道,不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

大明三年(459),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谋反,宗悫上表请求带兵征讨,骑着传送公文的马急速到都城,当面接受皇帝指示,皇上停下车驾对他慰问勉励了一番,宗悫耸身跳跃数十下,跳跃时左顾右盼气度豪放威严,皇上赞扬他的健壮。到出兵时,隶属于车骑大将军沈庆之部下。起初,刘诞哄骗部下说:“宗悫是帮助我的。”及至宗悫来到,骑在马上绕城急驰高呼说:“我就是宗悫。”事情平定后,入朝任左卫将军。大明五年(461),随从皇上打猎不慎从马上摔下来,脚被折伤不能上朝值班,皇上任他为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宗悫有好牛,符合进贡皇上的条件,官府去买,他却不卖,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第二年(462),恢复原职。前废帝刘子业即位(465),任命宗悫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衔。这年宗悫死。朝廷追赠为征西将军,加谥号为肃侯。

《后汉书 盖勋传》文言文翻译

注意:①句(gōu)就:羌别种也。②蹇硕:人名。

以下译文: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家中世代都是二千石的大官。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出任汉阳郡的长史。当时武威太守依仗权势,贪赃横行,凉州从事苏正和案情上报他的罪行。凉州刺史梁鹄畏惧权贵,想杀掉苏正和以免除自己的责任,便以此事询问盖勋。盖勋素来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趁此机会报仇。盖勋说:“不行,谋划杀害贤良,这是不忠;趁人之危,这是不仁。”于是劝说梁鹄说:“捆缚苍鹰来喂养正是为了让他抓住猎物,现在抓住了猎物反而要烹杀它,那么还有什么可用呢?”梁鹄采纳了他的意见。苏正和高兴自己免于受难,到盖勋那里致谢。盖勋不肯见,说:“我是为梁使君考虑,不是为苏正和。”

当时叛羌在畜官围困了护羌校尉夏育,盖勋与州郡合兵救援夏育,兵至狐盘,被羌人打败。盖勋召集剩下的士卒百余人,排成鱼丽之阵。羌人精锐骑兵分两路夹击,攻势甚猛,盖勋手下士兵大多战死。盖勋身上三处受伤,坚立不动,指着旁边的木牌说:“一定要将我的尸首放在这里。”句就种羌滇吾素常被盖勋厚待,这时便用兵器挡住众士兵说:“盖长史是贤德的人,你们要杀他便是辜负上天。”盖勋仰头骂滇吾说:“该死的反虏,你知道什么,快来杀我!”众人相视大惊,滇吾下马请盖勋乘坐,盖勋不肯上马,于是被贼众抓住。羌人佩服他的节义和勇气,没有加害,将他送回汉阳。当时人民遭受饥荒,互相掠夺食物,盖勋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使一千多人得以活命。

盖勋被任命为京兆尹。当时长安县县令杨党的父亲中常侍,杨党依仗权势,贪赃放纵,盖勋考察到他贪赃千余万。贵戚都为杨党求情,盖勋不许,将事情全部上奏,并牵连到杨党的父亲,灵帝下诏将此案追究到底,于是盖勋威震京师。当时小黄门京兆人高望任尚药监,得宠于皇太子。皇太子通过蹇硕嘱托盖勋,使他推举高望之子高进为孝廉,盖勋不肯用。有人劝盖勋说:“皇太子是国家的副君,高望是他所宠爱的人,蹇硕是当今皇帝的宠臣,而您却违背他们的意愿,这正是所谓的三怨成府啊。”盖勋硕:“选拔贤能是用来报效国家的。不是贤能就不举荐,死又有什么后悔的!”盖勋虽然不在朝内,但是每当遇到国家重大事情,灵帝常常下手诏询问,盖勋很受皇帝的亲近和信任。

等到灵帝去世,董卓废除少帝,杀掉何太后。当时朝廷公卿以下的百官,见到董卓没有不下拜的,只有盖勋行长揖之礼,与董卓以平等的礼节相见。在场的人都因此大惊失色。这时河南尹朱俊向董卓报告军情。董卓驳斥他说:“我百战百胜,军机决断随我心意而定,你不要胡说,将要玷污我的刀了。”盖勋说:“早先武丁这样的英明,还要请人劝谏,何况像您这样的,反倒是要堵住别人的嘴巴?”董卓说:“我这是开玩笑罢了。”盖勋说:“没有听说生气的话可以开玩笑的。”董卓于是像朱俊道歉。盖勋虽然正直刚强,不屈服于董卓,但实际上被董卓厌恶,在朝不得志,脊背发毒疮而死,年五十一岁。

刘瓛传这篇文言文的翻译,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二十》

南史·刘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瓛字子硅,沛郡相人。年五岁,闻舅孔熙先读《管宁传》,欣然欲读,舅更为说之,精意听受,曰:“此可及也。”除奉朝请,不就,兄弟三人共处蓬室一间,为风所倒,无以葺之。怡然自乐,习业不废。聚徒教授,常有数十。

齐高帝践阼,召瓛入华林园谈语,问以政道。答曰:“政在《孝经》。宋氏所以亡,陛下所以得之是也。”帝咨嗟曰:“儒者之言,可宝万世。”又谓瓛曰:“吾应天革命,物议以为何如?”瓛曰:“陛下戒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及出,帝谓司徒褚彦回曰:“方直乃尔。学士故自过人。”

永明初,竟陵王子良请为征北司徒记室,瓛与张融、王思远书曰:“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量己审分,不敢期荣,夙婴贫困,加以疏懒,衣裳容发,有足骇者。吾庶欲从九九之遗迹①,可得奉温清,展私计,志在此耳。”除步兵校尉,不拜。

瓛姿状纤小,儒业冠于当时,都下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业,当世推其大儒,以比古之曹、郑②。性谦率,不以高名自居,之诣于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呼为青溪焉。

竟陵王子良亲往修谒。七年,表武帝为瓛立馆,以杨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瓛曰:“此华宇岂吾宅邪?幸可诏作讲堂,犹恐见害也。”未及徙居,遇疾。及卒,门人受学者并吊服临送。

瓛有至性,祖母病疽经年,手持膏药,渍指为烂。母孔氏甚严明,谓亲戚曰:“阿称便是今世曾子。”称,瓛小名也。及居母忧,住墓下不出庐,足为之屈,杖不能起。

梁武帝少时尝经伏膺③,及天监元年下诏为瓛立碑,谥曰贞简先生。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四十》,有删改)

[注]①九九之遗迹:相传伏羲画八卦“作九九之数,以合六爻之变”,“九九之遗迹”即阴阳律数之学。②曹、郑:曹褒、郑玄,东汉大儒。③伏膺:从学,师事。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B.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C.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D.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践阼”亦作“践祚”,指即位、登基,其中“祚”指皇位;“祚”还有福分之意,如“门衰祚薄”中“祚”即为此义。

B.“居母忧”中的“忧”指父母之丧,比如“丁忧”就是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此处的“丁”意为遭逢、碰到。

C.“谥曰”中的“谥”指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或大官进行评定而给予的称号,比如“东坡居士”即为苏轼的谥号。

D.《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而“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等五部书的合称。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瓛笃志好学,安贫乐道。幼时听到舅舅读书,他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地聆听讲解;成年后虽身居陋室,仍能不改其乐,坚持钻研学问。

B.刘瓛方正直率,不求仕进。齐高帝向他咨询为政之道,他直言不讳,提出忠告,令齐高帝赞叹不已;他一生多次被征召做官,但多次拒绝就任。

C.刘瓛学识渊博,谦逊低调。他儒学精深,冠绝当时,但从不以崇高的名声自居;有客来访时,他专门让一门生侍座其后;自己聚徒讲学时,则甘居陋室。

D.刘瓛至诚至孝,异于常人。他经年为生病的祖母敷药,以至于手指溃烂;他为母亲守丧时,足不出庐,腿脚因而行动不便,扶杖都不能站起。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除奉朝请,不就,兄弟三人共处蓬室一间,为风所倒,无以葺之。

(2)陛下戒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

【参考答案】

4.B(B正确标点:奉教使恭召,会当停公事;但念生平素抱,有乖恩顾。吾性拙人间,不习仕进,昔尝为行佐,便以不能及公事免黜,此眷者所共知也。)

5.C(C苏轼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6.C(C“有客来访时,他专门让一门生侍座其后”理解错误,“之诣于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的意思是自己去拜访别人时,只让一个门生拿着胡床跟随者,轻装简从)

7.(1)他被授予奉朝请一职,没有就任,兄弟三人同住一间茅屋,茅屋被风吹倒,而没有钱修葺。(赋分点:“除”,被任命、被授予等;“为……所”,表被动;“葺”,修葺、修补、修缮等,每译对一处给1分。大意给2分。)

(2)陛下以前车之失为鉴戒,加上宽厚仁政,即使危急也可以安定;如果重蹈其覆辙,即使安定也一定有危急。(赋分点:“戒”,以……为鉴戒;“虽”,即使;“循”,遵循、沿袭、顺着等,每译对一处给1分。大意给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参考译文】

刘瓛字子珪,沛郡相人。五岁时,听舅舅孔熙先读《管宁传》,高兴地要读,舅舅便为他说解,刘瓛精心听讲,说:“这可以达到。”他被授予奉朝请一职,没有就任,兄弟三人同住一间茅屋,茅屋被风吹倒,而没有钱修葺。但怡然自乐,学习不松懈。收徒授学,常常有数十人。

齐高帝即位,召刘瓛进华林园谈话,问他为政之道。他答道:“为政之道就在《孝经》里。刘宋王朝之所以覆灭,陛下您之所以得天下,正是这点。”皇上赞叹道:“儒者之言,可以为万世之宝啊。”皇上又对刘瓛说:“我顺应天命进行变革,人们议论认为如何?”刘瓛说:“陛下以前车之失为鉴戒,加上宽厚仁政,即使危急也可以安定;如果重蹈其覆辙,即使安定也一定有危急。”等他出去,皇上对司徒褚彦回说:“如此方正直率。学士自然超过别人。”

齐武帝永明初年,竟陵王子良请他任征北司徒记室,刘瓛致信给张融、王思远说:“接到你们的信让我应召,本当停下手上公事,但考虑到平生抱负,将有违你们的关怀。我对人情世故很笨拙,不习惯做官,以前曾经做过佐吏,便因为不能办好公事被罢免,这是熟识我的亲友们所共知的。自己充分估计自己的能力和职位,不敢期望高升,从小贫困,加上生性粗疏懒散,衣着长相,很是吓人。我希望遵从九九的遗迹(顺应阴阳天道留下的踪迹),可以无微不至地侍奉父母,开展自己计划,我的志向就在于此而已。”被授予步兵校尉,他没就任。

刘瓛身材瘦小,儒学学问在当时最高深,都城的士子、无官职的王公贵族,没有不在他座下受教的,当世的人推他为大儒,把他比作古代的曹褒、郑玄。刘瓛生性谦虚率真,不以崇高的名声自居,去拜访别人,只有一位门人拿着胡床跟随在身后。住在檀桥,有数间瓦房,屋顶都漏雨,学生敬仰他,把瓦屋叫做青溪。

竟陵王子良亲自前去拜访他。永明七年,向武帝上表要求为刘瓛建立馆舍,把杨烈桥原来主人的宅邸给了他,学生都来庆贺。刘瓛说:“这豪华宅邸难道是我的宅子?幸亏是诏令作讲堂,不然还恐怕被它害了。”没来得及迁居,就生病了。去世时,门人学生都穿吊丧的衣服来送葬。

刘瓛有天赋的卓绝的品性,祖母生疮已一年多,他手持膏药,用指头抹药以致手指溃烂。母亲孔氏很严明,对亲戚说:“阿称就是今世的曾子。”称是刘瓛的小名。到守母丧时,刘瓛住在墓下不肯走出守丧的草屋,腿脚因此弯曲,扶杖都不能站起来。

梁武帝年少时曾经师事刘瓛,到梁武帝天监元年时,他下诏为刘瓛立碑,谥号贞简先生。

翻译文言文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意思: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陶渊明有一张没有弦的琴,作为自己的文房玩物。人家问他:「无弦之琴,有何用处?」诗人答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这是「琴趣」二字的来历,可知琴趣不在于音声。后人以「琴趣」为词的别名,可谓一误再误。以琴曲为琴趣,这是一误;把词比之为琴曲,因而以琴趣为词的别名,这是再误。宋人词集有名为「琴趣外篇」的,现在还有六家:欧阳修、黄庭坚、秦观、晁补之、晁端礼,赵彦端。此外,叶梦得的词集亦名为「琴趣外篇」,可是这个集子后来已失传了。所有的「琴趣外篇」,都不是作者自己选定的书名,而是南宋时出版商汇刻诸名家词集时,为了编成一套丛书,便一本一本的题为某氏「琴趣外篇」。于是,「琴趣外篇」就成为词的别名了。

琴曲本是古乐、雅乐,在音乐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庚信《昭君辞》云:「方调弦上曲,变入胡笳声。」可知以琴曲来奏胡前曲,非变不可。李冶《敬斋古今注》云:「诸乐有拍,惟琴无拍。琴无节奏,节奏虽似拍,而非拍也。前贤论今琴曲,已是郑卫,若又作拍,则淫哇之声,有甚于郑卫者矣。故琴家谓迟亦不妨,疾亦不妨,所最忌者,惟其作拍。」这一段话,很有意思。琴是上古的乐器,所奏的乐曲,当然很原始,其时还没有节拍,或者说,还没有节拍的概念。音乐讲究节拍,大约起于周代的云韶乐,到了汉代,乐府歌碎都有「曲折」,曲折也包含节拍在内。从此以后,人们已不知道古乐、雅乐中的琴曲,原先是一种没有节拍的音乐。唐人以胡笳十八拍变入琴曲,那就是李冶所谓「甚于郑卫」的「淫哇」了。

在人们心目中,琴曲是那样高雅、古朴,不同凡响,而词本是民间俗曲,它们是怎样联系到一起的呢,原来,宋人为了提高词的地位,最初称之为「雅词」,后来更尊之为琴操。这可以说是对词曲的莫大推崇。然而这个比拟却是不伦不类的,因为词的曲子与琴曲是完全不同的,对这一点,宋人也并不是不知道,苏东坡有一首《醉翁操》,自序云:

琅邢幽谷,山川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辞作《酿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东坡居上以辞补之。

东坡这一段话,也说明了琴曲节奏疏宕,不与词同。醉翁用楚辞体作《醉翁引》,有人为他作曲,在演奏时,曲子虽然有了节奏,而琴声已失去其古音之自然。山此可见,苏东坡也知道词与琴曲是完全不同的。东坡的这一首《醉翁操》,本来不收在东坡词集中,因为它是琴操而不是词。南宋时,辛稼轩模仿东坡,也作了一首,编入了他的词集,于是后人在编东坡词集时,也把《醉翁操》编了进去。从此,琴曲《醉翁操》成了词调名。

《侯鲭录》记一段词话云:「东坡云:琴曲有瑶池燕,其词不协,而声亦怨咽。变其词作闺怨,寄陈季常云:此曲奇妙,勿妄与人。」这段话是引用了苏东坡瑶池燕词的自序,其词即「飞花成阵春心困」一首。由此也可知为琴曲而作的歌词,不协于词的音律,如果要以琴曲谱词,就非变不可。苏东坡这一段话,正可与庚信的「变入胡笳声」对证。

以上二件事,都可以证明琴曲不能移用于词曲。因此,我说,以「琴趣」为琴曲的代用词,此是一误;以「琴趣」为词的别名,此是再误。

不过,宋代人还是有把「琴趣」直接用作词的别名,他们用的是「琴趣外篇」。所谓「外篇」,也就是意味着,词的地位虽然提高了,但只能算是琴曲的支流,还不等于真正的琴曲,只是「外篇」而已。这样标名是可以的,只犯了一误,而没有再误。可是,毛子晋跋晁补之《琴趣外篇》云:「《琴趣外篇》,宋左朝奉、秘书省著作郎、充秘阁校理、国史编修宫,济北晁补之无咎长短句也。其所为诗文凡七十卷,自名《鸡肋集》,惟诗余不入集中,故云外篇。昔年见吴门钞木,混入赵文宝诸词,亦名《琴趣外篇》,盖书贾射利,眩人耳目,最为可恨。」毛子普这样解释,完全是夹缠。诗文不编入正集,而另行编为外集,作为附录,这是常有的事,但象晁补之这样,就应当称为《鸡肋集外篇》,而不是「琴趣」的「外篇」。又何以六家同集都标名《琴趣外篇》呢?

元明以来,许多词家都不明白「琴趣外篇」这个名词的意义,他们以为「琴趣」是词的别名,而对「外篇」的意义,则跟着毛子晋的误解,于是非但把自己的词集标名为「琴趣」,甚至把宋人集名的「外篇」二字也删掉了。《传是楼书目》著录秦观词集为《淮海琴趣》,欧阳修词集为《醉翁琴趣》,汲古阁本赵彦端词集称《介庵琴趣》,《赵定宇书目》称晁补之词集为《晁氏琴趣》都是同样错误。清代以来,词家以「琴趣」为词的别名,因而用作词集名者很多,例如朱彝尊的《静志居琴趣》,张奕枢的《月在轩琴趣》。吴泰来的《昙花阁琴趣》,姚梅伯的《画边琴趣》,况周颐的《意风琴趣》,邵怕褧的《云淙琴趣》,都是以误传误,失于考究。

陶渊明有一张没有弦的琴,作为自己的文房玩物。人家问他:「无弦之琴,有何用处?」诗人答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这是「琴趣」二字的来历,可知琴趣不在于音声。后人以「琴趣」为词的别名,可谓一误再误。以琴曲为琴趣,这是一误;把词比之为琴曲,因而以琴趣为词的别名,这是再误。宋人词集有名为「琴趣外篇」的,现在还有六家:欧阳修、黄庭坚、秦观、晁补之、晁端礼,赵彦端。此外,叶梦得的词集亦名为「琴趣外篇」,可是这个集子后来已失传了。所有的「琴趣外篇」,都不是作者自己选定的书名,而是南宋时出版商汇刻诸名家词集时,为了编成一套丛书,便一本一本的题为某氏「琴趣外篇」。于是,「琴趣外篇」就成为词的别名了。

萧燧传文言文翻译

译文: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高祖萧固,皇祐初年为广西转运使,知道侬智高凶恶狡猾,逐条开列约束他的办法给柜密院,没有被采纳,侬智高后来果然叛变。父亲萧增,绍兴初年曾参加过制举考试。

萧燧生来就特别聪明,很小就能做文章。绍兴十八年,以优秀成绩进士及第。授为平江府观察推官。当时秦桧把持朝政,他的亲信秘密告诉萧燧,秋天考试时你必定在漕司当主考官,萧燧询问原因,说:“丞相有个儿子参加考试,想把他托付给您。”萧燧发怒说:“我刚做官就敢昧良心吗!”秦桧怀很他。过后接到文书到秀州,到达那里时名额已经满了,从考官中换一名到漕试考场,秦熺果果然考中了前几名。任官期满,应当做学官,为避开秦桧,调静江府任观察推官然后回来。

萧燧进士没有中榜时,梦见神人给他看文件,记得其中一联说:“好像烈火熊熊,玉石一同焚毁;冬天郁郁葱葱,松柏坚守不动”复来果然符合了前面的事。不久,服父丧。三十二年,授马董州教授。孝室初年,授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流觐见,议论说“应当按官职选择人才,不应当因人选择官位。皇上高兴,作《用人论》赏赐大臣。淳熙二年,累积升迁为国子司业兼代理起居舍人,进为起居郎。在此之前,察官有了空缺,朝廷言论很多倾向萧燧,因他没做过县官,就任他做了左司谏。

皇上告知执政:“昨天任命的萧燧怎么样?”龚茂良上奏:“萧燧纯朴实在不虚饰,正可以担任言官职责,听说授任的文书发下后,外面的议论都认为合适。”萧燧首先议论要分清邪正然後才可以治理。皇上认为外台官作为耳目很多都不称职,当时宦官甘升的门客胡兴可、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都在外做地方官,因为有所倚仗,没有好的表现,萧燧都上奏罢免了他们当时又商议进攻,皇上拿这问萧燧,回答说:“现在贤德和不贤混杂,风俗人情凉薄虚浮,兵力不强,资财不多,应当卧薪尝胆来求取国内大治。如果凭藉小康,萌生骄敌之心,不是臣能知道的。”皇上说:“是忠言。”於是劝皇上端整法律制度,接纳正直言论,亲近正人君子,疏远奸邪小人,身边近臣有功劳的可以赏给俸禄,不可以分给权柄。皇上都欣然接受。提升为右谏议大夫,入朝谢恩,皇上说:“你议论鲠直深切,不求名望声誉,纠察举发奸邪,不顾及为仇结怨。”

五年,同知贡举。有圣旨下到江东、江西、湖南、湖北帅府招募军队,萧燧进言:“招募来的多数是城市里的年轻人,贪图犒劳恩赏,往往捉农民来充数,抓小老百选来充军。请求严厉告诫州、郡,希望能得到强壮兵力用来作战。”听从了他。

夔州路帅守李景孠贪婪暴虐,参知政事赵雄庇护他,台臣谢廓然不敢议论,萧燧独自上奏罢免他。赵雄果然营救李景孠,又命令官复原职。

萧燧第二次论奏,连带涉及赵雄。赵雄秘密上奏萧燧是错听了景孠仇人的话,就下令临安府逮捕恭州士人钟京等人关在狱里,判了罪,景孠仍官复旧职。萧燧就弹劾自己,下韶说他是听了传闻而不允许,最终仍极力请求离职。改为刑部侍郎,不去上任,坚决请求外任。出朝为严州知州。吏部尚书郑丙、侍郎李椿上硫挽留他,皇上不久也后悔。

严州地窄财缺,刚到那里,公家的钱不满三千,萧燧节省使之够用。两年内,积蓄到了十五万,用这些富余的钱补上拖欠的,各县都宽裕了。在这以前,宣和庚子年方腊强盗起兵,至今正是六十年甲子一周,人人忧虑恐惧。恰巧遂安县令诚少地方土兵的薪饷,众人吵吵嚷嚷。萧燧急忙改变命令,而且叫来土兵的头领告诫他们,都敬畏服帖。城裹的流氓少年成群滋扰集市,萧燧秘密记下姓名,刺字充军,人民得以安居。皇上正在吝惜职名,没有功劳的不授给,下韶因萧燧治理地方有成绩,授为敷文阁待制,移为婺州知州。父老拦路,几乎无法成行,送出州境的人要按千数计算。

婺州和严州相邻,人民熟知条令教化,不费力而达到治理。年成遇旱灾,浙西常平司请求拨糓米到严州,萧燧说:“东路西路不是一路,不应当给,但怎麽忍心对于以前治理过的地方不管?”为此到朝廷请求,打开太仓的米赈济他们。

八年,召回朝,进言:“江、逝连年水早灾,希望下诏征求意见,再命令各部门通融收取郡县的赋税,不要只是督责逼迫。”授为吏部右选侍郎,不久兼国子祭酒。九年,任枢密都承旨。近来惯例,承旨由知阁门官兼任,有的倚仗宠爱揽权,皇上想重新任用儒臣,所以任命萧燧为龙图阁待制做这个官。萧燧进言:“行贿求官的风气没有消灭,群臣大多迎合献媚,强求声誉,应当细察他们的虚实。”皇上称好。授为代理刑部尚书,充任金朝使臣馆伴。

十年,兼代理吏部尚书。上奏谈论广西各郡百姓身丁钱的弊玻兼侍讲,升侍读。进言:“命令不可以变来变去,宪法章程不可以改来改去。初次任官不允许施恩免考,现在有的就直接命令注册授官了。已经免去了羡余的数目,现在反而把出剩当成名目。各路登记的死刑,负责官吏应当亲自审问,如果死刑囚犯的人数很多,应当按汉代制度开列首要和末尾的报告皇帝知道。”事情很多都施行了。庆典时的施恩,丁钱的减免一半,也是从萧燧发起的。

高宗下葬,充任按行使,授任参知政事,不久充任永思陵礼仪使,代理监修国史日历。十六年,代理知枢密院。用已到退休年龄为自己陈述请求,皇上挽留他,不同意,授为资政殿学士,让他做地方官。又请求退休,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熙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谧号正肃。

孝宗常称赞他保全好人,诚实不欺瞒,手写了《二十八将传》赐给他。儿子名萧逵,淳熙十四年进士及第,宣唤姓名时排在第四位,孝宗说:“萧逵才气很好,父子都考中前几名,真是令人高兴的事。”萧逵累积做官到太常。(抄自《二十四史》全译文)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高祖萧固,皇祐初年为广西转运使,知道侬智高凶恶狡猾,逐条开列约束他的办法给柜密院,没有被采纳,侬智高后来果然叛变。父亲萧增,绍兴初年曾参加过制举考试。

萧燧生来就特别聪明,很小就能做文章。绍兴十八年,以优秀成绩进士及第。授为平江府观察推官。当时秦桧把持朝政,他的亲信秘密告诉萧燧,秋天考试时你必定在漕司当主考官,萧燧询问原因,说:“丞相有个儿子参加考试,想把他托付给您。”萧燧发怒说:“我刚做官就敢昧良心吗!”秦桧怀很他。过后接到文书到秀州,到达那里时名额已经满了,从考官中换一名到漕试考场,秦熺果果然考中了前几名。任官期满,应当做学官,为避开秦桧,调静江府任观察推官然后回来。

萧燧进士没有中榜时,梦见神人给他看文件,记得其中一联说:“好像烈火熊熊,玉石一同焚毁;冬天郁郁葱葱,松柏坚守不动”复来果然符合了前面的事。不久,服父丧。三十二年,授马董州教授。孝室初年,授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流觐见,议论说“应当按官职选择人才,不应当因人选择官位。皇上高兴,作《用人论》赏赐大臣。淳熙二年,累积升迁为国子司业兼代理起居舍人,进为起居郎。在此之前,察官有了空缺,朝廷言论很多倾向萧燧,因他没做过县官,就任他做了左司谏。

皇上告知执政:“昨天任命的萧燧怎么样?”龚茂良上奏:“萧燧纯朴实在不虚饰,正可以担任言官职责,听说授任的文书发下后,外面的议论都认为合适。”萧燧首先议论要分清邪正然後才可以治理。皇上认为外台官作为耳目很多都不称职,当时宦官甘升的门客胡兴可、都承旨王抃的族叔王秬都在外做地方官,因为有所倚仗,没有好的表现,萧燧都上奏罢免了他们当时又商议进攻,皇上拿这问萧燧,回答说:“现在贤德和不贤混杂,风俗人情凉薄虚浮,兵力不强,资财不多,应当卧薪尝胆来求取国内大治。如果凭藉小康,萌生骄敌之心,不是臣能知道的。”皇上说:“是忠言。”於是劝皇上端整法律制度,接纳正直言论,亲近正人君子,疏远奸邪小人,身边近臣有功劳的可以赏给俸禄,不可以分给权柄。皇上都欣然接受。提升为右谏议大夫,入朝谢恩,皇上说:“你议论鲠直深切,不求名望声誉,纠察举发奸邪,不顾及为仇结怨。”

五年,同知贡举。有圣旨下到江东、江西、湖南、湖北帅府招募军队,萧燧进言:“招募来的多数是城市里的年轻人,贪图犒劳恩赏,往往捉农民来充数,抓小老百选来充军。请求严厉告诫州、郡,希望能得到强壮兵力用来作战。”听从了他。

夔州路帅守李景孠贪婪暴虐,参知政事赵雄庇护他,台臣谢廓然不敢议论,萧燧独自上奏罢免他。赵雄果然营救李景孠,又命令官复原职。

萧燧第二次论奏,连带涉及赵雄。赵雄秘密上奏萧燧是错听了景孠仇人的话,就下令临安府逮捕恭州士人钟京等人关在狱里,判了罪,景孠仍官复旧职。萧燧就弹劾自己,下韶说他是听了传闻而不允许,最终仍极力请求离职。改为刑部侍郎,不去上任,坚决请求外任。出朝为严州知州。吏部尚书郑丙、侍郎李椿上硫挽留他,皇上不久也后悔。

严州地窄财缺,刚到那里,公家的钱不满三千,萧燧节省使之够用。两年内,积蓄到了十五万,用这些富余的钱补上拖欠的,各县都宽裕了。在这以前,宣和庚子年方腊强盗起兵,至今正是六十年甲子一周,人人忧虑恐惧。恰巧遂安县令诚少地方土兵的薪饷,众人吵吵嚷嚷。萧燧急忙改变命令,而且叫来土兵的头领告诫他们,都敬畏服帖。城裹的流氓少年成群滋扰集市,萧燧秘密记下姓名,刺字充军,人民得以安居。皇上正在吝惜职名,没有功劳的不授给,下韶因萧燧治理地方有成绩,授为敷文阁待制,移为婺州知州。父老拦路,几乎无法成行,送出州境的人要按千数计算。

婺州和严州相邻,人民熟知条令教化,不费力而达到治理。年成遇旱灾,浙西常平司请求拨糓米到严州,萧燧说:“东路西路不是一路,不应当给,但怎麽忍心对于以前治理过的地方不管?”为此到朝廷请求,打开太仓的米赈济他们。

八年,召回朝,进言:“江、逝连年水早灾,希望下诏征求意见,再命令各部门通融收取郡县的赋税,不要只是督责逼迫。”授为吏部右选侍郎,不久兼国子祭酒。九年,任枢密都承旨。近来惯例,承旨由知阁门官兼任,有的倚仗宠爱揽权,皇上想重新任用儒臣,所以任命萧燧为龙图阁待制做这个官。萧燧进言:“行贿求官的风气没有消灭,群臣大多迎合献媚,强求声誉,应当细察他们的虚实。”皇上称好。授为代理刑部尚书,充任金朝使臣馆伴。

十年,兼代理吏部尚书。上奏谈论广西各郡百姓身丁钱的弊玻兼侍讲,升侍读。进言:“命令不可以变来变去,宪法章程不可以改来改去。初次任官不允许施恩免考,现在有的就直接命令注册授官了。已经免去了羡余的数目,现在反而把出剩当成名目。各路登记的死刑,负责官吏应当亲自审问,如果死刑囚犯的人数很多,应当按汉代制度开列首要和末尾的报告皇帝知道。”事情很多都施行了。庆典时的施恩,丁钱的减免一半,也是从萧燧发起的。

高宗下葬,充任按行使,授任参知政事,不久充任永思陵礼仪使,代理监修国史日历。十六年,代理知枢密院。用已到退休年龄为自己陈述请求,皇上挽留他,不同意,授为资政殿学士,让他做地方官。又请求退休,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熙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谧号正肃。

孝宗常称赞他保全好人,诚实不欺瞒,手写了《二十八将传》赐给他。儿子名萧逵,淳熙十四年进士及第,宣唤姓名时排在第四位,孝宗说:“萧逵才气很好,父子都考中前几名,真是令人高兴的事。”萧逵累积做官到太常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高祖固,皇佑初为广西转运使,知侬智高凶狡,条上羁縻之策于枢府,不果用,智高后果叛。父增,绍兴初尝应制举。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燧未第时,梦神人示以文书,记其一联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已而果符前事。未几,丁忧。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累迁至国子司业兼权起居舍人,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上谕执政:“昨除萧燧若何?”龚茂良奏:“燧纯实无华,正可任言责,闻除目下,外议甚允。”燧首论辨邪正然后可以治,上以外台耳目多不称职,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擢右谏议大夫,入谢,上曰:“卿议论鲠切,不求名誉,纠正奸邪,不恤仇怨。”  五年,同知贡举。有旨下江东西、湖南北帅司招军,燧言:“所募多市井年少,利犒赍,往往捕农民以应数,取细民以充军。乞严戒诸郡,庶得丁壮以为用。”从之。  夔帅李景孠贪虐,参政赵雄庇之,台臣谢廓然不敢论,燧独奏罢之。雄果营救,复命还任。燧再论,并及雄。雄密奏燧误听景孠仇人之言,遂下临安府捕恭州士人钟京等置之狱,坐以罪,景孠复依旧职。燧乃自劾,诏以风闻不许,竟力求去。徙刑部侍郎,不拜,固请补外。出知严州,吏部尚书郑丙、侍郎李椿上疏留之,上亦寻悔。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积至十五万,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先是,宣和庚子方腊盗起,甲子一周,人人忧惧,会遂安令朘士兵廪给,群言汹汹。燧急易令,且呼卒长告戒,悉畏服。城中恶少群扰市,燧密籍姓名,涅补军额,人以按堵。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除吏部右选侍郎,旋兼国子祭酒。九年,为枢密都承旨。近例,承旨以知阁门官兼,或怙宠招权,上思复用儒臣,故命燧以龙图阁待制为之。燧言:“债帅之风未殄,群臣多迎合献谀,强辨干誉,宜察其虚实。”上称善。除权刑部尚书,充金使馆伴。  十年,兼权吏部尚书。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兼侍讲,升侍读。言:“命令不可数易,宪章不可数改。初官不许恩例免试,今或竟令注授。既却羡余之数,今反以出剩为名。诸路录大辟,长吏当亲诘,若死囚数多,宜如汉制殿最以闻。”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  高宗山陵,充按行使,除参知政事,寻充永思陵礼仪使,权监修国史日历。十六年,权知枢密院。以年及自陈,上留之,不可,除资政殿学士,与郡。复请闲,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谥正肃。  孝宗每称其全护善类,诚实不欺,手书《二十八将传》以赐。子逵,登淳熙十四年进士第,唱名第四,孝宗曰:“逵才气甚佳,父子高科,殊可喜。”逵累官至太常

文言文翻译 第7题 7.①现今人才贤能良秀不齐,社会风气浮华骄奢。军队还没有强大起来,国立还没有富裕起来,此时适宜效仿当年卧薪尝胆 来达到国内安定的目的。 ②萧燧说:“蝥严两州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本来不应当给予粮食的,但是又怎么忍心满足于现状而看着严州受苦呢 第8题 8.悲秋怀远,点明时令、环境,暗示离别,相思之苦,寓情于景,借“红叶”传达情感,运用典故,以“红叶”“黄花”为意象,最后表达作者伤愁念远之情,感情真挚,用语本色。 第9题 9①弹不尽的两行泪,当窗落下,滴进石见台,用他来研磨.无处寄书 更感悲凉而泪落。泪弹不尽。当临窗滴下,又石见承泪。承接关系。 ②情与泪结合,不辨泪与情,故红笔因泪而淡,红笔因情深而无。泪黑红笔融为一体,物情一体。 感情升华到物我两忘的经济 10.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望中犹记 佛狸祠下 12 (1)AE (2) 1进取心强努力探索真知 2她心系国家为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最大的作用 3勇于付出敢于坚持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闯难关有创造 4引导年轻人开拓新领域勇于创新 (3) 1密切关注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2她带领团队细心在、认真研究不擅长的领域为中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3谢长德是一位日夜为科学操劳的学者 4他修改著作他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 (4) 1心系祖国毅然不听劝阻回国参加建设 2乘校车谛听周围人的反应拒绝公车 3承认自己不擅长烹饪对此实事求是 4工作同时关爱人 16. ①就有雇人采铜制器的传说 ②考古界一直没有发掘到那一时期的铜器。 ③我国在夏代就有已进入铜器时代 六: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事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PS:不一定对,我在网上找的)

沈括传文言文翻译

沈括,字存中.由于父亲的官位,他享受朝廷恩荫,担任了沭阳县主簿

的官职.考中进士后,被派编集校对昭文馆的书籍,担任馆阁校勘,删节制

定三司的条例.按照惯例,皇帝每三年一次往南郊外的圜丘祭祀天地的礼仪,

是由有关机关按照典籍记载安排,然后收藏起副本.办事人员往往借着行仪

式之机谋取私利.祭祀前,在祭坛下面张起帐幕,在宫城外几里的地方修建

园林,种植树木,装饰得五彩斑斓,雕刻飞禽走兽,绵延不断放置于林木之

间.将要从事祭祀的那一天傍晚,皇帝亲自来观赏园林景色,登上端门的南

面正门,陈列仪仗卫队,检阅戒严警卫的部队,游览玩赏,这些都不是斋戒

祭祀时所应该有的景象.皇帝使用的器物,一个就需要六七十个工匠制作.

沈括考察了礼制的发展变化,写成一本《南郊式》.朝廷于是命令他掌管郊

祀的事务,按照新礼仪办事,这样一来,每次节省的经费数以万计,宋神宗

十分满意.

不久后,沈括升为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当时,掌管

天文历数的官员都是些碌碌无为的人,对于天体的现象,图象及观象的器械,

几乎一窍不通.沈括任提举司天监后,才设置了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并

招请卫朴修成新的历法,向天下征集太史用的观测天象的书,此外他还在司

天监中任用读书人,把方技科分为五项,这些办法后来都被采纳.

淮南发生饥荒,朝廷派沈括去巡视调查.他到达淮南后,便下令发放常

平仓的钱和粮食,同时组织修通河渠,修治荒芜的田地,以此来消除水灾造

成的困难.随后他又升任集贤校理,奉命巡视调查两浙地区的农田水利情况.

当时,朝廷大量征集民间的车辆,人们不了解官家的意思,都引以为忧;市

易司忧虑四川禁止不了私贩贩盐谋取暴利,想要全部填塞私人的盐井,而运

解池的盐去解决四川的吃盐问题.上书议论这两件事的奏疏多得如织布机上

的纱线,但都没有把问题讲清楚.沈括侍立在神宗身旁,神宗看着他说:"你

知道征集车辆的事吗 "沈括回答说:"知道."神宗问:"这事怎么样 "

沈括说:"请问征集车辆要做什么用途呢 "神宗说:"北面的辽军用马来

取胜,没有车是不能够抵挡他们的."沈括说:"车战的好处,在历代都可

以看到.但是,古人所说的兵车,是轻车,有五匹马来拉,有利于快速进军.

现在民间的载重货车庞大而笨重,每天走不了三十里路,所以人们都叫它'太

平车',只能供平时用用罢了."神宗高兴地说:"别人的话没有提到这些,

我要好好考虑一下."又问他川盐的事,他回答说:"把所有的私人盐井都

填塞掉而运解州的盐去,使盐都由官府发售,当然好.但是,忠州,万州,

戎州,泸州一带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小盐井特别多,是不能够一下子禁绝

的,势必要派人去守卫它们,这样一来,恐怕就得不偿失了."神宗点头,

认为很对.第二天,两件事都停止了.随即又提升沈括为知制诰,兼管通进,

银台司.从升任太子中允之职到这个时候,才不过三个月.接着沈括又出任

河北西路察访使.按以前的惯例凡是河北西路有人炼银的地方,转运司就设

置官员,收取利息.沈括发表意见说:"靠近宝藏就会使国家贫穷,这是必

然的事.人如果多了,那么窝藏的奸伪之徒怎样检查呢 朝廷每年送给契丹

数十万两银子,正因为它不是北方所有的东西,所以他们看重它,认为获得

它是有利的.现在,原来的银成县,银坊城都在他们境内,假如他们知道开

凿山中矿产的利益,中国的货币就更被看轻了,每年拿什么东西送给他们呢

与邻国契丹的矛盾就要从这儿开始了."

当时,朝廷要靠近京城的居民每户都交出马匹来作赋税,用来守卫边境,

人民认为这是一种灾难.沈括说:"北方的契丹地区马匹多,人又熟悉骑马

作战,这就好比中国擅长用强劲的弓箭.现在舍弃我们擅长的技艺,勉强去

做不擅长的事,怎么能取胜呢 "另外,边境的人们学习军事技术时,只用

拉开弓的强度来确定高下,但不一定能射穿皮革;沈括说,应该考虑他们射

箭的距离和射入硬物的程度.沈括提出的类似建议有三十一件,朝廷都下诏

同意施行.

辽国的萧禧来争论河东黄嵬一带地方,留在宾馆不肯辞去,说:"我一

定要达到目的,才能返回."神宗派沈括出使辽国.沈括到枢密院翻看以前

的档案文件,查找到往年商定边境的文件,文件上指定以古代的长城为边界,

而现在所争的地方与长城相差三十里远,就上表议论这件事.神宗特地在休

假日打开天章阁,召见沈括,让他陈述.神宗听后,高兴地说:"大臣们根

本不去探讨事情的原委,几乎误了国家大事."于是,神宗命令,将所画地

图拿给萧禧看.萧禧理屈词穷,才不再争论了.神宗赏赐了沈括白金一千两,

让他出发去辽国.他到了契丹宫廷,契丹宰相杨益戒来同他面谈.沈括找到

争论土地的文件数十件,预先让办事人员和幕僚背熟它.杨益戒提出问题,

沈括就让办事人员举例回答.另一天再提出,还是同样回答.杨益戒无话可

答,傲慢地说:"你们连几里的地方也不愿意放弃,难道想轻易断绝两国的

和好吗 "沈括说:"出兵有理,士气就高,没有理,士气就低落.现在你

们北朝舍弃你们以前皇帝的重大信誓,用暴力来役使你们的人民,这对我们

宋朝没有什么不利."总共会晤了六次,契丹方面知道沈括的意志不会屈服,

就丢开黄嵬地区不谈,只要求将天池一带地方划归他们.沈括于是启程回朝.

他在路上画下沿途山川的险峻和平缓,道路的迂曲和顺直,风俗的单纯和复

杂,人心的拥护和不满,写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朝廷任命他

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沈括曾经到丞相府中报告事情,吴充问他:"自从下了免役令后,人民

诋毁攻击他,到现在还没有能减轻一些.这件事到底对人民怎样 "沈括说:

"认为不方便的,只是士大夫和城中历来被免除徭役的人,这不必怜惜他们.

只是,贫穷寒微的人户本来没有出力役的,现在也要让他们出钱,那是应该

考虑的.如果对这些人全部放宽,不收他们的钱,就好了."吴充认为他说

得对,上表报告朝廷,施行了这项建议.

蔡确抨击沈括,说他前后不一致,暗中危害司农寺颁布的法令,因此,

沈括以集贤院学士的职名被派出去担任宣州知州.第二年,复官龙图阁待制,

知审官院,再次被派出朝,担任青州知州;他还没有去青州上任,就又改任

延州知州.到延州后,他把朝廷额外赐给的钱全部买成酒,命令街道平民中

清白人家的子弟参加骑马射箭,比赛高下,每当看到有超群出众的,就亲自

起身,斟酒慰劳.边境上的人们因而欢欣奋发,拿着弓箭,唯恐不能参加.

过了一年,沈括共选得能够射穿箭靶,跳跃上车的人一千多名,都补充到中

军做志愿兵,因此,延州军队的威名和声望超过其他州府.由于副总管种谔

攻下西夏银州,宥州立了功,沈括也因功加官为龙图阁学士.朝廷将守卫京

师的部队派出到边疆驻防,两次赏赐他们财物,都没有赏给地方的士兵,沈

括认为,京师的士兵虽然重要,但是每年都参加战斗的还是地方士兵,像现

在这样赏赐不均,会引起变乱.于是藏起敕书,假称有命令,赐给地方士兵

几万贯钱,并通过驿站报告朝廷.神宗下诏回答他说:"这是枢密院颁布赏

赐时的失误,如果不是你看到事情的要害,必然会扰乱军政."从这以后,

办事时有来不及报告的,沈括都可以自己作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将士中,

自皇城使以下的官职,也允许他以朝廷的名义补充授官.

有一次,种谔率领部队到达五原,遇上下大雪,粮食给养没有及时运来,

殿直刘归仁率领部下向南逃去,三万多士兵全部溃散逃入边关,当地居民十

分害怕.沈括出城,在东郊用酒食接待从河东回来的部队,见到逃回的人有

几千人,问他们说:"副都总管派你们回来取粮食,为首的人是谁呢 "他

们说:"在后面."便命令他们各自回军营去.到晚上,又到了八百人.不

到十天,溃散的士兵全部回到营房.沈括去检查部队,刘归仁来到,沈括说:

"你回来取粮食,为什么没有拿军符呢 "刘归仁无法回答,沈括就将他斩

首示众.过了几天,神宗派内侍刘惟简来查询叛乱的人,沈括将处理的情况

报告了朝廷.

大将景思谊,曲珍攻下西夏的磨崖,葭芦,浮图城后,沈括提议修筑石

堡城来对付西夏.但是,给事中徐禧来到,他要先修建永乐城.朝廷命令徐

禧指挥将领们前去筑城,命令沈括把他的帅府移到边界,以便接济军用物资

和出兵救援.不久,徐禧失败战死,沈括因为西夏军队袭击绥德,先去援救

绥德,因而没有能够援救永乐城,被贬为均州团练副使.元佑初年,又被改

派到秀州安置.接着,被任命为光禄少卿,在南京领取俸禄,居住在润州.

八年后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学问广博,善于写文章,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

算,没有不通晓的,而且都有论述和著作.他又把平时和宾客谈论的事记录

下来,写成《笔谈》一书,记载了许多朝廷中的典故,事实,故旧老臣的情

况,流传于世上.

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

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为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故事,三岁郊丘之制,有司按籍而行,藏其副,吏沿以干利。坛下张幔,距城数里为园囿,植采木、刻鸟兽绵络其间。将事之夕,法驾临观,御端门、陈仗卫以阅严警,游幸登赏,类非斋祠所宜。乘舆一器,而百工侍役者六七十辈。括考礼沿革,为书曰《南郊式》。即诏令点检事务,执新式从事,所省万计,神宗称善。

迁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招卫朴造新历,募天下上太史占书,杂用士人,分方技科为五,后皆施用。加史馆检讨。

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迁集贤校理,察访两浙农田水利,迁太常丞、同修起居注。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扌延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曰:“知之。”帝曰:“何如?”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使一出于官售,诚善。然患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擢知制诰,兼通进、银台司,自中允至是才三月。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以休日开天章阁召对,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师直为壮,曲为老。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而以天池请。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问题补充:

就是需要准确的翻译。。好的会追加分数。。

书上写是沈括传

萧注传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