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添字丑奴儿文言文翻译

女朋友给我发了个文言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但却不知道什么意思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辛弃疾的著名词作。内容是: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词的大意是: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本来没愁为写一首新词硬要弄点忧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其中,“丑奴儿”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标题,意思是“写在去博山路途中的石壁上”。

文言文中对各种植物(树木花草)的称呼, 写诗词词穷了~

文言文中对各种植物的称呼如下:

1、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2、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3、 芭蕉

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4、 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6、玫瑰

昔者有一兰若,老僧挂褡其中,酷好玫瑰,视若生命。曾蓄一兰玫瑰,深藏而不轻视人,一日,僧出化缘,见一兰衣女子哭于道旁,僧异之,问所从来,兰衣女告曰:被强人折断一臂,说完而逝,僧大骇。归视所蓄兰玫瑰,已被人剪去一枝。

菡萏、木兰、梧桐、杨柳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3、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4、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6、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7、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8、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文言文所有“者”字的翻译

①<助>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人、事、情况等)”。《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②<代>用在数词后面,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事、物。翻译时在人、事、物名称前加“个”、“件”、“种”等。《赤壁之战》:“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③<代>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起区别作用,可译作“这样的”、“这个”等,有时不必译出。《齐桓晋文之事》:“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④<助>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表示停顿、判断,无实义。《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助>用在因果复句或条件复句偏句的末尾,提示原因或条件。《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⑥<助>用在疑问句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鸿门宴》:“客何为者?”

⑦<助>用在时间词后面,起语助作用,可不译。《鸿门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⑧<助>用某些比况、描写的词语后面,相当于“……的样子”。《黔之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捕蛇者说》:“言之,貌若甚戚者。”

⑨<助>定语后置的标志。《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者 zhě

1. 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例:《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 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例:宋辛弃疾《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词:「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者一夏。」

3. 助词。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例:《礼记•檀弓下》:「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4. 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5. 助词。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例:《礼记•中庸》:「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

6.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例:《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7.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的语气。

例:《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8.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命令、晓示或祈使语气。

例: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令钦溆奏来者。」

9. 助词。用于复合句前一分句,表示因果关系。

例:《孙子•虚实》:「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10. 助词。用于复合句前一分句,表示假设关系。

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11. 连词。相当于则。

例:《史记•李斯列传》:「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

12. 轻狂。

例: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辨讹》:「今以称人之不老实者曰者。」

13. 假借,藉口。

例:《西游记》第二六回:「他弄个光皮散儿好着,者着求医治树,单单了脱身走路,还顾得你和我哩!」

14. 通「诸」。众。

例:《墨子•号令》:「官吏豪杰与计坚守者十人。」

15. 通「诸」。相当于之。

例:《吕氏春秋•离谓》:「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故与桀、纣、幽、厉皆也。然有亡者国,无二道矣。」

①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人、事、情况等)”.《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之可追.”

②用在数词后面,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事、物.翻译时在人、事、物名称前加“个”、“件”、“种”等.《赤壁之战》:“此数~用兵之患也.”

③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起区别作用,可译作“这样的”、“这个”等,有时不必译出.《齐桓晋文之事》:“王曰:‘然,诚有百姓~.’”

④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表示停顿、判断,无实义.《师说》:“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用在因果复句或条件复句偏句的末尾,提示原因或条件.《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私我也.”

⑥用在疑问句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鸿门宴》:“客何为~?”

⑦用在时间词后面,起语助作用,可不译.《鸿门宴》:“今~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⑧用某些比况、描写的词语后面,相当于“……的样子”.《黔之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捕蛇者说》:“言之,貌若甚戚~.”

⑨定语后置的标志.《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所在皆是也.”

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芭蕉》翻译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芭蕉原产亚洲东南部和中国南部,高者可达六七米;蕉叶舒展硕大,叶色嫩绿可爱。“扶疏似树,质则非木,高舒垂荫”,是前人对芭蕉的形、质、姿的形象描绘。很多人家喜欢在房前屋后种上几株,炎夏中绿荫如盖,阔朗雅致,给人清新凉爽之感。

大概是在一个夏天吧,正是芭蕉长得最茂盛的时候。词人临窗而望,看见院子里几棵郁郁葱葱的芭蕉树,叶子又长又大,一片浓荫,遮盖了整个院落。看它们高大的样子,想必有些年头了,只不知是谁哪年哪月栽种。

南方的花草树木,对于在北方生长的人来说,是有些新鲜感的。词一开头就写出主人公对南方风物的独特感受,并间接交待了背景。芭蕉树生长在南国,说明这里已不是词人生活的北方。问“谁种”,表明词人不是这个庭院的主人,或是半途购置,或是临时租借。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展有余情

阔大的蕉叶,似巨掌,似绿扇,一张张,一面面,尽情地伸向空间,遮蔽庭院。这一句将芭蕉叶的神态写活了。“中庭”,即庭中。所谓“阴满中庭”,是夸饰之言。这里用一个叠句,反复吟咏,着重渲染,使人如临庭前,身受绿叶的遮蔽,进而注视到蕉叶的舒卷。“叶叶”、“心心”,两对叠字连用,一是从听觉方面形成应接不暇之感,二是从视觉印象上展示出蕉叶不断舒展的动态。

芭蕉叶子的生长和一般树叶不同,它是在蕉心包卷中慢慢地伸展出来的,一片叶子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完全长出来。老叶长成后,幼叶又从蕉心包卷中长出。正因为这样,蕉叶与蕉心之间就显出一种相互依恋的情态,故词人说“舒展有余情”。有的版本作“余清”,意谓蕉叶舒卷,蕉心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

“风光虽好非吾有,故国常怀反自烦”。其时,词人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生活中,异乡景物固然使她感到新鲜,但更多的恐怕是勾起她的怀乡情怀。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到了晚上,满怀愁绪,无论如何不能入睡。是什么让她如此伤心?词人没有说。本来就伤心不已,偏偏天又下起雨来,那雨打芭蕉的声音,一直到夜半三更,嘀嘀哒哒,响个不停。这让旅居异地、心事重重的词人,更加心绪不宁。“霖霪”,原指久雨,这里形容雨声不断。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雨声淅淅沥沥,接连不断,无情地敲打着愁人的心扉。她听不惯,睡不着,真愁坏了,于是披衣起床。

“点滴霖霪”,有一种声音的效果,叶叶声声,犹如在耳。它的叠用,更加强化了这种效果。“愁损”,是“愁坏了”的意思。“北人”,是南渡后词人自指。从这一词,我们大概知道词人伤心烦愁的原因。那时清照丈夫已死,她已经历太多痛苦与不幸,眼下正因金兵入侵而流落他乡。她已被国忧乡愁折磨得体弱神伤,而夜雨打在芭蕉上,一滴滴,一声声,似乎更是在提醒,这是寄居的南方。词人将睡不着的原因推加给无辜的芭蕉,这是迁怨于物的写法。事实上,真正使她忧心不寐的,是国难的创痛与深重的乡愁。这正是其“婉约”风格的体现。“北人”,一作“离人”。

“想说很多话,却又不知道说什么”用文言文怎么说?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译文: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译文: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3、后夜起相思,明月清江曲。若见秋风寒雁来,能寄音书否。出自宋代赵长卿的《卜算子·十载仰高明》

译文:夜深人静心中泛起无限相思,月光下的清江蜿蜒无边际。如果秋天大雁飞来,不知能否代我传递书信。

扩展资料: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译文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退休。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浮云飘去飘来本来没有固定之处,我能够像浮云那样随心来去,该有多么自由。

一、可以用文言文这样说:

1、欲言多语,然又不知何言。

2、腹有万语,不知所云。

3、欲言而无辞也。

4、欲与千言,竟又无语凝噎。

二、欲言欲止的诗句有: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代:辛弃疾

1、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3、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扩展资料

文言文的名著举例有:

1、古诗类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诗经》《千家诗》

2、古文类

《孝经》、《易经》、《论语》、《礼记》、《尚书》、《春秋》、《战国策》、《老子》、《庄子》、《韩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

3、历史类

《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旧唐书》《清史稿》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言文

有这些说法:欲言多语,然又不知何言。

腹有万语,不知所云。

欲言而无辞也。

欲与千言,竟又无语凝噎。

文言文:

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

文言文中的花草的名字

菡萏、木兰、梧桐、杨柳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3、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4、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6、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7、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白居易《养竹记》中,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8、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添字丑奴儿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