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翻译
1. 环:环绕. 怀禅微刻《醉翁亭记》 2.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3.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 皆:副词,都. 5.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 壑(hè):山谷. 7. 尤:格外,特别. 8.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9.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10.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1. 潺潺(chán):流水声. 12. 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3. 回:回环,曲折环绕. 14.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15.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16. 然:……的样子. 17. 临:靠近. 18. 于:在. 19. 作:建造. 20.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1.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2. 辄(zhé):就,总是. 23.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4.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5. 曰:叫做. 26. 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7. 乎:相当于“于”. 28. 得:领会. 29. 寓:寄托. 30. 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31.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32. 开:消散,散开. 33. 归:聚拢. 34. 暝(míng):昏暗. 35. 晦:昏暗. 36. 晦明:指天气或暗或明. 37.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38. 发:开放. 39. 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40.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41.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4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43.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44.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45. 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46. 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7. 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48. 临:来到. 49. 渔:捕鱼. 50.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51. 洌(liè):清澈. 52. 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53. 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54. 杂然: 杂乱的样子. 55. 陈:摆开,陈列. 56. 酣:尽情地喝酒. 57. 丝: 弦乐器的代称. 58. 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59. 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60. 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61. 觥(gōng):酒杯. 62. 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63.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64. 苍颜:容颜苍老. 65.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66.已而:随后,不久. 67. 归:返回,回家. 68. 翳(yì):遮盖. 69.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70.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71. 乐①其乐②:乐他所乐的事情. 乐①:以…为乐.乐②:乐事. 72.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73. 谓:为,是. 74. 庐陵:古郡名,庐陵郡,宋代称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语文文言文翻译...
赵广汉对待其属下官吏殷勤周到,遇有功劳或奖赏之事,总是归之于部下,他的行为是出于至诚,所以官吏都乐于受他差遣,即便赴死也不逃避。赵广汉很聪明,对他手下人的能力、特长及是否尽力办事,都了解得非常清楚。如有人蒙骗于他,立即就会被抓住,谁也别想逃脱。审讯定案,证据确凿,立时服罪,无法抵赖。赵广汉还特别善于了解事情的真相,市井中一些细小的不法之事他都知道
顾恺之,字长康.....文言文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的意思为:姓顾,名字叫恺之,字为长康。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
白话释义: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人们问他会稽山川的模样形态。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彷佛云兴霞蔚。"顾恺之每每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李世民统治时代所修的前代史书,在晋书之外,还有梁、陈、北齐、周、隋五代史,西晋是个统一的王朝,它结束了三国时期几十年的分裂局面。然而它的统一又是短暂的,不久就发生了中原地区的大混战,此后便形成了东晋和十六国、南朝和北朝的长期对立。
李世民作为统一的唐朝的创业之君,很想对于晋朝的治乱兴亡进行一番探索,作为借鉴。正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把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和完成统一事业的司马炎当做主要研究对象。
宣帝、武帝二纪的史论,虽然比较笼统,没有触及晋朝治乱兴衰的实质,但它指出司马炎“居治而忘危”,“不知处广以思狭”,“以新集易动之基,而无久安难拔之虑”,这些评论总算是看到了一些现象。
《晋书》由房玄龄等人负责监修,组织一批史家和学者,以南朝齐人臧荣绪所写的《晋书》为蓝本,同时参考其他诸家晋史和有关著作,“采正典与杂说数十部”,兼引十六国所撰史籍,从贞观二十年开始撰写,至贞观二十二年写成。
文章简介:
唐之前的各晋史,或仅记西晋一朝史事,或虽兼记两晋史事,但对十六国史事则无专门记述。可说都非完备的晋史。与唐之前的各晋史相比,《晋书》的内容较为详尽且广博,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舆服志》和《礼志》《乐志》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崇尚礼仪服饰的风气。赵翼说:“唐初修《晋书》,以臧荣绪本为主,而兼考诸家成之。今据《晋》、《宋》等《书》列传所载诸家之为《晋书》者,无虑数十种。”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中.考.资.源.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若云兴霞蔚 好像 (2)恒自梢至根 常常
(3)尤善丹青 擅长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流传、传说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 (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 (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每句2分,意对即可)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画绝";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痴绝"。
附译文:
顾恺之字长康翻译这文很独特呀,选自《晋书》又删了一部分,把节选部分翻译放出,如果要全文翻译再说。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人们问他会稽山川的模样形态。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彷佛云兴霞蔚。"顾恺之每每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独特,他说:"急转直下。"顾恺之特别长于绘画,画得特别神妙,谢安非常注重他,认为是自古以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他每次画出人物肖像,总是妙绝一时,已经绘出裴楷肖像,在面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感想模样形态特别美。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确定能获得。桓玄已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这是蝉用来遮蔽本身的,拿来遮蔽本人,别人就看不见你。"顾恺之相信桓玄没有瞥见本人,非常珍视那片叶子。因而世上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若云兴霞蔚 好像 (2)恒自梢至根常常
(3)尤善丹青擅长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流传、传说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 (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 (2)(顾恺之)认为追求它一定会得到。(每句2分,意对即可)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画绝";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痴绝"。
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人们问他会稽山水的状貌。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好像云兴霞蔚。”顾恺之经常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奇怪,他说:“渐入佳境。”
顾恺之特别擅长绘画,画得特别神妙,谢安非常器重他,认为是自古以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他每次画出人物肖像,总是妙绝一时,曾经绘出裴楷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觉得神情特别美。
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一定能得到。桓玄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 “这是蝉用来遮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顾恺之相信桓玄没有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子。
因此世上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人们问他会稽山水的状貌。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好像云兴霞蔚。”顾恺之经常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奇怪,他说:“渐入佳境。”
顾恺之特别擅长绘画,画得特别神妙,谢安非常器重他,认为是自古以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他每次画出人物肖像,总是妙绝一时,曾经绘出裴楷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觉得神情特别美。
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一定能得到。桓玄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 “这是蝉用来遮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顾恺之相信桓玄没有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