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自知者明文言文翻译

韩非子·喻老《自知之明》古文翻译

《韩非子·喻老》"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翻译: 楚庄王想攻打越国,杜子进谏说:“大王为什么攻打越国?”楚王说:“越国政乱兵弱。”杜子说:“愚臣我常常担心人的智慧好比眼睛,能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眼睫毛。大王您的军队曾被秦、晋打败,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兵弱;庄蹻在境内造反,官府却不能加以禁止,这是政乱。大王兵弱政乱,并不在越国之下,反而想去攻打越国,这就是智慧如同眼睛,见远不见近啊。”庄王就停止了行动。因此对事物了解的难处,不在于看清别人,而在于看清自己。所以说:“能自己认识自己就叫做明。”

望采纳

自知之明全文翻译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取道于寻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恒久之道;取名于寻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恒久之名。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于有名,乃是万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无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无以名状的微妙;时常又要有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成名化物的极限。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循环运行,就是一切行为运作的微妙法门。

《老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抵触畏避,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

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它无形无迹呵,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来看待。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于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虚而顺任自然。

《老子》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

不勤。

【译文】:

虚神永远存在,可以称它为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通向这个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的门径,就是这个天地世界的根本。它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它施展的作用无穷无尽。

《老子》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去强求一种非其不可的状况维持,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把自己的切身利益置后,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正是因为他对自己很无所谓吗?这样反而可以更好地成就他自己。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水,居处善于择下而居,存心幽深而明澈,交游共处谐和相亲,言行表里如一,公共关系易于清静太平,办事能干,行动善于应机顺势而行。正因为水总是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所以,它很少患过失。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毕露,难以长久。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老子》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译文】

保持神魂与体魄的谐和统一,能不崩解离散吗?圆融气质以致柔顺随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清理幽深而明澈的自体,能没有任何瑕疵吗?爱民治国,能不执着于名而顺任自然吗?在展身作为、功成身退的循环中,能像雌母一样吗?明于道而"发光"行进于一切领域,都能无须向显学成见"借光"吗?生它,养它,生了它并不拘系自有,成就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虽获取较高的资格权能却不肆行宰制,这就叫做无限深得于道的"玄德"。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于车毂而造车,有了其中的虚空,才发挥了车的作用;糅和陶土制作器皿,有了器皿内的虚空,才发挥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虚空,才发挥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之所以能给人以便利,是因为它营造的"无"发挥了作用。

《老子》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

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于不轨。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所以要有所取舍。

《老子》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

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为什么说得宠也像受辱一样使人惊扰呢?因为:就其对人的惊扰程度而言,得宠更为下劣:得到它的时候为之惊喜难安,失去它的时候又为之惊慌恐惧,所以说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为什么说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呢?因为:我之所以会看重大患,是因为我有这个非顾虑大患不可的身家,如果我连这身家也置之度外,那么,还会有什么私已的大患可以干扰得了我呢?所以,像看重自己的身家一样看重天下的人,可以守护天下;像爱养自己的身家一样爱养天下的人,可以托付天下。

《老子》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

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

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

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就叫"夷";听它听不到,就叫"希";捉它捉不着,就叫"微"。从这三方面不可以加以探究,所以是浑融无名的元始。居于其上的本源已不清楚,由它而下的现实世界是清晰具体的。它本身渺渺茫茫,无以名状,不同于现实的具体存在。这就叫做没有确定形状的形状,不可归结于具体组分的显象,它是不确定性的表征。围绕着它团团转,我们永远也搞不清它的模样。维系于古已有之的道,以驾御现实的具体存在。能懂得返本复初,是维系于道的基本点。

《老子》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古来善于当士的人们,微妙、幽深而通达权变,深邃得令人难以测识。正因为难以测识,所以要勉强作形容:有时候,他们迟疑审慎得像是在冬天里涉足江河,警觉戒备得像是随处都有强敌环俟,恭谨自持得像是一直都在做客;有时候,他们又像冰块就要崩解融化一样松跨散漫,敦敦朴朴的,看不出什么突出的能耐,旷放豁达得就像虚空一样;他们的那些似乎不相调谐的多面目表现使他们显得很浑浊。

哪些人能在混浊中保持本心的澄明?能注意守静就能渐趋本心的澄明;哪些人能使安稳得到长久的维持?懂得灵动权变就能渐得长久的安稳。保持这种生存方式的基本点就是不去追求"无不具足"。正因为没有"无不具足",所以能历久而常新。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可能地使自己显得虚若无有,尽可能地保持清静,在事物波起云涌似的事态演变中,我们可以因此而观察它们的循环反复。事事物物虽然纷纭繁杂,但它们都可以归结于它们的根本。归结到根本它们就显示出始终如一的清静,这就叫做恢复到“本来”。

懂得恢复“本来”就叫做达成了生存的恒常,懂得达到生存的恒常就叫做有明于道。不懂得达成生存的恒常而胡作非为,就会充满凶险。懂得达成生存的恒常就能雍容裕如。能雍容裕如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戴,得到众人的拥戴就可以统摄全局,统摄全局就可以像天一样,像天一样就可以进而像道一样,可以永久存在,终身没有危险。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觉察不到他的存在。

其次的统治者,人们亲近他、赞誉他。

再次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

最次的统治者,人们轻侮他。

威信有所缺损,就会导致整个威信架构的倒塌,闲着点吧,慎作仗名立言之事。最好是一切事情都办理妥当了,百姓们却说"我们是自然而然的"。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因为大道废弃了,

才提倡(有了)“仁义”。

聪明智慧(逐权夺利、投机取巧的心机)出现了,才有了狡诈和虚伪。

家庭六亲之间不和睦了,才需要推崇孝慈。

国家昏乱了,才出现贞节、忠诚之臣。

《老子》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

抛弃贤圣权威及权威成见,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道德律则,人民将恢复他们的孝慈本性;抛弃技巧与厚利的助纣与诱引,盗贼将自动消失。

不过,这三项措施作为治标之举,还不足以治本,所以,应把它们作为从属的措施并继之以更为基本的总体原则:表现纯真,持守混沌,减少私心杂欲。

《老子》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

抛弃显学成见等路况知识,可以无忧在途。

那些去应诺附从的与那些去呵斥抗拮的,能有多大差别?那些在欣赏喜慰的与那些在嫌恶厌弃的,又相差多少?他人所畏避的,难道就非畏避不可吗?这种盲从风气久远以来到处蔓延,什么时候都没完没了!

人们真是喧闹喜乐、风光满面,就像享用着盛宴的美食,就像春日里奔赴高台。唯独我淡淡漠漠的,找不出任何随潮同流的迹象,就像婴儿还不懂得言笑作态,娴静而慵懒,因不附从于任何潮流而显得无所归属。

人们似乎都有充足的装备,而我却显得什么也不足。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呵,混混沌沌的。人们似乎精明而睿智,而我却显得糊里糊涂。人们勤紧而利索,而我却在无可无不可地闲散游荡。摇曳灵活呵,就像大海一样;飘忽散漫呵,无拘无束。人们似乎都有足堪仗恃的本领,而我却总是不轻易出离混沌无名,就像不堪成器的鄙朴一样。我将继续我的特立独行,我崇尚求得于道。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情;

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甚高德位的行为形貌是对道的效仿。道化生万物的过程表现为恍恍惚惚的不确定性。在恍恍惚惚的不确定之中,有了相对确定的形态停驻;在恍恍惚惚的不确定之中,又有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实体的呈现。在具象的实体世界,窈窈冥冥之中可以捕捉到某种情态表现。这情态表现非常本真,它蕴含着源之于道的德的信息。从古到今,这一系列表现从未改变,阅遍了众多人群王朝、物类王朝的兴衰变迁。我是怎么知道这些人群王朝、物类王朝的基本状况的呢?就是通过观其情察其德而得知的。

《老子》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绕行则能迅捷直达,能不断地凹陷成"盅"则能不断地自我充盈,懂得护守现成的稳定则能得到真正的逐渐更新,少取则真得,贪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因此,圣人浑融一体而为天下前行探路。不执着于成名,所以能明于道;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多有事功;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长远在途。因为他不执着于名而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古时候所说的"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等道理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在是一个很全面的概括。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就会走投无路(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老天的人是没有志气(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怪别人,难道不是拘泥守旧(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会说这是正常的事(淡定自若而不惊恐),而小人则长吁短叹的说是很奇怪(惊咋而不镇定)!

翻译古文《自知之明》选自《荀子 荣辱》

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注释:

(1)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知:认识。

(2)知命:懂得命运。

(3)穷:走投无路。

(4)无志:没有见识。

(5)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原文: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奇怪。

出自《荣辱篇第四》,选自战国荀况的《荀子》。

扩展资料

《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

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伪”是“人为”之义。荀子认为,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荀子的“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奇怪。

知道自己的人不会埋怨别人,知道历史大势的人不会埋怨老天。

埋怨别人的人会穷途末路,埋怨老天的人胸无志向。

此为一节:荀子想说,人与人的关系错综复杂,成功失败被牵扯其中,在任何一次计划中,参与人中,任何一个人犯下错误都会导致一个错误链和使整个计划泡汤,但是这个错误链的开端或者其过程都会经过自己这一环,倘若你能足够的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其带来的后果,那么你就能终止这个错误链,根本性的防止更大的损失,或者从一开始就可以避免损失。所以反省自身,比埋怨别人要好得多。

至于知道天命则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你能起到的作用实在太微小了,往往时代的环境跟个人的前途命运有莫大的关系,所以中国人常说“时也,命也”。没有落魄的旧中国,就没有毛泽东的伟名,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就不会有大字不识一个的人成为亿万富翁。所以当汉武帝时大臣都嘲笑东方朔不能建立功勋还那么狂,他却回答道,英雄非用武之时。此乃命数也。当一个人能知道时代能带给个自己的影响,和自己能发挥的效用,就是知命者,从而泰然自若不急不躁而不怨天。

失:失去 之:指代某事 反:与“正”相对,此处为不再自己身上找毛病,反而怪在别人身上。道:以……为道,行事守则 常:平常。奇怪:不理解,惊咋。

自己犯下错误,却怪在别人身上,这不是很迂腐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此为第二节,这个是顺应了上一节,核心意思都在围绕自知和知命来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和对待错误的态度。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怪怨别人的人就会走投无路穷途不得志,埋怨老天的人是没有见识。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岂不是绕远了吗?

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

怨:埋怨

知命:懂得命运

穷:走投无路

无志:没有见识

迂:绕远路

故君子道其常一句应该不是后面的话了吧/

荀子说完上面一段话之后就开始说荣辱了,

你最后一句话是不是 : 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都有为人处事的准则,并经常宣扬这些自己遵守的准则,而小人只夸耀自己的功劳。

自知之明(文言文)

《韩非子》:“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楚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王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翻译  楚庄王要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庄王答道:“因为越国政治混乱,士兵战斗力差。”庄子说:“臣认为智慧就像眼睛一样,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经兵败给秦国、晋国,丧失了几百里的土地,这就是士兵战斗力弱了。庄蹻在楚国境内当强盗为害百姓,官吏却不能将其拿获,这就是政治混乱了。大王政治之乱,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国之下,但却想讨伐越国,这就说明了大王的智慧也像那眼睛一样了(看得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庄王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智慧不在于他能够评价别人,而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因此说:“能够自我评价才称得上有智慧。” 这个故事说明了“知人易而知己难”的道理,为人处事,莫过于此。

《自知之明》选自《荀子 荣辱》

原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翻译: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就会走投无路(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老天的人是没有志气(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怪别人,难道不是拘泥守旧(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会说这是正常的事(淡定自若而不惊恐),而小人则长吁短叹的说是很奇怪(惊咋而不镇定)!

自知之明古文翻译

《自知之明》选自《荀子荣辱》

原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翻译: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就会走投无路(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老天的人是没有志气(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怪别人,难道不是拘泥守旧(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会说这是正常的事(淡定自若而不惊恐),而小人则长吁短叹的说是很奇怪(惊咋而不镇定)!

人贵有自知之明古文翻译

王恭想请江庐奴作他的长史,早晨就到江庐奴那里,江还在床上。王恭落座,没敢马上说,过了很久才提及此事。江庐奴没有反应,只是叫人拿了酒来,自己喝了一碗,也不理王恭。王恭笑着说:" 怎么好自己单独喝?" 江庐奴说:" 你也想喝吗?" 于是又倒了一碗给王恭。王恭喝完酒,就借故离开。还没走到门口,江庐奴感叹道:" 人能做到自量,真是不容易啊。"

楚庄王要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庄王答道:“因为越国政治混乱,士兵战斗力差。”庄子说:“臣认为智慧就像眼睛一样,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经兵败给秦国、晋国,丧失了几百里的土地,这就是士兵战斗力弱了。庄蹻在楚国境内当强盗为害百姓,官吏却不能将其拿获,这就是政治混乱了。大王政治之乱,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国之下,但却想讨伐越国,这就说明了大王的智慧也像那眼睛一样了(看得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庄王于是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智慧不在于他能够评价别人,而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因此说:“能够自我评价才称得上有智慧。”

这个故事说明了“知人易而知己难”的道理,为人处事,莫过于此

[题名]:自知之明

[拼音]:zì

zhī

zhī

míng

[解释]: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例句]: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的。

[来源]:《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中国有句经典名言:“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还把它奉为

“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许多哲人都这样告诫人们,可见,自知之明,对人生,乃至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自知之明,就是自己能了解自己,自己能认识自己。有的人可能说:“我就是自己,怎能说不认识、不了解自己呢?”

其实不然。有的人可以了解他人,了解环境,了解社会,甚至了解世界,但是,就是不会太了解自己,要做到有自知之明,是很难很难的。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极少,而不能认识自己的人却很多很多。要不,何以古今中外,都有“人贵有自知之明”之类的劝戒呢!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谈论起来头头是道,可做起事来,却常常束手无策,力不从心;有的人,心怀鸿鹄之志,可真给他施展空间,却又往往大不如意,令人抱憾。有的人,妄自尊大,目中无人;有的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有的人,利令智昏,忘乎所以;……他们大多是,不知自己深浅几何,缺乏做人应有的自知之明。明明是自欺欺人,还动辄腾云驾雾地飘飘然起来。

自知者明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