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而知之,不知而不知。
孔子不能强迫别人去做的名言警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 身上。
孔子的格言和名言有啥区别如果没有,请给我一些孔子的格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对于诚实在人追寻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讲得十分透彻,是国人学子所通晓的名言。
老师所教导的,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就说明白,不明白就说不明白,这才是一个有真知的人。
那明明不明白却要说来头头是道的是真正的蠢人,因为被骗的恰是自己。
在任何事情上,哪怕是听来最崇高最正确人人都赞赏的,如果没有真的明白它的意义,那就应该老老实实地说:我不明白
这才是一个可能走向真智慧的人。
推荐: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其实对“色难”一词有深刻印象却是来自一个小故事。
老师出一个上联:色难。
学生大大咧咧回答:容易。
老师拍案叫绝。
其实这就是一个笑话。
该对联只能算诡巧,对仗工整,意思却大相径庭。
色难:表示脸色难看。
其实子夏对孝道的一种理解就是:尊长身体不舒服了,晚辈尽心尽力服侍,这就是孝道了。
其实不然,孝道最难的是让尊亲保持和颜悦色。
从古至今,这是最难做到的。
现在电视里经常有这样一则小广告吧。
一位在家中的老人等来儿子、女儿、孙子的若干电话,都是问寒问暖,却没有一个回家。
老人叹气:都忙。
其实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充实,正所谓天伦之乐。
这一点,从古至今,做的好的也只有一人:老莱子。
老莱子七十岁还装孩童在父母前面嬉戏,以娱双亲。
因此老莱子能跻身二十四孝。
尊亲色难,小子尚觉容易否
圣人知道“色难”不易解,故“里仁第四”再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但与“色难”相比,其蕴意稍差矣。
孔子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下信乎
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区别嘛我也不清楚,对不起啊,呵呵
读孔子不能则也这一句话就想起了他的名言想起了他的什么名言这是《两小儿中,孔子听个小孩子对太阳识以后表己也判断不了。
孔不能决也”,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从这句话联想到的名言是孔子说的另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不能决也反映出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孔子说过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的名言哪条告诉我们学知识不能不懂装懂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示 例:古人质实,不尚智巧,言论未详,事实先著。
~。
★宋·《与朱元晦
孔子的礼貌名言名句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籍宋邑,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2、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5、子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8、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1、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18、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0、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1、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2、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6、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7、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①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②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③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④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⑤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⑥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⑦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⑧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⑨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