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中医 茶 名言

中医的: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是什么意思

求专业回答

这是十八反口诀。

意思是: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对乌头不适合(反)。

海藻,大戟,干遂,芫花,对干草不适应(反)。

凡是各种参(人参,党参,丹参等,细辛,白芍赤芍对藜芦不适应)反

大家知道关于中医药的重要性的名言吗

望、闻、问、切。

赞美医生的名言警句

大医精诚 唐代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说:“凡大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 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

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

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

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

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

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

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悬壶济世”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

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

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

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

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

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

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

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

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

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历代名医名言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明·绮石)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唐·孙思邈) 三、防病治未病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汉·张机) 3.上工治未病。

()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

(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

(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

仁人君子,必笃于情。

(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汉·张机《金匮要略》)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4.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 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

(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 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8.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

(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 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

(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

(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 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

(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礼记》) 13. 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

(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 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

(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生气通天论》) 6.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孤阴不长,独阳不成。

(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 阴中有阴,阳中有阴。

(《素问·金匮真言论》) 1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 脾胃为水谷之海。

(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素问·脉要精微论》) 7.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9.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0.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1.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2. 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3.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素问·灵兰秘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

(《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

(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

(《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素问·五藏别论》)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素问·五藏别论》)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素问·五藏别论》) 25. 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

(《素问·五藏别论》)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素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灵枢·脉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素问·六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

(《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

(《灵枢·脉度》)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素问·六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

(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素问·厥论》) 35. 肺为水之上源。

(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

(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素问·六节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

(《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素问·脉要精微论》) 41. 脑为髓之海。

(《灵枢·海论》) 42.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灵枢·营卫生会》) 43. 胃乃六腑之本。

(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

(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素问·五脏别论》)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

(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

(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

(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

(《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

(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

(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灵枢·本脏》) 10.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

(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

(《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

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悲则气消。

(《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

(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

(《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

(《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 13.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 喜则气缓。

(《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

(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

(《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 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

(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

(《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

(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

(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 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 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素问·至真要大论》) 9.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

(《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

惊者平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30.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 治病必求其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素问·三部九候论》) 34. 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

(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

(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大法》) 5. 附子无姜不热。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

(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

(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 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

(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 无痰不作眩。

(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

(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

(《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

古人古人的名言上衣有什么中医一什么一什么请指教

《黄帝内经》中的“上医、中医、下医”即:‘’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

”用后现代医学的说法,“上医”属于养生学,“中医”属于保健学,或都叫预防医学,下医才是今天理解的医学。

有关于医生的名人名言吗

10、世无难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褚澄《褚氏遗书》1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陈梦雷12、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13、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

——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1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机《伤寒论原序》15、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16、医者,意也。

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17、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王叔和《脉经序》18、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

——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19、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20、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

——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21、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22、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

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吴瑭《温病条辨自序》23、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

——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篇》24、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

——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25、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

理不明,证于何辨

证不辨,药于何用

——吴仪洛《本草从新原序》26、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

——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27、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

——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28、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

——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29、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

——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30、寸尺弱,勿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程钟龄31、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

——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32、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

——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33、疾有误凉而得冷,证有是非而实非。

差之毫厘,损其寿命。

——褚澄《褚氏遗书》34、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35、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

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

——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36、医以济世,术贵乎精。

——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赞美中医的句子

1. 中医文化历史,独具特色。

药汤,一根银针,常常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

”中医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至今还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有效。

中医药能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也是因为其临床有效。

2. 外国人对中国的“食文化”赞叹不已,惊叹中国人精湛的厨房十八般武艺,却不可浪费时间学习。

对于中医学,老外瞪大眼睛,翘起大拇指:中医三指在手腕上一搭,病情枝枝蔓蔓一清二楚;细细银针轻轻一扎,腰酸背痛无影无踪;司空见惯的茎叶花果,妙手熬出一碗本酽酽药汁,悠悠苦香中痼疾即去。

3. 中医学的经验,除了拜师以外,认真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著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古典,本是在师徒相授时的教材,最适合于在临床上讲和学。

因为,很多讲的是“所当然”,讲的是“是什么”,所以,在临床上抓实例,识证认方,尤为适宜。

经验性强,也使中医学变得内容十分丰富。

各家的学说,各家的经验,有的用药峻重,有的处方平正,有的擅用寒凉,有的则擅用温热。

这无疑给中医学平添了几分魅力。

4. 在追溯中药学的历史可知,“世间百草皆入药”,是人类逐步认识自然和总结实践经验的产物。

这在《史记》中可以找到证明:“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药。

”神农氏生活的时代大约是中国原始社会的农耕时代,虽然神农氏究竟是为了寻食还是寻药而尝百草这一点仍有疑问,但它都生动地说明中国传统医学是建立在对自然的认识基础上的。

因此炎帝神农氏与黄帝、伏羲被后世共尊为中华医药始祖。

5. 近几十年来,中医在海外尤其是在西方发展迅猛。

从某种角度看,这显示了传统医学与占主流的西方医学的一次互补,也是中医的魅力所在。

实际上,中医与西医在海外的相遇已有几百年了;奇妙的是,我们这一历史中,始终可以感觉到隐含在中医里的那种柔和似水的力量。

6. 传统文化里面还有一家,那就是医家。

医家不仅是一种医疗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哲学。

中医是崇尚阴还是崇尚阳呢

其实中医是讲阴阳平和、阴阳不偏的。

可以说中医是阴阳哲学的最佳体现。

中医说一个人有病了,那是阴阳不和。

怎么治病

就是调和阴阳。

病治好了就是阴阳调和了

有人攻击中医就说一个阴阳太简单了

其实越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中医是一种阴阳中和的文化

应该在我们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7. 中医看病,望、闻、问、切,其沉静、智慧的目光,纯净入定,全神贯注,病人宛如接受长者的爱抚,药理与哲理潜移而至,心灵欣然感应。

药物可以驱邪祛病,哲理可以神爽疗心。

中医将哲理药理融汇贯通,既医形体更疗精神,可谓标本同治。

8. 据最新的一次调研表明,中医药在德国发展很快,54%的德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曾用过草药,95%的德国人听说过草药,50%年龄在20—30岁的人曾受其医生推荐而使用过草药。

10年前英国各地的中医诊所还在800家左右,今天这一数字至少达到2000家。

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都设立了一个专门从事中医研究的机构。

从以上不难看出西方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认识到中医的疗效,在西医占据主流的发达国家,神奇的中医必将带来医学新的一场革命。

9. 据美国《侨报》报道,中国传统医术针灸正逐步受到美国军方的重视。

美国陆军医疗司令部高薪招聘中医针灸师为官兵解除病痛,同时针灸也被纳入了陆军跨学科疼痛研究的范畴。

此次招聘的针灸师共有4名,被录用的针灸师将在美军基地为官兵提供针灸治疗服务,同时参与军方有关跨学科疼痛治疗的研究工作。

军方公开招聘中医师进入联邦公务员体系尚属首次。

这则招聘启事刊出后,一时间引起了华人世界的极大关注。

10. 中医博大淳厚的情义常常令人感动。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开宗明义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进而论述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

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

提出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每次诵读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11. 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溶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中医药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能够自然地得以普及。

12. 让我来歌颂你,我的中医。

你用低调的华彩彰显着永恒不变的魅力,你用盛放的瑰丽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神奇。

你的仁爱惠及神州各地,你的威名响彻四海诸地。

我们因你聚在了一起,不管天南海北,民俗差异。

为了共同的信仰,为了不朽的神奇。

我们把青春献给了你,我们把热情献给了你。

厚德博学,继承创新。

杏林载誉沈水之阳,药院飘香辽东之滨。

一校三区四院,南药北医创神奇。

今日苦读为中医,明日必将悬壶济世,誉满杏林。

13.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它们统一有序由相互联系。

世间百草皆有属性:寒热温凉,辛酸甘苦咸。

四气五味,各有所司。

人也是自然之子,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

以自然之物、自然之法,医自然之身。

古朴的哲学思想滋润了神奇的中国医学。

于是,五千年来,一根针,一把草,护佑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

14. 读《诗经》、《离骚》常常折服于古人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读《老子》、《庄子》又被其思想之美震慑。

及至接触中医学,读《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其文言精辟,哲理深奥,处处闪烁着医学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仁慈博爱,持重至诚;在语言之美、思想之美之上方知宇宙之美、智慧之美。

15. 神秘的东方国度,古老的东方传说,千年岁月的砥砺,万病回春的神奇,共同造就了国医。

让我来歌颂你,我的中医。

你用仁心仁术抚去了疾患的病痛,你用儒道医德带来了康复的福音。

你的精髓,广为传诵。

你的经典,终生铭记。

草长莺飞,奇葩绽放百草园。

鸢飞鱼跃,龙腾虎啸杏林院。

16. 中医强调辩证施治,重视病人个体差异。

虽然同是慢性肝炎,病程长短不同,通过辩证进行不同的治疗,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按照化验去治‘大三阳’。

气滞血瘀者,当以祛邪为主;气虚血滞者,当以扶正为先。

”这些理论体现了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看中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而是根据病人的体质、体征,结合天时、地理、病史等诸多社会因素确定症结和治疗方案,这就是著名的三因理论“因人、因时、因地用药”。

17. 《本草纲目》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取之不尽的中华医药学知识宝库,素享“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之美誉。

其涉及内容极为广泛,如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以及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可以说是一部有着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雄姿独占中国古代药学之鳌头,成为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巨著,曾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成为历代医者和读书人孜孜以求的必修书。

18. 认识中医学是从认识中医师开始。

说起中医师许多人会联想到神闲气定、鹤发童颜、道风仙骨,中医师大都长寿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中医符合自然之道、养生之道。

中医的许多思想现在看来依然是前沿的,许多治疗手段和方法现代科学依然不能破解。

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以养生保健为先,两千年前就形成的养生观与兴起于二十世纪末的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不谋而合。

19. 中医学最初始于原始社会的神农氏尝百草,到战国时代已很先进。

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中医四步诊脉法。

东汉末年的华佗擅长外科手术,有胆量用外科手术治疗曹操的偏头痛,至于为关云长刮骨疗剑毒,那是众所周知的佳话。

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一批先贤将中医学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给中国灿烂的文明又添上光彩四溢的一笔。

20. 两千年前的《八十一难经》明白写着,用针刺“俞”位,即可止痛。

古人还有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头顶寻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意思是只要扎对合谷、列缺、委中、三里等穴位,相应部为的病痛即可针到病除。

而早在2400多年以前,神医扁鹊用针灸治好国太子的“尸厥”,让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则几乎家喻户晓。

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证明,针灸可以治疗300多种疾病,对100多种疾病疗效较好。

21. 中医几千年的发展史,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代表和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创造了世界科学史上的两个奇迹,一个是历史的奇迹,中医为中国人民繁衍生息的医疗保驾护航;另一个是现实的奇迹,为那些患有疑难怪病的病人解除痛苦。

也许有人要问,中医是什么

我们说中医是朴素的辩证法,是劳动人民经过两千多年以来积累的与各种疾病做斗争经验的总结,中医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同时也是具有最完整理论体系的科学,它的理论对其它学科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中医学是以关注病人的生存质量为出发点,从望、闻、问、切等四诊信息的收集到临床疗效的评价无不基于病人的主管感受,因此更能体现出祖国医学是把病人当作“人”而不是“病”来进行临床诊治的。

中医 茶 名言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