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孙子列传》的翻译
孙子字武,是齐国人。他以所著兵法求见于吴王阖闾。阖闾说:“您的十三篇我已全部拜读,可以试着为我操演一番吗?”孙子说“可以。”阖闾问:“可用妇女来操演吗?”孙子说:“可以。”于是答应孙子,选出宫中美女,共计一百八十人。
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派王的宠姬二人担任两队的队长,让她们全部持戟。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口、左手、右手和背的方向吗?”
妇女们说:“知道。”孙子说:“前方是按心口所向,左方是按左手所向,右方是按右手所向,后方是按背所向。”妇女们说:“是。”规定宣布清楚,便陈设斧钺,当场重复了多遍。然后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右,妇女们大笑。
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重复了多遍,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左,妇女们又大笑。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是将领的过错;已经讲清而仍不按规定来动作,就是队长的过错了。”
说着就要将左右两队的队长斩首。吴王从台上观看,见爱姬将要被斩,大惊失色。急忙派使者下令说:“寡人已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但寡人如若没有这两个爱姬,吃饭也不香甜,请不要斩首。”
孙子说:“臣下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于是将队长二人斩首示众。用地位在她们之下的人担任队长,再次用鼓声指挥她们操练。妇女们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起立,全都合乎要求,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出处:《孙子吴起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原文如下: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
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扩展资料
《孙子吴起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是中国古代三位著名军事家的合传,作者着重写了孙武“吴宫教战”,孙膑以兵法“围魏救赵”、马陵道与庞涓智斗,以及吴起在魏、楚两国一展军事才能,使之富国强兵的事迹,以下对另两位军事家的故内容做介绍说明:
1、孙膑传:
孙武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有孙膑。孙膑出生在阿城、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事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便暗中派人把孙膑找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进行游说。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
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
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
2、吴起传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是猜疑残忍的。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
他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
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原文: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
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
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史记·孙子列传》的翻译如下:
孙子字武,是齐国人。他以所著兵法求见于吴王阖闾。阖闾说:“您的十三篇我已全部拜读,可以试着为我操演一番吗?”孙子说“可以。”阖闾问:“可用妇女来操演吗?”孙子说:“可以。”于是答应孙子,选出宫中美女,共计一百八十人。
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派王的宠姬二人担任两队的队长,让她们全部持戟。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口、左手、右手和背的方向吗?”
妇女们说:“知道。”孙子说:“前方是按心口所向,左方是按左手所向,右方是按右手所向,后方是按背所向。”妇女们说:“是。”规定宣布清楚,便陈设斧钺,当场重复了多遍。然后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右,妇女们大笑。
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重复了多遍,用鼓声指挥她们向左,妇女们又大笑。孙子说:“规定不明,申说不够,是将领的过错;已经讲清而仍不按规定来动作,就是队长的过错了。”
说着就要将左右两队的队长斩首。吴王从台上观看,见爱姬将要被斩,大惊失色。急忙派使者下令说:“寡人已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但寡人如若没有这两个爱姬,吃饭也不香甜,请不要斩首。”
孙子说:“臣下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于是将队长二人斩首示众。用地位在她们之下的人担任队长,再次用鼓声指挥她们操练。妇女们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下起立,全都合乎要求,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扩展资料
《史记·孙子列传》是杰出的军事著作,历来被推崇为“兵经”、“武经”,为后世代代相习,流传至今,被国内外所重视。本传虽然只记述了“吴宫教战”,但他在教习操练中,强调将士的军纪,号令严明,为达目的竟以“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斩吴王两位宠姬示众。
使队伍达到“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的效果,仍能窥知孙武用兵之有方。尽管本传未能正面记述孙子兵法在战略战术上的实地应用,但传末强调了吴王打败强楚、攻克郢都、威镇齐晋、名显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虽然虚此一笔,孙武的军事才能、其兵法的实用价值,便兀然突现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吴起列传
王学孟 译注
【说明】
这是我国古代三位著名军事家的合传。作者着重写了孙武“吴宫教战”,孙膑以兵法“围魏救赵”、马陵道与庞涓智斗,以及吴起在魏、楚两国一展军事才能,使之富国强兵的事迹。全篇以兵法起,以兵法结,中间以兵法作骨贯穿始末。
孙武子兵法十三篇,是杰出的军事著作,历来被推崇为“兵经”、“武经”,为后世代代相习,流传至今,被国内外所重视。本传虽然只记述了“吴宫教战”,但他在教习操练中,强调将士的军纪,号令严明,为达目的竟以“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斩吴王两位宠姬示众,使队伍达到“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的效果,仍能窥知孙武用兵之有方。尽管本传未能正面记述孙子兵法在战略战术上的实地应用,但传末强调了吴王打败强楚、攻克郢都、威镇齐晋、名显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虽然虚此一笔,孙武的军事才能、其兵法的实用价值,便兀然突现了。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做了魏国将军,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及孙膑,产生妒嫉之心。暗中召来孙膑,假借罪名,断其双足,并在脸上刺了字,想叫他不敢抛头露面。作者实写孙膑的不幸遭遇,虚写他的军事才能。他的传记中,继上文虚线又连续正面记述了他的三个故事:教田忌赛马取胜的方法;围魏救赵;马陵道与庞涓智斗。这都充分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想。围魏救赵,是体现他战略思想的典范。他准确地把握形势,认为魏军的精锐部队在外精疲力尽,国内老弱残兵疲惫不堪。他让田忌率军火速挺进大梁,占据要道,冲其方虚。果然迫使魏军回师自救。这样不仅解了赵国之围,又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毛泽东同志在《游击战争的战略防御》一文中,就引用了“围魏救赵”的打法。马陵道智斗,写得极为精采。这简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运用兵法,精心谋划,巧妙布署,掌握时间,利用地形,设下埋伏,终于迫使庞涓自刎于孙膑的策划之下。
吴起被任命主将,跟下等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骑马,亲自背负军粮,为士兵亲吮毒疮,同甘共苦,士卒为之效死。诚如李克所说,带兵打仗,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他善于用兵,在西河地区抵御了强秦和韩国。他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很有见地的政治家。他规劝魏武侯:政权的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而不在乎山川形势的险要。他在魏、楚都积极革新政治,和官僚贵族作斗争,为魏、楚两国富国强兵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国度的三位军事家和许多的人物,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事件,通过“兵法”连缀一起,戏剧性地刻画了多种栩栩如生的性格,诸如孙武执法如山不苟言笑,吴起求将杀妻、“啮臂而盟”,庞涓妒嫉……形象鲜明又各具特征,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译文】
孙子名武,是齐国人。因为他精通兵法受到吴王阖庐的接见。阖庐说:“您的十三篇兵书我都看过了,可用来小规模地试着指挥军队吗?”孙子回答说:“可以。”阖庐说:“可以用妇女试验吗?”回答说:“可以。”于是阖庐答应他试验,叫出宫中美女,共约百八十人。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让吴王阖庐最宠爱的两位侍妾分别担任各队队长,让所有的美女都拿一支戟。然后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背吗?”妇人们回答说:“知道。”孙子说:“我说向前,你们就看心口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左,你们就看左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右,你们就看右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后,你们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妇人们答道:“是。”号令宣布完毕,于是摆好斧铖等刑具,旋即又把已经宣布的号令多次重复地交待清楚。就击鼓发令,叫她们向右,妇人们都哈哈大笑。孙子说:“纪律还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又多次重复地交待清楚,然后击鼓发令让她们向左,妇人们又都哈哈大笑。孙子说:“纪律弄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现在既然讲得清清楚楚,却不遵照号令行事,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过错了。”于是就要杀左、右两队的队长。吴王正在台上观看,见孙子将要杀自己的爱妾,大吃一惊。急忙派使臣传达命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用兵了,我要没了这两个侍妾,吃起东西来也不香甜,希望你不要杀她们吧。”孙子回答说:“我已经接受命令为将,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然后按顺序任用两队第二人为队长,于是再击鼓发令,妇人们不论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倒、站起都符合号令、纪律的要求,再没有人敢出声。于是孙子派使臣向吴王报告说:“队伍已经操练整齐,大王可以下台来验察她们的演习,任凭大王怎样使用她们,即使叫她们赴汤蹈火也办得到啊。”吴王回答说:“让将军停止演练,回宾馆休息。我不愿下去察看了。”孙子感叹地说:“大王只是欣赏我的军事理论,却不能让我付诸实践。”从此,吴王阖庐知道孙子果真善于用兵,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后业吴国向西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攻克郢都,向北威震齐国和晋国,在诸侯各国名声赫赫,这其间,孙子不仅参与,而且出了很大的力啊。
孙子死后,隔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一个孙膑。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他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奉事魏国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却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秘密地把孙膑找来。孙膑到来,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掉他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隐藏起来不敢抛头露面。
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齐国的使臣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象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田忌经常跟齐国贵族子弟赛马,下很大的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尽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田忌信以为然,与齐王和贵族子弟们比赛下了千金的赌注。到临场比赛,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让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次比赛完了,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终于赢得了齐王千金赌注。于是田忌就把孙子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做老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将。”于是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坐在带蓬帐的车里,暗中谋划。田忌想要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说:“想解开乱丝的人,不能紧握双拳生拉硬扯;解救斗殴的人,不能卷进去胡乱搏击。要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争斗者因形势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师,在桂陵地方交战,魏军被打得大败。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庞涓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的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是猜疑残忍的。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因为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夏禹能灭掉它。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边,羊肠坂在它的北面。因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的好。”
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这几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说:“田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是不难赶走的。”公叔问:“怎么办?”那个仆人说:“吴起为人有骨气而又喜好名誉、声望。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武侯就会说:‘那可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不会娶公主了。”当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蔑视国相,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揭穿往来奔走的游说之客。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太史公说:社会上称道军旅战法的人,无不称道《孙子》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这两部书,社会上流传很广,所以我不加论述,只评论他们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俗话说:“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孙膑算计庞涓的军事行动是英明的,但是他自己却不能预先避免刖足的酷刑。吴起向魏武侯讲凭借地理形势的险要,不如给人民施以恩德的道理,然而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啊!
是孙子吴起列传(我把孙子和吴起的翻译都发上来吧)
大兵学家孙子,名叫武,是齐国人。曾以所著兵法进献给吴王阖闾。阖闾看了,大为赞赏,便召请孙子入宫面谈。孙子见到了阖闾,阖闾就说:“先生所著的兵法十三篇,我全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谈的,俱甚佳妙,只不知您所说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演一下部队呢?”孙子答道:“当然可以!”阖闾又问:“为方便起见,可以就近调我宫里的妇女来演练吗?”孙子答道:“自然可以!于是吴王便立刻传旨下去,叫出后宫美女,共找来一百八十名。孙子当下将她们编成两队,并以吴王的两个宠姬分任两队的队长,然后要她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待队伍站好后,孙子便向她们发令道:“你们晓得你们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众女兵答道:“晓得!”孙子又告诉她们说:“等一下我发令要你们向前走的时候,你们就要朝自己前胸所对的方向行进;命令你们向左转的时候,你们就要朝自己左手的方向转;命令你们向右转的时候,你们就要朝自己右手的方向转;命令你们向后转的时候,你们就要朝自己后背的方向转,这些你们都听明白了吗?”众女兵答道:“都听明白了!”操练要领和规定动作都已布达完毕了,于是孙子就架设起铁钺等刑具,然后郑重再三地告诫她们务必听令操作,不得马虎戏闹,否则就要按照军法来处分。说罢,便击鼓为号,向她们发出向右转的命令,孰料众女兵非但没照号令操作,反而轰然大笑起来。孙子见状,便很自责地说:“为将练兵,规定交待动作没能让人听明白,申述命令未能让人熟记在心,这是当将官者的不对。”说着,便又把规定动作和命令事项,再向她们详加讲解了好几遍。随后便又击鼓为号,发出要她们向左转的命令,哪知那众女兵仍大笑如故,毫不把号令当一回事。这下孙子便神色很严肃地说:“规定交待动作没向士兵说清楚,下达命令没能让人熟记在心,这是为将者的过错;为人将帅者,既已将各种操练动作和应遵守的法令都已说明交待得一清二楚了,可是士兵仍不照号令操作,这便是你们士卒的过错。按照军法:违令者斩。士卒不可尽杀,领队的人当受其罪。”说着,就预备将左右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在阅兵台上观看女兵操练,忽然看到孙子要斩他的爱姬,内心不由大吃一惊,急忙派人传下令旨,对孙子说:“寡人已晓得将军能用兵了。寡人若是没这两个爱姬,那么纵使是吃再好的东西,也不觉其味的甘美,希望将军放过她们,切莫斩她们!”可是孙子却理直气壮地回道:“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治兵,自应依照军法处理军务,对国君某些法外的要求,是可以不接受的!”说罢,就按军法,把吴王的两个宠姬斩首示众。随即改派两队的排头当队长,于是又击鼓发号,继续操练。这时,只见全场一片肃静,两队女兵,无论是左转、右转、前进、后退、或跪、或起,无一不是一个号令,就一个动作,没有一个动作不是整齐划一、中规中矩的。而所有的女兵,再也没有敢出声嬉笑的了。于是孙子便派人向吴王报告说:“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下来亲自校阅。现在这支部队,任凭大王想怎么使用都可以,即使是要她们赴汤蹈火,也可以办得到。”这时,吴王还在痛心两个爱姬的被斩,满脸不高兴地派人回报孙子说:“请将军解散部队,自行回宾馆休息去吧!寡人没有心情下去看了。”孙子听了,有点失望地说:“大王只是喜好我纸上所谈的兵法罢了,而并未能用我的理论来用兵。”吴王听了,虽默不作声,但心里也明白孙子真能用兵,后来,终于用他为将。此后,阖闾以一个小小的吴国,西破强楚,攻入郢都;北上中原,威震齐晋,使吴国的声名,大大地显扬于国际间,那幕后,孙子实参与有许多的助力啊!
孙武死后,隔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一位大兵学家孙膑。孙膑出生在山东的阿、鄄之间,他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跟庞涓一起学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官,当了魏惠王的将军,很得魏王的信任,可是自以为才能不及孙膑,于是暗中派人去骗他来。孙膑到了之后,庞涓越发地惶恐他的贤明过己,更加的嫉恨他,于是便蓄意用计,设法陷他获罪,然后依法用刑斩断他的两条腿,并给他黥面(面额刺字涂墨)的酷刑,目的是:让他褫夺公权,没为官奴,永远隐埋不能出来做官,那么从此世上便再也没有会同他竞争的对手了。后来,有位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便设法托一位刑徒秘密去见他,道出自己蒙冤受害的经过,同时请他设法营救。齐使得悉此中情由,认为孙膑乃是一位奇才,便答允设法营救。待他奉使任务完成,准备离开大梁的时候,就偷偷地用车把孙膑接运归国。归来后,又将孙膑介绍给齐国掌兵的大将田忌。田忌和孙膑交谈之后,非常佩服他的军事天才,便留他在家住下来,并以宾礼来招待他。
田忌常和齐国的宗室公子们作跑马比赛,同时还押重金赌输赢。可是田忌赢的次数并不多。孙膑看过他们角逐的马匹,脚力都相去不远,但却可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于是孙膑便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下次有跑马比赛时,您只管放胆下重金去和他们赌输赢,我自有办法会叫您获胜。”田忌深信他所说的话,就去报名参加,同齐王和其他的公子们押千金为赌。等到临场比赛,孙膑向田忌面授机宜说:“现在第一场用您的下等马去同他们的上等马周旋;到第二场,就用您的上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末场则用您的中等马去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待三场赛完下来,田忌的只输一场而赢两扬,结果以总分取胜,而赢得了齐王的千金。齐王很惊异田忌的取得胜利,于是田忌便将孙膑传授赛法的机密告诉齐威王,并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便向孙膑问些兵法的事,交谈之下,威王大为佩服,当下就拜孙膑为军师。
不久,魏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情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本想用孙膑为将,可是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身体残废不全的人,不宜担任主帅。”于是齐威王这才改派田忌为将,不过还是拜孙膑为军师,让他乘着设有帷幔的轻便小车,安坐其中,专为主帅出计谋。根据田忌的意思,本来是想领兵直趋赵都,以解邯郸之围的,可是孙膑却告诉他说:“凡是要解开杂乱打结绳索的,一定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结头,然后用指慢慢去解,切不可心急,使劲去扯,或猛用拳头去捶;还有要排解互殴狠斗的,万不可卷入打成一团,而要避开双方拳来脚往的地方,只消伺隙用拳猛袭其中一方空虚无备的腹位,待挨揍的双手捧着肚子跪下,那么原本对打的情势,便会有所改观,而互殴的局面,也会顿时停止,那么这场架自然也就解开了。现在魏国出兵攻打赵国,跟赵缠斗于邯郸,他的轻兵锐卒,势必倾巢开赴前线,只剩一些老弱的留守国内。您何不用此空隙,带兵直捣大梁,占据他们的交通要道,袭击他们守备空虚的地方,那么他们在外的大军,必然会放下赵国赶回相救。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一举解决了赵国的危急,同时还叫魏国受到窘困的弊害吗?”田忌认为孙膑的话很有道理,便照着去做。魏国的部队,果然撤去对邯郸的包围,急忙赶回大梁相救,在桂陵的地方,跟齐军发生遭遇战,结果,齐师大破魏国的部队。
桂陵之战后的十三年,魏国伙同赵国去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仍派田忌为将,并以孙膑为军师,一同前往救韩。孙膑和田忌还是采用攻打魏国后方的战法,率军迳向魏国的大梁进发。魏将接到齐师将偷袭后方的警报,便舍弃攻韩,连忙赶回相救。这时,齐国的部队已出了国境而向西面的魏国进袭了。孙膑知道庞涓的部队将到,便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战士,一向强悍勇敢而轻视齐兵,齐兵也因之被称为胆小怯弱。一个善于作战的将领,要会顺应这种情势,加以有利的引导。兵法上讲:‘用急行军赶百里路去争利的,会折损领头的上将;用急行军赶五十里去争利的,只能有一半的部队能赶到。’现在敌人如果恃勇轻敌而冒险急进的话,那对我们是最好不过了。我们也宜诈为怯弱以诱他轻进,诱他轻举妄进的办法是:当我军跨入魏境歇息的第一天,要部队挖可供十万人煮饭用的灶;到第二天安营时,只要挖可供五万人用的就好;到第三天,只要挖三万人用的就行了。”庞涓跟在齐军后面追赶了三天,看到齐军营灶日渐递减的情形,便非常高兴地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小怕死,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士卒就已逃亡过半数了。”于是庞涓就抛下步兵辎重,只带他的轻装健儿,昼夜兼程,拼命追赶。孙膑计算他的行程,算定他在黄昏日暮时刻,当会赶到马陵。马陵这个地方,路狭道窄,两旁又多险阻,很适宜设兵埋伏。孙膑便命士兵砍去一些树木以塞去路,并选一棵大树,将那大树面路的树干,砍去树皮,让它露出光滑洁白的树身,然后在上面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等几个大字。于是又下令军中善于射箭的人,共拿万张强弩,夹道埋伏,约定:“晚间但见大树底下有人点火,就万弩齐往发射。”庞涓一路追赶,果然在当夜赶到那棵大树底下,抬头看见光滑的树身,仿佛若有字,于是就点火照看,可是字还没读完,齐军已万弩齐发,箭如雨下,魏军大乱,彼此窜逃失散。庞涓自知智穷兵败,绝难脱身,于是拔剑自刎,临死时,还愤愤地说:“悔不早杀那刖夫,如今反成就了这小子的声名!”齐军因而乘胜追击,彻底击溃魏军,并俘虏魏太子申而还,孙膑因此名扬天下,后世也传下了他的兵法。
吴起,是卫国人,喜好用兵之术。曾受业于曾子的门下,以及侍奉过鲁国的国君。当他在鲁的时候,齐国曾来侵略鲁国,鲁国的国君听闻吴起善用兵,本想用他为将,但是吴起娶的太太是齐国人,因为怕他会因妻子之故,跟齐人串通,所以就踌躇不决,未敢立加任用。后来,吴起探知这个消息,为了不错过这个可以成就功名的大好机会,他便不惜狠下心来,杀掉妻子,以表明他跟齐国之间,已无任何牵连。鲁国的国君不得已终于用他为将,由他率兵前去拒敌,结果,吴起大破齐军而还。
鲁国人有厌恶吴起的,便中伤他说:“吴起的为人,是个猜忌残忍的人。当他年少的时候,家境十分富裕,他为求功名,就四处游历,结果官没做成,却先把家中所有的家产耗尽。乡里中有取笑他的,他就一连杀掉三十几个诽谤他的人,然后向东出走。当他临走出卫国都城,跟他母亲诀别时,他咬着自己的手臂,向他母亲发誓说:‘我吴起要是不能当上公卿将相,我绝不再踏回卫国一步。’于是就离开卫国,投到曾子门下。隔不多久,他的母亲死了,他竟信守誓言,始终没有回国奔丧。重视孝道的曾子无法容忍他的这种作为,先是鄙薄他,继而跟他断绝来往。吴起于是便来到鲁国,改习兵法,以兵法投效鲁国的国君。鲁国的国君迟疑未敢用为将,他为了争取拜将,竟不惜将心爱的妻子杀掉。像他这种残忍寡情的作为,能算是人吗?还有他的打败齐国,也不见得就对鲁国有利。因为鲁是小国,小国却有战胜大国的威名,这样必会激起列国的不安,那么他们便会联合起来对付鲁国了。再说鲁国和卫本是同出一系的兄弟之国,若鲁君重用卫国的杀人犯,这等于是不重视与卫国之间的交情,重用这种杀人武夫,那简直是在抛弃一个友好的卫国,这实在是太不值得了。”鲁国的国君听了这流言,内心对吴起的信任就起了动摇,最后终于辞退了吴起。
吴起知道留在鲁国已无发展余地,这时候听说北方的魏文侯贤明而又能用士,于是便想去投效他,以求另创一番事业。为了吴起的到来,魏文侯特去访问李克,向这位以知人著称的大臣打听:“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克答道:“吴起贪名而好色,虽然这是他的缺点,但是若论起他的用兵之法,即使是司马穰苴也无法胜过他。”一向求才若渴的魏文侯,听了这话,便任用吴起为将,让他率兵前去攻打秦国,结果他获得了攻下五城的辉煌战果。
吴起担任将领,他的饮食与衣着,全都跟士卒中最下级的一样。晚上睡觉的地方,不加铺盖,行军的时候,不骑马乘车,粮食自己背,器械自己扛,一切都跟士卒分劳担苦。士卒中有长皮肤肿烂病的,吴起看到了,他会毫不考虑的趴下为他吸出脓汁。其中有一名士兵的母亲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旁人见状,劝慰她说:“你的儿子,只是一名兵卒,而吴起贵为上将,他亲自为你儿于吸出溃疮的脓汁,你应该感到光荣才对,为何反哭起来呢?”那名士兵的母亲解释说:“这个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往年吴公也曾为我孩子的父亲吸过脓疮,孩子的父亲为报答他垂爱的隆恩,凡遇战争,无不格外卖力杀敌,结果,没多久就战死在沙场上了。而今,吴公又为他的儿子吸吮脓疮,我不知这孩子在什么时候又会为他卖命战死了。想到这点,所以我就禁不住要哭出来了。”
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为将廉直公平,又能尽得士卒的欢心,于是就任命他为西河战区的最高长官,让他负起抗拒秦国和韩国的任务。
魏文侯死后,吴起继续效忠他的儿子魏武侯。有一次,魏武侯与一些朝臣乘船顺着西河而下,当船漂流到中流的时候,魏武侯眺望此地的山河险阻,有如一座铜墙铁壁一般,不禁很兴奋,调过头对着担任西河守的吴起说:“壮丽啊!这段山河是如此的坚固,这真是我魏国的国宝啊!”吴起听了,却很不以为然的说:“一个国家的强固与否,并不在乎山河的险要,主要是靠一国之君能否以德服人。例如:从前三苗氏所管辖的国家,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湖,自恃山河的险要,而不知讲修德义,结果,国家给大禹王灭掉了。还有夏桀的领土,左有黄河和济水的天险,右有泰山和华山的屏障,在它的南边和北面,更有那伊阙之固和羊肠之险,可是夏桀自恃有这么险峻的山川形胜,却只知暴虐百姓而不讲修仁政,结果,王朝给推翻了,而他自己也被商汤放逐了。另外还有殷纣王也是一样,他的领土,左有孟门的天险,右有太行的牢固,巍峨的常山在它的北面,浩浩的黄河流过它的南面,四面依山傍水,国土险要无比,可是他不修德,专事酷虐百姓,结果,武王起来把他给杀了。由此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固与否,主要在于国君的修德,而非系于山河的险峻。倘若吾君不修德政,那么同一条船上的人,都可能会背叛您,如同仇敌一般的和您对立,如此,您纵有山河的险固,那又有什么用呢?”武侯听了,很感动的说道:“有道理,说得好!”
吴起在西河战区表现卓越,有很好的声名。每到魏国宰相出缺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好吴起,吴起也自以为功大,满望拜相。可是最后发布的结果,却是由才具平庸的田文担任宰相。吴起便忿然不悦的对田文说:“希望同您比论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当然可以!”吴起说:“统帅三军,能让士卒乐于争先杀敌,誓死不顾,使得敌国胆寒而不敢动脑筋来侵略我国,关于这一点,您同我比,究竟谁强?”田文道:“当然我不如你。”吴起又说:“治理百官,亲爱万民,使府库充实,在这方面,您同我比,谁强?”田文道:“我不如你。”吴起又说:“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东向出兵,韩赵也都宾服听从,在这方面,您同我比,谁强?”田文道:“那我更不如你。”吴起便说:“这三方面您既然都不如我,可是官位却高居在我之上,这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解释说:“主上年少继位,国人疑虑不安,大臣未肯归附,百姓还不信赖他,当这个时候,要找一位能协和内外,巩固中央的宰相人选,究竟是找你适合呢?还是找我比较适合?”吴起听了,默默的思量了好久,然后才说:“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把宰相的职务交给您较适合。”田文便说:“这就是我所以位居您上的缘故了。”最后,吴起终于领悟要拜相组阁,自己在这方面的条件是不如田文的。
后来,田文死了,宰相的职务由一名叫公叔的接任。公叔匹配公主,他是魏的驸马爷,若是要论功和论能的话,吴起实在比他强多了,可是现在宰相的职务却由他来当,因此他内心觉得吴起对他地位的威胁实在太大,于是暗中便有除去吴起的意思。公叔的一名贴身仆人,知道主人的心意,便对公叔说:“要除去吴起,那太容易了。”公叔问道:“要如何去做呢?”他的仆人说:“吴起的为人,廉直而有节操,就是太好名了一点,我们正可用他的这点去除掉他。进行的步骤,第一是:主人不妨先跟武侯说:‘吴起是个有雄才大略的贤者,可是主上的国家太小,西面又跟强秦接壤,实在不是一个大才可以施展所长的地方,臣担心吴起会另图发展,无心再留魏国。’武侯听了这话,必会很焦急的问:‘那要如何才能留下他呢?’这时,主人不妨对武侯说:‘可试以公主许配给他的办法来留住他,吴起要是有留下的心,那么他必然会接受这项亲事;要是他已萌他去之意,那么他必然会加以拒绝,我们就用这个办法来探测他的去留。’武侯听了这个建议,一定会照着去做。到时候,我们就再进行第二个步骤,那就是主人要邀吴起到家来用餐,当他来之前,主人先跟夫人约好,在吴起到来之时,要故意在吴起面前作出种种对您骄横、侮慢的态度,让他看在眼里,认为匹配公主之后,也会像您一样的受到凌辱,那么像他那种好名、自尊心又很强的人,必然会拒绝武侯的提亲,如此一来,我们的目的岂不就达到了吗?”后来,吴起到了公叔家,看到公主对堂堂魏国宰相是那般的骄横无礼,他心里觉得很受不了,果然就拒绝了魏武侯的提亲。为此,武侯就开始对他起了疑心,渐渐的就不再信任他。吴起也感受到这种变化,生恐再待下去会惹祸上身,于是就离开魏国,而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素来就听闻吴起的贤能,当吴起一到楚国,立即就拜他为相。吴起治楚,大事革新政治,他的重要措施是:彰明法制,详定律令,淘汰冗散多余的官员,废除疏远公族的授爵制度,然后将这些方面所节余下来的财源,全数用来抚养战士,主要的目的是在增加兵力。同时他还斥逐高谈纵横之术的游说之士,用以统一国家的舆论和集中人民的思想。在吴起大力改革下的楚国,不久就南平百越,北并陈蔡,既击退了三晋的部队,又西向攻伐了强大的秦国,一切莫不以破竹之势,一步一步的往富国强兵之道迈进,使得各国诸侯都震慑于楚国的强盛。可是楚国旧日的一些宗族贵戚,凡是权益被新法所削夺的,每一个都怒不可遏,全都想起来杀害吴起。等楚悼王一死,果然他们就起来作乱,联合追杀吴起。吴起走投无路,只好奔向停放悼王尸体的寝宫,当情势紧迫时,他就以自己的身子紧贴悼王的尸首,以避围攻者的射杀。尽管如此,愤怒的贵族们不肯善罢,反而集拢起来射杀吴起,箭如雨下,吴起当然是死了,可是乱箭也扎满了悼王的尸体。等悼王安葬后,太子肃王即位,就下令令尹着手调查追杀吴起,以及以乱箭射穿悼王尸首的一干乱党,统统格杀无论。在这次事件中,因牵连在内而全族被处以极刑的,共达七十几家之多。
太史公说:“世上的人,凡谈军旅战法的,无不称道孙子的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他们二人的遗著,世上很多的人家已经都有了,所以我在写他们两人的传时,也就不多引述他们的作品,而只编录他们透过理论,实际施展出来的几项作为。常言道:‘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试看孙膑的计杀庞涓,就可获得明白了,可是他又不能早救自己的两腿免于被斩。吴起向魏武侯讲治国与其徒恃山河的险固,不如讲修德政来得可靠。然而一旦到他自己为政于楚,却又不修德政,反而以刻薄、暴虐、寡恩而丧失自己的生命,这就不禁令人感到矛盾和要为他感到悲哀了!”
《史记·穰候列传》翻译
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秦武王死后,没有儿子,就立武王的弟弟为昭王。武王的弟弟们争相继承王位,只有魏冉有力量能够拥立昭王。昭王即位后,便任命魏冉为将军,保卫咸阳。平定了季君的叛乱,并且把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图谋不轨的全部诛灭,魏冉的声威一时震动秦国。当时昭王年少,宣太后亲自治理国家,而任命魏冉处理具体政务。昭王七年,魏冉担任秦国丞相。昭王十四年,魏冉举荐白起,使他代替向寿率领军队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打败了他们,俘虏了魏将公孙喜。第二年,又夺取了楚国的宛邑和叶邑。魏冉托病请求免去丞相的职务,秦国任用客卿寿烛为丞相。此后的第二年,寿烛被免职,再次起用魏冉担任丞相,于是就在穰邑赐封魏冉,后来又加封陶邑,号为穰侯。这时,穰侯富有的程度,超过了王室。
秦昭王三十四年,穰侯与白起再次攻打赵国、韩国和魏国,在华阳城下,大败芒卯,夺取了魏国的卷邑、蔡阳、长社和赵国的观津。而且随即又把观津还给了赵国,并增援赵国兵力,让它去攻打齐国。齐襄王很害怕,就让苏代替齐国暗地里送给穰侯一封信,苏代对穰侯说:“我听到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说‘秦国将要增援赵国四万士兵来攻打齐国’。 三国相互交往,是秦国的深仇大敌。现在打败齐国来壮大赵国,这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我因此说秦王英明且熟悉计谋,穰侯机智且精通事务,肯定不会增援赵国四万士兵来攻打齐国的。”于是穰侯不再进军,领兵回国了。
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想要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来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这时魏国人范睢自称为张禄先生,讥讽穰侯讨伐齐国,是越过三晋去攻打齐国,他趁着这个机会请求劝说秦昭王。昭王于是重用了范睢。范睢说宣太后在朝廷内专制,穰侯在诸侯间专权。这时秦昭王醒悟,就免去穰侯的丞相职务。穰侯迁出关外的时候,运载货物的车子有一千多辆。穰侯后来死在陶邑,就葬在那里。秦国又收回陶邑改设为郡。
太史公说:穰侯是秦昭王的亲舅。而且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增多领土,削弱诸侯,使各国诸侯都向西叩头朝拜,这是穰侯的功劳。等到他尊贵达到极点、富足超过限度的时候,由于一个普通的人跟秦昭王陈说利害,便身受挫折,权势被削夺,以至于忧愤而死,何况那些客居在秦国的大臣呢!
急!求史记老子列传文言文翻译
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史记.穰侯列传》翻译
穰侯魏冉,是秦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弟弟。秦武王死后,没有儿子,就立武王的弟弟为昭王。武王的弟弟们争相继承王位,只有魏冉有力量能够拥立昭王。昭王即位后,便任命魏冉为将军,保卫咸阳。平定了季君的叛乱,并且把昭王的那些兄弟中有图谋不轨的全部诛灭,魏冉的声威一时震动秦国。当时昭王年少,宣太后亲自治理国家,而任命魏冉处理具体政务。昭王七年,魏冉担任秦国丞相。昭王十四年,魏冉举荐白起,使他代替向寿率领军队攻打韩国和魏国,在伊阙打败了他们,俘虏了魏将公孙喜。第二年,又夺取了楚国的宛邑和叶邑。魏冉托病请求免去丞相的职务,秦国任用客卿寿烛为丞相。此后的第二年,寿烛被免职,再次起用魏冉担任丞相,于是就在穰邑赐封魏冉,后来又加封陶邑,号为穰侯。这时,穰侯富有的程度,超过了王室。
秦昭王三十四年,穰侯与白起再次攻打赵国、韩国和魏国,在华阳城下,大败芒卯,夺取了魏国的卷邑、蔡阳、长社和赵国的观津。而且随即又把观津还给了赵国,并增援赵国兵力,让它去攻打齐国。齐襄王很害怕,就让苏代替齐国暗地里送给穰侯一封信,苏代对穰侯说:“我听到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说‘秦国将要增援赵国四万士兵来攻打齐国’。 三国相互交往,是秦国的深仇大敌。现在打败齐国来壮大赵国,这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我因此说秦王英明且熟悉计谋,穰侯机智且精通事务,肯定不会增援赵国四万士兵来攻打齐国的。”于是穰侯不再进军,领兵回国了。
昭王三十六年,穰侯想要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来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这时魏国人范睢自称为张禄先生,讥讽穰侯讨伐齐国,是越过三晋去攻打齐国,他趁着这个机会请求劝说秦昭王。昭王于是重用了范睢。范睢说宣太后在朝廷内专制,穰侯在诸侯间专权。这时秦昭王醒悟,就免去穰侯的丞相职务。穰侯迁出关外的时候,运载货物的车子有一千多辆。穰侯后来死在陶邑,就葬在那里。秦国又收回陶邑改设为郡。
太史公说:穰侯是秦昭王的亲舅。而且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增多领土,削弱诸侯,使各国诸侯都向西叩头朝拜,这是穰侯的功劳。等到他尊贵达到极点、富足超过限度的时候,由于一个普通的人跟秦昭王陈说利害,便身受挫折,权势被削夺,以至于忧愤而死,何况那些客居在秦国的大臣呢!
文言文翻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将。”于是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坐在带蓬帐的车里,暗中谋划。田忌想要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说:“想解开乱丝的人,不能紧握双拳生拉硬扯;解救斗殴的人,不能卷进去胡乱搏击。要扼住争斗者的要害,争斗者因形势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师,在桂陵地方交战,魏军被打得大败。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庞涓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文翻译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当赵括将要出发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对赵王说∶“不能让赵括带兵。”赵王说∶“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跟随他的父亲,当时他的父亲是将军,他所供养的食客谋士有好几十人,(注解:□正义,奉,音捧。)他所结交的朋友有几百人,大王以及王公们的赏赐都分给军官士兵,接受军令以后,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如今赵括一旦做了将军,面向东方接受军士们的拜见,军吏们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所赐的金银绸缎,赵括都拿回来藏在加中,并且每天观察有便宜的田地房屋能买的就买下来。大王您认为它能像他父亲吗?父子不同心,希望大王您不要任命他。”赵王说∶“你不要管了,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您非要任用他,如果他有了差错,我能不能受到牵连呢?”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兵力四十五万。第二年,秦国军队围困了邯郸,一年多,赵王几乎不能逃脱。幸亏楚国、魏国的军队来救援,才得以解了邯郸的包围。赵王也因为赵括母亲先前的话,没有诛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