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欺楚文言文翻译
张仪用商于六百里土地欺蒙楚怀王,然后说:“我有奉邑六里。”这与孩子玩耍没有什么区别,天下没有不痛恨张仪的欺诈而笑楚王的愚蠢的,那六百里哪里值得称道呢!但张仪又不是楚国的臣子,只是为秦国谋划罢了,有什么值得深深的过怪?如果后世的臣子欺瞒君王的人,说:“听我的话,天下将兴起安定,四方蛮夷必定会臣服,礼节兴盛,制定刑罚。楚怀王所想得到的,不只是六百里地,而最终没有丝毫的收获,不仅没有获得,所损失的东西已经不能言表了。因此那么看来,其他侍奉君主的人,才比不上张仪侍奉楚国。
《张仪欺楚》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张仪对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楚王十分高兴,允诺张仪的建议。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楚王恼怒地问:“我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不好?”陈轸回答:“您的想法不对。以我之见,商於的土地不会到手,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一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楚王问:“你有什么解释呢?”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张仪回到秦国以后,一定会背弃对大王您的许诺。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交,西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为您算计,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王斥责道:“请你 陈先生闭上嘴巴,不要再说废话了,等着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于是把国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
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自语道:“张仪是不是觉得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到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齐国、秦国于是和好。这时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六里多见方。”使者愤怒地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了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现在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质问秦国的欺骗行为,是我们促使齐国、秦国和好而招来天下的军队了,国家一定会有大损失!”楚王仍是不听他的劝告,派屈匄率军队征讨秦国,秦国也任命魏章为庶长之职,起兵迎击。
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匄及以下的列侯、执珪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韩、魏等国见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直达邓。楚国听说了,只好率军回救,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孟子》论之曰:有人说:“张仪、公孙衍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兵火息灭。”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是大丈夫。”
《张仪诳楚》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原文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师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惧诸侯,安居而熄天下”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配图】:
求张仪欺楚的翻译,是苏轼的《东坡志林》里的,谢谢!
张仪用商于六百里土地欺蒙楚怀王,然后说:“我有奉邑六里。”这与孩子玩耍没有什么区别,天下没有不痛恨张仪的欺诈而笑楚王的愚蠢的,那六百里哪里值得称道呢!但张仪又不是楚国的臣子,只是为秦国谋划罢了,有什么值得深深的过怪?如果后世的臣子欺瞒君王的人,说:“听我的话,天下将兴起安定,四方蛮夷必定会臣服,礼节兴盛,制定刑罚。楚怀王所想得到的,不只是六百里地,而最终没有丝毫的收获,不仅没有获得,所损失的东西已经不能言表了。因此那么看来,其他侍奉君主的人,才比不上张仪侍奉楚国。
因为读了《晁错论》,写在这里
【译文】
张仪欺蒙楚怀王以商于六百里土地的,然后说:“我有奉邑六里。这与孩子玩耍,没有区别,天下没有不痛恨张仪的欺诈而笑楚王的愚蠢的,那六百里哪里值得称道呢!而张又不是楚国的臣子,为秦国谋划罢了,有什么值得深过?如果后世的臣子欺瞒君王的人,说:“在我的话,天下推举安,四方蛮夷都服,礼乐兴盛,刑罚措施。为什么你所想得到的,不是特六百里了,而最终没有丝毫的收获,不仅没有获得,损失已经不能说话了。那么他们用来侍奉君主的人,就不如张仪的事楚国。
七雄张仪欺楚
http://www.07073.com/qxzb/hd/440707.html请看这个是有专人 计算过的 应该准确望★★★★★好评采纳七雄互助团 竭诚为您服务 下面我们就对武将、装备宝石要求进行讨论。 张仪欺楚最后一关的NPC养由基,其单挑力583.00,即理论上只要你的单挑力≥583,即可通过(我们排除其中的偶然性,如闪避、格挡、暴击)。 在这里我们只讨论一般人能达到的,不讨论镶嵌诸如8、9级等高级宝石。 在这里我们引入2个公式: 1、单挑力=1.556635×武将四围^0.6018486(这里的武将四围包括装备加成) >>> 七雄争霸武将单挑力计算公式 2、武将裸四围=攻击+防御+体力+敏捷=(等级-1)×君主武力加成×成长+君主武力加成×(初始能力×武将阶级) >>> 七雄争霸武将属性计算公式 通过用上面的公式计算,武将单挑力达到583时,武将四围属性和为17635.5。 前提条件: 1、君主武力点数230 4军镇司马署25级,君主等级65级 2、90级声望装备一套 单件装备属性和=619,五件装备属性和619*5=3095。 强化到5,装备总属性=3095*2=6190 强化到7,装备总属性=3095*2.4=7428 3、宝石 2级宝石套属性和=100*3*5=1500 3级宝石套属性和=150*3*5=2250 4级宝石套属性和=255*3*5=3825 综上所述,要过张仪欺楚达到条件的有以下几种: 1、90级装备强5,镶2级宝石,4军全武,成长满25,武将需达到100级后; 2、90级装备强7,镶3级宝石,4军全武,成长满25,武将需达96级后; 3、90级装备强5,镶4级宝石,4军全武,成长满25,武将需达到90级后; 4、90级装备强7,镶4级宝石,4军全武,武将80进阶,成长23.8都能过张仪欺楚了。
伪献地张义欺楚莽赴会楚王陷秦文言文
这是《东周列国志》两个回目的标题:
第九十一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伪献地张仪欺楚
第九十二回赛举鼎秦武王绝胫 莽赴会楚怀王陷秦
如果要查找原文,可以按照上面的完整回目百度。
《东周列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不是纯文言文),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
张仪怎么欺楚的
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
到楚国后,张仪告诉楚怀王说,当今各国以秦国最为强大,齐、楚两国相当。如果楚国与秦国联盟,就楚国就比齐国强大。所以,楚国最好的出路就是与秦联盟。
他许诺楚国如果与齐国断交,秦国就把商于之地六百余里归还给楚国,并将秦国公主献给楚王,秦楚两国结成为亲如兄弟的国家。
大臣陈轸奉劝楚王不要听从张仪的话。楚怀王被眼前的利益所动,不仅怒斥他鼠目寸光,而且把任命张仪为楚国宰相,还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与齐国断交。
张仪回秦之后,佯装摔伤脚,三个月不露面。已经被楚国激怒的齐国决定与秦结盟,齐楚联盟破裂。
看目的已经达到,张仪竟然翻脸不认账,说自己答应的不是六百里商于之地,而是自己的奉邑六里。
楚怀王得知后怒不可遏,起兵十万攻打秦国,却遭惨败,损失精兵八万多人,并被秦国夺走了丹阳、汉中的大片土地。
扩展资料:
“ 张仪欺楚”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外交事件,一向被奉为游说纵横之流的经典杰作。
战国时基本上还是属于贵族政治,贵族之间向来极重信义,天下人对受骗的一方往往加以同情,而对欺骗的一方都很痛恨鄙弃。
即便是兵不厌诈,那也是局限於战场,历来也都讲究“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外交从来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很难想象把兵不厌诈用於外交的后果。
当时秦国实力虽然在七国中最强,但是天下整体的实力还是比较平衡均势的,以当时秦国之力是远不敌六国整体实力的,而秦国就公然行欺诈,失信於天下,无疑於杀鸡取卵行为,使得六国再难信任秦国。
后来秦国虽然又把楚怀王诓骗到秦国,威逼其割地,但楚怀王是宁死也不屈服,在蔺相如"完璧归赵“那场外交中,蔺相如就公然指责秦国自秦缪公以来就没有讲信誉的君主,秦国再想靠这种”欺诈外交“谋取利益时就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
在秦武王继位后,秦国群臣就纷纷进言道:”张仪素无信用、惯行欺诈、反复无定再被任用的话,恐被天下人笑话“。
秦武王素来厌恶张仪这种行为,就将张仪踹开了,而齐闵王更扬言说:“只要哪个国家敢收容张仪,就攻打哪个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仪
欺楚怀王
修鱼之战后,齐国出兵打败了赵和魏,并与楚国结成联盟。齐是东方的强国,楚则虎视于南方。因此,齐楚联盟成了秦国的心腹之患,而离间齐楚联盟,削弱齐楚力量就成为秦向东扩张过程中的关键一着。公元前313年;张仪再次辞掉秦国相位,向南去拜见楚王。到楚之后,他首先派人买通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利用其取得怀王信任,然后着手离间齐楚关系。他对怀王说:“我们秦王所敬重的人没有谁能超过大王您,即使我张仪愿意为臣下的也首推大王您;我们秦王所憎恶的人没有谁能比得上齐王,就是我张仪也最憎恨齐王。齐国虽然和秦国曾经是婚姻之国,然而齐国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太多了。现在我们秦国想讨伐齐国,所以我们秦王就不能事奉大王了,我张仪也没法做大王您的臣子。如果大王能够与齐国断绝关系,臣下将请求秦王把商於六百里地方献给楚国。这样,齐国就一定会被削弱,齐国被削弱了,大王就可以使役齐国。这是向北削弱齐国、向西施德于秦而自己居有商于之地一计三利可得的事情啊。”楚王十分高兴地应允了他。大臣们都向楚王庆贺,楚官上下皆大欢喜。 张仪虽然说动楚怀王,但楚国不乏有识之士。原来在秦国用事的陈轸,张仪为相后来到楚国,对张仪的意图非常清楚。他劝怀王毋听张仪之言,以防被欺而又和齐国断绝关系。但楚怀王早被张仪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又利欲熏心,根本听不进陈轸的意见,而且把楚国相印交给张仪,接着一面派人去齐宣布断交,一面派人跟随张仪去接收土地。 屈原怒斥张仪
回秦后,张仪称病三月不上朝,楚怀王得不到土地,以为秦嫌楚与齐断绝关系不够坚决。因此特派勇士前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一面与楚彻底断交,一面派人入秦与秦王商议共同伐楚。目的达到,张仪出见楚国使者,告诉他“从某至某,广袤六里”送给楚王。楚使回报怀王。怀王暴跳如雷,大骂张仪是出尔反尔的小人,气冲冲地要兴兵伐秦。陈轸此时又建议怀王联秦抗齐,怀王盛怒之下,一心只想报复张仪,又一次拒绝了陈轸的正确意见,派大将军屈句与稗将军逢候丑等率兵进攻秦国。 公元前312年,楚国与秦齐大战于丹阳,结果楚军大败,屈句、逢侯丑和受封有爵位的将领共七十余人被俘,八万楚军被消灭,汉中郡也被秦夺走。战败消息传来,楚怀王简直气得发昏。在狂热的复仇情绪的支配下,他调动楚国全部军队进攻秦国。由于孤军深入,楚继败于蓝田。这次韩魏两国也乘机向南进攻楚国,一直打到邓邑。楚腹背受敌,急忙撤军,只好割了两个城邑向秦国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