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贫苦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祖光禄从小没了父亲,家境贫寒,他生性最为孝顺,经常亲自给母亲做饭。王平北听到他的好名声,赠送了两个奴婢给他,并任用他做中郎。有人和祖光禄开玩笑说:“奴仆的身价比婢女高一倍。”祖光禄回答说:“百里奚又哪里比五张黑羊皮轻贱呢?”

相关注释

祖光禄,祖纳,字士言,范阳遒(今河北范阳)人。元康中,平北将军王乂辟为从事中郎,转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庶子,后为中护军太子詹事,封晋昌公。晋元帝时为丞相,引为军谘祭酒,被免。后温峤荐除光禄大夫。祖纳与“闻鸡起舞”的祖逖是同父异母兄弟,祖纳为哥哥。

少孤,指年幼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炊爨,生火做饭。

王平北,王乂,字叔元,琅琊临沂人。司马昭为相国时征为司马。累迁大尚书,都督幽州诸军事、平北将军。王乂是前面提到的“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叔父,也就是王浑的弟弟。他有个很有名的儿子,就是那个称钱为“阿堵物”、以清谈闻名且误国的王衍的父亲。

饷,赠送,馈赠。

百里奚,字凡伯,春秋时楚国人,在虞国任大夫。虞国国君贪图晋国的玉璧和宝马,借道给晋国攻打虢国。虞公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结果晋国消灭了虢国,顺便也将虞国给消灭了。这样,百里奚被晋国俘虏,作为陪嫁的奴仆遣送到了秦国。在途中,百里奚不甘心作陪嫁的奴仆,趁机逃到楚国,又被当作奸细抓了起来,流放到南海牧马。秦穆公完婚后,在陪嫁奴仆的名单上发现少了个叫百里奚的人,并了解到百里奚很有才能,就派人打听他的下落。秦穆公得知百里奚在楚国牧马,本想用重金将他赎出来。谋臣公孙枝却说:“主公若用重金去赎百里奚,那百里奚肯定就回不来了。”秦穆公不解,公孙枝解释说:“楚国让百里奚去牧马,说明他们还不知道百里奚的才能。主公若用重金去赎,不是明摆着告诉他们百里奚是个人才么?楚王又怎么会把他交给主公呢?”最后,秦穆公只用了五张羊皮,就将百里奚赎了回来,并拜之为相,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

阐述

这一则的第一句话,读来挺令人费解。不是文义上的晦涩,而是在事理上。祖纳性至孝,是体现在为母亲做饭吗?祖纳有兄弟六人,他父亲娶了两个老婆。按理,他父亲去世后,祖纳年纪也不会太小,帮母亲做饭好像是不太值得颂扬的事。莫非两晋时期的男人们是不做饭的么?抑或连家务也不干?所以祖纳亲自为母亲(应该是包括生母和小妈)做饭就显得特别孝顺?渔火现在和老妈住在一起,也天天做饭给母亲吃,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没觉得自己有多孝顺。

其实,祖纳和兄弟的关系不是相处得很融洽,至少祖纳和祖约关系不是很好。《晋书》中说:“初,弟约与逖同母,偏相亲爱,纳与约异母,颇有不平。”后来,祖纳竟向晋元帝说了祖约的坏话:“假其权势,将为乱阶。”祖约憎恨祖纳如仇,世人也说祖纳是因为担心祖约受宠,才向晋元帝密启。祖纳因此掉了官,这应该是他被免职的那一出。戏剧性变化的是,祖约后来果然谋逆了,“朝野叹纳有鉴裁焉”,温峤就荐了祖纳除光禄大夫。

至于送婢之事,《晋书》说的是平北将军王敦,不是王乂,孰是孰非,不得而知。不过,有人送了两个奴婢给祖纳大约是真有其事。如此看来,那时候男人大抵是不干家务的,由于祖纳名声在外,因此就有人送婢女帮他做饭给母亲吃(羡慕ing)。

送了奴婢,自然也要给祖纳安排个工作,不然一家子平白多出两个人,祖纳更加难以养活他们。不过中郎也不是什么大官,掌守门户、出充车骑而已,属于低级侍从,一年俸三百石(薪水到还不低)。既便如此,还是有人嫉妒他,所以开他玩笑,称他为“奴”,身价只不过抵得两个婢女。好在祖纳很自信,以百里奚自比,并且官越做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只是功绩不可能有百里奚那么大了。据说,后来天下大乱的时候,祖纳迷上了围棋,王隐(《晋书》的作者)劝他要像大禹一样珍惜时间,不要沉眈于下棋,祖纳说聊以忘忧而已。王隐见他阅历丰富、见闻广博,希望他能写点东西,为晋史做点记录,祖纳说“力不足耳”。还是王隐好样的,自己动手撰写了《晋书》。

二十六奴价倍婢

祖光禄少孤贫①,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②。王平北闻其佳名③,以两婢饷之④,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 奴价倍婢⑤。" 祖云:" 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⑥"

「注释」

①祖光禄:祖纳,字士言,东晋时任光禄大夫。

②炊爨(cu n ):烧火做饭。

③王平北:王乂(y ),字叔元,曾任平北将军,故称。

④饷:赠送。

⑤奴:你,对人的鄙称。

⑥百里奚:春秋时虞国大夫,晋献公灭虞国时俘虏了他,让他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仆人。百里奚途中逃跑,至宛被楚人俘获。秦穆公闻知他的才华,用五张黑羊皮将其赎回,委以国政,后人称他为" 五羖大夫".羖((g ǔ):黑色公羊。

「译文」

祖光禄(祖纳)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他为人十分孝顺,常常自己做饭给他母亲吃。王平北(王乂)听到他的名声,就送给他两个婢女,继而任命他为中郎。有人讥讽祖纳说:" 你也就值两个婢女。" 祖纳说:" 百里奚难道比五张黑羊皮还便宜吗?"

祖光禄从小没了父亲,家境贫寒,他生性最为孝顺,经常亲自给母亲做饭。王平北听到他的好名声,赠送了两个奴婢给他,并任用他做中郎。有人和祖光禄开玩笑说:“奴仆的身价比婢女高一倍。”祖光禄回答说:“百里奚又哪里比五张黑羊皮轻贱呢?”

'我家非常贫困'用文言文表示

“特别”用文言文怎么说?

第一种情况,“特别”在文言中一般都表达为“甚”“殊”两个字;

第二种情况,程度副词“ 良”“ 颇”也有“特殊”的意思,但通常翻译成“很”;

第三种情况,程度副词“绝”“ 最”“ 极”表示到了极点,比“特别”的程度还要强烈,所以不翻译成“特殊”;

第四种情况,“尤”表程度的时候,是“尤其”“更加”的意思.

第一种情况,“特别”在文言中一般都表达为“甚”“殊”两个字.

例一,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翻译:如果齐王果真特别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大概有希望了吧.

例二,扩廓愤甚,引军据太原,尽杀朝廷所置官吏.(《明史·列传十二.扩廓帖木儿》)

翻译:扩廓特别愤怒,带领军队占据太原,杀尽朝廷在这里设置的官员.

例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 周敦颐《爱莲说》)

翻译:水里陆地上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有特别多.

例四,吾家后日当甚贫.(清· 林觉民《与妻书》)

翻译:我家以后的生活肯定特别贫困.

例五,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翻译: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的老鹰特别多.

例六,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你太不聪明了”或者“你特别不聪明”.

例一,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战国策·赵策》

翻译:我我最近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就勉强地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里.

例二,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翻译:古法采草药多数在二月、八月,这特别不恰当.

例三,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廉将军口出恶言,您却害怕他躲避他,害怕得特别厉害了吧.

在“甚”“殊”两个程度副词的翻译中,不是所有的时候都翻译成“特别”,不少时候也翻译成它的同义词“非常”“ 很”“ 太”.

第二种情况,程度副词“ 良”“ 颇”也有“特殊”的意思,但通常翻译成“很” .

例一: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经注》

翻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例二:市者良久计曰.——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翻译:那个强盗盘算了很久

例三: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翻译:刚到元军军营的时候,我慷慨陈辞,他们上上下下都很震惊.

例四: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翻译: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

第三种情况,程度副词“绝”“ 最”“ 极”表示到了极点,比“特别”的程度还要强烈,所以不翻译成“特殊”.

例一,黄山绝胜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翻译: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例三,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第四种情况,“尤”表程度的时候,是“尤其”“更加”的意思.

例一,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穷而后工的文言文翻译

译文:

无论诗歌还是文章,作者没有久历贫苦,其作品是决不能达到超凡入圣的水准的,屈原困苦,而《离骚》却成为经典。杜甫贫愁,但他的诗歌却冠烁古今。韩愈曾祈求别人施舍一顿饭的资费来活命,可他却破了“文章八代衰落”的局面,其文章造诣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孟郊有过开山种田的经历,贾岛曾柴米全无,可算是穷困到了极点。可是他们的诗歌却是清净悠然,境地高远,普通人绝对无法达到,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白石道人姜尧章,乍看他的脸色,甚至于担心他承受不住衣服的重量。可是他的笔力却足以扛起万斤巨鼎。家无立锥之地,但每顿餐饭都有食客登门。心中所藏有的知识是无限的。他的胸襟之宽广,体现出了晋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自由。无论是韵意还是词语的运用,并不期望高深的意境,但意境却自然而然地高深起来了。黄景说曾有过“上天没有用财富玷污姜夔,而让他的才华闪耀于永恒。”正好符合了前面的论述。

士人暂时的贫困并不足以忧虑,可是学识不充盈,道理不了解,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啊!

少年志存高远文言文翻译:有一个少年,家里十分贫穷,只依靠砍柴来生活,在夜晚里,用月光

有一个少年,家里十分贫穷,只依靠砍木柴来生活,在晚上,用月光来读书。这个村子里有一个有钱的富人,天天穿十分贵重的衣服,常有肉吃,经常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

有一天,那一个富有的人出去打猎,其他的手下手里拿着弓,老鹰和猎犬跟在后面,遇到了一位年轻。富有的人想当着一群人当面侮辱侮辱他,就说:“你那么贫穷,还不如我的老鹰和猎犬呢!”那个少年不回答。

(你的题目里给出的‘文言文翻译’,这内容基本就是‘白话文’,几乎不用翻译。)

原文

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富者复曰:“尔随吾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少年作色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左右欲殴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

译文

从前有一个少年,家里十分贫困,靠砍柴养活自己,晚上就照着月光读书。邻村有富人,穿锦缎做的衣服,吃肉食,常常在众人面前炫耀。一天富人出去打猎,他的左右随从手持弓箭,飞鹰和猎犬跟随在他后面,途中与少年相遇。富人和一群人侮辱他说:“贫困得像这样,还不如我的老鹰和猎犬呢。”少年不回答他。富人又说:“你跟随在我后面,和我的鹰、猎犬一同追狐狸和兔子,谁先追到,我就赏他!”少年改变了脸色,说:“我的家里虽然只有四面墙,然而志向很大,不是你们这些鼠辈可以比的!”左右随从想要打他,少年瞪大眼睛斥责:“你们这些人也是他的老鹰和猎犬!”少年头也不回离开了。

注释

1、薪:柴草。

2、炫:夸耀、炫耀。

3、若等:你或你们。

4、罗后:跟随在后面。

5、作色:改变了脸色。

6、顾:回头看。

7、去:离开。

8、恒:常常。

9、昔:从前。

10、览:阅读。

11、应:回答。

12、逐:追赶。

13、殴:殴打。

14、瞋目:瞪大眼睛。

15、斥:斥责。

16、则:就。

17、家徒壁立: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家境十分贫穷。

18、衣:穿。

19、锦:好的衣服。

20、尔:你。

21、衣锦食肉,恒炫于众:穿锦缎做的衣服,吃肉食,常常在众人面前炫耀。

22、富者众辱之:富人当着一群人侮辱他。

23、非若等鼠类可比:不是你们这些鼠辈可以比的。

24、尔辈亦鹰犬也:你们这些人也是他的老鹰和猎犬。

启示

人没有志向,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修身养心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凡是要修身养心,就必需先树立志向。志存高远,心灵自然就纯洁。

词语解释

家徒壁立,成语,基本含义是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也常常说成家徒四壁)形容家中贫穷。

文言文全文翻译

姚弋仲,南安赤亭羌族人。年少就英武坚毅,不谋划经营产业,只把收容贫苦抚恤孤弱作为要务,大家都既敬畏他又亲近他。永嘉年动乱,向东迁徙到榆眉,用布包着婴儿背在背上跟从他迁徙的戎夏等民族的民众有几万人,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

后来晋豫州刺史祖约来投奔石勒,石勒依礼优厚的对待他,姚弋仲呈上奏章说:“祖约为害晋朝,逼死太后,对国君不忠,可是您宠幸他,我担心奸邪之风,祸乱的萌发,这是它的开始啊。”石勒认为他的意见很好,后最终杀死了祖约。

石勒死了以后,石季龙掌权,想起姚弋仲的话,就将秦、雍等地的豪俊迁徙到关东。

等到石季龙废掉石弘自己称王,姚弋仲借口生病不去朝贺。石季龙多次召见,才赴朝,脸色严厉地对石季龙说:“为什么石勒握住你的手臂把石弘托付给你,你接受托付竟然反过来要篡夺王位呢?”石季龙畏忌他的刚强正直,因而没有责怪他。迁任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性格清正俭朴,为人耿直,不修饰自己的官仪,多次呈上正直的言论,没有什么顾忌的,石季龙非常器重他。朝廷里面重大的议决,他没有不参与决断的,公卿也畏忌他而推重他放低自己的身份。武城左尉,是石季龙宠幸的姬妾的弟弟,曾经侵扰他的衙署,姚弋仲逮捕了他,列举他欺压威胁的情状,下令叫手下人杀了他。左尉叩头谢罪,头都流血了,手下人也谏劝,才没有杀他。他的刚正、坚毅,都是像这之类的。

石季龙末年,反叛的太子侍卫梁犊在荥阳打败李农,石季龙非常恐惧,快马急招姚弋仲。姚弋仲率领他的部属八千多人驻扎在南郊,自己轻骑赶到邺。当时石季龙病了,不能及时召见姚弋仲,属下把他带到领军省,赏给他自己吃的精美食物。姚弋仲发火不吃,说:“召见我讨伐叛贼,难道是来讨食物的吗?我不知道皇上是死是活,如果让我见一面,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属下把这话告诉了石季龙,才引他去觐见。姚弋仲责备石季龙说:“你的儿子死了才开始发愁吧?竟然愁到生病的地步。儿子小的时候没有让品行端正的人好好辅佐,以致让他们自己残杀。你的儿子自己也有过失,责求他的手下过于严厉,所以反叛了。你长期生病,所立的儿子又小,如果不勤查,天下一定会乱。应当忧虑这个,不要烦劳担心叛贼了。梁犊等人因为有想要回到故地的想法,所以一起做了奸邪的叛贼,所做的事凶残狠毒,这是注定会被擒获的。我请求以死效命做一回前锋,让我一举而结束叛乱。”姚弋仲性情率直,习惯对别人无论地位高下都用你称呼,石季龙宽容他也不责备他,在座上就拜授他使持节、侍中、征西大将军,赐给他铠甲战马。姚弋仲说:“你看老羌我可以击溃叛贼还是不能?”于是在庭中披上铠甲跨上战马,鞭马向南奔驰,没有辞别就出门了,于是消灭了梁犊。因为功勋加封可以持剑步行上殿,进朝堂后不用趋行,晋封西平郡公。

石祗与冉闵交战,姚弋仲命其子姚襄率兵救援石祗,出发前姚弋仲告诫其子姚襄说,你的治军带兵才能十倍于冉闵,如果此战不能生擒这个贼首,就不要再来见我。姚襄在常卢泽大败冉闵,胜利而归。姚弋仲因为姚襄没有抓住冉闵,于是打了他一百军杖。

最后一段讲了马和罗这个人,本为姚弋仲部下,但是背着他投奔了张豺,被任命为尚书郎。后来张豺被败,马和罗欲重新归降姚弋仲,部下们都劝姚杀之,但姚惜马和罗之才,复用其为参军,姚弋仲的宽厚用人之道就是这样(让人叹服)啊。

姚弋仲,是南安赤亭羌人。他的祖先是有虞氏的后代。从小英武刚毅,不经营产业,只致力于收容救济贫困的人,众人都畏惧而又亲近他。永嘉之乱时,向东迁移到榆眉,戎夏有几万携带子女跟着他迁徙的人。

后来,晋豫州刺史祖约来投奔石勒,石勒以礼对待他。姚弋仲上疏劝说:“祖约残害晋朝,逼死太后,对主上不忠,而陛下尊宠他,我担心奸乱之祸由此而生。”石勒认为他说得对,最后终于诛杀了祖约。

石勒死后,石季龙掌权,想到姚弋仲的话,就迁徙秦雍豪杰之士到关东。

等到季龙废掉石弘自立,姚弋仲假托有病不去祝贺。季龙多次召见他,才前往,(姚弋仲)严肃地对季龙说:“怎么可以握住手接受托付,却反过来夺取王位呢!”季龙畏忌他的强势、正直而不责罚他。弋仲性情清廉、俭朴、耿直,不重视服饰仪表,多次进献直言,无所避忌,季龙十分器重他。朝中商议大事,都有他参与决断,公卿也都畏忌而对他谦让。武城左尉,是季龙宠姬的弟弟,曾经侵扰姚弋仲的部属。姚弋仲拘捕了武城左尉,列举他胁迫的罪状,命令近侍杀了他。武城左尉叩头到流血,近侍劝说,才作罢。

季龙末年,梁犊在荥阳击败了李农。季龙很恐惧,急召姚弋仲。姚弋仲率领其部众八千余人驻扎在南郊,骑马来到邺地。当时季龙正生病,没有及时见姚弋仲,让人把他引入领军省,赐给他自己吃的东西。姚弋仲发怒不吃,说:“召我来杀敌,难道是来寻饭吃的吗!我不知主上存亡如何,如果能见一面,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季龙身边的人把这话告诉了季龙,季龙这才召见了他。姚弋仲指责季龙说:“你儿子死了,发愁吗?至于生病吗!你儿子小时没有让正直的人辅佐教育,以致他们互相残杀。你的儿子也有过错,责求下属太过分,所以下属反叛。你病了很久,立为太子的儿子又太小,如果你的病不好,天下一定产生祸乱。应当担忧这事,不必烦心忧虑贼乱。梁犊等利用众人思归之心,共行奸盗,所到之处残害百姓,这是必定要被擒获的。我请求当前锋效死力,一举成功。”姚弋仲性情狷狂、直率,对人无论尊卑都以“你”相称。季龙宽恕了他,不加责怪,就在座位上授予他使持节、侍中、征西大将军的职位,赐给他铠甲战马。姚弋仲说:“你看老夫能不能破贼?”于是在庭中披甲上马,催马南驰,不告辞就出征了,就消灭了梁犊。

石祗与冉闵相互攻打,姚弋仲派遣自己儿子姚襄救援石祗,告诫姚襄说:“你的才能比冉闵高十倍,若不擒获斩首,不要再来见我。”姚襄在常卢泽进败冉闵,大败冉闵而归。姚弋仲生气姚襄没有擒获冉闵,打了他一百棍。

姚弋仲部下马何罗博学有文才,张豺辅佐石世时,马何罗背叛了姚弋仲归依张豺,张豺任用他为尚书郎。张豺败落后,马何罗又归附姚弋仲,(人们)都劝姚弋仲杀了马何罗。姚弋仲说:“现在正是招纳奇才之时,应当接受他的才力,他不足以成为祸害。”姚弋仲让马何罗担任参军。

姚弋仲(280—352)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原籍南安赤亭(今陇西)。西晋永嘉六年(312)率部众数万,自称护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建城于陇上。姚弋仲乃姚苌之父。东晋明帝太守元年(323)投赵,屡立战功,拜安西将军、六夷大都督、豫州刺史。东晋咸和八年(333)率部迁于清河,后赵石泓拜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封平襄县。后赵亡归晋,东晋永和七年(351)封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轼骑大将军、大单于、高陵郡公。有42子,随其南征北战于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一带,为建立后秦基业打下基础。殁后,其灵柩为前秦苻生所得,以王礼葬于冀之狐槃(新兴镇姚谢家坪)。后来,子姚苌称帝,建都长安,追谥父为帝,庙号始祖,墓为高陵,“置园邑五百家护陵。”

“穷而后工”的文言文翻译

译文:

无论诗歌还是文章,作者没有久历贫苦,其作品是决不能达到超凡入圣的水准的,屈原困苦,而《离骚》却成为经典。杜甫贫愁,但他的诗歌却冠烁古今。韩愈曾祈求别人施舍一顿饭的资费来活命,可他却破了“文章八代衰落”的局面,其文章造诣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孟郊有过开山种田的经历,贾岛曾柴米全无,可算是穷困到了极点。可是他们的诗歌却是清净悠然,境地高远,普通人绝对无法达到,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白石道人姜尧章,乍看他的脸色,甚至于担心他承受不住衣服的重量。可是他的笔力却足以扛起万斤巨鼎。家无立锥之地,但每顿餐饭都有食客登门。心中所藏有的知识是无限的。他的胸襟之宽广,体现出了晋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自由。无论是韵意还是词语的运用,并不期望高深的意境,但意境却自然而然地高深起来了。黄景说曾有过“上天没有用财富玷污姜夔,而让他的才华闪耀于永恒。”正好符合了前面的论述。

士人暂时的贫困并不足以忧虑,可是学识不充盈,道理不了解,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啊!

原文:

作诗作文,非多历贫愁者,决不入胜处。三闾厄而《骚》独步;杜少陵愁而 诗冠古今;退之欲人辍一饭之费以活己,而文起八代、上窥至圣;孟郊斫山耕水, 贾岛薪米俱无,穷尤甚焉,其诗清绝高远,非常人可到,良有以也。白石道人姜 尧章气貌若不胜衣,而笔力... 原文:作诗作文,非多历贫愁者,决不入胜处。三闾厄而《骚》独步;杜少陵愁而 诗冠古今;退之欲人辍一饭之费以活己,而文起八代、上窥至圣;孟郊斫山耕水, 贾岛薪米俱无,穷尤甚焉,其诗清绝高远,非常人可到,良有以也。

白石道人姜 尧章气貌若不胜衣,而笔力足以扛百斛之鼎,家无立锥而一饭未尝无食客,图史 翰墨之藏充栋汗牛,襟期洒落如晋宋间人,意到语工,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黄 景说谓造物者不以富贵浼尧章,而使之声名焜室耀于无穷,正合前意。

甚矣士之贫 贱不足忧,而学不充道不闻深可虑也! 展开

参考资料

360问答:

无论诗歌还是文章,作者没有久历贫苦,其作品是决不能达到超凡入圣的水准的。

屈原困苦,而《离骚》却成为经典。杜甫贫愁,但他的诗歌却冠烁古今,韩愈曾祈求别人施舍一顿饭的资费来活命,可他却破了“文章八代衰落”的局面,其文章造诣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孟郊有过开山种田的经历,贾岛曾柴米全无,可算是穷困到了极点。

可是他们的诗歌却是清净悠然,境地高远,普通人绝对无法达到,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白石道人姜尧章,乍看他的脸色,甚至于担心他承受不住衣服的重量。

可是他的笔力却足以扛起万斤巨鼎。

家无立锥之地,但每顿餐饭都有食客登门。

心中所藏有的知识是无限的。

他的胸襟之宽广,体现出了晋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自由。

无论是韵意还是词语的运用,并不期望高深的意境,但意境却自然而然地高深起来了。

黄景说曾有过“上天没有用财富玷污姜夔,而让他的才华闪耀于永恒。”

士人暂时的贫困并不足以忧虑,可是学识不充盈,道理不了解,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啊!

参考资料

搜狗:https://www.sogou.com/sie?hdq=AQxRG-0000&query

文言文翻译

贫苦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