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宋史郑骧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张士逊传文言文翻译

张士逊,字顺之。祖裕,尝主阴城盐院,因家阴城。士逊生百日始啼。淳化中,举进士,调郧乡主簿,迁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第一也。”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改秘书丞、监折中仓,历御史台推直官。

译文:张士逊,字顺之。祖父张裕,因曾主管阴城盐院,而定居阴城。张士逊生下来不会哭,百日后才开始啼哭。淳化中,高举进士,后调任郧乡主簿,旋迁射洪令。继调任郪县令,因为为官清廉治理有利,老百姓不舍得他离开,拦着他的马不让他走,最终只好六人射洪县令。

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

译文:黄河在棣州泛滥,张士逊诏唤大家迁徙到阳信去,议论的人担心粮食太多(难以搬运),都认为不能搬迁。

张士逊,字顺之,阴城人。淳化中(约公元992年)考中进士,担任射洪县县令。转运使发出公文晓谕土逊前去治理都县,百姓得知后拦住马头,(张士逊因此)没能离开,于是(转运使)听从(民意),(又让张士逊)回去治理射洪县。安抚使到梓州(巡视),问下属官吏有没有才能,知州张雍回答说:“射洪县令,才能第一。”(于是)改任(张士逊)襄阳县令,(先后)担任过秘书省著作佐郎、邵武县知县等职,因为对待百姓宽厚仁爱而深得民心。以前管理射洪县时,因为旱情,到白崖山陆使君祠祈祷下雨,不久下起了大雨,张士逊站立在院子里,等到雨水下充足了才离开。到了这里,邵武县大旱,他到欧阳太守庙去祈祷下雨,太守庙距离邵武县城超过三十里,张土逊撒去伞盖,雨水浸湿了双足才肯回去。

(张士逊)升任侍御史,调到黄河以北任职。黄河侵蚀棣州,(朝廷)下诏迁州府到阳信,议事的人担心粮食过多,不可能转运。张士逊看到靠近黄河的几个州的百姓正面临粮食匮乏的问题,立即统计多余的粮食借贷给贫穷的百姓,约定第二年(还贷时)运送到阳信州,(这样)公家和百姓都得了方便。曹汭的案件发生了,宦官罗崇勋、江德明正掌权,于是进谗言中伤曹利用。(仁宗)皇帝对这件事感到疑惑,询问执政大臣,大家都回头相望没有回答。张士逊慢慢地说:“这只是不成才的侄子做的事情,曹利用是朝廷大臣,应该不了解具体情况。”太后大怒,打算要罢免张士逊。

明道初年,张士逊又入朝为相。第二年,晋升为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这一年发生旱灾蝗灾,张士逊请求仿照汉朝的先例下文件免除赋税,(朝廷)没有答应。等到皇帝减去自己的尊号,张士逊又请降自己一级官位,来回应上天的灾变,皇帝安慰勉励他。宝元初年,张士逊与辅臣们向皇帝禀奏朝事,皇帝随口说:“我前段时间放还了(部分)宫女,不只是怜悯他们被幽禁,也是为了省下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近来又有人献宫女,我推却了,没有接受。”张土逊说:“这是品德高尚的事啊。”皇帝说:“君子和小人都各有自己的朋党(团体)吗?”张士逊说:“都有,只不过有为公还是为私的不同罢了。

张士逊多次写奏章请求退休,于是(朝廷)授予他太傅的尊称,封他为邓国公,张士逊在这个职位上退休回家。他曾经请求买城南的官园,皇帝把他赐给了张士逊。他住进这座宅第总共十年,后来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文言文 宋史。和岘传 翻译全文

和岘,字晦仁,开封浚仪人。父凝,晋宰相、太子太傅、鲁国公。岘生之年,适会凝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凝喜曰:“我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此子宜于我也。”因名之曰三美。七岁,以门荫为左千牛备身,迁著作佐郎。汉乾佑初,加朝散阶。十六,登朝为著作郎。丁父忧,服阕,拜太常丞。

建隆初,授太常博士,从祀南郊,赞导乘舆,进退闲雅。太祖谓近侍曰:“此谁氏之子,熟于赞相?”左右即以岘门阀对。俄拜刑部员外郎兼博士,仍判太常寺。

乾德元年十一月甲子,有事于南郊。丁丑冬至,有司复请祀昊天上帝,诏岘议其礼,岘以祭义戒于烦数,请罢之。二年,议孝明、孝惠二后神主祔于别庙,岘以旧礼有二后同庙之文,无各殿异室之说,今二后同祔别庙,亦宜共殿别室。孝明皇后尝母仪天下,宜居上室。孝惠皇后止以追尊,当居次室。从之。三年春,初克夔州,以内衣库使李光睿权知州,岘通判州事。代还,是岁十二月十四日戊戌腊,有司以七日辛卯蜡百神,岘献议正之。四年,南郊,岘建议望燎位置爟火。

先是,王朴、窦俨洞晓音乐,前代不协律吕者多所考正。朴、俨既没,未有继其职者。会太祖以雅乐声高,诏岘讲求其理,以均节之,自是八音和畅,上甚嘉之。语具《律志》。乐器中有叉手笛者,上意欲增入雅乐,岘即令乐工调品,以谐律吕,其执持之状如拱揖然,请目曰“拱辰管”,诏备于乐府。岘性苛刻鄙吝,好殖财,复轻侮人,尝以官船载私货贩易规利。初为判官郑同度论奏,既而彰信军节度刘遇亦上言,按得实,坐削籍,配隶汝州。

六年,起为太常丞,分司西京,复阶勋章服。端拱初,上躬耕籍田,岘奉留司贺表至阙下,因以其所著《奉常集》五卷、《秘阁集》二十卷、《注释武成王庙赞》五卷奏御,上甚嘉之,复授主客郎中,判太常寺兼礼仪院事。

是秋得暴疾,卒,年五十六。

和岘,字晦仁,开封浚仪人。父亲和凝,是后晋的宰相、太子太傅、鲁国公。和岘出生那年,正好遇上和凝进入翰林、加赐金紫、知贡举。和凝高兴地说:“我平生美事,三样一起来了,这孩子适合我。”因此给和岘取名为“三美”。和岘七岁,恩荫得官左千牛备身,升为著作佐郎。后汉乾祐初年,加朝散官阶。和岘十六岁,为著作郎。父亲去世,服丧期满后,担任太常丞。建隆初年,和岘授官为太常博士,随从皇上在南郊祭祀,辅助行礼,引导乘舆,进退从容优雅。太祖对近侍说:“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精于行礼引导?”左右就把和岘的门第回报太祖。不久,和岘授官刑部员外郎兼博士,仍判太常寺。乾德元年(963年)十一月甲子,在南郊祭天。丁丑冬至,有关部门又请求祭祀昊天上帝,诏令和岘议定礼制。和岘认为祭祀的要义是避免烦琐,请求停止这项祭祀。乾德二年,议论孝明、孝惠两位皇后的神位归附到祖庙以外的庙堂,和岘认为旧礼有二后同庙的条例,没有分殿异室之说,如今二后一同归附到另外的庙堂,也应该同一庙殿而各居一室。孝明皇后曾经母仪天下,应该居上室。孝惠皇后仅仅是追封尊号,应当居次室。皇上同意他的意见。乾德三年春,刚攻下夔州,任命内衣库使李光睿暂任知州,和岘任通判州事。任满还朝,这年十二月十四日戊戌腊月,有关部门在七日辛卯蜡祭百神,和岘呈上建议纠正这一错误。四年,在南郊祭祀,和岘建议在望祭、燎祭的位置安置火炬。以前,王朴、窦俨精通音乐,考订过许多前代不和乐律的乐章。王朴、窦俨死后,没有继承他们职位的人。适逢太祖认为雅乐的声调过高,诏令和岘来考求原理,用调律器调音,从此八音和谐顺畅,皇上非常赞赏他。这些在《律志》中有详细记载。有种叫叉手笛的乐器,皇上想把它增加进雅乐演奏的乐器中,和岘马上命令乐工调音,与乐律相协调,手持这种乐器演奏的样子就像是在拱手作揖,和岘请求起名为“拱辰管”,皇上下诏把它放在乐府内。开宝初年,和岘升为司勋员外郎、代理泗州知州,判吏部南曹,历任夔州、晋州二州通判。开宝九年,江南被平定,和岘受诏担任采访使。太宗即位,和岘升为主客郎中。太平兴国二年,从兖州知州,改任京东转运使。和岘性情苛刻吝啬,喜欢聚敛钱财,又轻视欺侮人,曾经用官船载私货贩卖谋取钱财。起初被判官郑同度论罪上奏,后来彰信军节度刘遇也上言,追查核实情况后,和岘被革职除名,流放到汝州。太平兴国六年,和岘被起用为太常丞,分司西京,回复官阶恩赏朝服。端拱初年,皇上躬耕籍田,和岘送留司官员贺表到宫中,并借机把自己所著的《奉常集》五卷、《秘阁集》二十卷、《注释武成王庙赞》五卷奏上御览,皇上很赞赏他,又授官主客郎中,判太常寺兼礼仪院事。这年秋天和岘得了重病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和岘,字晦仁,开封浚仪人。父亲和凝,是后晋的宰相、太子太傅、鲁国公。和岘出生那年,正好遇上和凝进入翰林、加赐金紫、知贡举。和凝高兴地说:“我平生美事,三样一起来了,这孩子适合我。”因此给和岘取名为“三美”。和岘七岁,恩荫得官左千牛备身,升为著作佐郎。后汉乾祐初年,加朝散官阶。和岘十六岁,为著作郎。父亲去世,服丧期满后,担任太常丞。建隆初年,和岘授官为太常博士,随从皇上在南郊祭祀,辅助行礼,引导乘舆,进退从容优雅。太祖对近侍说:“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精于行礼引导?”左右就把和岘的门第回报太祖。不久,和岘授官刑部员外郎兼博士,仍判太常寺。乾德元年(963年)十一月甲子,在南郊祭天。丁丑冬至,有关部门又请求祭祀昊天上帝,诏令和岘议定礼制。和岘认为祭祀的要义是避免烦琐,请求停止这项祭祀。乾德二年,议论孝明、孝惠两位皇后的神位归附到祖庙以外的庙堂,和岘认为旧礼有二后同庙的条例,没有分殿异室之说,如今二后一同归附到另外的庙堂,也应该同一庙殿而各居一室。孝明皇后曾经母仪天下,应该居上室。孝惠皇后仅仅是追封尊号,应当居次室。皇上同意他的意见。乾德三年春,刚攻下夔州,任命内衣库使李光睿暂任知州,和岘任通判州事。任满还朝,这年十二月十四日戊戌腊月,有关部门在七日辛卯蜡祭百神,和岘呈上建议纠正这一错误。四年,在南郊祭祀,和岘建议在望祭、燎祭的位置安置火炬。以前,王朴、窦俨精通音乐,考订过许多前代不和乐律的乐章。王朴、窦俨死后,没有继承他们职位的人。适逢太祖认为雅乐的声调过高,诏令和岘来考求原理,用调律器调音,从此八音和谐顺畅,皇上非常赞赏他。这些在《律志》中有详细记载。有种叫叉手笛的乐器,皇上想把它增加进雅乐演奏的乐器中,和岘马上命令乐工调音,与乐律相协调,手持这种乐器演奏的样子就像是在拱手作揖,和岘请求起名为“拱辰管”,皇上下诏把它放在乐府内。开宝初年,和岘升为司勋员外郎、代理泗州知州,判吏部南曹,历任夔州、晋州二州通判。开宝九年,江南被平定,和岘受诏担任采访使。太宗即位,和岘升为主客郎中。太平兴国二年,从兖州知州,改任京东转运使。和岘性情苛刻吝啬,喜欢聚敛钱财,又轻视欺侮人,曾经用官船载私货贩卖谋取钱财。起初被判官郑同度论罪上奏,后来彰信军节度刘遇也上言,追查核实情况后,和岘被革职除名,流放到汝州。太平兴国六年,和岘被起用为太常丞,分司西京,回复官阶恩赏朝服。端拱初年,皇上躬耕籍田,和岘送留司官员贺表到宫中,并借机把自己所著的《奉常集》五卷、《秘阁集》二十卷、《注释武成王庙赞》五卷奏上御览,皇上很赞赏他,又授官主客郎中,判太常寺兼礼仪院事。这年秋天和岘得了重病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宋史,段少连传》文言文翻译

段少连[宋](九九四至一o三九)字希逸,开封(今河南开封)人。试秘书省校书郎,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善于写大字。卒年四十六。《宋史本传、山谷集》

段少连 ,字希逸,开封人。其母尝梦凤集家庭,寤而生少连。及长,美姿表,倜傥有识度。举服勤词学,为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崇阳县。崇阳剧邑,自张咏为令有治状,其后惟少连能继其风迹。权杭州观察判官。预校《道经》,改秘书省著作佐郎,历知蒙城、名山、金华三县,以本省丞为审刑院详议官。张士逊守江宁,辟通判府事,还为御史台推直官,迁太常博士。论刘从德遗奏恩滥,降秘书丞、监涟水军酒税。复为博士、通判天雄军。

文言文翻译宋史章谊传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文言文翻译

《列女传·鲁臧孙母》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再上龚舍人书》原文及翻译《晋书·孙绰传》原文及翻译《宋史·李崇矩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罗弘信传》原文及翻译《元史·李进传》原文及翻译《南史·齐书·王敬则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郑余庆传》原文及翻译《明史·伍文定传》原文及翻译《列女传·齐孤逐女》原文及翻译《后汉书·郑太传》原文及翻译(二)《宋史·雷德骧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李元纮传》原文及翻译《宋史·郑戬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原文及翻译()《宋史·刘光祖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律书》原文及翻译《右溪记》原文及翻译《南史·曹景宗传》原文及翻译《宋史·赵不忧传》原文及翻译聊斋志异之《太学李月生》原文及翻译《宋史·慕容延钊传》原文及翻译独孤及《吴季子札论》阅读练习及答案《旧唐书·元载传》原文及翻译(二)《隋书·李崇传》原文及翻译《史记·贾生传》原文及翻译(二)《元史·张孔孙传》原文及翻译《元史·察罕传》原文及翻译《骊姬之乱》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周举传》原文及翻译《隋书·李彻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苏安恒传》原文及翻译《宋史·程迥传》原文及翻译《孔子见罗雀者》原文及翻译《南史·萧摩诃传》原文及翻译《梁书·王僧孺传》原文及翻译《宋史·贾涉传》原文及翻译《明史·王弼传》原文及翻译《宋史·龚鼎臣传》原文及翻译欧阳修《戕竹记》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刘翊传》原文及翻译《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宋史.幸弃疾传》的翻译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义端(用计)道:“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希望你不要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仍斩下义端的头颅,回到义军中。从此以后,耿京更加看重辛弃疾。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检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胸有大志谋略过人的辛弃疾。(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义端(用计)道:“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然而)幸运的是你不会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检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胸有大志谋略过人的辛弃疾。(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

辛弃疾字幼安,齐地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弃疾趁机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

留守叶衢平素很器重他。叶衢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弃疾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皇上就召见了弃疾。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各种费用上万计,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把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作罢,弃疾接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如期落民,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才消了气。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弃疾问:“必须要用多少瓦?”回答曰:“二十万。”弃疾说:“不要担忧。”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僚属都很叹服。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

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弃疾督办赈灾工作。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全部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籴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度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部属都不答应,弃疾说:“都是一样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皇帝嘉勉这件事,给弃疾进一级俸禄。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

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大呼于堂上,好象鸣发其心中的不平,自傍晚至半夜不绝声,枋得拿着蜡烛写作文章,准备天亮将祭祀他,文章写成而声音才停下。德佑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他为少师,谥号忠敏。

宋史郑骧传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