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苏轼全城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

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

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

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

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

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

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都跟随我太守。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两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1,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密州出猎①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亲射虎,

看孙郎。④

酒酣胸胆尚开张。⑤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⑥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西北望,

射天狼。⑧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

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

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

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

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

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

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

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

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 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 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 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 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 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 首词。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 ”,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 ,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堵河决治水患 全文翻译

哈哈笑死我了 你们的题目刚出来 这百度上就有人悬赏刚刚那个文言文的翻译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七月,黄河决口于澶州曹村(今河南濮阳西),滔滔洪水,“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夺泗入淮,势如“平郊脱辔万马逸,一夜径度徐州洪”,很快包围了徐州城。最高水位高出城中平地丈余。“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城里人惊恐万状,许多富商大贾争相逃离。当时刚上任三个月的知州苏轼,镇定自若,大声疾呼:“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表示“与城共存亡”,及时安定了民心。随着大水的压力,古城墙到处漏水。他组织全城百姓一面用柴草堵塞洞穴,一面加固城防。由于人力不足,他又趟水涉泥连夜赶到武卫营禁军驻地。禁军为皇帝直接指挥,州官无权过问。他言辞恳切,请求卒长合作。卒长为苏轼的精神所感动,当即回答:“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便急令士卒带着畚锸跟随太守筑城。城外洪水深达二丈八尺。苏轼身先士卒,“过家不入”,坚守城头,风餐露宿。他还命其他“官吏分堵以守”,各负其责。军民们见长官都这样拼命保城,也同心协力,奋勇抗洪。“自城中附城为长堤,壮其趾,长九百八十丈,高一丈,阔倍;公私船数百以风浪不敢行,分缆城下,以杀河之怒”。经过七十多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保全了徐州城。水退后,苏轼为徐州城以后的万全之计,又立即赶到城东北查勘荆山下的沟河,尽力筹划改造。并打算兴建石墙大堤,但未获朝廷批准。后经同意,仅建了一道木坝。还于第二年拆除戏马台上的危房霸王厅,用其木料在城东墙兴建了黄楼防洪工程。很快得到了朝廷的奖谕。

“自公去后五百载,水流无尽恩无穷”。从这次抗洪到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的五百四十多年间,徐州虽不断发生水患,但终有长堤为屏,却一直安然无恙。后人缅怀苏轼治水保城的功绩,就把他带领军民抢筑的长堤,称为“苏堤”。

苏轼还曾两次出任杭州地方长官,“居杭州积五岁”。一次是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任杭州通判(注:通判:官名,州府副长官,有监察所在州府官员之权,凡民政、财政、户口、赋设、司法等事务文书,都须知州或知府与通判通署,方能生效。),另一次是在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任杭州太守。他在任内,多次主持杭州的水利建设。“坐陈三策本人谋,惟留一诺待我画”。诗句记述的是他在杭州复修六井、疏浚茅山河和盐桥河、整治西湖以及开钱塘江石门四件事。前三件均完成,唯第四件由于调任,未能实施。

复修六井,解决杭州居民用水。杭州于隋代建市,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但由于濒临大海,“其水苦恶”,给人民生活与城市发展带来很大不便。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9年)杭州刺史李泌开凿了六井(六井:小方井、白龟池、方井、金牛池、相国井和西井,均居今杭州城西部沿西湖一带。)。“穴平地以为凹池,取诸西湖而注之,此使然之井也。其功大,其费多,其利民也博”。这些井,也就是大小不等的地下蓄水池,引西湖水经暗管注入。唐穆宋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大诗人白居易任刺史,浚治六井,民赖其汲。宋仁宗时(公元1023?063年),沈遘任知州,也曾疏治六井,并增凿了沈公井。当苏轼通判杭州时,沈公井已不能用,“六井亦几于废”,市民叫苦不迭。于是,关心“民间疾苦”的苏轼,便与太守陈襄组织市民重新整修了六井,终于解决了城市的饮用水问题。翌年,江浙一带大旱,水贵如油。而杭州居民却免除了久旱缺水之苦,全城人“汲水皆诵佛”,感戴苏轼办了一件大好事。十五年后,他出任太守第二次来到杭州时,发现用竹管引水需要经常更换,且不易维修,以致井水短缺而水价昂贵,于是又将引水竹管一律改为瓦筒,并以石槽围裹,使“底盖坚厚。锢捍周密,水既足用,永无坏理”。同时还开辟新井,扩大供水范围,使得“西湖甘水殆遍全城”。

茅山河和盐桥河是杭州城内的两条大河,北连南北大运河而入钱塘江。由于江水与河水相混,自北宋天禧(公元1017?021年)以来,江潮挟带的大量泥沙常常倒灌淤积到河内,殃及市内稠密的居民区,“房廊居舍,作践狼籍,园囿隙地,例成丘阜”。每隔三五年就得开浚一次,既有碍航运,又费人力物力,“居民患厌”。况且,往年浚河挖出的淤泥一经大雨,复冲入河中,又使“漕河失利”。苏轼“率僚吏躬亲验视”,了解到两河淤塞,在于堰闸废坏。于是,他果断地调集捍江兵和厢军一千人,用半年时间,修浚城中的这两条河。接着,他又组织军民在串联两河的支流上加修一闸,使江潮先入茅山河,待潮平水清后,再开闸,放清水入盐桥河,以保证城内这条主航道不致淤塞。茅山河定时开浚,起到沉沙池的作用。自此“江潮不复入市”,免除了泥沙淤积之害。加上又在涌金门设堰引西湖水补给,较科学地完善了杭州城的水利系统。

今日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也是与苏轼的整治分不开的。

苏轼所有词以及翻译和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纱山下兰芽短浸溪/满庭芳蜗角虚名/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送钱穆父/临江仙送王缄/望江南超然台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沁园春孤馆灯青/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亲射虎,看孙郎。④酒酣胸胆尚开张。⑤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1】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

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品评2】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象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水调歌头①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④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⑤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⑥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⑦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 清露下, 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念奴娇①

赤壁怀古②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④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⑤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⑥

【注释】

①又名《百字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③千堆雪:流花千叠。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小乔为乔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品评】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陆游《入蜀记》说赤鼻矶“亦茆冈尔,略无草木”。范成大《吴船录》亦云:“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峻岩’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东坡题跋》卷一记李邦语:“周瑜二十四经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饭,贤愚相远如此。”苏轼对此颇有同感。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气派。词中写江山形胜和英雄伟业,在苏轼之前从未成功地出现过。因此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对于原来只宜红牙拍板、女儿歌喉的传统词坛来说,确实是个重大突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1:

宋神宗熙宁八年,即乙卯1075年,三十九岁的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本词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王弗十六岁嫁于苏轼,天资聪颖、温良贤淑,见识广博,夫妻感情一向笃厚。但是,在她二十七岁时不幸于汴京(今开封)去世。次年归葬于故乡四川眉州。经过了十年宦海浮沉的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怀念之情。

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从夫妻十年生死相隔、音容渺茫写起。十年来,阴阳两隔的夫妻,互相遥念,却各无消息。“两茫茫”表面看是写自己也写故去的妻子,实际上是写自己无边的惆怅和空虚的情怀。作为首句,为全文奠定下了伤悼的感情基调。作者无日无夜不在想念自己的妻子,即便是“不思量”,亡妻的形象却时时地在脑际闪现,难怪词人说“自难忘”。由此可见夫妻感情之深挚。如果说这是写生死分割时间之久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则是写分处两地,相距之遥了。当时的苏轼在密州(山东诸城),亡妻则葬在四川故乡,故曰“千里”,妻子孑然一身埋于坟茔,所以说“孤”。遥远又孤单,满腔的凄苦无法向亲人诉说。夫妻无法共话,不仅是因为千里相隔,更主要的是生死别离,无法超越。这是何等的无奈?!接下来笔锋一转,“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意思是:即使生死可以沟通,夫妻得以重见,又能如何呢?作者用假设的语言逼进一步:纵使相逢,大概妻子也不认得我了。在这妻子离开的十年里,苏轼与变法派的政见不合,被当权派排挤出京,先是任杭州通判,再移知密州。仕途的失意与生活的颠沛流离使他过早地容颜衰老,“尘满面,鬓如霜。”是作者对自己外貌的简括而有特征的勾勒。其中又暗含了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写梦前,抒发了对妻子绵绵不绝的相思之苦。感情真挚,催人泪下!下片则是写自己的梦中所见和所感。

下片首句“夜来幽梦忽还乡”中,一个“忽”字,点出了梦境的恍惚迷离之情状。“小轩窗,正梳妆。”是说:梦中看到妻子还像往常一样在窗前对镜梳妆打扮。这是虚中带实的写作手法,再现了夫妻青年时期的生活情景。阔别已久的夫妻,一旦相见,定然有着千言万语要相互倾诉。然而思绪如麻,又从何说起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一有泪无声的细节描写,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又取得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则是抒写梦醒后的感慨。作者想象着千里之外的故乡,在荒郊野外,那长满小松林的山冈上,孤寂的妻子一定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因思念丈夫而伤悲!这里作者表面是写妻子因怀念丈夫而悲伤欲绝、柔肠寸断,实际上则是表现了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悼念之情。作者将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附注于梦中的景物,更让读者潸然泪下。

作者用虚实结合、叙述白描的写作手法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对妻子的悼念之中又有对自己身世的无限感慨,故而将夫妻之情表达的深沉而执着,感人至深。

用词写悼亡,苏轼是中国词坛的首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赏析2: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

诀,转瞬十年了。“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

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

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悬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

以遏止。“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说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格外感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

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在苍老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出了。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实在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啊。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把现实的感受溶入梦中,使这个梦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

松冈。”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烟雨之中,坦坦荡荡一峭劲身影落落而行,何在等旷达洒脱!东坡好竹,字字句句便如峭拨修竹般一片疏影斑驳,不染俗尘,风起风住处,透出逍遥情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浣溪纱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 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潇潇、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

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竹林外边两三枝桃花初绽开放,春天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先感觉到。蒌蒿遍地生长,芦苇的嫩芽刚吐出,恰好是河豚将要浮上水面的时候。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纱山下兰芽短浸溪/满庭芳蜗角虚名/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送钱穆父/临江仙送王缄/望江南超然台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沁园春孤馆灯青/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守城原文及翻译

苏轼)从密州到徐州赴任,这年,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泊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城南两山环绕,吕梁狭窄,阻滞了泄洪,水汇集在城下,不停上涨不能及时流泄。城就要被冲垮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亲自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避洪水,是我们这些小人效命于您的时候了。” 于是拿着梃率领众人穿短衣赤着脚拿着箕畚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长堤造成,水涨到长堤下,没有危害到城,民心才安定。然而雨日夜不停地下,水势更大了,城还有六尺没有沉。苏轼住在城上,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

最终保全了城,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报告,又请求增调明年的夫役,在老城增建木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他的意见。事后发诏书表彰他,徐州人至今还怀念他。

所谓“木岸”,就是用树的枝梢做成捆,捆捆相连,放置在河床两侧,用木桩钉牢固,使河道宽窄一致,增加流速,冲刷河床,减少淤积。

内翰(翰林)苏文忠公(谥号),名轼,字子瞻,苏老先生(苏询,苏轼的老爸)之长子

苏轼文言文翻译

这句话是苏轼在阐述自己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创作的观点时所说的。这种文学创作水平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也许只有大文豪东坡先生才能,才敢出此语。

译文:探求事物的精妙之处,就像击打捕捉清风和影子般飘渺,能够让事物形象在心中清晰明了的人,大概在千万人中也遇不到一个,更何况能通过语言和行为来使事物形象清晰明了?

这便是苏轼所追求的“词达”的文章写作境界,讲求文章通俗易懂,反对艰深刻薄、华而不实的文风。这句话阐释了苏东坡对于文章风格的追求,同时这种追求满足了当时古文运动中“文以载道”的具体要求。

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对这段话也有引用。并认为这种平坦通俗,平中见奇的艺术风格追求恰恰是苏东坡文章千古流传的精妙之处。

他说作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词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则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在此为风格做解释,苏东坡很巧妙地描写了他自己的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云流水",他是把修词作文的秘诀弃之而不顾的。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只要作者的情思美妙,他能真实精确地表达出来,表达得够好,迷人之处与独特之美便自然而生。并不是在文外附着的身外之物。果能表现精妙而能得心应手,则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便能不求而自至,此处所谓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也就是上好风格的秘诀。具有此等特性,文章便不致于索然无味,而我们也就不怕没有好文章读了。

跪求<苏轼传>文言文翻译...谢谢!!

http://post.baidu.com/f?kz=45701533

宋史*苏轼传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会洵卒,赙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洵将终,以兄太白早亡,子孙未立,妹嫁杜氏,卒未葬,属轼。轼既除丧,即葬姑。后官可荫,推与太白曾孙彭。

熙宁二年,还朝。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四年,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轼上议曰: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

庆历固尝立学矣,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邪?若乃无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

今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臣又切有私忧过计者。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

议上,神宗悟曰:“吾固疑此,得轼议,意释然矣。”即日召见,问:“方今政令得失安在?虽朕过失,指陈可也。”对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神宗悚然曰:“卿三言,朕当熟思之。凡在馆阁,皆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轼退,言于同列。安石不悦,命权开封府推官,将困之以事。轼决断精敏,声闻益远。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苏轼传》是苏轼研究专家王水照和崔铭合著的一部书,四十五万字,去年才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书写得很好,但这却是一部不好写的书。苏轼一生经历丰富复杂,著作多,面广,这是难点之一。还有,就是有林语堂的名著《苏东坡传》在前面比着,那书写得那么精采。

我读《苏轼传》,觉得全书对苏轼的评价,大体与《苏东坡传》相似,林氏的概括即所谓:“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等等。《苏轼传》大体是以这种评价展开的。不过书的副题《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又表明作者们是极力从苏轼生活经历来理解和描写他的。因此这书自有它的不容忽视的特点。一,它严格按编年叙事,而且强调苏轼作为作家的一个方面。全书将苏轼的诗词文章贯穿它的一生,对比看起来,《苏东坡传》就不是这样,它要照顾英美读者的理解力和趣味,诗文不能多引;它使用的传说故事更多,也占更重要的位置。因此,这本《苏轼传》对读者从苏轼作品了解他的生平,是更有益的。在叙事中展开对作品的阐释,而且阐释得极好。在此,就表现出王水照先生对苏轼作品研究的功底非凡,在传记里应用随心自如。苏轼的心事、文思,与天下的政事,交织一起,所以合了“在苦难中的超越”,而且是一位“智者”的超越。没读过苏集的读者,从《传》中引用的大量诗、词、文中,特别是从并不常见的随笔、短笺中,能领略的,真是不少。二,林语堂酷爱苏东坡。林写的是文学性更强的作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散文创作。当然林氏有他充分的历史材料证明,而我总觉其着眼点在于苏东坡的人格,而且是作者喜爱的人格。而《苏轼传》则更带有学术性。它更全面,更讲究论证。的确,苏轼的风流潇洒,几乎是天成。但是,环境也造就它。不论从作品看生平,还是从生平看作品,都不单有潇洒风流,而且有个人的痛苦和人民的苦难。乌台诗案中国最可笑的文字狱之一后被贬黄州,是苏轼生活的关键一步。在林、王二传中,都重点写。余秋雨重要散文《苏东坡突围》也选这一段来写。苏轼的人生和他的作品,在此都是一个高峰。对这一段生活,《苏轼传》无疑写得更丰富。它把痛苦和苦难展示得更充分,以至于惊心动魄。苦难充分,“超越”才有力。林氏过分地渲染了苏东坡在苦难中的乐天、快活,甚至把他在“乌台诗案”里受审时的屈辱与痛苦也说成“有趣”。《苏轼传》则把黄州生活写得更令人可信。比如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他是惊弓之鸟了。他在黄州又看到生平所未见的民间疾苦,苦日子也尝到。在此有一点不可不提。苏轼在黄州时写过许多信,其中有一封是给他的朋友也是政敌章忄享的信中对已往表示悔过。林传说,是“一封非常贴切的回信,悔过之意,溢于言表”,是“再得体不过”,简直可请皇帝过目;言外之意是应付,巧于周旋而已。而王著则以为“可能夹杂着个人求助的动机”。我以为写得较真。王著此是全面反对新法了。这似乎顺理成章。王著写出的诗人,更复杂、真实些。三,关于王安石变法,林氏的否定也许太简单化。而王著则更客观些。关于苏、王二人,当然都是大作家,苏比王高。此书提到变法时,曾对比苏、王的见解说:“无论是思想的高度,还是目光的远大,苏轼都无法与一代名相王安石相提并论”。这也是客观的。此书在王安石身上着墨不少,而且是从王安石与苏轼的交往中写的,重头文章在王安石罢相以后。苏轼在金陵访王,政敌又成文友,旧怀尽释,论文极乐。那一大段就写出北宋文人的大度风雅,更写出两位大作家的可爱。

文言文翻译

苏轼全城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