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杀两头蛇 文言文以及其翻译
原文:
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
翻译: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治理国家有所功劳,楚国的人都赞誉他。他小时候,曾经出门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杀了它。回家后哭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
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暗中做了好事,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尝:曾经。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
出自:西汉 刘向《新序》
扩展资料
启示:
孙叔敖在认为自己会死的情况下,仍然冷静,理智地反应,为民除害。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人物成就:
约公元前605年,孙叔敖在期思,雩娄(今河南省固始县史河湾试验区境内)主持兴修水利,建成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期思雩娄灌区(期思陂),相当于现代新建的梅山灌区中干渠所灌地区。据记载他还曾主持修建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在今湖北江陵一带也兴修过水利。
孙叔敖是古代为官清正廉洁的典范。孙叔敖在任令尹期间,三上三下,升迁和恢复职位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权势时不悔恨不叹息。
孙叔敖作为宰相,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轻车简从,吃穿简朴,妻儿不衣帛,连马都不食粟。成为《吕氏春秋》、《荀子·非相》中记载的圣人。
他劝导百姓利用秋冬农闲季节上山采伐竹木,再在春夏多水季节通过河道运出去卖掉。这样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利于国家富足和百姓生活的改善。
九年义务教学版: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
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文言文版:
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
编辑本段译文
九年义务教学版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
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文言文版
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治理国家有所功劳,楚国的人都赞誉他。他小时候,曾经出门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杀了它。回家后哭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做好事积了阴德,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
编辑本段注释
1、尝:曾经。
孙叔敖
2、为:是。
3、婴儿:孩童,儿童。
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
5、泣:流泪。
6、故:缘故,原因。
7、对:回答。
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
9、之:代词,两头蛇。
10、恐:害怕。
11、去:离开。
12、安:疑问代词,哪里。
13、安在:在哪儿?
14、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
15、报:报答。
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17、对:回答。
18、故:缘故,原因。
19、毋:(wú)不要。
20、治:治理。
21、闻:听说,听见。
22、及:等到
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
24、誉:赞美,称赞
原文 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译文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注释1、尝:曾经。 2、为:是。3、婴儿:孩童,儿童。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5、泣:流泪。6、故:缘故,原因。7、对:回答。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9、之:代词,两头蛇。10、恐:害怕。11、去:离开。12、安:疑问代词,哪里。13、安在:在哪儿?14、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15、报:报答。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17、对:回答。18、故:缘故,原因。19、毋:(wú)不要。20、治:治理。21、闻:听说,听见。22、及:等到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24、誉:赞美,称赞
孙叔敖诫子文言文阅读答案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孙叔敖疾
(2)王数封我矣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10.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答案】
8.(2分)(1)疾:生病(或生重病)(2)数:多次(或屡次)
9.(3分)(1)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或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或不好,不吉)。(1分)
(2)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2分)
10.(2分)因为“荆人畏鬼,越人信禨” ,(1分)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1分)(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越人信禨)(2分)
11.(3分)“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2分)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1分)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孙叔敖疾
(2)王数封我矣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10.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答案】
8.(2分)(1)疾:生病(或生重病)(2)数:多次(或屡次)
9.(3分)(1)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或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或不好,不吉)。(1分)
(2)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2分)
10.(2分)因为“荆人畏鬼,越人信禨” ,(1分)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1分)(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越人信禨)(2分)
11.(3分)“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2分)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1分)
文言文《孙叔敖纳言》的原文加全文翻译
译文 孙叔敖作楚国的宰相,全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宰相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自己富贵了却对人傲慢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您说的很对,我一定会牢牢记住它们!”
全文重点字词: 孙叔敖为(做,担任)楚令尹,一(全)国吏民(官员和百姓)皆来贺。有一老父(老人),衣(做动词,穿)粗衣,冠(做动词,戴帽子)白冠,后来吊(原意为“慰问”,这里是“吊唁”的意思)。孙叔敖正衣冠而(表承接)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助词,无意)不肖(不贤能),使臣受吏民之(助词的)垢(责骂),人尽(都)来贺,子独后吊,岂(表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有说(说法)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表转折)骄人(对人傲慢)者民去(离开、抛弃)之,位已高而擅权(擅自用权)者君恶(讨厌)之,禄已厚(优厚)而不知足者患(祸患)处(隐伏)之。”孙叔敖再(两次)拜曰:“敬受命,愿(希望)闻余教(教导)。”父曰:“位已高意益(更加)下,官益大而心益小(处事越要小心谨慎),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足够)以(用来)治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