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文言文翻译
译文:
寇准年少的时候英武豪迈,通晓《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考取了进士。宋太宗选取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常常会(被)免职离开。有的人让寇准增加年龄,(寇准)回答说:"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怎么可以欺骗皇上呢?”后来考取了(进士),被授官大理评事。
管理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次到征收赋税徭役的时候,(寇准)从来没有下发征收的文件,只是将乡里百姓的姓名写出来贴在县衙的门口,百姓没有敢超出规定期限的。多次提升到殿中丞,担任郓州通判。
曾经在宫殿里当面向皇帝反映情况,话语不符合(皇帝的意思),皇帝生气(地)站起身来,寇准就拉着皇帝的衣服,让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决了才退下。皇上因此嘉奖他,说:“我得到寇准,(就)如同唐太宗得到了魏徵啊。”
出处:《宋史·寇准传》——元至正五年(1345年)·脱脱,阿鲁图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史·寇准传
寇准年轻时才华出众又认真努力,精通十九岁时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被录取,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先后担任归州巴东县、大名府成安县的县令。每次到了交税赋服役的时候,从没拿出官府征调敕命文书,只根据乡亲的姓名张贴在县门口,百姓从没有敢误期的。连续升职担任殿中丞、郓州通判。皇帝在学士院将他招来考试,授予寇准右正言、直史馆的职位,做为三司度支推官。后来又变成担任盐铁判官。早晨会师官员们讨论国事,寇准极尽陈述事情的优点和缺点,皇帝更加的器重他了。把他提升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
望采纳
《春秋》三传即《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寇准年轻时才华出众又认真努力,精通《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后来寇准考中,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先后担任归州巴东县、大名府成安县的县令。每次到了交税赋服役的时候,从没拿出官府征调敕命文书,只根据乡亲的姓名张贴在县门口,百姓从没有敢误期的。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
寇准清廉
原文:
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洎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执预焉。使者历视诸相,语译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相公?”坐无答者。
译文:
寇准为官清正廉洁,在广大中原人民群众中享誉崇高,甚至于连辽邦也深为敬佩。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即见他不贪不欲,怜惜民财的品质。这道诗传到契丹,契丹人景仰万分。寇准晚年被贬广东雷州。一次北使到宋都汴京,看着一个个执政大臣,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当时的朝庭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寇准廉洁清正的官德,在华夏官吏上树立了一个楷模,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的赞美。
文言文翻译
现场直译:
钱金玉担任松江千总,性格刚烈果敢,崇尚廉洁。道光壬寅年,鸦片战争爆发,钱正休假探亲,听到消息马上打点行装返回。他的亲戚朋友劝阻他说:“现在军情如此紧急,是福是祸都不知道,上司又没有下公文让你回去,你为什么这样急着去呢?”钱金玉没有听从。(钱金玉)赶到吴淞,镇守西炮台,与部下同吃同睡,以身作则勉励部下。后来东炮台被攻陷,炮弹都集中打向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战斗,浴血奋战好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也丝毫不后退。保卫他的士兵哭着对他说您家有老母需要供养,不能死啊。钱金玉笑着谢绝说:“哪有拿着国家的俸禄而不赴国难的道理?不要为我的母亲考虑!”不一会,一颗炮弹飞来,打中钱金玉左胸,马上倒地。临死前,钱金玉还在不停高喊“奸臣误国!”。
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字词。
说钱金玉担任松江千总这个官,鸦片战争时正在家休假,听说战事不顾亲友反对到了前线,奋勇杀敌不曾稍退。近卫士兵哭着说您家有老母需要供养,不能死(即撤退吧),他笑着推辞说哪有吃官粮而不赴国难的道理?不一会儿飞来颗子弹打中左乳,于是倒地,临死还在大叫:狗奴才误国
楼下有位兄弟翻译的有错
弹丸咸集于西炮台指的应该是敌人的子弹(钱驻守西炮台,枪林弹雨更突出其英勇),一弹来,中左乳应该不是炮弹(炮弹挨上岂不飞了),贼奴误国说的是清朝的抗战不利的官员,而不是外国鬼子。
钱金玉是松江府的千总.他性格刚烈,崇尚廉洁.
道光壬寅年间,鸦片战争发生了.此时钱金玉正在老家探亲.当他听到战争发生后,立刻穿起战袍赶往前线.他的亲戚朋友阻止他说"战斗正打得紧,去了不知能不能活着回来.你正休假,而且上边又没有官文让你去前线,你为什么这样急着去呢?钱金玉没有听从.
到了吴淞,他守卫西炮台,和战士们同食同睡.以奋力作战作为共勉.东炮台沦陷了.敌人的弹丸都集中在西炮台.钱金玉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了三弹,但仍不退却.
他旁边的战士哭着对他说"您家中还有老母亲,您不能死啊!钱金玉笑着谢过.他说:我怎能食国家的俸禄而逃避战争呢?请不要担心我的母亲.
话音刚落,一发炮弹打了过来,正中他的左乳,他倒下了.就在他快要死的时候,他不断大声呼喊:是你们这帮强盗侵略了我的国家.
松江府千总钱金玉,性格刚毅果断,崇尚廉洁奉公。清道光壬寅年(公元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假期里,却马上整理行李准备回到岗位。他的亲戚朋友都劝阻他说:“这战事正紧急,是好是坏谁也不知道,你正在休假,上级并没有文书让你返回,何必这样急着去呢?”钱金玉并没有听从劝阻。到了长江口的要塞吴淞,守卫西炮台,与士兵同吃同住,准备死守炮台。东炮台失陷后,敌人的炮弹集中攻击西炮台。钱金玉指挥士兵奋起还击,战斗打了好几个小时,钱金玉左臂中了三块弹片都没有一点退却的意思,有一个士兵哭着对他说他还有老母亲健在,他不能死。他却笑着谢了说:“哪里有拿国家的俸禄却在国家有难的时候逃跑的呢,不要为我的老母亲担心!”钱金玉继续指挥战斗,不料,一颗子弹飞来,击中心脏,倒下了,死之前还大声呼喊“贼奴误国”不止!
现场直译,不妥之处望见谅!
文言文《糊涂官》的原文、翻译,急!!!
原文:
唐监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在乎?”门者曰“在。”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魅,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骂仍恣肆。
击之困极,方问何人,辄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恕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
翻译:
唐朝临济县令李回,娶妻张氏。张氏的父亲曾经任过庐州长史,现告老还乡。张长史因为李回薄待他的女儿,前往临济县去辱骂李回,不料误入全节县。进门就问看门人:“县令在吗?”看门人回答说:“在。”张长史于是直奔厅前,大声辱骂。全节县令赵子余不知什么缘故有人大骂自己,暗中从门缝里向外看,只见一位老汉大骂不已。
当时县内常传有狐狸成精作怪。赵子余以为张长史是狐精变的来县衙作怪,迷惑人众,于是暗中召呼差役用鞭子抽打了张长史。张长史依然不醒悟,仍然辱骂不已。差役们鞭打累了,才想起来问:“你是什么?到此随便辱骂我们县令?”张长史才说:“我是你们县令李回妻子的父亲。李回虐待我女儿,所以我来骂他。”全节县令赵子余才知道都搞误会了。
太守听了李回的上告后,将全节县令召到府衙中斥责一顿,原谅他是搞误会了。只命令他出钱二十万赔偿张长史所受到的伤害。李回将岳父张长史迎接到临济县自己家中。张长史对李回及时赶到全节县报复赵子余,感到特别高兴。就不再责问他虐待女儿的事情,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家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篇文章选自《纪闻》,唐代中国传奇小说集。撰者唐代牛肃,约生于武后时,卒于代宗朝。事迹不详。之所以命名《纪闻》,乃因所记皆他本人所闻,为“纪实”之作。此书所载皆开元﹑乾元间徵应及怪异事。
上自武后朝,下至肃宗乾元年间,其中以玄宗开元年间事为多。尽管内容仍以神怪异闻及宣扬佛法因果报应为主,但其中一些篇目,如“吴保安”、“范季辅”、“牛成”、“裴伷先”、“苏无名”等人和事,都和牛肃同时代,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表明《纪闻》正是一部由志怪向现实生活过渡代表之作。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牛肃《纪闻》10卷,《宋史‧艺文志》并著录有崔造注本,已佚。《太平广记》采录《纪闻》101条,又有《纪闻》 20条。“记”或为“纪”之误,合之则得121条。南京图书馆藏钞本《牛肃纪闻》10卷,即从《太平广记》辑出。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
《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作者简介
牛肃(约公元804前后在世)约唐德宗贞元末前后在世。事迹不详。撰有唐代第一部小说集《纪闻》十卷(《新唐书 艺文志》)传于当代。 此书所载皆开元、乾元间徵应及怪异事。其中记吴保安赎友郭仲翔于蛮陬条,文笔生动,《新唐书》采入《忠义传》。宋代以后的话本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古今小说》),明代沈璟传奇戏曲《埋剑记》,故事俱采自《纪闻》。
唐监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
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在乎?”门者曰“在。”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
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为”原作“鸟”,
据明抄本改)魅,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骂仍恣肆。击之困极,方
问何人,辄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
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
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恕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
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出《纪闻》)
唐朝临济县令李回,娶妻张氏。张氏的父亲曾经任过庐州长史,现告老还乡。张长史因
为李回薄待他的女儿,前往临济县去辱骂李回,不料误入全节县。进门就问看门人:“县令
在吗?”看门人回答说:“在。”张长史于是直奔厅前,大声辱骂。全节县令赵子余不知什
么缘故有人大骂自己,暗中从门缝里向外看,只见一位老汉大骂不已。当时县内常传有狐狸
成精作怪。赵子余以为张长史是狐精变的来县衙作怪,迷惑人众,于是暗中召呼差役用鞭子
抽打了张长史。张长史依然不醒悟,仍然辱骂不已。差役们鞭打累了,才想起来问:“你是
什么?到此随便辱骂我们县令?”张长史才说:“我是你们县令李回妻子的父亲。李回虐待
我女儿,所以我来骂他。”全节县令赵子余才知道都搞误会了。将张长史安置在驿馆中住
下,请来医生为他诊伤上药。跟随张长史一块儿来的家童连夜赶到临济县,将张长史在全节
县挨打的事情报告给李回。李回听了后大怒,立即派遣差役几百人,声言要袭击全节县殴打
县令。全节县令赵子余听说后非常恐惧。关闭好县衙大门守候在县衙里。李回叫门不开,便
来到郡府上告赵子余。太守听了李回的上告后,将全节县令召到府衙中斥责一顿,原谅他是
搞误会了。只命令他出钱二十万赔偿张长史所受到的伤害。李回将岳父张长史迎接到临济县
自己家中。张长史对李回及时赶到全节县报复赵子余,感到特别高兴。就不再责问他虐待女
儿的事情,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家中。
【原文】
唐监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在乎?”门者曰“在。”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为”原作“鸟”,据明抄本改)魅,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骂仍恣肆。击之困极,方问何人,辄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恕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
【译文】
唐朝临济县令李回,娶妻张氏。张氏的父亲曾经任过庐州长史,现告老还乡。张长史因为李回薄待他的女儿,前往临济县去辱骂李回,不料误入全节县。进门就问看门人:“县令在吗?”看门人回答说:“在。”张长史于是直奔厅前,大声辱骂。全节县令赵子余不知什么缘故有人大骂自己,暗中从门缝里向外看,只见一位老汉大骂不已。当时县内常传有狐狸成精作怪。赵子余以为张长史是狐精变的来县衙作怪,迷惑人众,于是暗中召呼差役用鞭子抽打了张长史。张长史依然不醒悟,仍然辱骂不已。差役们鞭打累了,才想起来问:“你是什么?到此随便辱骂我们县令?”张长史才说:“我是你们县令李回妻子的父亲。李回虐待我女儿,所以我来骂他。”全节县令赵子余才知道都搞误会了。将张长史安置在驿馆中住下,请来医生为他诊伤上药。跟随张长史一块儿来的家童连夜赶到临济县,将张长史在全节县挨打的事情报告给李回。李回听了后大怒,立即派遣差役几百人,声言要袭击全节县殴打县令。全节县令赵子余听说后非常恐惧。关闭好县衙大门守候在县衙里。李回叫门不开,便来到郡府上告赵子余。太守听了李回的上告后,将全节县令召到府衙中斥责一顿,原谅他是搞误会了。只命令他出钱二十万赔偿张长史所受到的伤害。李回将岳父张长史迎接到临济县自己家中。张长史对李回及时赶到全节县报复赵子余,感到特别高兴。就不再责问他虐待女儿的事情,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家中。
【出处】
《纪闻》,唐代汉族传奇小说集。撰者唐代牛肃﹐约生于武后时﹐卒于代宗朝。事迹不详。之所以命名《纪闻》,乃因所记皆他本人所闻,为“纪实”之作。此书所载皆开元﹑乾元间徵应及怪异事。上自武后朝,下至肃宗乾元年间,其中以玄宗开元年间事为多。内容以神怪异闻及宣扬佛法因果报应为主。
原文:
张长史 唐监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
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在乎?”门者曰“在。”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
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为”原作“鸟”,
据明抄本改)魅,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骂仍恣肆。击之困极,方
问何人,辄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
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
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恕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
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出《纪闻》)
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