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有无相生文言文翻译

翻译全文《有无相生》高中选读

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

2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陶土来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

3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使人明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或不被认为有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就连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4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5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困难。

6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

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

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7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易断的,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

文言文翻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

这句话可以从二方面解释。

一是从修仙方面解释;二是解释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理。

下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修仙方面相对简单:第一个“道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据修炼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意思“道”是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名可名”

前一“名”是事物宝器法器或修炼方法的名称,是可以命名定义出来的,“非恒名”,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意思你见到的事物和方法并不是前人见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会变化这层意思外,还有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刻看到事物也会盲人摸象,只见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炼方法解释是最常见不过的,只是现代人不修真了。。。

尤其“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指出前面“同”修真基础是一样,但也有各种修真方法的多样性也都是必然的、可行的

按解释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理,非常困难,也众说纷纭。以下是本人理解: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标点符号与前有区别,各人理解不一样。

老子在《道德经》的首先提出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古时,“道”与“天”字相通,在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运行法则。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左传》:“天道远,人道迩。”《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兵者,诡道也。”等。又如老子说“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

“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运行法则去做,“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人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实际上是错的,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一,都是不一样的,不能混同。

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础,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万物确是从“无”中而生出“有”的种种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修炼问题。

“常无”与“常有”,是从万物之“道”讲。如果从事学习修仙或专讲修心养性之道的立场来讲,读成“常无欲”与“常有欲”是从自己修炼角度看问题。“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前人或自己命的“名”,因此从无生有从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万物万有,是万物的源。读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

玄元之妙。更是修炼必经课程。玄门要义的深不可测。

首,他提出“道”,同时提示我们,不可执着道是一般永远不变的恒道。接着又强调,不可执著“名”相而寻道,也没有永恒的“名”,如法国革命先烈追求的“名”,在今天许多人看来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说到形而上道与形而下万有“名器”的关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况下而要体认形而上之“道”,必须从常无的境界中去体认它的本源和本体,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名”。如要更透彻精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即“元” 说了一个玄,又不是一元、两元可以究尽的,玄的里面还有玄,分析到空无的里面还有空无,妙有之中还有妙有。由这样去体认道的体用,有无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极点更有妙处。等于佛教和尚们手里拿着的念佛珠,一念接着一念,同样都是代表如环之无端,永无穷尽。

另外,我还有修佛的秘诀。是西藏花教密宗的,三密,身密如大手印,声密如符咒,心密。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此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为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待乎哉?果且无待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抠。枢始得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彼、是”是此段的关键词。先正义:是,此也,然也,既是对“这一个”的指称,又是某种“肯定”;彼,彼也,非也,既是对“那一个”的指称,亦是某种“否定”。

物皆有彼此,这一个或那一个东西,即“彼是”。从“那一个”看不见的,从“这一个”就可以知道。所以说彼与此是相对而言伪,是即此,故“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之不存,“是”将焉附?这就叫“彼此并行之说”。这是第一层次。以“是”的“此”之意来谈彼此的对立,从而齐彼此,齐被是。

生死如轮转,今观之也生,后观之也死,故“方生方死”;是非无穷,由是观之为是,自彼观之则非,昔观之也是,今观之也非,故“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生死是非并行而莫知其终,是非相同而莫知其孰对孰错,故曰“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那么是非岂不是不可分清了?所谓“是非自有公论”岂非妄语?正是如此。所以庄子说“圣人不由是非之途而论争,而以天道普照万物,泯除是非别见”。这是第二层。以“是”“非”相对照而齐之于天,由齐彼是而齐是非。

“此”与“彼”无分别,“是”与“非”亦无分别,反之亦然。所以“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这不过上面两个层次的结论。但真的有是非彼此吗?真的没有是非彼此吗?彼此是非都不相对待、都不构成对立的地方就是道枢。道之枢纽居于环之中央,范围众物、众议,而中心虚空,以应无穷之变化。所以“是亦一无穷也,非亦一无穷也”,故日莫如以天道明之。这是第三层。彼此是非“文成破体,错配对偶”,交相对映,非但齐彼此是非,而且超彼此是非,根本来就没有彼此是非!以道观之,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无彼此,彼此相对而言;无彼此,则无对待分别心;无对待心则无是非之分;既无彼此之别又无是非之辩,而齐之于天,这才是更高境界。

这个更高境界就是“莫若以明”,就是“枢始得环中以应无穷”。相互依赖而生的,亦相互依赖而息,相依而可其可,相依亦不可其不可。攻击别人是招人攻击的媒介,杀人者被杀,是“杀”之两可。

既然这样,圣人自然不屑一顾,顺任万物之吹,而无所倚恃、依赖,别无所不照,何处不明?这才叫“普照”。圣人本不须照,只是“彼此是非”陈乎前,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假使无儒墨之浮华言论,圣人又何必照哉?

圣人之照,无我无物,无彼无耦,是大明;小知大知争相炫耀其知,舞弄是非,是一曲之明。一曲之明,非不明也,是小明。如果小明偏要以大明自居,偏想烛照天下,必然要“露马脚”。就像猴子蹲在地上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往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是本来就有的,并非地位升高了的标志。一曲之士与之相似,也算一种“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吧。

http://seven.blog.enorth.com.cn/article/6214.shtml

先秦诸子选读 有无相生全文翻译

【出处】《老子》

第1则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译: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

第2则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陶土来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

第3则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就连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第4则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第5则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无所事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

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

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困难。

第6则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译: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

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第7则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易断的,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

扩展资料:

源出于《道德经》,道家哲学,事物的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指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涵义也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即事物的有无是在时间流程中相互转化的。

现在存在的具体事物,过去必然曾不存在;现在不存在的事物,也必然是相对其过去曾经存在过而言。“故今有之忽无,非昔无之未有;今无之忽有,非昔有之未无者,异乎时也。”即揭示了时间与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

提出了很多富有科学因素的哲学命题,是研究中国哲学史、天文学史及其道教思想史极有价值的著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有无相生

1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

2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陶土来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

3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使人明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或不被认为有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就连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4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5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困难。

6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

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

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7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易断的,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

翻译文言文

译文:人生一世,谁不想有所作为?要想社会安定团结,不端正人们的思想观念怎么能行?因此,“有为”和“言教”成为社会的普遍理念。然而,根据对立转化规律,统治者强调自我有为,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无所作为;强调言教,必然导致人心不古、道德堕落。所以,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都是片面追求“有为”和“言教”之过。“有为”的对立面是“无为”,“言教”的对立面是“不言之教”,为了实现无所不为和社会淳朴的目的,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正是具体运用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也是老子辩证法的灵魂。

圣人:就治身而言,指体悟大道、返朴归真的人;就治国而言,指理想的统治者即神圣法律的代言人。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作为辩证法大师的老子向世人推出的济世安民的两大法宝,是对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运用,也是圣人治身、治国的最根本措施。

我们须知,老子的《道德经》是治身理论和治国理论的统一,治国理论源于治身理论,只有从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去阐释《道德经》,才能明白老子伟大的哲学思想及其千古魅力。

先说“处无为之事”。就治身而言,处无为之事,就是要求自我要有虚己守静、无私无欲、自失忘我的精神境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自我不带有任何主观偏见,始终遵循客观规律,让规律发挥作用。“无为”的目的在于大有作为、无所不为。欲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采取辨证的观点:我不直接治身而首先解放心灵,解放心灵的过程就是凝聚真朴的过程,凝聚真朴的过程就是强身建体的过程,朴成则以朴治身,以朴治身才能健康长寿。自我“无为”,才能充分发挥体内每个细胞的内在协调作用,使真朴得以逐渐形成;自我“有为”则灵受制于魂,灵受制于魂则真朴不现。自我的力量是有限的,朴的力量是无限的。我“无为”事朴,朴“无不为”治身。以朴治身,则百邪不侵,百病不生,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目的也就达到了。就治国而言,处无为之事,是要求统治者不要玩弄心计,搞独裁统治,而是虚己谦下,无私忘我,还百姓以自由,充分利用全体人民的智慧,建设公平、公正、正义的国家法律。总之,就是抛弃人治,实行法治。统治者“无为”,法律才会健全、神圣,以神圣的法律治国,国家必然有持久的繁荣和稳定。统治者的智力是有限的,法治的力量是无限的。“处无为之事”,收获的却是无所不为的成果。与之相对的是“有为之治”,而有为之治是所有阶级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它强调的是统治者以一人之心或少数人之心奴役天下人之心。有为的背后是个人英雄主义,是英雄史观。有为之治正是阻碍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悲剧的根源。

现在,人们对老子的“无为”思想认识不明,是几千年封建思想的余毒在作怪,人民群众还没有真正觉醒的缘故。统治者的有为观念,必然导致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而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又必然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

“处无为之事”是言“治”,“行不言之教”则是言“教”。和“不言之教”相对的是设言施教。设言施教是统治者希望利用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观点进行表面说教。有人说,言教只是一种语言游戏和思想控制的拙劣形式。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表面的说教不可能触及每个人的心灵,彻底改变并巩固所有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造就真正意义的人和健康向上的社会。“不言之教”则是通过每个人的自身练功实践活动去参悟大道,实施自我教育,并自觉自愿地摒弃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自我意识,使之逐渐统一到客观规律上来。所以,“不言之教”所追求的教育成果是创造全社会的共识,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因为世界的根本规律是至诚不移的。这一共识的形成必然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不言之教”实际上是将人类的品德修养付诸解放心灵、求证大道的实践过程之中,是对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

“不言之教”关注的是人的灵魂,但又不同于宗教信仰。宗教信徒信奉的是上帝和真主的说教,说教即“言教。”值得辩明的是,佛教和道教的根本,不属于宗教。宗教是讲世界是由唯一的神创造的,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和道教则不同,佛教是讲世人皆有佛性,人人可以修身成佛。所谓佛,是大彻大悟的人,而不是主宰世界的神。道教讲修道成仙,所谓仙,是通过自我修炼塑造出了与自我对立的阳神的人,这一阳神就是朴,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者。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成佛和成仙的人物,但他们要么是师徒关系,要么是同学关系,都是自身修炼的结果,他们之间只有境界的不同,没有身份的不同。佛教和道教虽然也具有太多的“言教”即鬼神说教的成分,但这只是后期的演化,其根本还是没有脱离“不言之教”。奉老子为始祖的道教已经偏离了老学的宗旨,成为和佛教相通的具有出世思想的组织,但是,他们的出世思想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总之,世界上的一切宗教以及佛教、道教,都是老子朴学的未完成式,它们或深或浅地解释了对大道的认识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消除宗教,让人类文化归结到老子朴学思想上来,世界才会和谐有序,人类才能消除信仰危机,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不言之教”的宗旨,是要求万物之灵的人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严肃的、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通过自身实践去开启那个真实存在的既不属于上帝也不属于他人的心灵家园,并利用潜在的智慧,来指导人生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实现“小国寡民”的人间天堂而创造人生价值。“不言之教”,既使灵魂有所寄托,又不去为了灵魂得救而牺牲了尘世生活,因而是积极的、科学的、无与伦比的施教措施。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实践和认识的高度统一,是基于微观认识论并通过自我身心健康来检验真理的。“处无为之事”是法治,“行不言之教”是德治。只有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才能确保人类的和平及人生幸福。“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世界上最科学的方法论,也只有真正体悟大道的老子才能揭示出这一哲学方法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涌现而不躲避矛盾、推脱责任,真朴生成而不占为己有,追求有为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功勋才永不磨灭。“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说圣人有功而不居功,人民却把功劳记在了圣人身上。正如泰戈尔所说:“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却发现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有功而无功。

本章揭示了矛盾的对立转化规律,中心论点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是整部经书的灵魂,以后各章论述都是围绕着“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这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而展开的。

处于“有”的层面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有为,追求功利,施行言教,其结果只能是强化自我意识,加剧自身矛盾和社会矛盾。人类只有彻底转变价值观念,参玄悟道,追求真朴,才能超越自我,创造真我,取得“无为而无不为”、不言而胜于言教的成果。

我们知道,《道德经》是以自身修养功夫即以生命科学作为理论基础的。现在,人们把我国古代的修养功夫通称为“气功”,但是用“气功”二字来说明道家功夫是不恰当的。

它只强调了气的功能,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其认识境界不明确,指导思想狭隘。道家功夫是基于微观认识论,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以返朴归真为最高原则,要求在内创造无限自由的精神天堂,在外创造“小国寡民”的人间天堂。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则是在悟道修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实现的,是不为而为,无私而成其私。因此,我们不妨称道家功夫为“道德功”。道德功是自我通过练功实践活动,平衡阴阳,创造真我,开启智慧,把握世界的本质规律,使自我意识完全符合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追求人生幸福的功夫。

道德功的三要素是:正念,正身,正术。正念(或称正心),是指要树立合乎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生法则统一于宇宙法则;正身,是指端正自身,使身姿合乎修道要求;正术,是指要正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包括导引术、吐纳术、存想术、房中术等。道德功是严肃的人体科学,忽视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极其危险的。正术的背后是强调尊师重教。

修炼道德功依次出现的境界是:一、自我回忆,在道境之中直观人生历程。二、自我透视即返观自身的内部构造。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说的“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就是这一境界,我国的中医理论即基于此。三、细胞、微粒透视,直观人体基因组和微观粒子,破译基因密码和宇宙密码,彻悟人生规律和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四、返朴归真。

跪求有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古文选段或名人名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文言文——论语

《先秦诸子语录·老子》

轴心时代与先秦诸子语录(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第二章)

“美”与“恶”是现实世界中最常见的两种现象,所以老子在第一章开宗明义之后(第一章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先举出这一对现象来进行讨论。我们所看见的现实中的美真的就是精神世界的美吗?我们所看见的现实世界的恶真的就是精神世界的恶吗?老子点到即止,引而不发,我们可以到庄子那里看故事。比如《庄子》中有一篇《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hé)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é)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烙)之,连之以羁絷(zhì),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册)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

(龁:咬嚼。陆:跳跃。义通"峨"。路:大。羁:马络头。絷:绊马脚的绳索。皂:马槽。栈:马床。橛:马口衔木,即今之马口铁。)再看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i1)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u4)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对马进行修饰,对梅加以造型,这在有些人看来,都是非常美的事情,其实都是最最丑恶的事。所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美是一种最不确定的东西,美学是研究“美”的,可是研究了几千年越研究越糊涂,有人说美是主观的,有人说美是客观的,又有人说美是主客观的相互作用。有人说美是有用,马上有人反驳说一幢楼房最有用的地方是厕所……即使是汉字“美”的意思,几千年来也是众说纷纭。有人把“美”看成是会意字,说“羊大为美”(东汉许慎),有人则看成是象形字,是一个头戴羽冠舞蹈的人(我比较倾向后者,因为按许慎的分析方法,我也可以说天上掉下人民币才是美)。

美是主观,美是客观,美是有用,美是好吃,美是好看,美是有钱……是不是越争论越糊涂呢?真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据说现在西方人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美学不再讨论“美是什么”这种抽象的命题,而是改为研究各门艺术的具体的美了。这也就认同了老子所说的“美”是不可言说的观点。

说过了“美”,“善”亦同此,不必详说了。只须举出历史上对于人性的争论,有说性本善,有说性本恶,也是争论了几千年。到1993年上海复旦大学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学生辩论赛,抽到的决赛题目就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从中国的国情看明明应该是维护性善的,却因为抽到了反方而来维护人性本恶,居然也把台湾学生驳得人仰马翻。事后被评为最佳辩手的复旦同学姜丰说出真话:所谓辩论,就是假如你抽到"月亮是方的"这样的辩题,也要全力以赴地去维护。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同上)

是不是只有“美”与“善”的概念才这样说不清呢?不是的,老子认为天下的事情大多都说不清,他接下来一连举出六对矛盾关系,这就是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

有无相生,有可以变成无,无也可以变成有。《老子》11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an1)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ou3)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红楼梦》那副著名的对子"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对此概括得最为经典。

难易相成,说此事难,也就是说彼事易,相比为难。《老子》63章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长短相形,长短是相比较而体现的。尺对于寸来说是长,对于丈来说就是短。俗语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高下相倾,有高才有下,有下才有高。高和下又不是绝对的,站在山脚下,觉得众山皆高大,会当凌绝顶,才一揽众山小。

音声相和,音和声是相和谐的,虽为两者,其实难分彼此。注:古人认为“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两者是有区别的。

前后相随,无前,无以显后,无后,亦无以明前。以今天的知识看,宇宙空间中本无所谓前与后,一直向前走,绕地一圈,又到了后面。从人的心态说也是这样,向前看,觉得自己在后面,向后看,又觉得自己还是在前面,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老子》中还有大量的这类辨证范畴,如“曲-全”、“枉-正”、“洼-盈”、“弊-新”、“少-多”、“重-轻”、“静-躁”、“贵-贱”、“柔-刚”、“祸-福”等等。可以说,一部《道德经》,就是由这一系列辨证组成的。老子为什么要弄出这么多矛盾的东西来呢?无非是说现实的世界不可靠,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也往往适得其反,恰如西方哲学说的“感性经验又是人的认识的严重障阻,只有清除了感觉的杂念,人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而清除感觉的杂念("智障"“执障”)的最好办法,就是指出它们的内在矛盾。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同前)

既然现实中的事情都是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那么,最好就不要多事,因为,当你自以为做了某件美事的时候,很可能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恶果。划分等级—产生斗争;建立国家—发生战争;制礼作乐—礼崩乐坏……(以及恩格斯说的,科学征服自然的每一进步,都会遭到大自然加倍的报复。)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处事。《老子》第3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为无为,则无不治。"所以老子主张"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让人民都能按其朴素的自然本性生活,天下都能按其自然的规律运行,那么也就达到大治了。

《庄子》中有个混沌凿七窍而死的故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柳宗元写了一篇《种树郭囊驼传》——

……问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日: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呼日:"官命促尔耕,勖(xu4)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尔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sun)饔(yong1)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勖,勉励。飧,晚饭。饔,早饭。)

这两则寓言都说明同一个道理,就是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事,当事人自以为是做了好事,其实效果恐怕适得其反。既然如此,还不如放弃人为干预,让事情按自己本性发展。所以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让百姓休养生息,最终能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还有半句:“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事是如此,说话也是如此,你以为说得很对,其实未必,恐怕说得越多,错得越多,还不如不说。所以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56章)最好是效仿"天道",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

然而这就有了一个矛盾,老子既然主张实行“不言之教”,那么他自己为何还要说这么多的废话呢?所以白居易就做了一首诗加以嘲笑:

读老子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言?

这种批评其实还是没有读懂老子的,《老子》虽有五千言,但那都是由一系列矛盾概念构成的(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还有曲与全,枉与直,洼与盈,敝与新,少与多,大与细,等等),“言”与“不言”也是一对矛盾概念,老子通过揭示概念的内在矛盾,用语言否定语言,好象数学中的1-1=0,引导人们在这言说的互相否定中,领悟那不可言说的道理。所以真正读懂老子的人评论说:"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

讲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下面一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

——弯曲才能成为圆(或委屈才能保全),矫枉才能得,低洼才能被充满,旧了才能更新,因为少才能去获取,多了反被疑惑。所以圣人只抱持大道作为天下的楷模。不固执己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有清醒的认识;不自夸,所以才能成就功业;不矜持,所以能为人尊长。正因为不与天下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如邓小平主张“少争论”,结果不争而胜)。

有无相生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