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老子第八章文言文翻译

道德经第八章注解

一、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二、原文:

1、上善若水。

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4、夫唯不争,故无尤。

简译:

1、尚善者的写照若水。

2、水在善念的作用下,就会呈现出利万物而不争的特性,成为去除众人之所恶的处方,所以说水几乎能反映道者的道行。

3、居家之善显灵地,心智之善显博渊,赐予之善显慈仁,言语之善显诚信,品正之善显大治,处事之善显潜能,行动之善显吉时。

4、唯有具备利万物而不争之品质,才能在生命的长河中高枕无忧。

上善的人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怨咎。

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好的行善事像水那样,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水总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水是万物之灵,水能从高处流往低处,也在表述一个做人的道理,这里让我想到了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多好的一首诗,它不就是在表述做人么?为什么要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有一定的道理,做人应该有进有退。才能更长远有的时候表面上是吃亏了,实践中咱们是占了一个便宜。在社会中做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吃亏是福”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有道行的人都是非常善于选择自己的居住的环境(好环境培养好的人才),他们心怀博大、深藏不露,他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他们言必行,行必果,他们治理国家有条不紊,做事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吧事情办理得最好,总是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由于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也不会带来烦恼。(为人处事应该顺从天意,顺其自然。不要与人相争往往退步是像前。)

老子用无形的水,来表达人的心境应该像水一样。它柔和得可以始终从高处往低处流;可以随着各种器物改变自己的形状;可以变成甘露润万物而无声。它刚强得可以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它强大得可以推动巨石、掀翻巨轮。人的思维也要像水一样冲破有形的禁锢,达到无形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致阴致阳,致柔致刚”的道理。

第八章

上善若水。

自然界水有序流动、谦卑包容、润物利生的品德很让我推崇,效法自然最好莫过于效法水了。

为什么呢?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发挥了他的作用,总是很低调,停留在众人都认为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我所推崇的人们应该遵循的生活之路。

像水一样做人,大家注意做到七个“善”:

居善地;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良禽都知道择木而栖,人们居住更要注意选择好地方,风水要好,空气流畅,接近水源的地方,采光也要好了;从社会治安的角度考虑,选择居住之地民风要淳朴;从去为人打工的角度考虑,做贤臣的要择主而侍啊。

心善渊;像水一样思想沉静,学识渊博,考虑问题深刻;

与善仁;与人打交道上态度仁慈,对待他人仁爱、厚道;

言善信;言语表达上说话要讲诚信可靠;

政善治;从政工作上参与社会管理要善于处理政务,要有人们普遍认同的政绩;

事善能;做事上要有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达成目标;

动善时。行动上善于把握机遇,根据空间和时间条件的变化及时决策,迅速行动,抓住最佳的时机来发展事业。

夫唯不争,故无尤。

正确对待人生必须面对的美色、美食、美名、实权、实惠等等考验,让自己的需求理性而不走极端,我们的需要满足时会很快乐,他人对于我们的快乐没有怨恨,这样子的享受就不会给我们精神带来困扰。我们得到的内心不惊恐,一切的拥有都心安理得,我们的心灵多么欢快宁静。

为了让生命行云流水般欢快地奔流不息,请你放下生命不能承载的那些引起精神忧虑、心灵伤痛的欲望吧!

待续。。。。。。。

译者:中国.通河.范平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好的品质如水。水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争功,居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因此,)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地要像水那样渊深,与人交往要像水那样可亲,言语要像水那样信实,为政要像水那样随机应变,做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动要像水那样择时而动。正因为与物不争,所以不犯过失。

赏析:

老子哲学的两个核心:自然和无为。自然是无为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无为”。无为是为了无不为。老子的“道”,有两个常用的比喻意象:一是婴儿,二是水。婴儿表达了“道”的自然,水表达了“道”的无为。水是柔而无为的,无色、无形、无味。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水,却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然而,水却是自然界最大的力量之一,无所不能,无坚不摧。它小可以只有一滴,大可以汇成江河;遇冷可以化为三尺坚冰,遇热可以变成滚滚蒸汽;安静时可以平滑如镜,激荡时可以掀起滔天巨浪。它可以润物无声,可以托起万吨大船,也可以冲垮房屋,可以令钢铁腐烂……后者是水的一个“不仁”的特征,也是道的特征之一。

文言文翻译

【原文】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1)篑:音kuì,土筐。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原文】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韩非子 大体》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富有。所以君子要像天地那样遍覆毕载而使万物齐备,要像山海那样不立好恶、不择小助而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忿怒引起的毒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归真返朴,把道作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

《管子 形势解》以下段落的译文

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贤明的君主不会讨厌支持他的人,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支持他;饱学之士不会讨厌学习,所以才能成为圣人。

孟子•离娄章

徐僻问:"孔子经常推崇水,说'水啊!水啊!‘,请问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孟子回答说:“有源泉的水都是滚滚而来,不分昼夜,先注满沟渠再前进,最终到达了大海。有根源的事物都是这样的,所以可取。如果没有根源,就象七八月时的雨水,一时也能注满沟渠;但是马上就干涸了,也就是站着等一下那点时间。所以做学问若是名过其实,真正的君子都认为是可耻的事。

孟子说:”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只是一点点(指人性),一般老百姓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古代贤君 舜 明白事物的道理,又懂得人际关系的实质;他是出于仁义去做事情的,而不是为了显示仁义才去做事情。

孟子 尽心上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水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就难以被一般的言论所吸引。观看水有方法,一不定期要看它壮阔的波澜。日月有无比的光辉,小缝隙也能照进去。流水这东西,不充满水坑就不会流走,君子追求大道的志向,不达到一定的成就就不会通达。”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世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1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 大江大海能汇聚容纳百川流水,是因为它所处低下,便为百川之王。

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 天下万物中,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对付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 了。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改变它。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生死。(孙子虚实篇)

【译文】

用兵的规律就象流水,水的流动,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作战的胜利,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敌人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不同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取胜,就叫做用兵如神。所以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固定的常胜,四季轮流更替也没有不变的位置,白天有长有短,月亮也有圆有缺。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富有。所以君子要像天地那样遍覆毕载而使万物齐备,要像山海那样不立好恶、不择小助而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忿怒引起的毒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归真返朴,把道作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

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贤明的君主不会讨厌支持他的人,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支持他;饱学之士不会讨厌学习,所以才能成为圣人。

孔子说,智慧的人爱水,仁义的人爱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喜静;智慧的人容易快乐,仁义的人容易长寿。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如同这江水,日夜不停

徐僻问:"孔子经常推崇水,说'水啊!水啊!‘,请问水有什么可取之处?”

孟子回答说:“有源泉的水都是滚滚而来,不分昼夜,先注满沟渠再前进,最终到达了大海。有根源的事物都是这样的,所以可取。如果没有根源,就象七八月时的雨水,一时也能注满沟渠;但是马上就干涸了,也就是站着等一下那点时间。所以做学问若是名过其实,真正的君子都认为是可耻的事。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带兵的基本战术要象水往低处流那样,不吃眼前亏,避其锋芒,从敌人的薄弱之处打击。用兵在于随机应变,象水那样形状随容器的变化而变化. 能因敌人变化而变化然后取胜的人,可以称他为神。

文言文翻译 老子道德经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注释]

1、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

2、跨:跃、越过,阔步而行。

3、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引语]

在本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本章不仅说明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

[评析]

在帛书甲、乙本中,这一章都抄写在二十二章前面,因为此章与二十一章内容相一致,叙述用的语气、语言也是一种风格。这样的排列顺序,或许是有道理的。本章所具体阐述的问题,仍然是有关社会政治及其得失的内容,同时还包含有辩证法的观点。即“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些表现及其结果往往是对立的、相互矛盾的。这是老子思想中极富精义的部分。不过在这其中仍然贯穿着以退为进和所谓“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这种观点、这种态度绝不是无条件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的,而仅是对现实斗争中某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的策略,这虽然说不上是在逃避现实的政治斗争,但表面上给人的印象却是消极退守、防御。当然,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贯主张。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中第三十八章请贴出,呵呵

古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皮(彼)取此。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释意:

道德高尚者,并不以为自己有德;(实有德)

道德底下者,不承认自己无德,所以没有德;

道德高尚者,并不刻意做作,只是行事皆遵循道的规律;

道德底下者,处处表现出有德,而自认为有道德;

上仁之人有所功成,无心自居

上义之人有所功成,有心自居

上礼之人有所功成,无人与之相应,则以臂拖拽以令人强从。

故失道矣,

失去道的规律即显示出德的品质

失去德的品质而后章显出仁的可贵

失去仁的可贵而后显现义的诚信

失去义的诚信而后依靠礼的根本

礼这个东西

是忠信之未落后的产物,

失去礼让,则容易发生祸乱。

能认识到礼前面的这些规律

即取道之精华

而礼这个东西却是愚笨的人认识大道的起始

所以大丈夫处在这些规律的敦厚之上位

不居处在这些规律的浅薄之下位

处其厚实之处

不居其浅表

故去彼取此。只保存敦厚的精华,舍去不好的浮华。

原文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如下: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道德高尚者,并不以为自己有德;(实有德)道德底下者,不承认自己无德,所以没有德;

道德高尚者,并不刻意做作,只是行事皆遵循道的规律;道德底下者,处处表现出有德,而自认为有道德;上仁之人有所功成,无心自居;上义之人有所功成,有心自居。上礼之人有所功成,无人与之相应,则以臂拖拽以令人强从。

失去道的规律即显示出德的品质,失去德的品质而后章显出仁的可贵。失去仁的可贵而后显现义的诚信,失去义的诚信而后依靠礼的根本。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之未落后的产物,失去礼让,则容易发生祸乱。能认识到礼前面的这些规律,即取道之精华。而礼这个东西却是愚笨的人认识大道的起始,所以大丈夫处在这些规律的敦厚之上位,不居处在这些规律的浅薄之下位。处其厚实之处,不居其浅表。故去彼取此。只保存敦厚的精华,舍去不好的浮华。

老子《五章》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老子《道德眞经》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的翻译

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

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孙雍长《老子注译》的翻译

天地无所谓仁爱,他看待万物如同祭祀用的草狗,祇是任其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爱,他看待百姓如同祭祀用的草狗,祇是任其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不正像那鼓风袋吗?虚静不动,它不会竭尽;越是鼓动,倒越会衰瘪。话语说教太多,命运就会困窘,不如持守著无为虚静。

郭世铭《〈老子〉究竟说甚麼》的翻译

天地不仁,像(人们)对待刍狗那样对待万物;圣人不仁,象(人们)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大风箱吗?空空荡荡而又无穷无尽,只要移动就有风鼓出来。老讲天命是没有出路的,不如保持中间状态。

辛战军《老子译注》

天地之德原本就没有甚麼亲私偏爱,视同万物有如那祭祀求福的“刍狗”一样,当用则自用之,当废则自废之,一切全都顺其自然。明道之君也没有任何私爱偏向,而使群臣百官各尽其用,各守其职,从不妄自干涉,天地之间不正象那鼓风的槖籥一样吗?虽然它看似空虚无物,去能永不屈竭,总是在运转变化中化生万物。因此,君王如果不能守虚出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反而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老子第八章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