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项籍传 翻译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家伙的皇帝位置可以拿过来替他做!”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
大夫曰:匈奴无城廓之守①,沟池之固,修戟强弩之用②,仓廪府库之
积,上无义法,下无文理③,君臣嫚易④,上下无礼,织柳为室,旃■为盖
⑤。素孤骨镞⑥,马不粟食。内则备不足畏,外则礼不足称。夫中国,天下
腹心,贤士之所总⑦,礼义之所集,财用之所殖也。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
义,若因秋霜而振落叶。《春秋》曰:“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⑧。”况
以天下之力乎?
【注释】
①廓,同“郭”,见《论勇篇》注释。
②修:长。
③文理:正常秩序。
④嫚易:互相欺侮。
⑤■,与席古字通,此盖六朝唐人习用之俗字。“旃席为谏”,就是旃帐。(“旃”同“毡”)
⑥素孤:不涂漆、不绘画的木弓。骨镞(z*):用兽骨制造的箭头。
⑦总:聚集,集中。
⑧《公羊传·庄公三十年》:“齐人伐山戎。..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春秋》敌者言战,
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
【译文】
大夫说:匈奴没有城墙防守,没有深池宽沟的护城河,也没有长戟强弓的武器,更没有粮仓和国库的蓄积,他们上边没有义理法律,下边没有正常秩序,君臣互相欺侮,上下没有礼节。他们用柳条编造房屋,用毛毡做屋顶。军队用的是木弓骨箭头,马不喂粮食。他们的内部防守没有什么了不起,对外也谈不上有什么礼义。现在汉朝是天下的中心,人才集中,礼义完备,财用富足。攻打匈奴,我们是以智慧攻取愚蠢,以正义讨伐不义,就像秋霜打落叶一样。《春秋》上说:“齐桓公攻打戎、狄,不过是驱逐他们罢了。”何况我们是以天下的力量来对付匈奴呢?
文学曰:匈奴车器无银黄丝漆之饰,素成而务坚。丝无文采裙祎曲襟之
制①,都成而务完。男无刻缕奇巧之事,宫室城郭之功。女无绮绣淫巧之贡,
纤绮罗纨之作。事省而致用,易成而难弊。虽无修戟强弩,戎马良弓;家有
其备,人有其用,一旦有急,贯弓上马而已。资粮不见案首②,而支数十日
之食,因山谷为城郭,因水草为仓廪。法约而易辨,求寡而易供。是以刑者
而不犯,指麾而令从③。嫚于礼而笃于信,略于文而敏于事。故虽无礼义之
书,刻骨卷木④,百官有以相记,而君臣上下有以相使。群臣为县官计者,
皆言其易而实难,是以秦欲驱之而反更亡也。故兵者凶器,不可轻用也。其
以强为弱,以存为亡,一朝尔也⑤。
【注释】
①丝:指用丝织物做成的衣服。祎(hu9):本指古代男人遮蔽膝盖的东西。本文指男子的下衣。
曲襟:弯曲而互相交叠的衣襟。本文指男女上衣。
②案首:盛粮食的器具。
③指麾(hu9):即指挥。
④木,原作衣,今据卢文弨、张敦仁说校改。
⑤一朝:犹言顷刻之间。尔:语气词,罢了。
【译文】
文学说:匈奴的车辆器具没有用金银丝绸油漆来装饰,但朴素完整结实。穿的衣服没有花纹色彩、上下衣和男女服制的区别,但以完美无缺为务。他们男的没有雕刻奇巧物品的事,女的不去刺绣华丽的丝织进贡,也不做纤细的绫罗绸缎。他们做的东西少但足以应用,容易做成难于用坏。虽然没有长戟强弩,战马良弓;但每家都有准备,每人都有任务,一旦有紧急情况,弯弓上马就行了。他们虽然没有盛粮食的器具,但有可支持几十天的食物,利用山谷做城郭,以水草为粮仓。法律简单,容易辨别,上边税收少,下边容易供给。因此他们很少动用刑罚,人们也没有犯罪的。上边指挥,下边服从命令。他们轻视礼节,但能忠实讲究信用,文字简单,但做事敏捷。所以,虽然没有讲礼节的书,只在骨头、树皮上刻字做记号,大小官员都能记住,并且君臣之间都能互相指使。现在,群臣中为朝廷考虑的人,都说打匈奴看来容易而实际上很困难。就因为这样,秦国曾想把匈奴驱逐走,不仅没有达到驱逐的目的,反而变为自己灭亡。所以兵戈是凶器,不可以随便动用。如果轻易动用,就会使自己的国家由强变弱,由生存变为灭亡,这是顷刻之间的事情。
大夫曰:鲁连有言①:“秦权使其士,虏使其民②。”故政急而不长。
高皇帝受命平暴乱,功德巍巍,惟天同大焉。而文景承绪润色之③。及先帝
征不义,攘无德,以昭仁圣之路,纯至德之基,圣王累年仁义之积也。今文
学引亡国失政之治,而况之于今④,其谓匈奴难图⑤,宜矣!
【注释】
①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好画策,而高蹈不仕。游于赵,会秦围赵急,魏使新垣衍入
赵,请尊秦为帝,以求罢兵。仲连不以为然,见衍责以大义。秦将闻之,为退军五十里。事见《史记·鲁仲连传》。
②虏,原作虐,今据卢文弨、孙人和说校改。《史记·鲁仲连传·索隐》:“言秦人以权诈使
其战士,以奴虏使其人,言无恩以恤下。”《汉书·项籍传》:“乘胜奴虏使之。”此亦作“虏使”之证。
③承绪:继承未竟的事业。润色:增加色彩。本文指发展功业。
④况:作动词,比拟。
⑤难图:难以战胜。
【译文】
大夫说:鲁仲连说过:“秦国任意驱使士兵,像奴役奴隶一样对待老百姓。”所以朝政苛刻,国家就不会长久。高祖受天命平治暴乱,功德巍巍,像天那样高大。而文帝、景帝又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功业。到了武帝时,讨伐不正义的人,攻打无道德的人,使高祖仁圣的道路更光明,美好道德的基业更纯洁,这些都是圣明君主多年施行仁义的结果。现在,你们文学拿国家灭亡、失掉政权的秦朝和我们今天的事业相比,得出难以战胜匈奴的结论,那是必然的。
文学曰:有虞氏之时①,三苗不服,禹欲伐之。舜曰:“是吾德未喻也。”
退而修政,而三苗服②。不牧之地,不羁之民③,圣王不加兵,不事力焉,
以为不足烦百姓而劳中国也,今明主修圣绪,宣德化,而朝有权使之谋,尚
首功之事④,臣固怪之⑤。夫人臣席天下之势,奋国家之用,身享其利而不
顾其主,此尉佗、章邯所以成王⑥,秦失其政也。孙子曰⑦:“今夫国家之
事,一日更百变,然而不亡者,可得而革也。逮出兵乎平原广牧,鼓鸣矢流,
虽有尧、舜之知,不能更也⑧。”战而胜之,修礼礼义,继三代之迹,仁义
附矣。战胜而不休,身死亡国者,吴王是也。
【注释】
①有虞氏:即传说中的舜帝。
②舜服三苗事,见《繇役篇》注释。
③羁:马的笼头。不羁:马不上笼头,比喻人民不受约束。
④尚首功,《史记索隐》:“秦法,斩首多为上功。”“尚”、“上”古通。本文指对敌作战。
⑤固:本来。这里有坚决的意思。
⑥尉佗:即赵佗,秦代真定人。始皇时为南海龙川令。二世时,南海尉任嚣死,佗代行尉事,
故曰尉佗。秦之后,自立为南越武王。见《史记·南越尉佗传》。章邯:秦二世时少府。二世二年,
陈胜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乃使章邯将郦山徒击破周章军。后以赵高用事,邯有所请,
不用,遂降项羽,被项羽封为雍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及《项羽本纪》。
⑦孙子:即孙武,春秋末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
⑧今本《孙子兵法》及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新出土的《孙膑兵法》均无此文。
【译文】
文学说:过去舜的时代,三苗不顺服,禹想征服他。舜说:“这是我的仁德还没有感化他们。”退而施行德政,三苗归服了。那些不能放养牲畜的地方,不受约束的百姓,圣明的君主是不用兵、不动用武力的,认为对他们是用不着麻烦和劳苦内地的百姓的。现在贤明的君主继承圣人的事业,提倡仁德教化,但是朝廷里有权势的人出主意,崇尚打仗的事,所以我们坚决责怪这种做法。有的大臣凭借国家的权力,滥用国家的钱财,自己享受朝廷的俸禄,但不为皇帝效劳,这就是尉佗、章邯之所以成王,秦朝丢掉政权的原因。孙子说:“现在国家的事情,不打仗,虽一日经历百变,也不会亡国。一旦发生战争,军队遍布原野,鼓鸣箭飞时,即使有尧、舜的智慧,也无法挽救了。”打仗取胜后,就要退兵回来修整礼义,按照夏、商、周的道路去走,仁义就随之而来。如果取胜后还不停止打仗,就会使自己丧命、国家灭亡,吴王夫差就是例子。
大夫曰:顺风而呼者易为气(1),因时而行者易为力(2)。文、武怀余力,
不为后嗣计,故三世而德衰(3)。昭王南征(4),死而不还。凡伯囚执而使不
通(5),晋取郊、沛(6),王师败于茅戎(7)。今西南诸夷,楚庄之后(8),朝
鲜之王,燕之亡民也(9)。南越尉佗起中国,自立为王,德至薄,然皆亡天下
之大(10),各自以为一州,倔强倨敖,自称老夫(11)。先帝为万世度,恐有
冀州之累(12),南荆之患(13),于是遣左将军楼船平之(14),兵不血刃,咸
为县官也。七国之时,皆据万乘,南面称王,提珩为敌国累世(15),然终不
免俯首系虏于秦(16)。今匈奴不当汉家之巨郡,非有六国之用,贤士之谋。
由此观难易,察然可见也。
【注释】
(1)气:声气,这里指声音。
(2)《荀子·劝学篇》:“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
(3)三世:指周昭王姬瑕。由成王、康王到昭王,恰为三世。
(4)昭王:周康王子,名瑕。时周室渐衰,昭王南巡至汉水。船人以胶船进王,王乘船至中流,
胶船溶解,王及祭公都没入水中而死。见《史记·周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
(5)凡:周时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辉县境。《春秋·隐公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
伯于楚丘以归。”《公羊传》云:“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此聘也,其言伐之何?执之也。执之
则其言伐之何?大之也。曷为大之,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
(6)晋无取沛事,“沛”当依张敦仁校作“柳”。《公羊传·宣公元年》:“晋赵穿帅师侵柳。
柳者何?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又《昭公二十三年》:“晋人围郊。郊者何?
天子之邑也。曷为不系乎周?不与伐天子也。”何休注云:“与侵柳同义。”即此文所本。
(7)茅戎:即贸戎,今山西省平陆县。《公羊传·成公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贸戎。孰败之?
盖晋败之。或曰贸戎败之。然则曷为不言晋败之?王者无敌,莫敢当也。”“茅”、“贸”音同,《谷
梁传》亦作贸戎”,《左传》作“茅戎”。
(8)《史记·西南夷传》:“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者,
故楚庄王苗裔也。■至滇黔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楚
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9)《史记·朝鲜传》:“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
(10)亡,与忘古通。
(11)老夫:南越王尉佗答汉文帝书自称。这是说尉佗不承认他和汉文帝有君臣关系。
(12)冀州:即天下。《淮南子·泰族篇》:“故汤处亳七十里,文王处■百里,皆令行禁止于
天下。周之衰也,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故得道则以百里之地令于诸侯,失道则以天下之大畏于冀州。”
即此文所本。
(13)南荆之患:指昭王南巡不复事。
(14)左将军:指荀彘。楼船:指楼船将军杨仆。元封二年(公元前109 年),朝鲜王攻杀辽东
都尉,汉武帝派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将应募罪人往讨之。又元鼎五年(公元前112 年),南越
王相吕嘉反,杀死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将罪人及江淮以
南楼船十万人讨平之。均见《汉书·武帝纪》。
(15)提珩(h6ng):珩,同衡,势均力敌。
(16)“俯”字原元,今据郭沫若校补。下文“曾不得七王之俯首”,即承此而言。
【译文】
大夫说:顺风呼喊的人,声音容易传得远,见机行事的人,容易取得成功。周文王、周武王本来很有力量,但是没有为子孙着想,致使三代以后,朝政衰败。周昭王南征过汉水,死而不还。凡伯被戎人囚禁,周天子的使者不能通行。晋国攻打周朝的郊、柳,天子的军队在茅戎被晋国打败。现在西南的少数民族,是楚庄王的后代,朝鲜的国王,是燕国流亡的人。南方的尉佗,原来是中原人,(到南越后)自立为王,道德非常浅薄,全然忘记天下之大,独自占据一州,强横傲慢,自称“老夫”。武帝为万世考虑,恐怕天下会有祸害,再出现周昭王南征的灾难,因此派遣左将荀彘和楼船将军杨仆等人南北讨伐。刀枪没有沾血,那些地方就成了朝廷的州县了。战国时,七个国家都有上万辆兵车,各自称王,势均力敌,多年互相打仗,然而,终于低头成为秦国的俘虏。现在匈奴抵不上我们一个大郡,它没有六国那样的物力和出谋划策的贤士。从这方面去看,战胜匈奴的难易是昭然可见的。
文学曰:秦灭六国,虏七王①,沛然有余力②,自以为蚩尤不能害,黄
帝不能斥。及二世弑死望夷③,子婴系颈降楚④,曾不得七王之俯首⑤。使
六国并存,秦尚为战国⑥,固未亡也。何以明之?自孝公以至于始皇,世世
为诸侯雄,百有余年⑦。及兼天下,十四岁而亡⑧。何则?外无敌国之忧⑨,
而内自纵恣也。自非圣人,得志而不骄佚者⑩,未之有也。
【注释】
①七王:韩王安、赵王迁、魏王假、荆王负刍、燕王喜、代王嘉、齐王建。代王嘉乃赵公子自
立为代王者,虽为代王,仍属赵国,不得另立为一国,故但言灭六国。
②沛然,充盛的样子。
③望夷:秦时宫名。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 年),赵高弑二世于此。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
泾阳县交界处之睦村。
④子婴:秦二世兄子。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刺杀赵高,夷三族。楚将沛公刘邦入秦,子
婴系颈以绳,白马素车,奉天子玺降于沛公。后被项羽所杀。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⑤曾(z5ng):副词,表示意外,即竟、竟然。
⑥“国”字原脱,今据赵曦明说校补。卢文弨曰:“脱‘国’字,赵敬夫补。”王先谦曰:“案
‘固’即‘国’之误,当改不当补。”
⑦《史记·秦始皇本纪》:“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
其势居然也。”此文本之。
⑧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统一天下,三十七年(公元前210 年)死于沙丘,二世三
年(公元前207 年)秦亡,共14 年。
⑨《孟子·告子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⑩骄佚:佚,同逸,骄奢淫逸。
【译文】
文学说:秦灭掉六国,俘虏了七个国王,力量充盛有余,自以为“蚩尤”不能伤害他,“黄帝”
也不能打败他。到秦二世在望夷宫被杀,子婴把王印吊在脖子上投降楚被斩,竟然连七王被俘的下场也得不到了。假使其他六国都存在,秦还可以作为战国之一,本来是不致于灭亡的。怎么知道呢?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世世代代称雄于诸侯,百年有余,到统一天下,才14 年就灭亡了。什么原因呢?因为外面没有敌国侵略的忧虑,而自己就狂妄放纵了。自己不是圣人,成功后不骄奢淫逸的人,是从来没有过的。
文言文翻译!!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项羽本纪本纪
吴树平吕宗力 注译
项籍者,下相人也,〔1〕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2〕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3〕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4〕故姓项氏。〔5〕
【注释】〔1〕“下相”,秦县,在今江苏宿迁县西南。因地处相水下流,故名。〔2〕“季父”,通谓叔父。古代以伯、仲、叔、季为兄弟行次,所以“季父”也用以指最小的叔父。刘熙《释名·释亲属》云:“叔父之弟曰季父。”〔3〕“王翦”,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人,为秦始皇将军,数有战功。事详《史记》本传。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三年,王翦击楚,俘获楚王负刍。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王,在淮南起兵反秦。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破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因为项燕是被王翦打败后被迫自杀,所以也可以说是为“王翦所戮”,功归王翦。项燕曾屡建战功,爱护士卒,受楚人拥戴。他死后,有人认为他死了,也有人认为他逃亡。陈胜起义即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以为号召,事见《陈涉世家》。〔4〕“项”,西周时封国,陈彭年《广韵》卷三《讲》、郑樵《通志·氏族略》第二并云姬姓,康熙敕修《春秋传说汇纂》卷首《姓氏篇》云姞姓。春秋时为鲁所灭,后楚灭鲁,以项封项燕先人。故地在今河南沈丘县。〔5〕“姓项氏”,姓与氏原来是有区别的,姓为原始部落称号,表示血缘所出。氏是姓的支系,为宗族系统的称号。氏的来源,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项氏是氏于国。秦、汉以后姓氏混而为一。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1〕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2〕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3〕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4〕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5〕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尝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6〕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7〕渡浙江,〔8〕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9〕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10〕力能扛鼎,〔11〕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2〕
【注释】〔1〕“学书”,学习认字和写字。〔2〕“兵法”,用兵作战的方法和原则。《汉书·艺文志》兵书类著录有《项王》一篇,当是后来项羽用兵实践的总结。〔3〕“栎阳”,秦县,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栎”,音yu8。“逮”,连及。此指因罪案受牵连。〔4〕“蕲”,音q0,秦县,在今安徽宿县南。“掾”,音yu4n,古代官府属员的通称。“狱掾”,负责刑狱的主吏。“曹咎”,后为项羽军大司马,封海春侯。汉王四年,守成皋时被汉军打败自杀。“抵”,到达。“司马欣”,秦二世时曾为长史,率军随章邯攻陈胜、项梁,后降项羽。汉王四年,与曹咎在成皋之战被汉军打败自杀。〔5〕“吴中”,即吴,春秋时吴国都城,秦于此置吴县,为会稽郡郡治,故城在今江苏苏州市。〔6〕“宾客”,指从他处流寓本地的客民。“子弟”,指本地的土著丁壮。〔7〕“秦始皇帝游会稽”,事在始皇三十七年,见《秦始皇本纪》。始皇这次南游曾上会稽山,祭大禹。此所云“会稽”,是指会稽郡,非指会稽山。秦时会稽郡辖有今江苏东南部、浙江中部以北和安徽东南部。〔8〕“浙江”,即今钱塘江。〔9〕“族”,族灭,全族被处死,为最惨重的刑罚。〔10〕“尺”,秦、汉时一尺约等于今天零点八四尺。〔11〕“扛”,音g1ng,双手对举。〔12〕“虽”,句首语气词,相当于“唯”字。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文言文 项羽冲读书 翻译
老夫聊发少年狂,治肾亏,不含糖。
锦帽貂裘,千骑用康王。
为报倾城随太守,三百年,九芝堂。
酒酣胸胆尚开张,西瓜霜,喜之郎。
持节云中,三金葡萄糖。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阿迪王。
十年生死两茫茫,恒源祥,羊羊羊。
千里孤坟,洗衣用奇强。
纵使相逢应不识,补维C,施尔康。
夜来幽梦忽还乡,学外语,新东方。
相顾无言,洗洗更健康。
料得年年断肠处,找工作,富士康.
项羽从小心高气傲翻译成文言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年龄二十四岁。他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项氏好几辈子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原为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后为楚邑),所以姓项。
项籍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不值得学。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才能抵挡的本领(即兵法)。”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军事学知识。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项梁曾经有罪,于是请蕲地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此事情才得以平息,项梁杀了人,跟项籍跑到吴地去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显露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古代统治者强迫人民负担的劳役,如土木工程等)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吴中青年,根据这个了解他们的能力。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20l4年德州,节选自(《汉书》)的翻译,关于项羽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项籍,字羽,下相人。初起兵时二十四岁。他的叔父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名将项燕。项家世代作楚将,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年少时,学习识字、写字,没有成就,便放弃了;学习剑术,无成就,又放弃了。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认识文字够记个姓名罢了。剑术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习。我要学习能抵抗上万人的本事。”因此项梁惊奇他的志向,便教项籍兵法,项籍大喜,略微知道一点内容后,又不肯学完。项梁曾被梁阳官吏追捕,就请蕲县监狱的办事员曹咎写信给砾阳监狱的办事员司马欣,因此事情才算了结。项梁曾杀了人,和项籍到吴中避仇。吴中贤士大夫的才能都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有大徭役和丧事,项梁常给主办,暗地用兵法组织宾客、子弟,藉此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东游会稽,渡浙江,项梁和项籍一起观看。项籍说: “那个家伙,我们可以取而代之!”项梁捂住他的嘴,说:“别胡说,会灭族啊!”项梁因此认为项籍有奇志。项籍身高八尺二寸,力能举鼎,才能和胆气过人,吴中子弟都畏惧项籍。
秦二世元年,陈涉等人在大泽乡起义。这年九月,会稽代理郡守殷通一向认为项梁贤能,就召他议事。项梁说: “大江以西的地方都反了,这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先下手就能制服人,后行动就被人家制服。”殷通叹息说:“听说先生是楚将世家之后,举大事只有靠足下了!”项梁说:“吴地有奇士桓楚,逃亡在湖泽之中,人们不知道他的住处,只有项籍知道。”项梁就走出去,嘱咐项籍拿着剑在外面等候。项梁再次进去,对郡守说:“请召见项籍,让他接受使命召唤桓楚。”项籍进来,项梁向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就拔剑斩了郡守的头。项梁提着郡守的头,挂着郡守的印。郡守左右随从都惊慌骚乱,项籍砍杀了百十来人。满衙门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没有谁敢站起来。项梁就召集以前所熟悉的干练官吏,讲明这样做是要起大事,于是调集吴中兵员.派人征集下属各县丁壮,得到精兵八千,项梁任命吴中豪杰担任校尉、军候、司马。有一个人未被任用,自己去跟项梁争辩。项梁说: “前些时候某人死了,让您主办某件事,没能办成,因此不任用您。”众人都佩服。于是项梁担任会稽将军,项籍担任副将,巡视下属各县。
文言文 项羽军壁……翻译
白话释义:
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卒少而粮食尽,汉王和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地包围着。到了夜晚,汉王的军队在四面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项王十分吃惊,就说:“难道汉王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国的土地吗?不然为什么楚国人这么多呢?”
于是,项王就在夜间起来,在军帐中饮酒。他有个美人名字叫虞,因受到宠幸而常常跟从在身边;他有一匹骏马取名为雅,也常常骑着它。
于是项王就慷慨激昂地唱起了悲壮的歌曲,并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木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
他连唱了几遍,美人虞姬也跟着唱。项工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流,两边的随从都哭了,没有一个人有勇气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就上马飞奔,部下壮士骑着马跟随奔驰的有八百多人,当夜冲破了汉军的包围,快速向南奔逃。到天亮时,汉军才发觉,连忙派统率骑兵的将领灌婴用五千骑兵去追赶他们。项工渡过了淮河,这时能跟随上来的骑士只有一百多人了。
项王逃到阴陵,迷失了方向道路,就去问一个农夫,那农夫欺骗说:“向左方走。”项王向左,不意陷进了大片低洼多水的泽地,因此汉王的军队也就追赶上他们了。于是项王就又引领着手下向东奔驰,等到了东城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士了。
而汉军追赶的骑兵却有数千人。项王自己估量已经没有办法逃脱,就对他手下的骑士说:“我起兵反秦到今天已经八年了,亲自参加了七十多次战斗,敢于抵挡我的都被我击破,被我们攻击的没有不降服的,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于是就称霸于整个天下。
然而今天终于被困死在此地,这是老天爷有意要我灭亡,并不是战败的罪过。今日已经必死无疑,所以我愿意为诸位癌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取得三次胜利,为诸位来突破重围,斩杀敌将,砍倒汉旗,以使诸位明白,确实是老天爷有意要我灭亡,并不是战败的罪过。”
于是把手下骑兵分为四队,向着四面。汉王的军队在四周包围着他们,有许多重。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拿下汉军的一个将领来。”随即命令面向四方的骑兵奔驰而下,约定冲过山的东面,分三处地方集合。
于是项王大声呼喊着奔驰而下,汉王的军队都望风溃散,项王就将一员汉将斩落马下。这时,赤泉侯杨喜还是个统率骑兵的将领,他追赶项王,项王圆瞪双眼,大声呵斥,杨喜和他的马都十分惊恐,吓得倒退了好几里路。
项王和他的骑兵果真分三个地方集合起来。汉王的军队不知道项王究竟在哪一处,就把军队一分为三,重新包围上来。
项王再骑马奔驰,又斩落了汉军的一个都尉,并杀了八九十个兵卒,然后重新把他的骑兵聚集起来,仅仅死掉两个骑士。于是对他的骑兵说:“怎么样?”骑士都折服地回答:“和大王说的完全一样!”
原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此文出自西汉司马迁所写的《史记项羽本纪》。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 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 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因孔安国为孔子后人,家中有当世失逸的《古文尚书》十余篇,并兼通今古文学。故而司马迁亦尝就《古文尚书》问故于孔安国 ,学习古文经学的故训,以及别择古文资料的古文学,掌握考信历史的方法。而《古文尚书》作为整个古文学的核心,司马迁写上古三代史亦从中作了大量的引用。
附:文言文翻译
项
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
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
马骓,常骑在胯下。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
姬也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
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
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
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
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
过损失了两个人。
于
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项
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
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
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
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
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本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