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心情说说 经典说说 个性说说 搞笑说说 励志说说 节日说说 唯美说说 图片说说

立体描写的句子

《从军行》

qīng hǎi cháng yún àn xuě shān青 海 长 云 暗 雪 山 ,gū chéng yáo wàng yù mén guān孤 成 遥 望 玉 门 关 。

huáng shā bǎi zhàn chuān jīn jiǎ黄 沙 百 战 穿 金 甲 ,bù pò lǒu lán zhōng bù huán不 破 楼 兰 终 不 还 。

作者背景见《出塞》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青海:地名,在今青海湖。

雪山:指祁连山,常年积雪。

玉门关:在今甘肃玉门,是唐代的边疆重镇。

破:击败。

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勾结匈奴,多次杀害汉朝使臣。

这里借指侵扰唐朝西北地区的敌人。

古诗今译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名句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

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

守卫边疆的将士挺立在孤城上,警惕地遥望着四周。

一个“孤”字衬托出形势的严峻和将士的英勇。

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

但是,为了国宝,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

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并且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达到了十分动人的艺术境界。

从军行的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最后两句诗的意:城头上的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的宝刀上的血迹仍干。

【原文】:《军行》作者:李白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军行》作者:李白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王昌龄7首《从军行》

从军行(其一)城西百尺楼,黄坐海风秋。

羌笛关山月,金闺万里愁。

【鉴赏】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了望台上。

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

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

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

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

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

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

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

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

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

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鉴赏】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

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

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

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总是关山旧别情”。

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

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

“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

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

《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

”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

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

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

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

“听不尽”三字,是怨

是叹

是赞

意味深长。

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

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

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

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

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

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

是无限的乡愁

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

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

“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

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

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从军行(其三)【原文】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1.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 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5. 龙荒:荒原.【鉴赏】这首诗是从军行七首中的第三首.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大风突起,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风沙过后,无数枯骨暴露在战场上.这些年来,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战死在这荒凉的边城.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好安葬,别让这些为保卫国家而死的将士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到死还在游荡.这首诗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描写一阵大风吹过古战场将战死的枯骨暴露在外.说明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唐朝前期,中国国力强盛,但在边关战火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无数离开故乡到边关去争战的将士们都死在了离故乡几万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但他们的的报国热情却感染着诗人。

关山迢递,戎马劻勷,奋槊进击,血染征袍……从军行(其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

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鉴赏】“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

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门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

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从军行(其五)【原文】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鉴赏】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

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

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

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

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

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

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

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

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

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

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

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

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

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

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

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

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

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

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

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

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

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

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从军行(其六)【原文】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释】[1]本篇描写了一个志在杀敌保边疆的英雄形象。

[2]胡瓶:西域出产的一种储水器。

落膊:挎在胳膊上。

落,通络。

薄汗:健马名。

[3]碎叶城:古城名,因城临碎叶水而得名,故址在今吉尔吉斯国托克马克城附近,曾是唐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镇治所所在地。

[4]明:白天。

敕(chì):皇帝的诏书。

星驰:星夜奔驰。

封宝剑:赐给尚方宝剑,作为封官的凭证。

[5]楼兰:古国名,见《从军行•其四》注5。

从军行(其七)【原文】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

(一) 段淑君 散文篇幅短小,它一般没有小说那样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戏剧那样激烈的矛盾冲突,因而,散文要吸引读者除了要靠它优美的意境之外,还要靠语言的艺术魅力。

而散文的意境美,也要靠语言来表现。

鉴赏作品的语言,一是要分析作品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体味褒贬、语体、形象、感情等语言的色彩特点;二是要理解炼句的深刻与含蓄;三是赏析造句的整齐与多变,如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四是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五是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

授之以渔——方法技巧展示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散文语言鉴赏题是阅读中难度最高的题目,常常令同学们觉得无从下手,下面笔者结合不同的题型,探讨解题的思路,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 品味遣词的精妙与色彩作为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是使用的比较准确生动且比较有含义的词语,它的含义除了准确、恰且之外,还往往与作者的思想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选词往往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当然,有时也带有颜色本身的一种本意色彩。

一个词语的含义除了本义外,还有比喻义、隐含义、临时义、色彩义、情感义等不同意义,因此,理解这类词语时必须要与文章的思想内容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到位。

例1.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词发生了变化? 相关语段: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

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汇,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

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 你翩然地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旁。

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

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向你致敬,我的手轻轻抚摸你漾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

……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赐给我你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节选自1993年高考试题《青菜》)【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美丽”和“忠诚”两个词语词义的区别,但要正确解答这个问题,不仅要从选词的准确与生动方面考虑,还要从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全篇的主旨入手。

作者先写的是青菜的外部形态——它美丽的绿色和谦卑的形态,因此开头用“美丽”一词与它外部特点吻合,也很准确;之后,作者进而写青菜的品德,用“忠诚”正好与它的内在美德吻合。

而全文主旨是赞美青菜,学习它的好品德,作者用“美丽”和“忠诚”也正吻合了文章的中心。

总之,描写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因而措词也跟着变化。

解题指津:词语选用一般都比较准确生动,结合语境分析其准确与生动的表现义,如有修辞也要分析修辞义及效果,再联系作者情感答出作者的感情义。

鉴赏散文选词的精妙时,还可结合文字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形象之美、色彩之美、音韵之美等。

参考答案:作者从“青菜”的外部色彩写起,进而写它的内在“美德”,由表及里,因此起始句和结尾句的措辞有了变化。

二、理解炼句的深刻与含蓄优秀的作者,有时为了表达思想的需要,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中写一些语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要懂得这些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领会它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语意含蓄深刻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果有艺术手法,还要确认手法,分析效果。

例2.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这句话的含义?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相关语段: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

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

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

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

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

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

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

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

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

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

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

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

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

就是盛唐的长安。

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

秦赢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

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①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选自《散文选刊》1997年第12期中《壶口的黄河》,有改动)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分析】此题第一问考查的是对抽象语句的理解能力。

“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用了拟人修辞。

分析题干,“也是一个飞跃”是说现在的黄河与以前不同。

文中有“这时的黄河……是一个飞跃”的句子,怎么“飞跃”,答案肯定藏在后面。

后面的文段讲了一层意思:这时的黄河活了,有了毫无羁绊的兴奋和放纵。

再往下搜索到了第二自然段“考验也就在这里……”,是说黄河到这里有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按照这两点组织语言做答即可。

解题指津:理解抽象语句的含义应先找出关键词,再结合语境解释关键词的语境义,分析修辞答出修辞义,联系感情,最后总结词语及句子中作者的感情义。

参考答案:(1)站起来的黄河“像人一样活了”,体现出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或表现出“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2)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挡,一往无前。

【分析】此题第二问考查对含蓄语句的理解能力,也是对全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及推断能力。

结尾句已“跳出”了壶口黄河这个中心,它是从另外的角度对黄河的一种赞美,为什么要赞美它

先对文意梳理一下,再分析本句子,本句子有三层含义:“该有人”“应是中国人” “中国人的自传”,这三个词语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强调其含义的,对这三个词语分别作答即可。

解题指津:理解含蓄语句的含义也是应先找出关键词,再结合文意解释关键词的语境义,关注句子的位置答出句子的位置作用,最后答出句子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参考答案:(1)“该有人为黄河立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或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

(2)“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有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入来作传。

(3)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学以致用——边练边思边悟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

完全不必担心栖宿,西天的夕阳还十分灿烂。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

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

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

…‥ 是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

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

或者,干脆来一个大一点的湖泊,但它是这样的纤瘦和婉约。

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荫下。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

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

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

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节选自余秋雨的《沙原隐泉》有删节1、品味上文划线句子的用词特点。

2、 理解加点句子的含义。

3、 如何理解最后这段话的深刻内涵。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

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

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

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

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炼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

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

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

烟也有和烈之辨。

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

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

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哔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

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

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

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

节选自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有删节1、“秋天的况味”“况味”的含义。

2、文中画线句“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中“意味”指什么

(整合文中的话概括) 3、谈一谈选文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一、1、参考答案:用丰富的色彩来突出语言的华丽,如“金黄和黛赭”;用文言的词语来突出语言的典雅,如“清澈和宁谧,纤廋和婉约”;还注重词语的整齐及音韵上的节奏,如:“浮嚣以宁静,躁急以清冽,……”等2、“色彩单纯”是指辽阔的大漠中只有金黄和黛赭两种颜色;“圣洁”指金黄的高贵,黛赭的庄重;“委和”指夕阳下纯净、高贵的大漠,“崇高”在沙漠这种纯净、高贵的环境中,心中升起崇高的感觉。

3、⑴荒漠中山水搭配产生的神韵;⑵人生、世界、历史的神韵需要和谐来创造;⑶人生应该回归最高的真实——宁静、清冽、平实、明丽的人生。

二、1、“况味”的含义是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

2、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炎热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

秋林古气磅礴气象。

秋是代表成熟,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

3、语言节奏优美、欢快,表达方式也是聊天式的浩浩荡荡,并用幽默比喻的写作手法表现作者所走过的心路旅程,全文幽默而机敏,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如何赏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鉴赏内容可以按照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方式、用词特点等四个角度划分为五个类型:1.景景关系。

从诗歌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今昔对比、乐哀结合等,其他的还有如明暗对比、抑扬结合、以小见大等。

2.景情关系。

从诗歌景物与抒情的关系分析,表达技巧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

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用典、化用、互文、双关等。

4.写作手法。

从诗歌的结构特点分析,表达技巧有渲染、烘托、对比、象征、铺陈、照应、过渡等。

5.词语使用。

从诗歌内容上分析,表达技巧有词语的作用(结构、内容两个方面)、词语替换的优劣、词性体现意义等。

一、表达方式(一)景景关系。

所谓景与景之间的关系,是指诗歌为了表现诗人的某种情感在描写景物时景物与景物之间形成的动静、虚实、古今、明暗、乐哀(还有抑扬、大小、明暗等)等关系。

1.动静结合。

【命题热点】所谓动静结合,就是诗歌通过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来表现景物的特征,从而表现诗人的情感。

【名题精讲】(2005年全国卷Ⅲ)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题思路】解答这类题目,可以分为三步:①理解诗歌,分析景物关系。

诗歌描写了一场雨后水池情况,从景物的动与静看,静景有“水面平”、“明镜”、“照檐楹”,动景有“东风”“忽起垂杨柳”“万点声”等;再分析景物之间的关系,诗歌为了表达水池的平静,先描写静景,然后写动景,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②分析题干,确定答题思路。

分析诗歌的目的是回答问题,所以对题干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问要求回答诗歌是如何表现水面平静的,一般的答题思路是:直接引用诗歌词句——对词句做适当的解说或翻译——分析这些词句与题干之间的关系——评价词句使用的优点(有时是缺点)——表达的诗人情感(或诗歌主题)。

对于第二问,除了上文要求思考的问题外,还要思考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即以动衬静还是以静衬动。

③确定语句,按照习惯行文。

通过对答题思路的分析,确定答题的重点词语,然后根据现代汉语习惯形成流畅的语言。

【参考答案】(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2.今昔对比【命题热点】一般的凭吊诗、咏怀诗等都描写凭吊的古战场、古遗迹等,通过此地当年的热闹、繁华等与如今的苍凉、孤寂对比,表现此地的昔盛今衰,表达诗人的壮志难酬、韶光易逝、伤感哀怨或提醒当权者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

【名题精讲】(2007年阳春一中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谷园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①金谷园:西晋豪富石崇的别墅。

②坠楼人:指石崇的爱妾。

③这首诗写作者途经金谷园故地,因见眼前的景象而引起的怀古之思。

(2)从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题思路】所谓“对比”,从景与景之间的关系分析,无关乎是动静、虚实、古今、乐哀、明暗、大小、抑扬等。

分析今昔对比时,要密切关注诗歌描写的如今景物的荒凉、破败以及这种景物体现啊的市人大饿情感。

答题思路:诗歌描写此地古时繁华的词句——解释这些词语表现的景物特征——列举描写此地当今景物的词句——解释这些词语体现的景物特征——表达的诗人情感(诗歌的主题)【参考答案】(2).第一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指金谷繁华的往事,已经随香尘飘忽而去,如今金园已是荒芜一片了:“流水”“青草”“日暮”“啼鸟”“落花”,一派衰败的景象,昔盛今衰的对比中,表达诗人沉重的伤感。

3.虚实结合【命题热点】所谓动静结合,就是诗歌通过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来表现景物的特征,从而表现诗人的情感。

【名题精讲】(2006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

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

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分析题干要求:题目要求回答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衬托手法的运用,一是虚实相生手法的运用。

就虚实相生手法运用的答题思路是这样的:找出实写、虚写的语句——分析实写、虚写景物之间的关系——表达诗人的情感【参考答案】(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虚实结合。

4.乐哀结合【命题热点】乐哀结合的写作技巧中多是以乐写哀。

以乐写哀指诗歌通过描写欢快的景物来表现悲哀的情怀,通过景物与情感之间的对比,更加表现诗人的悲情。

【名题精讲】(2007年豫东示范高中模拟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请分析诗歌是如何以乐景写哀情的。

【答题思路】回答这类问题,首先分析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是欢乐的景物、哪些是悲凉的景物;然后分析所有景物体现的诗人的情感,一般这种情感是悲凉的;最后分析这种情感与诗人之间的关系。

答题思路是:写出诗歌表现欢乐情感的景物的词句——解释景物体现的情感——分析诗人真实的情感——运用术语照应题干。

【参考答案】诗歌的第一句用“花满枝”表现江南美丽的风景;第二句直抒胸臆,用“堪悲”表现寒食节自己生活的悲苦;三、四句写寒食节不吃饭食的原因。

诗歌以江南的美景反衬诗人的悲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出诗人在寒食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二)景情关系。

诗歌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抒胸臆、一是间接抒情。

所谓“直抒胸臆”指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

而“间接抒情”,指借助人、事、物、景的描写,表达诗人情感的方法,一般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等。

1.寓情于景。

【命题热点】寓情于景的特点在于一首诗(或某几句诗)中只有景物的描写,没有直抒胸臆的诗句,诗人的感情全部蕴含在描写的景物上。

寓情于景的说法还有移情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

【名题精讲】(2007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从军行 青海长去晴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 解释下列词语: 孤城: 遥望: 穿: 破: 2. 诗的前两句主要写: ,表明了: ;后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将士: 。

3. 说说诗中所包含的情感: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悲长城。

1. 解释下列词语。

换: 关山: 缭乱: 边愁: 2. 说出诗中所包含的情感: 3. 这两首诗《从军行》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的生活的,比较这两首诗,说说在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

求描写现代男子的帅气外貌的句子

1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剑一般的眉毛飞入鬓角落下的几缕乌发中。

英俊的侧面部轮廓完美的无可挑剔。

2、一双钟天地之灵秀眼不含任何杂质,清澈却又深不见底。

肤色晶莹如玉。

3、乌木般的黑色瞳孔,高挺英气的鼻子,红唇诱人。

4、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

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

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

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

5、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长而微卷的睫毛下,有着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英挺的鼻梁,像玫瑰花瓣一样粉嫩的嘴唇,还有白皙的皮肤…… 6、睫毛轻轻颤动着 依旧冷漠 嘴角微微轻抿 抿出一道优美的弧度 闪着粉嫩的光彩7、那引人瞩目的剔透的深棕色眼眸像是最纯净的琥珀,总透出一股童真,帅气的脸上挂着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8、乌黑色凌乱头发中隐隐有些墨绿的发丝,深黑色的瞳孔竟泛起微微深紫色,显得更加深邃,眼中熠熠闪烁的寒光,给人增添了一分冷漠。

高挺的鼻梁、轮廓分明的嘴唇,把人衬得刚强中有些魅惑。

够了不

概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段文字的大意

《沁园春•长沙》鉴赏(一)〖原词〗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鉴赏】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

特别是在簦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

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簦上幽州台,万端感慨化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簦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

这类名篇佳作举不胜举。

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梗为开阔,气势梗为恢宏,哲理梗为厚重,达到了美与力的最佳融合。

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

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

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

后面的词句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

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

远近高低,全收眼底。

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的立体的秋色图。

这是主客观的统一,更是独抒性灵的个性色彩的浓重铺染

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

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

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

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

特别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

文人对四季的变演极为敏感,但各人对同一自然现象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式等等都千差万别,因此所发出的感慨也不一样。

历代文人对秋的描写大多是悲秋、伤秋的意蕴,唯独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唱出了新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然而相形之下,毛泽东这首词更其壮美,更其阔大。

他不仅状写了秋色秋韵,更揭示了秋力求魂-到底是伟人。

纵观全词就足以看出毛泽东学古不泥古,继承更超越的禀赋和情怀。

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个问题你想过吗

他想过吗

其他的伟人想过吗

没有。

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

上段写的是“今日之游”;描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下段则是回忆“昔日之游”,表述的是小“我”同一个激进的群体发生的关系。

一个人独游多少有点孤寂感,当年同朋友结伴来游,生活是多么充实多么丰富。

长沙,在词人的人生旅程中,是社会生活的初始舞台,又是革命斗争的壮丽舞台。

“峥嵘岁月稠”正是对昔日学习、战斗审核的高度艺术概括。

词人的注意力不在游戏山水,而在对历史使命的指点,在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的等问题的思考。

在忆起往昔岁月时,感情之水顿时形成了拍天的江潮,因而接下来是以“恰”字引起的六个短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随着词句的展开,情感越来越激越,迸出了一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强音:“粪土当年万户侯”

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的气慨多么的豪迈,气势多么的磅礴。

而词的结尾则意味深长。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一问句,呼应了上片的一问,也回答了上片的问题:正是这些“到中流击水”的英豪,代表着“主沉浮”的新生力量。

全词至此,令人思索不已,回味无穷。

《沁园春•长沙》鉴赏(二)《沁园春•长沙》——秋的赞歌《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主席登上诗坛的第一首词,抒发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

该词置于卷首,为毛泽东的诗词世界拉开序幕;同时,它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同类题材的压卷之作。

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

翻阅毛主席诗词,觉得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大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大气,与战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气概较为吻合。

毛主席诗词的开卷之作,就是一首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

毛主席赞美的秋天,是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逍遥自在,得其所哉。

“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

他们却没有自由

于是诗人为之“怅寥廓”,在这“寥廓”的秋天,诗人的惆怅像秋天一样“寥廓”,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不禁像“天问”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屈原“天问”时,等待“天”的回答。

而诗人设问时,答案是了然于胸的,那就是: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将唤起民众来主宰沉浮。

由于当时革命形势不甚明朗,所以诗人“怅寥廓”。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毛泽东诗词的开卷之作怎么没提国家和人民

其实,那“问苍茫大地”,不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吗

诗人因不能“竞自由”而为之“怅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吗

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与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和历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诗人是一脉相承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再回到那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吧,他们是诗人的好友,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们将为中华民族“竞自由”,为苍茫大地“主沉浮”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是很有兴味的。

历代青少年诗人,大多以“万户侯”为目标。

爱国诗人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南宋杰出词人刘克庄醉后仍感叹“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诗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表示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

在毛主席的诗词中,该词是各方一致赞誉的,其艺术成就多有论述,下面讲一点独特感受。

当我们品味该词时,最初会觉得,从“独立寒秋”至“鱼翔浅底”是一幅湘江秋色图,一位青年在湘江边欣赏秋光,一切仿佛是静止的,凝固的,青年仿佛千百年前就站在那里了。

他是谁

在想些什么

他是被贬长沙的贾谊

在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的湘江凭吊屈原

想象的时空是无限的。

而“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如奇峰突起,使上述一切都动了起来,活了起来,那看似千年凝固的“万类”和“霜天”,原来并没有凝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天上地下,它们都在“竞自由”

动静切换是这样的自如,动静反差是如此强烈,而这一切都由那看似信手拈来的“竞自由”三个字完成了,说是“神来之笔”当不为过吧

作为对比,我们来看一下柳永的《望海潮》。

其上阕铺陈“钱塘自古繁华”,下阕描绘了一幅西湖秋色图:“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随后是“千骑拥高牙”的达官出游图。

最后归结为“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虽有人物动作,但只是静态写生,词句华丽却缺少灵魂。

好一个“竞自由”,它浓缩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物竞天择,自由平等正是那个时代的追求。

在全词中,这三个字不仅完成了动静切换,而且承接了由“万类”到人类的转换。

随后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全词推向高潮。

如果说上阕动静有度,则下阕就是张弛有致了。

前边的许多句子,初看不过是记述少年游冶之事,是浪漫的,轻松的,悠闲的。

“曾记否”三字如猿臂舒展,随后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弯弓如满月了。

回头再读前边那些看似随意的句子,则顿时充满了张力,那是风华少年为人类“竞自由”的英勇斗争。

在这里,只需举出新民学会和《湘江评论》就足够了。

融豪放和婉约于一体,是该词的一大艺术特色。

如果只看静态,该词堪称婉约大师的杰作。

静观毛泽东的“湘江秋色图”,想必不会逊色于柳永的“钱塘秋色图”吧。

而毛泽东的“湘江秋色图”一旦动了起来,柳永恐难望其项背了吧

写到这里,顺便看看辛弃疾一首著名的词《水龙吟》,也是写秋天的。

开头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随即笔锋一转,写青山“献愁供恨”,继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悲叹 “无人会,登临意”,最后是杜鹃啼血,“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烈士悲秋,惟此为最,令人不忍卒读。

婉约派指该词过于直露,但词人国恨未雪,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恐怕很难含蓄了。

稼轩词豪而含悲,豪而含恨;毛泽东词则豪气干云,豪情贯日,盖时代和际遇使然。

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

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自由是灵魂,秋天的万物因“竞自由”而充满生机,风华少年因“竞自由”,为自由奋斗而英气勃发。

《沁园春•长沙》是诗人毛泽东的开卷之作,实际上是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宣言书,但诗人寓动于静,寓张于驰,其锋藏而不露,其势引而不发,其词雅而不激。

诚如古人所言,引而不发,跃如也。

《沁园春•长沙》鉴赏(三)“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

这里的“意”指的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象”指的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

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笔者认为,如果从意象美的角度去赏析这首词,对准确把握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也许能另辟一径。

《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

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

而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

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于立意的,古代文人墨客的“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就正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

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将“意”立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之“象”便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杜甫的《登高》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取之“象”也自然离不开那“哀猿”“落木”等。

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还表现在意象的表达上。

意象的选择固然很重要,但意象的表达则更应别具匠心。

诗人笔下的意象不应是客观的白描,而应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为了给选取的客观物象“灌注”更多的生气,很注重意象的表达,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其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

诗人除了表现山红水绿的静景的优美外,还着意描写事物动态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由于“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如果把“击”“翔”换作“飞”“游”,就表达不出雄鹰展翅飞翔时矫健有力的姿态,表达不出鱼游水中那轻快自在的情趣。

诗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竟”字,则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

诗词中的意境内涵不仅包蕴在一个个意象之中,更体现在意象的组合关系之中。

诗人们写诗,往往将一个个单一的意象按照美的规律,组成有机的、有时空距离的、有层次的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向读者展示绚丽多彩的生活图景,传达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

诗人们常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意象的组合,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中主要采用并置式和辐射式两种方式。

诗词意象的并置,如同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组接,主要将单个的意象以并列的形式相互并置在一起,从而形成全词整体的“复象美”,亦即组合美。

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从整体上看都是并列关系,诗人以并置的手法将意象组合在一起,并且注意动静搭配,远近结合,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

又如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也是两两并置,突出了年轻的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

诗词意象的辐射,即在群体意象中以一意象为中心并由此向四周“辐射”而形成一个意象群。

仍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七句为例,“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意象则是在中心意象“万类霜天”的辐射下形成的,下阕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两个并置的复合意象也是在“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的辐射下形成的。

而从全词看,中心意象应该是“独立寒秋”的“我”,其他意象则是在这一中心意象的“辐射”下形成的。

在这里,胸怀博大的看风景人也便成了“风景”,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呵!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由于选取物象典型,表达意象生动,组合意象巧妙,创造出了高远的意境,形成了一幅幅壮阔的画面,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效应。

《沁园春•长沙》鉴赏(四)一、情景交融,叙议结合本词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但又紧密联系,浑然一体。

上阕写景,句句有情,在描写象征长城、大河、高山、高原时,倾注着赞美祖国河山的爱国深情;下阕议论、也结合着抒情,在评说古代帝王和当代英雄时,注入颂扬当代英雄之情。

上阕写景是下阕议论抒情的基础,下阕议论抒情是上阕写景的必然结果。

作者就是这样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赞颂壮美的河山、无产阶级革命的英雄的。

二、用词精确、形象、修辞生动、确切这首词运用词语非常精确,如“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中的“惟”和“顿”都是副词,起修饰限制作用,“惟”字有力地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唯一的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在句中强调黄河上上下下波涛滚滚的气势一下子失去,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的速度。

再如“舞”和“驰”这两个动词,“舞”,起舞、飞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驰。

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本词不仅用词精炼,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

上述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就是巧用比喻。

再把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象,比做红装素裹的少女,更是想象奇特,比喻确切。

“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更把“山”、“原”拟人化了,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沁园春•长沙》鉴赏(五)一代伟人的革命浪漫情怀——读毛泽东的两首《沁园春》有感泉 恒 欢 廷毛泽东一生写过两首《沁园春》。

写《沁园春•长沙》时的毛泽东时年32岁。

当年,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

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九月毛泽东在广州参与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十月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

毛泽东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

《沁园春•长沙》(1925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竞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写《沁园春•雪》的毛泽东时年43岁。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当年,毛泽东亲率红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

元月二十六日,大年初三,毛泽东从瓦窑堡出发,向黄河渡口开进。

二月间晚遇大雪,次晨踏雪行军,感触良多,宿营时挥毫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1936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比较两首《沁园春》,《沁园春•长沙》意境是雄奇奔放的。

毛泽东1936年在对斯诺的谈话中就指出,1920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他的思想基本上就没有改变过。

这个基本思想的内容有许多,其中一个是“阶级斗争”,一个是群众观点,是非常突出的。

而这两点都是中国历史传统所没有的。

特别是,一旦毛泽东有了一个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高扬气概与精神,从气概气魄上,也就有了“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高度,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信心与气魄。

而12年之后的第二首《沁园春•雪》则已经具有了更为实际的寄托。

在这个方面,除了应该注意长征、延安时期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东联抗日等因素外,还应该注意,毛泽东在词中所点评的历史人物都是历史上的开国之君。

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明确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态度与看法。

这个评论,既包含着对历史上的封建帝王将相、即使是那些开国之君的蔑视,隐含着对当代国民党及其领袖的轻视,又充分体现出毛泽东对无产阶级革命和通过革命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的自信,体现了毛泽东对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可开创新中国的人民领袖的赞许。

郭沫若在评论毛泽东的诗词时说,毛泽东的诗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的思想。

评论家认为,毛泽东《沁园春•雪》的立意“以江山起笔,从帝王着眼”,意境是高深的,情致是优美的,气势是宏大的。

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万里长征后,紧接着又在毛泽东的率领下,从陕北出发,渡河东征,奔赴抗日前线,就在这个时候,他填写了《沁园春•雪》一词。

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蒋介石却决心发动内战。

为了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将写成近十年的《沁园春•雪》咏雪词赠与柳亚子,并在重庆发表。

当年发表毛泽东词作的重庆《新民报晚刊》编辑吴祖光先生认为,《沁园春•雪》全词从满天飞雪的北国风光写起,从长城内外到大河上下;从妖娆多娇的壮丽山河到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从景到人,从古到今,归结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从风格上的涵浑奔放来看,颇近苏辛词派,但是遍找苏辛词亦找不出任何一首这样大气磅礴的词作;真可谓睥睨六合,气概万古,一空依傍,自铸伟词。

《新民报晚刊》当时的按语说,《沁园春•雪》“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当时蒋介石也通过报纸读到了这首词,他不相信这是毛泽东填的词。

尽管他不会填词,但凭着直觉,他品味到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好词,借古说今,意境不俗。

他找来了谋士陈布雷,这是一位替蒋介石起草文稿的文人。

蒋介石问:“布雷先生,你看,毛泽东这首《沁园春》词是他作的吗

”尽管蒋介石希望说出“不是”二字,但是陈布雷是一个忠实于主人的文人,他觉得不能对蒋介石撒谎。

回答使蒋介石感到失望。

他又问:“布雷先生,你觉得这首词写得如何

”“气度非凡,真有气吞山河如虎之感,是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啊

”“难道就没有不尽人意之处,譬如说音韵、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方面

”蒋介石千方百计想找出一点差错。

“据我所知,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历史是非常精通的,填词作诗,算不得什么难事。

”“我看他的词有帝王思想,他想复古,想效法唐宗宋祖。

”蒋介石眼睛盯着陈布雷,似乎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这个嘛,倒是有。

”陈布雷小心答道。

“那好,你赶紧组织一批人,写文章以评论毛泽东词的名义,批判毛泽东的‘帝王思想’,要让全国人民知道,毛泽东来重庆不是来和谈的,而是为称帝而来。

”蒋介石一声令下,御用文人们忙碌起来,官方控制的报纸纷纷登出文章,含沙射影地攻击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

《沁园春•雪》所引起的轰动和这一诗墨雄浑劲健的书风所倾倒的万千墨友,除了拉开毛泽东的正义之师和蒋介石军队决战的总帷幕外,也宣示了“风流人物”和“只识弯弓”者的分野。

这是一篇谋章布白独出机杼的诗墨,整幅作品豪气吞海,雄峻超逸。

纵观全貌,戈戟森然,如旌旗猎猎。

《沁园春•雪》在重庆发表之后,轰动山城,影响及于全国。

世人从而知道了毛泽东不独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文学家和伟大的诗人。

立体描写的句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