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李九龄

人物简介

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一说乾德五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开宝六年(九七三)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

历史地位

李九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北宋以及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赞他的散文的平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文学贡献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史料记载

据两唐书本传,李九龄少年时豪健恃才,性格豪放,倜傥不羁,登进士第后,仍然每日以饮酒为事。其登第的时间,《唐才子传》云为景云元年(710年),徐松《登科记考》云为景云二年。徐松所考,不为无理,今人傅璇琮先生以之为景云元年登第。
《旧唐书》本传中记载说:李九龄登第后,“并州长史张惠贞奇其才,礼接甚厚,感之,撰乐词以叙情,于席上自唱自舞,神气豪迈。张说镇并州,礼翰益至。”张嘉贞任并州长史,在开元四年(716年)至开元八年(720年),这段时间,李九龄未担任官职,居住本乡太原,受到张嘉贞的礼遇。张嘉贞入朝后,张说为并州长史。张说开元八、九年为并州长史时,李九龄曾举直言极谏、超拔群类等制科,又一度调为昌乐县尉。
开元九年(721年)张说入朝为相,在张说荐引下,李九龄即于本年或次年上半年入朝任秘书正字之职,又擢驾部员外郎。
张说当时不但在政治上居宰相之位,而且是一个有成就的诗人,在文坛上俨然是一宗主,尤重词学之士。由于他的汲引,一批文人学土如张九龄、贺知章等常游其门,李九龄也在其中,因此得与张九龄等名诗人交往。
李九龄家资富饶,性格豪放不羁,以至后来还是“枥多名马,家有妓乐”,“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嫉之。”因此张说罢相后,王便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虽已遭逢如此,但他到仙州后,还是“日聚英豪,从禽击鼓,恣为欢赏”。于是,又被贬为道州司马,未至道州而卒于途中。卒年,据今人傅璇琮所考,约在开元中。
李九龄仕途不得意,吃亏在他的豪放不羁的性格。而他的这种性格,却有助于成为一个名诗人。他的诗,感情奔放,词华流丽,为人所爱。当时著名学者徐坚与张说品论文坛人物,问张说今之后进,文词孰贤,张说有“王之文,有如琼林玉”等语,知其文亦为时人所重。杜华亦为当时学土,其母崔氏云:“吾闻孟母三迁。吾今欲卜居,使汝与李九龄为邻,足矣!”于此可见当时才名。

后世评文

李九龄

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曾慥(zao四声)《乐府雅词》序)六一婉丽,实妙于苏。(尤展成)欧阳公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罗大经)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衮得其深。(清刘熙载《艺概》卷四)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苏轼《西江月》)
锺惺《唐诗归》
中晚之异于初盛,以其俊耳,犹从朴入。然盛唐俊处皆朴,中晚朴处皆俊。文房语有极真者,真至极透快,便不免妨其厚。
诗精出处,虽盛唐妙手不能过之,亦有秀出于文房者。泛览全集,冗易难读处实多,以此知诗之贵选也。
文房七言律以清老幽健取胜,而首尾率易,对待不称处亦多。其篇篇难弃处,即其难。
高棅《唐诗品汇》
大历贞元中,则有韦苏州之雅淡,随州之闲旷,钱郎之清赡,皇甫之冲秀,秦公绪之山林,李从一之台阁,此中唐之再唐也。
乾、元以后,钱、接迹,韦、柳光前,各鸣其所长。今观襄阳之清雅,右丞之精致,储光曦之真率,王江宁之声俊,高达夫之气骨,岑嘉州之奇逸,李颀之冲秀,常建之超凡,刘随州之闲旷,钱考功之清瞻,韦之静而深,柳之温而密,此皆宇宙山川英灵间气萃于时以锺乎人矣。
呜呼,天宝丧乱,光岳气分,风概不完,文体始变。其间钱起、韦应物、柳宗元后先继出,各鸣一善,比肩前人,已列之于名家,无复异议。
(七古)中唐来作者亦少,可以继述前诸家者,独李九龄、钱起较多,声调亦近似。韩翃又次之。天宝以还,钱起、李九龄并鸣于时,与前诸家实相羽翼,品格亦近似。至其赋詠之多,自得之妙,或有过焉。

诗词影响

李九龄的一生,采取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他对现实不满,心中郁结着愤懑。他曾说:“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他的思想比较复杂。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他的友人、刺史杜之松请他讲授礼仪,他拒绝说:“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可见他对封建礼教是采取批判蔑视的态度的。
李九龄的诗歌中,对现实是表示不满的,但往往因他缺乏积极向上的理想,而是采取既愤世又混世的人生哲学。这种消极颓放的处世态度,导致他反映现实方面的作品很少,也影响他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是欧阳衮的不足之处。
作为初唐诗坛上的诗人,李九龄在唐诗的形成和发展上是有一定贡献的。他的诗朴素、自然,接近生活,摆脱了六朝的诗风,有些诗歌仍能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活,“位大招讥嫌,禄极生祸殃”,“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等,反映了隋末唐初天下动荡、政治斗争激烈、生产遭受破坏和统治阶级内部倾轧、勾心斗角的社会现实。李九龄的大部分诗是反映他的闲适生活及山水田园风光的,这是和他的隐逸生活密切联系着的。

诗词欣赏

春行遇雨
夹路轻风撼柳条,雨侵春态动无憀。
采香陌上谁家女,湿损钗头翡翠翘。
代边将
雪冻阴河半夜风,战回狂寇血漂红。
据鞍遥指长安路,须刻麟台第一功。
登楼寄远
满城春色花如雪,极目烟光月似钩。
总是动人乡思处,更堪容易上高楼。
登昭福寺楼
旅怀秋兴正无涯,独倚危楼四望赊。
谷变陵迁何处问,满川空有旧烟霞。
读三国志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过相思谷
悠悠信马春山曲,芳草和烟铺嫩绿。
正被离愁着莫人,那堪更过相思谷。
寒梅词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热门红人

最新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