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俞平伯
俞平伯,早年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赴日本考察教育。曾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执教。后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47年加入九三学社。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顾问,中国文联第一至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生平年表
清朝国学大师俞曲园
俞平伯曾祖父俞樾(号曲园),为清代朴学发展史上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经学家和文字学家。其父俞陛云,在诗词研究方面亦颇有造诣,有《小竹里馆吟草》、《诗境浅说》等著作传世。俞平伯自幼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奠定了雄厚了旧学基础。
1900年1月8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日)生于苏州马医科巷曲园春在堂,乳名僧宝。
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部,其时正是新文化运动从兴起走向蓬勃发展的时期。年轻的俞平伯也受到了五四运动的洗礼。
1917年与杭州才女许宝驯结婚,开始爱好昆曲。
1918年5月, 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题为《春水》的新诗。10月,参加新潮社的筹备工作,并被推举为干事部书记。同年,他与同学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潮社。以后陆续发表过《冬夜》等诗集。
1919年4月,参加平民教育讲师团,为传播新文化观念而四处奔走。
1919年11月,北大毕业后,先后在杭州第一师范、上海大学任教,其间与热心新文学的朱自清、叶圣陶、郑振铎等结识。
1921年,俞平伯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1923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人成立朴社,集资出版进步书刊。同年,俞平伯出版《红楼梦辩》,考证出《红楼梦》原书只有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与胡适一同称为新红学的奠基人之一。
1925年任教于燕京大学。
1928年去清华大学。
1935年在清华园成立“清华谷音社”,推广昆曲。
1946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授。
1953年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研究室,将旧著《红楼梦辩》修订后易名《红楼梦研究》出版。
1954年毛泽东亲自发动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反动思想”的全国性政治大批判,是当时的著名事件。“文革”中俞平伯受到更多迫害,去河南息县干校劳动。
1986年元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庆贺俞平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大会”,对他在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0年10月15日,以90高龄逝于北京三里河南沙沟寓所。
“红学”研究
俞平伯最初以创作新诗为主。俞平伯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是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提倡过“诗的平民化”。曾与朱自清、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创办五四以来最早出现的诗刊《诗》月刊。
1921年,俞平伯开始研究《红楼梦》。两年后,亚东图书馆出版专著《红楼梦辨》。1952年,又由棠棣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研究》。1954年3月,复于《新建设》杂志发表《红楼梦简论》。同年9月,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然仍不放弃对《红楼梦》的研究。有史料记载,俞平伯所在的文学研究所从1954年11月25日至12月27日,共召开了6次批判会。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主席团从10月31日至次年2月8日,共召开8次批判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协也召开联席会议,并组织了专题批判小组。据统计,仅1954年10月24日到年底1个多月的时间里,共组织各种层次的座谈会、批判会110多次,发表批判文章500多篇。
俞平伯对其晚年的学术生涯曾用“只有旧醅,却无新酿”八个字来概括。
1986年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俞平伯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举行了庆祝会。“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庆祝会”的举行,标志着1954年对俞平伯不公正的批判,至此有了结论。胡绳在致词中,称1954年对他的政治围攻是不正确的,它伤害了俞平伯,在学术界产生了不良影响。 [1]
1987年,应邀赴香港,发表了《红楼梦》研究中的新成果。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论著合集。
1990年10月15日,俞平伯在即将撒手人寰之际写下了这样的遗言:“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是大非!千秋功罪,难以辞达。”[1]
昆曲之爱
1956年俞平伯创办了北京昆曲研习社。8月19日,昆曲研习社在他家老君堂老屋召开了成立大会。那时高雅的文人大都认为京剧太白,唱词粗俗,不够精美;在书斋里,在案头上,继续在拍着唱着的,仍然还是昆曲。
俞平伯家是世代高雅文人,俞平伯的夫人许宝驯家也是世代书香。俞许两位都是从小听昆曲看昆戏长大的。尤其俞夫人,嗓音又好,拍起曲子来字正腔圆自不在话下,还能填词度曲,即为曲词配上曲谱——作曲,或用传统成曲填上新词。
在1956到1964年这八年时间里,北京昆曲研习社在俞平伯领引下,对昆曲的研究、传习起了十分良好的作用。不少连专业剧团都不问津几乎濒于绝迹的曲目,在俞平伯手下恢复了青春;就是像《牡丹亭》这样永垂不朽的名著,由于原剧过于冗长,也已难于适应时代的快步,在俞平伯亲自主持与倡议下,经过精心的整理与改编,终于又以全剧的形式,恢复了她的舞台生命。[2]
文学创作
《红楼梦辩》(1923年初版,1953年改名《红楼梦研究》再版)
诗集:《冬夜》(1922年)、《古槐书屋间》、《西还》、《忆》
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等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全集》(孙玉蓉主编 1998年出版)
纪念场所
俞平伯纪念馆位于德清县乾元镇,以大量实物和文字说明,充分展示了他一生的学术成就与贡献。俞平伯纪念馆展厅面积约200平方米,展览分为:幼承家学;投入新文学运动;旧体诗词;《红楼梦》研究;爱国知识分子;业精于勤;故乡情等七个部分。
俞平伯铜像安放在纪念馆毗邻的大家山公园山顶,大家山(也称市亭山),俞平伯铜像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塑造,底座安放着他的骨灰,铜像肃穆安祥,充分体现出这位学者的高尚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