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好词好句

吴少微

人物简介

吴少微吴少微

吴少微,唐文学家,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武周长安中(701—704)累授晋阳尉。中宗神龙初,由吏部侍郎韦嗣立称荐,升任右台监察御史。与富加谟特相友善,神龙二年(706)三月,加谟去世,病中少微,闻讯大恸,赋诗哀惮,不久亦卒。与加谟、谷倚,皆以文词著称,誉为“北京三杰”。唐初,文士所撰文章碑颂,皆宗徐(陵)、庾(信),浮俚不竟,少微与加谟一反流俗,文章皆以儒家经典为本,崇雅黜浮,浑厚雄迈,时人争效之。号为“吴富体”。少微所作《崇福寺钟铭》,尤为时人所推重。著录有集十卷,已散佚。《全唐文》收录其《为并州长史张仁亶进九鼎铭表》等六篇文。《全唐诗》收录其《哭富加谟》、《长门怨》、《古意》等诗六首。

富吴体

“富吴体”是唐代古文运动中最早出现的新式散文文体,由初唐文士富嘉谟、吴少微在晋阳为官时所创。
富嘉谟,雍州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以进士入仕。武后圣历年间,武则天令张昌宗“尽收天下文词之士”修撰大型类书《三教珠英》,富嘉谟参与了该书的编撰。长安年间(公元701至704年)富嘉谟出任北都晋阳尉,后入朝为左台监察御史,不久病逝。身后留有文集五卷,今佚。《全唐文》存其文四篇。
吴少微,新安(安徽歙县)人,与富嘉谟同时,“亦举进士,累至晋阳尉”,后入朝,官拜右台监察御史。富吴二人在晋阳为官时,情投意合,相与莫逆,他们的文才受到了并州长史的赏识,“待以殊礼,坐必同榻”。初唐之时,因受六朝骈文影响,“文人撰碑颁,皆以徐(徐陵)、庾(庾信)为宗,气调渐劣。嘉谟与少微,属词皆以经典为本,时人钦慕之,文体一变,称为富吴体。”富、吴二人由此声振文坛。
富嘉谟、吴少微任官晋阳时,有魏郡(今河北处大名县)人谷倚任太原主簿,三人“皆以文词著名”,人称“北京三杰”。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富吴体”的代表作是富嘉谟的《双龙泉颂》、《千(虫蜀)谷颂》和吴少微的《崇福寺钟铭》。三篇文章,“词最高雅、作者推重”。惜富嘉谟的两篇文章今已佚失。
双龙泉、千(虫蜀)谷均为北都晋阳附近名胜。双龙泉即今太原市阳曲县西北的南、北龙泉。两泉相距仅五百米,周围山峦起伏,林木荫翳。泉旁有大安寺,建于唐初,寺内有佛塔一座,俗称“唐僧宝塔”,为贞观年间高僧玄奘法师传经之所。千(虫蜀)谷是太原西北的一条峡谷,古代为晋阳通西北诸州的孔道,其东口为著名的天门关,隋炀帝曾在此开辟交通,修设栈道,故名杨广道。此地山崖如削,谷径幽深,“天门积雪”为古代晋阳八景之一。由此可见,富嘉谟的西篇文章都属山水游记类散文。富的文章曾受到盛唐文坛的推崇和赞许,开元文坛领袖张说赞其文章“如孤峰绝岸,壁立千仞,浓云郁兴,震雷俱发,诚可畏也,若施于廊庙,骇矣。”这样的风格,正和“纤靡淫丽,嫣然如妇人小儿嘻笑之声”的骈文形成鲜明对照。
吴少微《崇福寺钟铭》(全唐文作《唐北京崇福寺铜钟铭并序》)是仅存的“富吴体”代表作。崇福寺在晋阳南五里,为唐代晋阳名刹。《崇福寺钟铭》是吴少微为崇福寺铜钟撰写的铭文。文章继承了先秦、西汉散文的写作特色,文字上简淡清新、朴质幽雅,毫无雕琢和浮华;句式上一反当时的四六文固定格式,用灵活多变的两字句、三字句、五字句,读起来节奏明快,起伏跌宕,语气上浑厚雄迈,气势不凡.显示了吴少微出众的才华和“富吴体”独特的风格。
“富吴体”做为唐代古文运动创作实践上最早出现的新的散文文体,开唐代古文运动之端绪。初唐时期,“天下文章尚徐、庾,俘俚不竞”,“气调渐劣”。武则天时,陈子昂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学复古的主张。但陈子昂的文学复古主张有其局限性:一是体裁上仅限于诗歌,二是复古口号仅停留在理论方面,在创作实践上并未摆脱六朝文风的羁绊。而和陈子昂几乎同时的富嘉谟、吴少微,一反六朝骈文“纤靡淫丽”的陈腐习气,独树一帜,创立了“雅厚雄迈”的新式散文文体,其文章“人争慕之”,天下传颂,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果说陈子昂是唐代文学复古的最早提倡者,那么,富嘉谟、吴少微则是唐代文学复古的最早实践者。富、吴用新式散文取代骈文的大胆尝试,走出了唐代古文运动最为重要的一步,是对古文运动的突出贡献。
“富吴体”“以经典为本”的创作特色,对其后的古文运动影响至深。盛唐的散文作家萧颖士、李华、元德秀、元结,中唐的独孤及梁肃、韩云卿、韩会等,无不受富嘉谟、吴少微影响,以至最后在中唐时出现了韩愈、柳宗元,最终把古文运动推上了高潮。因此,我们可以把唐代古文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唐开始阶段、盛唐发展阶段、中唐高潮阶段,正如宋代欧阳修所述;“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句绘章,揣合低昂”“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琢,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大历、贞元间,美才辈出,哜道真,涵泳圣涯,于是韩愈、柳宗元、李翔、皇甫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深平,抵轹晋、魏,上轧汉、周,唐之文完然为一王法,此其极也。”“富吴体”的出现标志着唐代古文运动正式兴起,并对其后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富吴体”在当时北都晋阳出现决非偶然。晋阳是李唐王朝的肇基之地,又是女皇武则天梓乡,是当时全国最大城市之一。北都晋阳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战略地位重要,唐廷派驻这里的地方官员多为朝中出将入相的辅弼重臣,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文学英才,这些人在一起酬唱应和、激扬文字,为繁华的晋阳城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唐北都晋阳还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中心,从三国两晋到十六国北朝,这里是民族融合的中心,旱地农业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在此碰撞交融。隋唐以降,南朝清绮艳丽的文风传到北方,从而促进了西北文化交流,使晋阳文化更加繁荣。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出现了富嘉谟、吴少微这样的优秀文才,从而创作出独树一帜的“富吴体”散文文体,使晋阳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发祥地。

吴氏宗谱

吴义方在唐初以博学闻名,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朝廷大招天下名儒讲字于新安歙州(今安徽休宁),吴义方也参加了这一盛会,由于喜爱当地的山水之美,遂举家由豫章(今江西南昌)迁居于此。至此,祯字宗始祖吴猛的一支后裔由江西豫章迁入新安歙州。吴义方娶程氏,生3子,长子吴太微、次子吴少微、三子吴宝微。次子吴少微,字促材,号迁谷,嗣圣元年(公元684年)进士,授晋阳尉,累官至左台监察御史。史载吴少微以文学见长,与富嘉谟、魏谷倚并称“北京三杰”。当时天下文人撰写文章皆以徐、庾为宗,文风浮俚不竞,唯独吴少微、富嘉谟的文章以经典为本,雅厚雄迈,文风为之一变,受到当时人的推崇,被称为“吴富体”。吴少微对宗族历史非常关注,曾主持修纂《吴氏正宗谱》。吴少微移居休宁石舌山(今称凤凰山),离年87岁,卒葬新安休宁北郭外老柏墩,后代世居于此,子孙繁衍,形成了左台吴氏。左台吴氏是吴姓宗族中发展颇为兴盛的一支,枝繁叶茂。据《左台吴氏大宗谱》的记载,新安的左台苗裔就有70余支,总支为五大派,分别为莲塘派、金竺派、石岭派、城门派、丰溪派,其宗族发展之繁盛由此可见。所谓左台吴氏是指奉唐代左台监察御史吴少微为始祖的吴氏支派,新安是左台吴氏分布的重要地区,吴姓人口数以万计,人丁极为兴旺。据《左台吴氏大宗谱》的记载,新安的吴姓中,奉吴少微为始祖的占了九成。吴少微娶武阳公李大亮之女,生3子,长子吴隆术、次子吴巩、三子吴筠。吴筠,字文彬,曾任河东节度使,后裔迁居四川。豸岭吴就是次子吴巩的后人,属于左台吴氏五大派中莲塘派下桐城吴氏中的一支(桐城吴氏包括豸岭吴、麻溪吴和高甸吴)。

茗洲吴氏家典

茗洲是研究徽学的人绕不过去的一个弯,因为这里有一本《茗洲吴氏家典》,《家典》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徽州休宁吴氏家族编著的一部礼书,就是这样一部乡野里的《家典》也不知道有多少中外学者在研究。
茗洲吴氏是唐代左台御史吴少微的后裔,被称左台吴氏。吴少微,字楚材,号迁谷,嗣圣元年(公元684年)进士,授晋阳尉,累官至左台监察御史。一说吴少微的父亲吴义方由豫章迁新安。贞观十四年,朝廷大招天下名儒讲学于新安歙州。吴义方也参加了这一盛会,由于喜爱当地的山水之美,遂举家由豫章迁居于此。一说吴少微由饶州(今波阳县)迁休宁。左台吴氏分支极多,而且休宁凤凰山是吴少微的始居之地。所以后来世居休宁的吴氏都认为是左台吴氏。即使无法考证是不是真正的吴少微的后代,但是明清以来修家谱都认可了。
由于程朱理学是明清王朝钦定的官学,明清两代六百年间,读书讲学之风遍及徽州六邑,书院与家塾星罗棋布,世家大族科第蝉联,人才辈出。《茗州吴氏家典》上说“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持,而以邹鲁之风传若子孙”。《茗州吴氏家典》又说“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此是族党之望,实祖宗之光,其关系匪小。”

吴氏正宗谱序

古者大宗,百世不迁,别子之道,群弟宗之。衰哀相承,家子之殁,必制服焉。后世无大宗,士大大得祭四室。有四小宗,五世必过,故属及五世祖外则无服。溯其源,一人之身,未至化为路人,盖由宗法不立,莫知所始也,吾实惧焉。原吴氏本长沙王吴芮,自黄帝之后,姬姓、姬周之隆始于后稷,至于公刘,传绪于古公亶父,亶父追尊为大王。长子泰伯,让德封于吴,子孙以国为氏,因为著娃。世笃忠贞,服劳王家,锡爵胙田,土在延陵之地。积厚流光,蔓延天下,枝繁派衍,殆不可纪。家藏谱系,肇自长沙王王子钱得新安山水之胜,贻后子孙居焉。衍至我考,历二十九世,距千百余年,委蛇节次,班班著见。予博采稽评,证以经传。其巍庙古篆,火华华丰珉,拔萃莫奇,积代茔域,罔不具备,敬编家乘,庶古之宗法仿佛,其余顾非幸欤。
元和八年九月七日后裔左右监察御更少微敬辑拜书。

史料记载

少微字仲材,号遂谷,义方次子,唐长安元年辛丑进士(戴府志),初为晋阳令,与武功富嘉谟同官友善,并以经术为文章,雄迈高雅,一振徐庾之委弱,当时推为吴富体。唐中兴初公与富嘉谟同拜左右台御史,公着文集五卷(见艺文志及罗鄂州传),行世事具载新旧唐书,文献通考一统志,南畿志,新安文献志,郡县志,名族志,山西陕西通志,罗鄂州传,文苑英华唐文粹,郭茂倩乐府,翰墨全书,全唐诗集等书。是为吾君乡贤之首,又为甲第之首,缘母叶太夫人葬休宁之龙源,乃自篁墎爱居莲塘之东石叶之麓。厥后发派六邑,支裔繁衍,散居四方者,不可胜纪,又实为甲族之首。公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4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明皇天宝八年(750年)己丑六月初七日,寿八十有七。夫人朱氏合葬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继程氏又赵氏王氏刘氏(一说赵氏葬龙源),生三子:隆术,巩,云。赞曰:文自六朝趋向绮靡盖兢,以徐庾为宗而气调益弱巳,公与富嘉谟起源本经术,力挽颓风,公作崇福寺钟铭,嘉谟作双龙泉及千烛谷颂,于是文体为之一振,称为吴富体云,又有太原主薄,公倚亦以文辞著名,时号北京(唐时太原称北京)三杰。呜呼公之文盖,先昌黎而拯其哀巳,所谓其次立言者非耶。

诗词欣赏

古意
洛阳芳树向春开,洛阳女儿平旦来。流车走马纷相催,
折芳瑶华向曲台。曲台自有千万行,重花累叶间垂杨。
北林朝日镜明光,南国微风苏合香。可怜窈窕女,
不作邯郸娼。妙舞轻回拂长袖,高歌浩唱发清商。
歌终舞罢欢无极,乐往悲来长叹息。阳春白日不少留,
红荣碧树无颜色。碧树风花先春度,珠帘粉泽无人顾。
如何年少忽迟暮,坐见明月与白露。明月白露夜已寒,
香衣锦带空珊珊。今日阳春一妙曲,凤凰楼上与君弹。
哭富嘉谟
吾友适不死,於戏社稷臣。直禄非造利,长怀大庇人。
乃通承明籍,遘此敦牂春。药厉其可畏,皇穹故匪仁。
畴昔与夫子,孰云异天伦。同病一相失,茫茫不重陈。
子之文章在,其殆尼父新。鼓兴斡河岳,贞词毒鬼神。
可悲不可朽,车輤没荒榛。圣主贤为宝,吁兹大国贫。
和崔侍御日用游开化寺阁
左宪多才雄,故人尤鸷鹗。护赠单于使,休轺太原郭。
馆次厌烦歊,清怀寻寂寞。西缘十里馀,北上开化阁。
初入云树间,冥蒙未昭廓。渐出栏榥外,万里秋景焯。
岁晏风落山,天寒水归壑。览物颂幽景,三乘动玄钥。
但敷利解言,永用忘昏著。
长门怨
月出映层城,孤圆上太清。君王眷爱歇,枕席凉风生。
怨咽不能寝,踟蹰步前楹。空阶白露色,百草寒虫鸣。
念昔金房里,犹嫌玉座轻。如何娇所误,长夜泣恩情。

热门红人

最新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