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旅行随笔【第一篇】:旅行与秋天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 秋天絮语
夏,不肯轻易离去;秋,已悄然而至;几日秋雨过后,忽觉,清爽、薄凉。静静地,漫步在如洗的阳光下,遥望浅蓝、清澈、明净的天空,心,轻灵而奔放,浅喜而明媚。
几朵 流云,偶尔,飘过天空,曼舞、轻歌;那身姿,显尽柔婉灵动,闲逸洒脱;风,轻轻地,划过树梢,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这浅秋的到来,几声清幽的鸟鸣,给秋增添了几多亮丽的色彩,沉浸在这样的时光,禁不住,欢喜;静静地思索着,感知着生命如秋的深邃与悠远,内敛与深沉,安详与静谧。梳理着那些诗意的景象,一些美的事物,在指尖缭绕、绽放。喜欢这样的日子,一个人安静地,自由地漫步着;习惯了,在这样时光下,聆听、思考,感悟、铭记。为这样的匆匆时光,而感慨;为这样悠悠岁月,而感恩;一切,温馨于心。
走在这秋的渡口,喜欢与山水对话,与花草凝眸,与清风细语。喜欢欣赏万物,喜欢静品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灵性与美好情怀。静谧中,听时光的溪泉濯心而过,人生四季,有繁华之绚烂,有调零之静美,万事万物,顺应自然,便是本真。
漫步在秋的阳光下,心灵,平实而富足,恬然而辽阔。轻嗅,几瓣嫣红里,流溢的芬芳,忽觉,生命,是那么美好;阳光,是那么可爱。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是那么的厚重,那么的弥足珍贵而令人欣喜。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简单几字,常给我心灵以滋养与感悟。读书,沉淀的是灵魂的底蕴,旅行,拓展的是思维的宽度,而无论读书还是旅行,都是一种最美好的精神休憩与心灵收获。
这样的格调,喜欢;这样的时光,喜爱;淡淡的,却给人深刻。
微笑着,行走着,望着那一湖的秋水,心底,忽开出一些淡静的花来,清幽、雅韵、婉约而别致。
纤指轻扬,画出一个优美的弧度,让心快乐飞翔,静静地,闭上双眼,让灵魂随着一湖清波,欢快地流淌……
遥看天际的月,看似遥远,却懂得人间悲欢,最能盛放人类的感情与寄托。又如这秋,绚丽不失静美,深蕴而藏含蓄。那缓缓慢慢,那从从容容,是对岁月的肯定;那博大,深邃,丰盈的低调,是秋最唯美的弦声。大自然永远是我们心灵最真实的知音,聆听——这美丽季节的吟唱,轻弹一曲秋的赞歌,让幸福飘向远方。
行于秋天,以最美的姿态,给生命最真最质朴的回归,把自己的一颗心,暖放在阳光下,轻放在秋天里,透过这抹温度,静然地仰望世界;给心,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份懂得;让生活,变得简单、明净、生动、和谐而精彩!
“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喜欢周国平之语,喜欢这种安静,它是一种心灵的思考,一种精神的升华,一种坦然面对人生的成熟。浮世喧闹,尘梦缭绕,用一颗素简而平静的心,行与书中,安然与路上。做一个自由、淡泊的行走者,浴阳光之温,给生命一方净土,让心灵的菊香,栖息在明朗的秋天里,绽放在禅意的时光深深处。
好看的旅行随笔【第二篇】:旅行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谁说得清呢?
曾看过一本书,有这么一段话:旅行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值得你去做--《迟到的间隔年》
这两年,越来越爱上旅行,行走在陌生的路上,遇见陌生的人,一起去疯,一起去闹,旅行的意义到底何为。
遇见最美的风景
小时侯,我爬上一座山又一座山,绝望地看到,山后还是山,连绵不绝。
读书时,我刻在心坎两个愿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大学、上班、结婚、生子、育儿,在房奴、车奴中苦苦挣扎,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远方。
第一次看大海,我想到自杀,蓝得让人心醉,静得让人抓狂,真想跳进大海里,自由自在地随波逐流。
旅行,就是为了遇见最美的风景,让自己行走在画中,畅游在风景中,惊叹于这个世界的美,锤炼着自己对美的感受力与敏感度,坦然地面对生活中暂时不完美与丑陋。
不断地行走在路上,因为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
遇见最好的自己
我走过那么多的路,望那么多的景,无非是想遇见那个最美好的亦或是自认为的那个最好的自己。
旅行我不为去得到什么,证明什么,而是让自己身体慢下来,与大自然和谐交融中,与陌生人坦诚相处中,让自己重新与自己联结,让自己拥有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行走在路上,背着行囊,或许疲惫,或许茫然,望着车窗外飞逝而过的风景,有的是时间发呆,有的是时间与自己相处,过去已遗忘的事情总在不经意间想起,心变得柔软而温柔。不再愤世嫉俗,不再抱怨与指责,拥有的只有铭记与感恩,学会与这个世界温柔地相处。
旅行到底是自我救赎,还是自我逃避,我不想深究,我只想走遍世界每个角落,只为说声:“我来了。”
我不在乎一个人,一家人,一群人,与陌生人还是与爱人。旅行,终究是与自己相处,好好地宠爱自己,宠爱我的眼睛,宠爱我的身体,去看,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好看的旅行随笔【第三篇】:想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生长在城市的尽头,没有游乐园,没有高级餐厅,没有地铁,没有喧嚣的尘埃,更没有繁华的霓虹灯……
也许是对读书岁月的烦躁,也许是对成长的盼望,也许是对自由的向往……多么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啊。
十七岁正好是花季,正好是对未来的路充满希望的雨季,正好是想冲破学校这个牢笼的年纪……因为这样,我多么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年龄的不许,学校的束缚,没钱的限制……这场旅行也许会被延迟到'你有钱了有时间了却没有那个心'的时候了……
多么想直接背上行囊,穿梭在各个城市各个风景区,不管家人的大骂,不管学校的处分,不管学习的结果,只想行走于各个地方,抒发自己积蓄已久的情绪与压力……
可是这也只能是想想,若真要实现,那就要努力,咬牙坚持,高中三年,别人说很容易度过,是一瞬间的事。所以这想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唯有我们努力过后才去实现的事,就好像阳光总在风雨后……
想走就走的旅行是努力与坚持的动力,是自由与美好的代名词。
好看的旅行随笔【第四篇】:忧伤旅行
我想我是很久没有去旅行了。其实我想一个人做一个背包客,就是简简单单的去旅行,只是这样就很幸福。
我想你是不会明白我的心情的,我想真的就是这样的,我们其实真的有时就是熟悉的陌生人。
那好吧,选个有阳光的周末,就让我带着忧伤去旅行吧。
有时候我自己也不能明白,一个人去旅行的意义,就像,明明很爱你,仅仅是我爱你这样简单的字句都说不出口。
假如我爱你,我不能允许自己没有你的消息独自一人生活下去,因为我不知道怎样去生活。假如我不爱你,请告诉我是我错了,其实这并不是真的。有时候觉得爱一个人我是没有另外的心去呼吸了。所以我想安静的呆一会,没有方向没有恶意的,爱上你,选择带着忧伤出去旅行。
我想去很多地方去旅行,想去西贡,这个安安呆过的城市,其实挺喜欢一个人出去走走,因为这样我会有安全感。我不打搅别人,同时别人也不吵我,我想我的生活会很安静的。安静而那么美好。热闹的时候我可以出去吵闹,安静的时候我可以坐在窗前看看风景。我说我只想要简单平凡的生活。
一个人出去走走,多久在学校压抑的心情有时更 想念外头的阳光,喜欢走在外面的村子里闲闲走走,我会想起小时呆在农村的感觉,其实只是想念那些纯真的生活。塞着耳机晒晒太阳很舒服,尽管十二月份的兰州很冷,每天只有在衣服里取暖,只有在这样慵懒的下午晒晒太阳就会觉得很温暖,其实窝在宿舍的时候是最压抑的,毕竟宿舍里的那些人并不是我们身边真正关心我的人,宿舍里除了电脑游戏充斥着,更多的就是谈论各种私生活,我想我是听着不舒服的,所以躲着一个人出来享享安静。
我是可以一个人四处乱走无拘无束的,习惯了这样随意。未曾会想起这样的自己会孤单,因为不敢想,怕会一发不可收拾。那么忧伤在哪里,其实只是偶尔罢了。忧伤忧伤在宿舍最后会得病,出去走走或许心胸会舒坦点。
那些你不懂得事,就如你不知道其实我正在朝着天堂跑一样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就好像你不知道为什么我爱你一样。只是我承认我爱你罢了。
跟着你就好像是一场旅行,有苦有甜,每一次狠心想离开你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心里有多么的不舍,心里明白最后自己会有多么的不舍。我只是很想知道我的奋不顾身的爱值不值得。也许前世的我就已经离不开你了。
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了,这样的思念抵不过每一天窝心的一个拥抱,因为当我旅行的时候心里却在不停地想你,不过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些是属于你不知道的事。
我们的关系,就是最简单的关系,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落魄不堪,有时候宁愿我们不曾相爱过,有时候又想早早的在夜里安静的死去,总感觉我是如此颓废,这样颓废的我怎么和你一直走下去。
没有人相信我们只是简单的关系,不过我们确实不简单。 我总是觉得我是在一片笑声中找到你的,那样果断的把你找出来了。我总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你身边,可是有时总觉得你要走了,你要去哪,我不知道,都不知道了那么你还会回来。
我想你是不会离开我的,就像我走了就仅仅只是去旅行罢了,我还是会再回来的。可是思想了,是不是一个人跑到天堂去了。
我们要一起朝着天堂跑,你说的。
好看的旅行随笔【第五篇】:旅行随笔
我妈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就连吃面条也不例外,用爸爸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捞在碗里立正,搅一筷子才稍息”的那种。可最近她突然把面条做得软兮兮的,很是影响我食欲。那天擀的面条煮熟,用筷子轻轻一拨全碎了,不由让人想起暮春时的冰块,刚一触到太阳的温热就化了。
我恍然觉得,我妈是不是老了?
儿子小的时候,有一种叫“不老林”的糖果,他望文生义地认为,吃了这种糖的人不会老,死亡也会跟着顺延。他说,长大了要给婆婆(姥姥)买“不老林”的糖吃。
然而,时间几乎让所有的人健忘。父母不记得对我们做过什么,我们也经常忘记对父母说过什么。科技如此发达,可任谁也找不到一种能与时光对抗的灵丹妙药。眼见着他们一天比一天老,一天比一天矮。甚至一天比一天迁就我们。
有天听婶子说起去过北京,人家可能顺嘴一说,但我妈给我转述的时候,竟然觉得人间有显摆倾向。
去北京,可能是打小就被强调与培养出来的梦想。看图识字的启蒙教育,正是在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时完成的,从那时起,我们外地人对北京就产生了一种神圣的遥想与遥望。
我第一次进京是80年代末。那是一个冬天,我在北京的各大景点领略了北风的凛冽之后,花几元钱,从北京带回了一个巴掌大,类似照相机一样的新鲜玩意儿。我爷我婆我爸我妈,还有我的弟弟妹妹,都从那个“镜头”里“看见”了多彩的北京。尽管是些图片,但因为是我带回来的,所以一下子拉近了他们与北京的距离,好像他们也去过北京似的。带他们看看真实的北京,成了我最伟大的理想。
这些年,总有一些不三不四的理由阻挡我。加上爸爸是个急性子,好比人生的马拉松他只跑了半程就匆匆离场了,接下来的生活,剩下妈妈孤独领跑,所以只好,去北京的愿望也落实在她身上了。
其实我妈也爱玩,但没退休的时候好几次她都主动放弃学校组织的旅游。因为,总有那么多的活等着她,地里的草没拔干净,就该麦收了,麦子没晒干又该秋种了,眼看河里的水都要结冰了,而我们的冬衣,还是一堆棉花和碎布。总之,她的双手双脚,一直被我们、被生活捆着,从没利索过。
到今年定下去北京,我才意识到,所谓理由除了客观存在,其他都是借口。去北京平常得就像我要去的任何一个地方一样,只要放下一些能够放下的,比如每当这个时候我喜欢钻的山林,或者偏远的蛮荒之地,都稍微往后靠一下,动动鼠标,多一半的计划就预先落实了。
车票、住宿,提前20天通过网络一一就绪。
第一站,北京。
(二)
北京,从脾气到品位,都是别人的旧友,我却一次次高攀。北京,从轮廓到气场,都是别人的故乡,我却一次次故地重游。
侄子第一次远行,他的问题几乎和火车一样长。夜晚来临,我正好以困倦作为被他问倒时的掩饰。
我这人一旦离开家,瞌睡似乎就丢家里了。加上我妈和她的孙子挤在下铺,我怕他们掉下来,怕他们着凉,没睡踏实。夜半时分,一个低沉的女声一遍一遍地在广播里寻医问药。说有位老人病了,心脏病突发,问列车上有没有医生?
此时,列车正疾驶在茫茫戈壁。
杂沓的脚步伴着略显慌乱的声音,就在我隔壁不远的铺位,发病老人和我在同一节车厢。列车上没有医生旅客,列车员将老人抬到车厢连接处,那里的空气相对纯净些吧。他们一边联系家人,一边联系前方车站。老人吃了自己带的速效救心丸,慢慢缓过神来。列车员在老人身边守了一夜,也担心了一夜,我想。早晨,老人除了头晕,自己说没事了。
这一出像是有意为我安排的,曾经我就鼓动妈妈独自去旅游。独自旅行,适合年轻的脚步,脚步蹒跚时,则需要陪伴,那样会多一份安心。
小地方呆久了,就习惯了它的小以及小的千般好处。一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就感觉像进了迷宫一样。以前去北京不是有人接站,就是有向导,这次我是领队,而且领的还是一老一小,把谁弄丢都是天大的事。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人来回穿梭,我忍不住假想了许多人贩子和大小偷儿。
儿子从另一个城市在相同的时间来北京和我们会合,我打听好地铁出口,把随身行李安放在墙角,告诉妈妈别乱动,攥起侄子的手,株守着儿子的到来。
儿子一来,我肩上的重量从思想上就轻了许多。我可以像个总指挥那样动动嘴就行了。
安顿停当走出宾馆,已是华灯初上的北京城。先去天安门广场赶个夜场罢。
人比我们想象的少一点,与摩肩接踵这个词的距离,取决于你对它的容忍度,其熙攘和咱这里的某个什字或夜市差不多,据说当天产生了5吨垃圾,我们去的时候估计都清理掉了,干净着呐。天安门广场的清洁工的确辛苦,我目睹过大太阳底下他们的劳作。劳动人民没几个不辛苦的,首都也不例外。
节日的天安门广场,和CCTV播的一样: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和幸福的笑脸。人们争相把欢乐的理由和情景,叠加在一起,混合成自己的特色,然后定格。谁也顾不上追究到底谁该在谁的镜头里。五湖四海的陌生人,偶尔的一次擦肩,却成了一生的明证。快70岁的妈妈第一次来北京,很配合我的口令,见缝插针地在人群中找角度。为了躲开陌生人,好多照片都虚了,不过总算让妈妈多了一些回忆。
来之前,参照以往的人海盛况,和妈妈商量好,如果到诸如长城之类的景点,人太拥挤,咱站在城墙脚下瞭一眼就走,就算勉强挤上去买个“好汉证”,也没啥特别的福利。况且,谁让咱只有凑热闹的动机,而没有凑热闹的心理素质呢。
长城,故宫,圆明园,颐和园,景区门口都有人排队买票。故宫的队最长,有十几米,长城不排队(我们去的居庸关),立等可取。总体感觉游览风险都不大,所以这些地方都是挨着个,到此一游。
如果能够选择,我宁可回到古代。“马不停蹄”是古人的词汇,却被今人运用到了极致。站在垛口上,敌人的来意和路线一目了然,我想象着守关士兵在太阳底下插科打诨,看四季风云变幻的闲适,怎么都觉得古人的幸福指数胜过我们。现在的人,黑手从哪个方向来,死在谁的手里,都很悬疑,那才叫诡谲呢。不过,我一爬长城就想起孟姜女,还有当年被强征来的民夫。单从这一点看,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有可能是老百姓的血泪铸造而成。
集各种中心于一身的北京是与时俱进的,他们在昆明湖上引来“大黄鸭”,为此可乐坏了前来游览的小朋友们,我不知“大黄鸭”典出何故,只好站一边看小朋友们乐呵。
游览故宫那天,我们自己背的干粮(妈妈是孩子一辈子的厨房,住下第二天我妈就打听到卖早点、水果的地方,不等我们起床,早点、干粮一应备齐),坐在大红门的门闩上午餐的时候,遇见天水老乡,他让我们想象,这可是皇上爷呆过的地方,当年我们进都进不来(心说,大哥,当年有我们吗?),而今在这里吃饭。这话里明显有着某种荣耀,单为这荣耀,我真想去中南海要口饭吃。
从故宫出来,儿子说时间刚好去烟袋斜街,既有好吃的,还能看见后海。我一听这名就恩准了,可怎么去却成了问题,步行太远,打车是没指望了,可选的只剩下公交。等半小时之后,一辆公交(几路忘了)哼哼唧唧来了,这时早已失去耐心的北京人外地人一哄而上,把我家6岁娃的大头差点挤扁。顿时,我心里的阴气和阳气团结成了一股力量,我双手把住车门,肥肩拼命一抖,怒道:挤,挤什么挤,没看见这么小的孩子吗?我就不信这个邪,看谁挤不过谁!估计这些见过世面的人没见过这么强悍的姐,刚才还在拼命推搡的一位爷,像个侍卫似的呆立在门边,给我们让出一条道,道,道。。。
北京的诸多景点当中,处境尴尬的是圆明园吧?第一次去圆明园是八十年代末的一个冬天,刚刚收割的稻田里有一种荒败。似乎,刀劈火烧的气焰正从残垣断壁间往外冒。那时候的废墟是可以触碰的,触碰它,就如同触碰已经残缺但依然割舍不断的一段血脉。我对当时的一个瞬间记忆尤深,一位妹子在废墟前将一只辫子捋到胸前,低头沉思着,另一位哥给她拍照。而今,铁栅栏围起的“大水法”前,人头攒动,荷叶田田的秀水公园,立不起几根历史的耻辱柱,供人们来缅怀。
侄子在这里没有发问,正好省了我背台词。历史的疮疤,是该留给时间和我们的健忘去弥合,还是该诚实地裸露给后人,我不得而知。如何让后人从历史的残骸中,感受到疼痛。并且从这种疼痛中,长久地生长一种叫做民族气节的东西,难或者不难,我也不得而知。
话说到这儿,又想起游览钟表馆的时候,儿子看到“写字人”钟表时一边惊叹,一边说,这钟中国人造不出来。这话让一位操南方口音的同胞听见了,他大声诘问儿子:咱们中国人就怎么造不出来了?现在的孩子怎么一点民族自豪感都没有?!儿子难为情地看着我。我说,骂得好,谁说咱中国人造不出来了?
可是,同时我又在想,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具有民族自豪感?又如何培养和保护一个民族的民族自豪感?
仅凭我这个杞人忧天的母亲去说教,显然是空洞而乏力的。
(三)
在朔风凛冽的冬日里怀念大海的蔚蓝,那冬日就有了温度。把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夜,过成海边漫步的岁月,那冬夜就有了阳光的味道。
我惯于用这种张冠李戴的方式,驱赶无聊,驱赶寒冷。
人生,最终会老得只剩下回忆,所以我,尽力让所有的记忆有迹可循。
如果给我居住的城市分配一种颜色,只能是灰黑色。而大连,是蓝色的。
23年之后,当我又一次站在同一个地方,发现昔日的海滩,早已高楼林立,海浪消逝,礁石不知去向的时候,我把所有的怀疑和失望,指向了一个词——海枯石烂。
23年的时光,不管怎样与大海比较,都是一个无穷小的数学结局,然而大连人用这段时间,让他们的海在一个旅人的眼里,面目全非。
试图将誓言写在石头上的人们,务必三思。誓言,纵使不被岁月风蚀,也会被人为篡改。
那一年,老虎滩有一个很大的浅海湾,好像只有5元钱的门票。大大小小的礁石互为依傍,大海随时可以触摸。我在礁石上坐了一下午,和鱼蟹玩腻了就捞海带。如今门票210元,当然,眼前的陌生并不仅仅是钱带来的。当年的海滩紧剩下一个乱糟糟的小湾,退潮后留下的垃圾躺在礁石上。加高的堤岸,彷佛助长着大海的野性和莫测,她亲和柔美的一面,被步步紧逼后,推向未知的岸。
如此,重回不过是一次草率的缅怀。人类就是岁月的同谋,这世上许多美好的东西,被它们联手碾轧成了齑粉。
一下火车,涌上前来介绍酒店、旅游线路的人群取代了23年前扑鼻而来的鱼腥味。大连散发着和所有城市一样的气味,以至于我并没有闻出它的特别来。酒店是定好的,游玩线路我心中有数,我烦透了被人安排中的算计,所以前来推销的人被我一一怠慢。
住宿是网上预订的,没想到会有那么好的环境,这让我和儿子同时后悔在大连的行程过于仓促。这个经济舒适的宾馆,有一个非常幽静的院子,绿色植物和木板搭成的小隔间,铺着木地板,温暖的灯光下谈天,数星星再好不过。
老虎滩公园为了让它的名气与门票相当,新修了许多看点。诸如海洋动物馆,海洋生物馆,以及各种表演场馆。咱是见过世面的人(在三亚潜过海),虽说很浅,可毕竟和珊瑚、鱼群、海龟,有过亲密接触,所以这些并不让我感到稀奇,倒是第一次看见大海的侄子,激动得又蹦又跳,开心得不得了。后来被我领到那个已经不能称之为海滩的小湾里,和许多大小朋友一起,在礁石上捡贝壳。
孩子们在寥落的礁石缝里,仔细搜寻被大海遗弃的小鱼小蟹,侄子找来找去除了从石缝里抠点小贝壳下来,什么也没捡到,撅起小嘴垂头丧气不甘心。后来一位慷慨的小哥哥将捞到的一只断腿小蟹,转送给了侄子。侄子如获至宝,打算将它带回家。
我说,那么远的路,会闷死的。他说,那怎么办?问我能不能先带回宾馆养一晚上,第二天再放生?
我说,行。
于是,放生就成了第二天的主题。哪怕见到一汪水潭,也问这里能不能放生。
这一天,我们乘车来到建筑和传说同样著名的星海广场,果然不同凡响,没有一处风景是23年前的旧痕,破旧立新真是轻而易举的事。曾记得当年这里孤零零站着几棵树,细软的沙滩,没什么游人。
网上曾有描述,说大连有一段木板铺就的滨海路。我对这样的描述充满向往。匆匆看几眼繁华的星海广场,走过星海湾大桥,就是风光旖旎的滨海路。在这里我们邂逅了一场滨海婚礼,我真羡慕柴米油盐的生活以这样的方式拉开序幕,简朴而浪漫。
滨海路的南侧是山,北侧就是海,它一直在海边蜿蜒。由于和公路并行,喧嚣和尘埃是难免的,这多少减损了我对它的好感指数。不过,城市有一条这样的路,已经很好了。
步行约3小时,就是付家庄浴场。由于已是秋季,下海的基本都是当地人。在这里我目睹了一种很特别的更衣方式。每个人都带着一条类似波西米亚风格的大长裙,像一块魔术布似的,人们把自己藏在里边,抖搂几下,出来时泳装已经穿在身上了。不过这种方式好像都是男性在用。女士游泳的也不少,没看到她们是怎么换的。我记得以前他们只是背过身,躲在礁石洞里,所以不小心就让人看见了大屁股。
离海滩不远的地方有个公厕,具有冲澡换衣服的功能,一位员工说,经常有人在里边冲洗衣服鞋子,砂子动不动就把下水管堵塞了,后来索性把水关了,谁也别洗了。看来,哪一种方式都是无奈之举。
有天晚上我们吃完饭在街上闲逛,过马路时,一位妇女的水果车由于碰到路边的道牙,将平板车上的水果颠了一地,路过的四五个女孩加上我的儿子,当即弯下腰,默默捡起满地的水果,自然的神情就像果农把成熟了的果子装进篮子,丰收的喜悦好像被我尝到了。
说起来,两次逗留大连,都是晴好的天气,所以让人误以为大连的上空没有乌云。
一个旅人匆匆的目光中,怎么可能装得下所有的风景?匆匆一瞥,又怎么能够让所有的风光一览无余?
尽管,对一座城市的好奇,让一个旅人的目光变得犹疑,可她的指尖,只能从城市的边缘,轻轻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