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四宝:锅盔、挂面、馇酥、豆腐脑,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及“陕西名小吃”。
乾州是乾县的旧称,因唐朝时,曾在这里设立州府的建制而得名。在《易经》八卦里,西北方称之为"乾",而乾县的位置恰恰在古城西安的西北方向,故得名为"乾县"。这里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是关中地区盛产小麦的县份。因而,这里的群众多以小麦为主要粮食,并能做出各种花样的面食,尤以锅盔、挂面而驰名。
乾州锅盔
乾州锅盔 向来以闻着香、吃着酥、出门携带方便,家里久存不坏而远近闻名。它既是一种独特的风味食品,又能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乾州锅盔历史悠久。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为唐高宗李治和发皇武则天修筑乾陵时,往往因为成千上万的工匠军卒的饭食不能按时做成,而影响了工程进度。无奈之际,有一名军士将面压在头盔里,放在火上烤,结果竟烙成了一个香酥可口的饼子。这种饼子边薄心厚、表面鼓起、香味异常,吃了耐饥,久存又不馊,受到了广大民工和士卒的欢迎和赞赏。因其形状像一个头盔,故名叫"锅盔"。乾陵修成竣工了,锅盔却以它所具有的许多独特的优点而世代相传,并延续至今。
制作锅盔,是将面粉(5000克),用水(2020克),按季节掌握水温,先和成死面块,放在案上用木杠压,边折边压,压匀盘到,然后切成两块,分别加入酵面(夏季350克、春秋季500克、冬季750克)和碱水(用碱35克)再压,视面的软硬程度,可适当再加些干面粉再压,直至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用湿布盖严盘性。再把面块分成每块重约600克的面剂,推擀成直径约7寸,厚约8分的圆形饼,上鏊勤翻勤转,俗称"三翻二转",用麦秸火慢慢地烘烤,烙到火色均匀,皮面微鼓时即熟。
乾州挂面
看着细而白、吃着筋而光,并且耐存、耐煮,便于携带。不仅在乾县境内,现已成为关中地区群众日常食用和馈赠亲友的一种佳品。制作乾州挂面,首先要选用苜蓿地里生长的小麦,这种小麦皮薄面饱,有筋性,谓之“筋麦”。用这种小麦磨出上白面粉,作为制作挂面的基本原料。经配料、和面、揉面、醒面、切条、挂制等几道工序制成挂面。有一位祖籍乾县,又在乾县任教多年的老师告诉我说,乾州的挂面具有“酸、辣、旺、光、、筋、香”等特点。“ 酸、辣”,自然是指挂面的口味了。“光、筋”指的是乾州的挂面吃起来,既光滑可口,又有嚼头。而“旺”和“香”,当然是说调挂面的汤,油旺旺的,香气扑鼻,非常好吃了。
相传在修筑乾陵时,士卒和民工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当地群众为能使他们吃上面条,便把橄好切细的面条搭在竹竿晒干切断捆把,连同调好的酸汤送到工地,让士卒和民工在劳动之余,下锅煮熟,入酸汤食之,不但能充饥还能解乏止渴,的确为上等慰劳食饭。后来有人把晒干面条改为手工挂面,在酸汤中有加了漂稍,就成了如今的酸汤挂面
乾州豆腐脑
豆腐脑与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一定的区别,即豆腐是凝固体,豆腐脑是半凝固的流汁。豆腐脑的制作工艺是,先将净黄豆磨成豆瓣,去皮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个小时左右,到豆瓣膨涨成发白时捞出,倒入磨浆机或石磨中磨成细豆浆,用布将细豆浆过滤,将取过豆渣的浆汁倒入铁锅里,用旺火烧开后,倒入专桶 内,再将熟石膏用清水化开,放入瓦缸内,将桶里豆浆趁热倒入,约5分钟,即成豆腐脑。
制成后颜色雪白,柔嫩光洁,翻而不散,搅而不断。食用时,用勺舀起盛入碗内,浇上适量的调和汤,再撒上黄豆、香菜、榨菜末、辣椒油等佐料,红白相间,风味特异,吃起来咸辣清香,爽滑利口,香味扑鼻。所以,对于乾州豆腐脑,有仅国内旅游者喜爱,就连外国人也常常围坐在小摊上吃的津津有味。传说 修筑乾陵时士卒工将门 用黄豆磨成豆浆,冲沸后饮用,后来有人不慎将石膏倒如豆浆中,豆浆既凝结,有人放胆去尝很是好吃,此后便有意给豆浆中放入适量石膏让其凝结一种新的食品就这样产生了。因见其状酷似脑髓,故起名豆腐脑,流传至今。
馇酥
乾县著名小吃,用马油和面,包以冰糖,青红丝、绵白糖作馅,入锅油煎,饼即发起成泡,颜色金黄,香酥可口。据传馇酥原为宫中食品,唐代祭祀乾陵时作为供品敬献,随之流传到民间。因马油难得,故今多以大油代之。
乾州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