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是中华文化的一大象征,更是无锡建筑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一般与祠堂、故居的建设一脉相承。同时,牌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位于街道、书院、祠堂、桥梁、庙宇等处,用来作为该处的地标或者是旌表名人的德行和功绩。
江南名城无锡古迹众多,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做工最精美的是位于东林书院内的后学津梁坊。原牌坊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后来在阉党拆毁东林书院时被破坏。现存的牌坊是清乾隆五年重建的,距今有两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对此也是津津乐道,向专家们介绍,正是由于东林书院在无锡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使得这座牌坊从未受到过毁损,能够毫发无损地保存至今。
由于牌坊和祠堂往往连在一起,一般都旨在突显坊主的地位和高尚节操。尤其是集大成的顾可久祠内的顾氏四牌坊,由顾可久的学生——清官海瑞捐上自己的微薄俸禄修建的,体现了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精神。
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的惠山古镇,贞节牌坊、孝子牌坊、名人牌坊、进士牌坊……不一而足,而在形式上也是独具匠心,各有特点。无锡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历史上名人辈出,留下的精美牌坊数不胜数,散布于古城小巷和乡里之中。
位于华孝子祠前的华氏四牌坊,这是牌坊中规格最高的一种,特点在于整座牌坊是由四根石柱围合成亭子状,和亭子的唯一区别则是它没有顶。荣贞孝节烈坊更是一座钢筋水泥牌坊。因为坊主荣凤林出身无锡荣氏家族这个中国最早最大的民族工商业家族,一方面他们乐于接受西方新事物,一方面又固守中国传统,才会出现用水泥修祠堂、造牌坊,这多少也体现了无锡近代独特的文化气质:兼容并包,怀德维新。
牌坊是一种不被常人所熟识的民间文化,徽州牌坊的保护经验是我们的榜样,无锡的这些宝贝牌坊,是吴地历史沧桑的见证,更将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的又一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