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桥位于北流街的东门口处,史记上桥的两头都有门坊的,现在只有一头有门坊。桥面有风雨亭,右边是桥廊。
关于登龙桥的故事与来历
资料1
说起登龙桥,传说有这么一段令人寻味的故事。
从前,东关堡的人多以耕田、种菜、打鱼为生,他们就是赖着这块江边肥沃的土地养家活口,繁衍生息,代接一代。后来,他们并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小农生活,由于离城近,进城方便,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也多起来。起初,一些人慢慢地学会做点小买卖,到后来,人们逐渐产生了求知欲,意识到读书识字明礼的重要。于是东关人便稍稍地兴起一股办学热潮,他们齐心合力,做到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人人参予,个个动手;有的张罗着选馆址、聘先生;有的为子弟入学作准备,不用很长时间便办起了好几间启蒙馆。之后,又建成了“经古书院”(今酒厂)。随着入学的人数逐年增加,东关人办学的热情越来越高涨,那时候,东关学风之盛,实为其他地方所不及。
嘉庆年间,东关人果然学业大有长进。连续几年考中了五个举人,全县为之轰动一时。从此,百姓称东关堡为“五举巷”。
为了鼓励青年人读书,陵城有识之士发起倡议捐款修造一座永久性的石桥,以鼓励、纪念考取功名的人,这样,一则可解东关人进城涉水之难,二则可在此举行仪式,作为欢送中举者上京考试的出发地。建桥的消息一传开,霎时间各地能工巧匠云集陵城,争着请缨出马。那时,凡造建工程都得事先请名师择良时吉民,才能动工兴建。根据择日先生要求,从择日起离动工的时间只有一个月,而备料工作还无头绪,时间非常紧逼,加上工程总量、质量的要求难度也相当大,要求三个月内峻工,交付使用。这时,很多能工巧匠原来的满腔热情却似冰般冷却下来,都摇头表示无法在短期内完成此一工程。正当大家愁眉莫展、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位自称是鲁班高徒的泥水匠一口答应承领工程,并保证如期峻工,不误庆典。这个泥水匠衣着褴搂,貌不出众,然颇有几分自信自得的表情。表示工程完工后才要报酬,否则分文不要。众人见状,哑口瞠目,不敢相信,但又无何奈何。
事后,果然不出三个月,一座跨度8米的单孔石拱桥居然如期建成了。桥面还建了个风雨亭,圆圆的亭柱为质地上好的格木所做,亭顶盖琉璃瓦,檐儿还悬着风铃,亭内雕梁画栋,真是别具一格。更为使人困惑不解的是全桥都是采用于砌法(不用灰砂浆),桥拱的每一块青石砖都是按预定的规格、尺寸凿成的,而每块都有数百斤重,这是北流建桥史上所未有。相传这个自称是鲁班高徒的人,从小练就一身技艺,还学会了鞭石之法术。他自承应建桥任务之后,白天凿石备料,晚上祭祀练法。两个月过去了,石料备了很多,但却一石未砌。大家都替他不能如期峻工而担心,一些人说他吹牛,自讨苦吃;一些人说他似个疯子,根本就没本事……总之,冷言讽语,不堪入耳。他只装不闻,埋头于活。
一天晚上,月光全无。这个鲁班高徒用一条鞭子把青石砖一下子赶到事先搭好的桥模上,三更时分,只听得轰的一声响,所有石砖都非常有序地靠拢在一起,建成了一座石拱桥。桥的两头均建有门坊,取名“登龙桥”。意思是说,这桥是皇帝赐的,让所有过桥的人都象中举一样高兴、荣幸与自豪。桥虽建好,但余兴未尽,总觉得缺少什么似的。他想,登龙只是初步的,不是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腾达。于是他又连夜把建桥剩下的材料,用同样的方法在西河口转弯处(登龙桥之上游)造一座石拱桥。这桥大约8米,跨度为16米,规模比登龙桥大多了。鸡啼三遍,天渐亮了,桥也建好了,取名“通天桥”。取意是登龙腾达。封建时代,皇帝称天子,京城乃天子居住的地方,通天者,进京也。多好的意头!
过去陵城以及方圆几十里的读书人要上京考试都要经过通天桥,步行至武林下船直抵梧州,再溯桂江至桂林。可见通天桥的历史意义及其作用。两桥既已建成,此人亦不知去向。后来听说他到了容县,建了“真武阁”,由此说来,登龙桥、通天桥、真武阁是同出一宗,同是这个奇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