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又称宗祠、祠室、祖祠、祖厝,被誉为家族的圣殿,是汉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立祠敬宗,是代表汉族祖先信仰的一种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祠堂源自于家庙。家庙又称祖庙,起源于先民对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古人祭神祭祖的场所,至商周时期宗庙制度和祭祖礼制初步形成,秦汉并逐步完善。汉朝以前,有官爵者才能建立家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但那时叫宗庙或者祖庙。唐朝始创私庙,宋改为家庙,以祭祀先祖。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理学家朱熹《朱文公家礼》立祠堂之制,只有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皆称“宗祠”。
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岭南宗祠的发展在明清进入巅峰时期,此时迁徙岭南各地的客家人,经过长期发展和繁衍,族众日增,各家族为团结族人大兴土木,大规模营造祠堂。
人之发肤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祖宗。慎终追远,不忘祖根,忆念先祖,传承祖德,兴盛子孙,启渥未来,这兴许就是岭南普建祠堂的初衷。
岭南的祠堂,记录着不同姓氏家族的源流、传统与辉煌,也是岭南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
岭南的祠堂覆盖各姓,遍布城乡。岭南古镇梁化,几乎是“一村一祠” 、“一姓一祠”。全镇22个乡村,村村有祠堂,有的甚至是一村多祠、一姓多祠,也有的在同乡同姓中,既有总祠、又有分祠、家祠。
地处梁化马安岭的惠东石陂周氏宗祠,被当地称为周氏总祠,祠堂是供奉周氏第四十六世祖仁德公,仁德公由闽入粤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广东周氏重要一脉,裔孙各房支系分布于惠州各县区以及跨市省散布于广州、深圳、东莞、汕尾、五华和广西、四川、重庆、福建等地,支系分祠也分布四方。而在石陂总祠所在地的马安岭村,相邻的几个自然村,属下每个房系均有分祠。
建于梁化圩内的林氏宗祠,又称为“粤东林氏宗祠”,其裔孙支系和分祠跨县市散布于粤东一带。而位于梁化四眉山村黄牛挨磨的赖氏宗祠,其裔孙却跨村分布于梁化境内。然而,境内大多数的均为分祠,在同姓的族系中,多是一个支系一个分祠,其中不乏是一房一祠。
境内早先同姓人家,大都住在同村的祖屋里,祖屋内有居室,也有祠堂,集居住与祭祀于一体。结构大都一样,中间为祠堂、厅堂,两旁为家族的住家。如位于柴行街的周氏秀利祖屋,中轴为四厅四井,其中上厅(第三厅)为祭祖厅堂,两旁均为民居住所,共有房间52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时代的变迁,境内祖屋内的住家大都迁出外面居住,只留下祠堂,有的甚至把祠堂也迁建到外面。
一村一祠,或是祖屋较多较大成围屋的,祠堂多为独立单元,自成结构,与居住房屋分开。如石屋寮村的陈氏祖屋“九厅十八井”,屋内有厅堂9个,天井18个,房间108间,其陈氏宗祠建在祖屋外相隔2里地的地方。
岭南乡村的祠堂多为家族祠堂,亦称姓氏祠堂,既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