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罗川古城始建于北魏初期。据史载,北魏泰常五年(420年),朝廷即在此设置阳周县,辖今正宁县永正、山河、西坡、月明、湫头、五顷原、三嘉及宁县平子等地,归上郡管辖。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罗水出于川”,遂改阳周县为罗川县,后迭称罗川县、真宁县,雍正初更名为正宁县。罗川古城作为正宁县治所一直沿用到民国18年,才搬迁到宫河镇,罗川古城逐渐演沦为村落。
至今占据罗川古县城的罗川村,遗留着许多原来作为县城的遗迹:重要的有街道、民居和石碑,残损的石刻石碾石磨随处可见,砖瓦等建筑材料更是俯拾皆是。罗川的街道和巷子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铺成,高低交错、纵横交织,村里保存原有的四合院有13处。民居均是依坡靠山而建,上房(堂屋)居高临下,院落之间有巷道联通,由于穿行年久,巷道被踩踏成“胡同”状小沟壕。房屋均为土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墙体多以石板垒砌,辅以少数用青砖土坯。构造上有的工艺简洁,显得古朴浑厚;有的精雕细刻,略显豪门高贵之气,其中城关村180号的路氏民居最具代表性。
路氏民居位于古城南北向的主街道东侧,一进式四合院,整幢院落坐北朝南。原有上房(堂屋)早年已毁,现仅存门楼、倒座和厦房(厢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
门楼:也称大门、院门,或称街门,硬山顶,紧依倒座东侧,属于隐堂街门。门宽2米,进深6米,高3.7米,高出倒座约90厘米,门楼南墙延伸为院落南院墙和南厦房后墙。屋面经过重修,不见飞头,椽子、连檐和望板均为后来更换,但正脊脊垄、脊兽和板瓦、滴水原件原样保存。从门楼山墙内部看,分作上下两层,上层为供奉神灵的门神楼,下层为供人通行的大门,上下之间用木质楼板隔离。门楼上层在通柱间安装了精巧的一副四页隔扇,仿照真实堂屋隔扇式样,棂心为灯笼锦的窗格;楼板以下的大门门扇亦安装在通柱之间,大门作双扇实榻门,门扇以上的门额板分作三等份,空白无字,边框作凸出的“两柱香”形,门框外与墙体之间夹有花枋装饰。
楼板前沿安装了雕花的护栏板,雕花分为3块,浮雕而成。正中为莲叶花边形外边,主题图案有山有水有树,猴子在树上望月,水中也有月亮的影子,寓意“攀侯在望”。两侧为圆形外边,内容为吉祥的双草龙围绕草字“福”。
雕花护栏板上边及左右边外均有较窄的花牙板边框,下方有较宽的雕花裙板。裙板上雕刻了五头相互联系的狮子,狮子用绣球和丝带相互联系,嬉闹欢腾,形态各异,寓意“喜事连连”。
门楼山墙外端做墀头,不久前经过重新加固修缮,改动较大,好的是前、左、右三面的砖雕均保留了下来。正面左右均为鸳鸯戏莲,面对门道两侧的砖雕左右分别为鹿衔灵芝和大象,寓意“禄职有象”。
墀头以上以下墙体后来更换成红砖,原墙体及墀头形制不详。
倒座:进深一间,宽5米,面阔三间,通长11.7米,高2.7米,与厢房之间距离1.5米,坐南向北,土木结构,三架梁硬山顶,屋面经过重新维修,改动较大,原来椽子、望板均作了更换,不见飞头,惟屋面青瓦为原有瓦件。
倒座前檐墙体也是后来经过更换,惟有门窗为原来制作。明间作四扇隔扇门装修,隔扇由棂心、绦环板、裙板和抹头组成,棂心窗格图案形似古“福”或“寿”字。次间原来槛墙不存,留窗,窗格为比较久远的“腰三末二”形式。面向外的后檐墙明间留大窗,东次间留小窗,窗格均为古老的直棂窗。倒座墙体也经过重修,碱砖墙被更换。倒座西南拐角也有樨头痕迹,虽然后来北改动过,单从制作工艺上看,和门楼砖雕非同时所为,砖雕内容为飞马背带龙角,寓意“龙马精神”。
厦房:也称厢房,位于倒座和堂屋之间的两侧相向而坐,每侧各三间,共六间,进深宽6米,面阔12米,高2.7米,两栋厢房之间(天井宽)距离4米,为单坡屋顶,陇东也称“趄厦房”。厦房仅原有梁架未变,其余全部重修改动。
上房(堂屋)早年被拆除。
此民居是由正宁县博物馆在“三普”新发现的文物点,是庆阳市目前保存现状较好的古民居之一,从墀头砖雕工艺形式比较,和环县芦家湾乡嘉庆年间的吴氏民居工艺接近,应为清代中期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