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乾县社火

乾县社火

a1

社火是我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历史文化名城——乾县,每到春节,一些镇村群众就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锣鼓手,舞狮等等。社火经过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乾县社火则是与众不同:乾县社火不单单是春节期间庆祝表演。乾县社火还加入了民间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乾县社火最热闹的场面应该就是庙会的时候了。每当乾县有盛大的庙会时,都会唱大戏,以此来庆祝在庙会中供奉神人的节日。

但是在演唱大戏的时候,人们就要把戏中的人物拉到现实,也算是一种入场式,不过不是演员,而是村民自己。

在这时,村民们开出自己家的蹦蹦车(农用车),让男女老少们穿上戏中人物的衣服,画出唱戏似的样子,载上他们在全乡镇游转。

1、芯子

社火的一种,是一种行进中表演的艺术,每逢春节、庆典、庙会等喜庆之际与锣鼓、社火同时表演。芯子表演时过去用人抬,现在主要用车载,以手扶拖拉机、四轮机、汽车为主。乾县的社火芯子历史久远,各具特色。最著名的就是漠西夹道村高台芯子、王乐镇社火芯子、乾县阳洪镇好畤芯子。

漠西夹道村高台芯子早期无法考证,只能追溯到民国时期。这种芯子表演时先用木椽在汽车上搭成亭台、楼阁架子,然后用花布、花束、明镜、丝穗等精心装饰一新,视社火内容,有的分前厅后厅,有的也不分。演员可多可少,一车可表演一出戏里边的某一场景,也可表演两出戏里的两个场景。人们从演员简单的造型中,一眼就可看出是某一出戏的某一情节或其中的表达的某种意思。人物形象主要来自地方戏和民间传说,穿戏剧服饰。代表作品是《鸡芯子》。

王乐镇社火芯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分为高台和平台两种形式,高台芯子根据不同的故事人物形象,经过专人设计,用钢棍做成相应的架子,将人固定好,穿上相应服饰进行表演。平台芯子是装扮好后骑牛、马或以车载进行表演。道具有刀、剑、枪、金箍棒、九齿钉耙等,以戏剧人物的造型为主。伴奏乐器以低音大鼓、大鼓、钗、大锣、马锣、手锣、小锣鼓等为主。代表作品有《白蛇传》、《八仙过海》、《西游记》等戏剧造型,还有现代作品《奥运五环》、《只生一个好》等。

乾县阳洪镇好畤芯子起源于公元前300多年,根据地方戏的表演形式衍变而成。解放前,芯子一般是装在大桌子上,由人抬着,走街串巷进行表演,现改为车载。“芯子”装扮多以小孩为主,先将小孩装扮成古典戏剧中人物或现代故事中人物,然后用钢筋加固,再以方木桌、长条桌为底座,用彩条布、花束等加以修饰、装点,在锣鼓乐器的伴奏下,“芯子”上的角色按剧情表现做出不同的动作,或搞笑或惊险。

2、舞龙舞狮

乾县大杨镇西宁村的舞龙舞狮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文革”时期一度衰落,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恢复发展期,表演队伍逐年壮大,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提高。

舞龙表演时,用竹篾编织龙骨,并以彩布制成龙衣,装上扎制的龙头后,由十余人分别手持木柄上、下、左、右、前、后舞动,做出龙游、龙摆、龙滚、龙跃、龙盘、龙飞等动作。舞狮表演时,用竹篾编的笼子制成狮头,由青壮年人扮演,在锣鼓和烟火中,引狮人手持绣球翻着跟斗引狮入场,跑过圆场后,做出各种动作逗引狮子登上桌子,惊险刺激,令人拍手叫绝。

3、跑竹马

跑竹马流传于乾县已有数年历史,在解放初期比较盛行,主要在春节、大型庆典、庙会时进行表演。竹马道具用竹篾扎成,蒙以纸或布,分前后两截,绘制成马的形状,系在表演者腰的前后。马腹下用布围住,以遮住表演者的腿脚。马颈系铃,有的表演者脚上系响板,跑动时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有的在马身内燃灯。舞蹈特点是表演者既要扮演骑马者,又要模拟马的动作,两者之间的律动完全不同,却要配合协调。主要动作是上半身表演不同人物骑在马上的各种姿态和表情,下肢用颤动的小步,平稳的快步,前踢、后蹬及蹲步等模拟马的各种神态动作。表演时挑选十三、十四岁的女娃、男娃上装,骑竹马表演,阵型有“芝麻拐菜子”、“三齐王乱点兵”等。并配和锣鼓节奏,8匹马在场地来回跑动,不断变换阵形,表演动作活泼、协调,首尾配合默契。

4、柳木腿

关中人将“高跷”叫做“柳木腿”。乾县峰阳镇西湖“柳木腿”起源于明末,盛行于清朝中期,“文革”时期停滞,改革开放后又重新恢复。表演者一般选择15岁—22岁的青年,化妆后以各种戏曲人物或现代人物的形象出现。高跷一般高七尺二寸(2、1米)左右。表演者把柳木腿绑在小腿外侧,相互配合,随着锣鼓节奏舞动前行,在行进过程中,要求步伐一致、轻盈、灵活。表演者不时做出各种各样惊险、滑稽的肢体动作,耍着“绝技”,令人眼花缭乱。

陕西乾县社火

乾县社火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