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祠位于白云区石井街石潭路升平下街11号。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迄今曾作多次维修。坐西朝东。三路三进,中路为主祠,以青云巷相隔,左右为衬祠,总面阔31。46米,总进深51。26米,建筑占地面积1616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灰砂碌筒瓦,绿琉璃瓦当剪边,墀头砖雕。青砖墙,石墙脚。 1962年7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义勇祠是为纪念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牺牲的义勇而建的祠堂。牛栏岗之役后,由番禺举人何玉成等提议建祠,并呈请两广总督祁贡、巡抚怡良批准,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在牛栏岗建成。咸丰四年(1854),广州李文茂等发动洪兵起义,围攻广州数月,该祠在战火中被毁。1866年,升平社学在其左侧重建义勇祠。现祠石门额是从牛栏岗原址迁来的。石门额队刻楷书“义勇祠”几个大字,上款“道光辛巳年(按:1821)九月”、“同治五年(按:1866)九月迁建”,下款“督粤使者祁贡书”、“梁平苏勒石”。
义勇祠坐西朝东。三路三进,中路为主祠,以青云巷相隔,左右为衬祠。
头门面阔三间13米,进深两间9米,共十一架,前后檐柱及门墙承重。前廊三步梁,梁架、柁墩雕刻戏剧人物;后廊六步梁,花岗岩门夹石上有石门额,阴刻楷书“升平社学”,年款“道光壬寅(按:1842)八月”,落款“督粤使者祁贡”。前廊两次间砌花岗岩石包台,宽3。 9米,深2。 9米,高0。6米。檐柱与山墙之间架花岗岩石虾公梁,梁上置石狮。
第二进面阔三间13米,进深三间12。7米,山墙、屋顶与头门相仿。堂中立4根坤甸木金柱,石柱础,前檐立方形石柱,十九架,前设四架轩廊。左右山墙各开一门通衬祠,右边石门额阴刻楷书“义维桑梓”,年款“道光岁次壬寅冬十月彀旦”,落款“命镇守广东南韶连等处总镇都督府马殿甲书”。左边石门额阴刻楷书“气慑鲸鲵”,年款“道光岁次壬寅盂冬彀旦”,落款“协守广州三江口兼辖连阳等处里总兵余万清题”。
第三进面阔三间13米,进深三间12。5米,堂中立4根坤甸木金柱,前檐两根方形石柱,十七架,前设四架轩廓。
义勇祠在广州市白云区石井升平社学的东侧,建于1866年,是纪念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牺牲的烈士的。
鸦片战争爆发后,1841年5月英国侵略军进迫广州,三元里人民联合附近103乡群众,在牛栏岗等地,痛击英国侵略军,是役打死打伤英敌军近200名。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群众有20多人。为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这年冬天,乡人在牛栏岗建立了义勇祠,奉祀烈士牌位。
1854年,李文茂在佛岭市举行红兵起义,与清兵激战于牛栏岗,义勇祠被毁于战火中……
回顾1840年5月,英国不顾国际准则,悍然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由于满清王朝的昏庸腐朽,节节退让,英国侵略者得寸进尺,威迫清廷签订《广州和约》,强占香港和索赔烟价银元六百万两。侵略者怎么也想不到,当清政府屈膝求和的时候,竟然受到了来自人民方面的猛烈抵抗……
就在这次抗英斗争中牺牲了22位农民——抗英民族英雄!就为纪念这22位抗英民族英雄而兴建的“义勇祠”竟然毁在清军手中!
25年后的1866年,“义勇祠”移到石井升平社学的东侧重新兴建。石井义勇祠的门额石刻是从牛栏岗旧祠移来的。
义勇祠奉祀的烈士有:张来兴、黎扬伍、黎勤有、黎燕翼、李文昭、彭社应、林信丰、何景才、谢恒标、严怡章、黄良义、黎丁桂、黎友、周华、易东、龙恒锐、梁启图、李才彦、李蕴、龚尚登、李苏、谭胜等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