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烧纸调”是一种集说唱和舞蹈于一体的祈福、庆贺、祭祀歌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胶东和全省少有的民间音乐,是以唱为主,以舞辅之载歌载舞的民间演唱形式,也叫“请姑娘”、“咕念”或“哼哼调”。
烧纸是起源于宋代,在蓬莱东、南、东北部地区乡间流传的一种风俗性祭祀活动,用以求福求财求平安和祭奠祖先。整个仪式由开坛、请神、安神、搭棚、封灯、劈山、搬亡人、歇坛、故事、送神等10个阶段组成。
根据《登州府志》的记载,蓬莱“烧纸调”起源于宋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宋朝年间有个皇后,因皇帝整天沉湎于看戏、荒废了朝政,一气之下杀死了五个皇帝喜爱的戏子。结果这五个亡魂变作了五朵艳丽的芍药花,三九寒天独自绽放在御花园。皇后娘娘在赏花时被亡魂缠身,得了重病生死难保,宫廷内所有的御医束手无策。就在皇后奄奄一息之际,宫内来了一个漂亮闺女,她给皇后娘娘把了绳脉,开了药方后,还边唱边舞从空中请来了四个姑娘,大家为皇后祈福以后,娘娘的病这才痊愈。因为这五个姑娘在祈福的同时还烧了纸,所以就有了“烧纸调”这个名称。
烧纸调是整个烧纸仪式活动的伴曲,含鼓乐和唱曲两部分。唱由有九腔十八调。
九腔主要有大腔、悲腔、急腔、大悲腔、四大腔、娃娃腔、对口腔、接神腔等;十八调主要有接神调、安神调、封灯调、送神调、三棒鼓、慢板、悲调、靠山调、喜盈门调、流水调、搬亡人调、答文良调等。
烧纸调旋律婉转,节奏富于变化。演唱故事时,唱腔遵循“接神、安神……送神”的程式,中间根据故事内容自由选择调式。烧纸调的伴奏乐器为单皮鼓。单皮鼓形似蒲扇,使用时既是打击乐器,又是舞蹈道具。鼓柄下端以铁条曲成3个椭圆形环,各穿3片六角形铁片,动辄声响,使用时边打边晃,产生鼓声和铁器声交响的效果,形成特殊气氛。单皮鼓乐主要有开坛鼓乐、三棒鼓乐、六棒鼓乐等,结合演唱腔调的急、缓、顿、抑、灵活掌握打击技巧,以控制鼓点与唱腔和谐。
烧纸舞是伴随民间烧纸活动而表演的一种祭祀性舞蹈,为蓬莱县所独有。主要流传于蓬莱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民间,金果山一带最为流行。
在舞蹈风格上,北部沿海一带表演动作较为粗犷有力、严肃稳健;东南部山区的表演动作较为活泼风趣、热烈火爆。每伙艺人由4人搭班,3人上场表演,一人替换。祭祀仪式由表演者之一“领坛”(领唱领舞),2人“扛腔”(帮唱伴舞)。表演者均左手持单皮鼓,右手持鼓鞭(用牛筋编制而成)击鼓,边唱边舞,在直径不到2米的圆形场地内时而绕行,时而穿插移动,时疾时缓,有点有顿。舞蹈动作由挪移身形和耍鼓两部分构成。鼓式动作有茉莉鼓、掏心鼓、挽花鼓、转身鼓、扣鼓、插架鼓等,身段动作有支、偏、挂等。仪式开始后,表演者即一刻不停,协调一致地边唱边舞边击打单皮鼓,直至曲终。
“烧纸调”一般在农历腊月、正月期间活动,主要是向人们表达美好的祝愿以及对丰收的年节表示庆祝。“烧纸调”的腔调非常丰富,共有“九腔十八调”。音乐旋律婉转、节奏富有变化,拍子经常交替出现,抑扬顿挫、扣人心弦,配以“嘭嘭”的单皮鼓声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除了以上整套程式的套曲外,还有些说唱民间故事时演唱的曲调,如“靠山调”、“喜盈调”、“流水调”等,多吸收了当地秧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特点,短小活泼,善于表现欢快的故事情节。
蓬莱“烧纸调”世世代代都是由身传口授的方式传承的,自从宋朝在宫廷内产生后,这种祈福活动迅速流传到民间,并且一直深受百姓喜爱。明清一直到民国时期,“烧纸调”继续发展、成熟,活动的形式和程序不断完善。六十年代初,蓬莱曾派出烧纸艺人到福山、栖霞、烟台、大连等地演出。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种种政治因素,“烧纸调”被当作一种封建迷信而遭到破坏和扼杀。直到八十年代,蓬莱文化部门才对“烧纸调”进行了为期五年的发掘整理,之后,被收录到《中国民间舞集成》当中。
烧纸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