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因矿而兴,因“冶”而“大”。
大冶的前身是青山场院。
据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大冶县本鄂州武昌县地。(唐)天祐二年(905年)伪吴(即五代十国之吴国)析置大冶青山场院,主盐铁。(宋)乾德五年(967年),唐国(即五代十国之南唐)升为大冶县。国朝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来属。”说的是唐昭宗(李晔)天祐二年(905年),吴王(杨行密)令武昌节度使秦裴在武昌郡永兴县置青山场院(场为采冶机构,院为行政管理机构。场院特指市镇或“草市”),采矿冶炼,大兴炉冶。北宋乾德五年(967年)李煜为南唐国主时,析武昌县三乡,与青山场院合并新设一县,根据《庄子·大宗师》“天地为火炉,造化为大冶”之语,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
另北宋王存主编的《元丰九域志》亦载有: “(宋)乾德五年(967年),以大冶场置县,县在军(为宋代行政区划名)西八十八里。”(注:兴国军下辖永兴、通山、大冶3县。2020年在大冶市还地桥镇高垴村发现“宋故虞氏夫人墓志铭”石碑,铭文400余字,铭文记载大冶县属兴国军管辖。)
青山场院在哪?
据清同治版《大冶县志》记载:青山,位于大冶县西,距城十里,旧设青山场,故名。青山场,原属永兴(今阳新县)县境,公元967年,南唐升永兴县青山场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设县治,定名为大冶县,于此置炉鼓铁,取其大兴炉冶之意。明万历年间吴仁(大冶县令)《重修金堤渡记》中说:“在县西南隅,有金堤渡,表为金湖,里为青山”。
据考古发掘表明,青山冶炼场位于今大冶市金湖街道株林村大青山曹家湾门口畈里,距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以西约1000米。(有资料称青山场在铜绿山矿一带;另一说在大冶城区墈头至栖儒桥一带。)
大冶一词出自唐代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云:“君自潞州铜靼尉补调武昌令……铜铁曾青,未择地而出,大冶鼓铸,如天降神。既烹且烁,数盈万亿,公私其赖之。”说的是韩仲卿(文学家韩愈之父)于唐至德元年、二年(756年、757年)任武昌县令时,于此置炉,烧炼铜铁。北宋路振《九国志.秦裴传》载:“裴在治七年,积军储二十万,开青山大冶,公家仰足。”更确指是秦裴创办青山场院。
青山场院自北宋乾德五年置大冶县以来,历为县治。1912年后因城外有淘金井,水泛则没,称金湖镇。1949年称城关镇。1962年改称大冶镇。2020年撤县设市时改设金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