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的婚嫁习俗,由于生产发展水平、社会进化程度和地域、风俗、习惯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于外地的一套婚嫁俗礼。据旧县志载:明末以来因历遭战乱成了重生女轻生男的关俗,到清初,逐步演变为早婚、重生男轻生女之俗,别无详载现将偏关县清末至今婚嫁俗礼简述如下:
一、请媒
常言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旧时有专业性媒人或媒婆。解放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城乡实行自找对象,自由恋爱,专业性媒人已经废弃,但为便于双方牵线搭桥,总还要通过介绍人帮忙,而且在整个婚礼始终对其十分敬重,俗话说“是媒不是媒先请三两回”,通常以“九顿一砂罐”(一砂罐代表送大席一桌)多次酬谢媒人。
二、定亲
定亲之前必先相亲。旧时经媒人说合,双方认为门当户对,互相了解对方家观境落后,由双方父母和本人利用适当时机,远远暗里相看称作相亲。其标准还有:看脚不看头“三寸金莲”(小脚)不嫌丑的说法。现在往往把男才女貌作为相亲的首要标准,定亲要经过男到女家“啾对象”,女到男家看“加裆”,相亲时双方必备佳肴热情招待。
三、换帖
旧时换帖包括合婚,接八字帖和换龙凤帖
1、合婚,在双方定亲期间,由媒人用红纸将双方的生辰八字写成庚帖分送两家,请阴阳看命相,是否相生、有无相克,确认合适才能定亲。
2、再将双方八字写成红绸布庚帖互送,俗称接八字帖,并交银器首饰给女方。
3、正式换帖,即将官府购取印制的龙凤帖,择吉日互换,并给女方送食盒一架(高桌上放整猪整羊各一口和大馍,大饼子等食物)。农村叫作交水礼(羊腿、烧酒等四色),交清彩礼,选定出嫁吉日。
解放后,城乡逐步演变为先交水礼后换帖,交水礼时,付部分彩礼,换帖时全部交清彩礼,并要领结婚证,确定迎娶日期和其他事宜。在这期间,乡村还有男送女家一定数量的猪羊肉和一只有生殖能力的母羊,暗示“母子下母子,三年一股子)的含义。
四、赔房
过去出嫁前,父母要给女儿赔送竖柜、捧盒、银器首饰、绸缎衣物等,贫苦之家和乡村一般也要赔小柜或躺柜梳头匣之类。
解放后,由于经济、文化状况的发展变化,赔房也出现较大差别,现在有的赔高档电器,有的干脆将赔房折合成现金让女儿出聘时带回。有的赔普箱柜、衣物等。
五、彩礼
古时送彩礼含意有二:其一因女方出聘少了劳力经济受到损失,男方应还人工或付出礼物给予以补偿。其二女方收下送来的礼物意在婚事已定,叫作纳彩,后世称彩礼。自婚姻法颁布以来,买卖婚姻有所收敛,逐步演变为一种礼节。部分偏僻山区,除软的(票子)硬的(洋钱)还有要粮食、衣物、牲畜,更有要棺材等怪事,现在也有送几千元人民币的,一般在两相情愿的基础上,送多送少是由经济状况来定的。
六、娶聘
迎娶之家总要张灯结彩,帖婚联挂大字,旧时院内设香案,上摆大斗、内放豌豆、插弓、箭、尺子、簪子、铜镜、手镯已取敬天降魔、安宅抚人之意,烧香三柱,摆牡丹花供三份,以备拜天地用,解放后改为国旗、毛主席像,现为双喜字。
娶送亲俗称大戚。城乡今昔沿用娶三送四,娶送戚多由兄嫂或表兄嫂充任,娶戚中另有压喜桥童一人,大戚忌孤寡,有:“姑不娶姨不送,妗子送到黑风洞,嫂嫂送进莲花洞,姐姐送了妹子的命”的迷信说法。
迎娶队伍城关历来习惯中午启程,归时娶戚坐四人抬名轿,到女家门前,由家长送戚出迎,送戚陪伴,桌上先上烟、茶、水果、油食之类,后上席,宴摆,新娘穿好嫁妆,怀抱宝瓶,由全人(父母子女都有的人)挠出,入花轿,娶送戚坐前后的明轿(也有用五乘轿的),男戚喜童步行跟随返回。新娘花轿上挂羊腿、酒壶、插葱,表示婚后日子美满,新人象水葱一样身体健壮。花轿落地,大门两侧旺火冲天,轿夫肩轿,娶戚撩起轿帘和新娘脸上的佛布(红绸面纱),给新娘脸上搽观粉叫添油粉,取美貌之意。并掺新娘,倒毡(新娘鞋底忌粘土),走入院内,平土(阴阳)相随撒帐(五谷钱币)口念喜糖:“一撒天、二撒地、三撒新人拜天地......”。
拜天地:将新娘掺到香案前,由“全人” 挠新郎出洞房站新娘右侧,由平土呼令: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三鞠躬礼毕。
入洞房:新郎新娘,倒毡揍至门口,由年轻人拦耍一阵,二人争先入堂屋,同饮“意和酒后”,再入洞房,新娘在炕上按平土指定的方向面壁背门而坐,据说不然对新人不利。这天洞房忌黄毛女子(未满12岁的闺女)、四眼儿(孕妇)、寡妇入内,怕冲着新人。
闹洞房:城乡历有耍新带旧之俗,晚上由年轻人(不分辈数大小),先耍新人,考口舌、说令子,共吃喜糖嬉闹取乐。再耍婆母,划脸子,骑长凳(当马),怀抱枕头(充孙儿)大伙抬着在院内(旺火通明)嬉笑。口喊:“媳妇子抱娃娃来” ,别人在洞房督促新娘答应。人散后,夫妻吃“意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