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俗包括衣饰、饮食、居住、行旅等方面。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生活之河滔滔奔流,人类在世代交替的同时,也传承着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生活习俗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随着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更新,同时亦因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具若干差异。
一、衣饰习俗
“上古草衣卉服,大朴无华。后世乃易为冠裳,一洗乾坤之陋矣。”关于服饰的起源,有御寒说、遮盖说和装饰说等,有的则认为在于显示富有,这一用意明显较晚,是在私有制社会出现以后的事,而属于美学范畴的羞耻和审美观念,当是更晚一步才产生的。
丘吉尔曾讲:“衣着是最好的名片。”衣饰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人的身份与地位。特别在旧时代,衣着曾是分等级,严内外、辨亲疏的标志。官服与民间服饰有着明显的区分,下不得逾上。除了官方的规定外,民间的服饰也反映着人们职业与社会地位的不同。服饰就物质文化而言,反映着人类生产实践的水平,如从精神文化看,则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文化心理活动。因此要了解泉港服饰民俗文化,除了要考虑到泉港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外,更要考虑到泉港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泉港的历史文化背景等。
服装
近代泉港传统农民的服装虽然也经历变迁,但它和全国的农村服装一样,总是受社会的经济、文化、风尚的制约,样式单一,变化较少,显现出呆板、单调、保守的特点。清末,西方人发现中国人,特别是农民不具有那种追求时尚的嗜好:“全中国三亿人都穿着蓝布衣衫,男女老少的衣衫都是宽大的,全国的衣衫样式和尺码还不到五种。”(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数据》)显然,这种穿衣模式同静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相适应的。
解放前,境内农村群众大部分生活穷苦,衣着褴褛,存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八年破裘五年裤”,“一件布裘九斤重,一双木屐度十冬”,“棕蓑布袋作棉被”等等现象;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观念更新,思想解放,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衣着逐渐讲究,基本没人穿打补丁的衣服,年青人还追求新款、名牌,市场上服装款式和布样百花齐放,层出不穷,琳琅满目,完全打打破了呆板、单调的服饰格局。
男装。清代泉港农家一般穿着自纺自织的麻布或棉布衣服,为汉族传统服装,俗叫“本地衫”。男装以黑、白、蓝为主,民间称外衫为褂子,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皆为圆领,布扣;老年人多穿大襟,青年人则穿对襟。外衫有便服与礼服之分。便服上着短衫,其款式初为大襟,后改对襟,下着宽筒裤,此裤高腰、大裆,穿时将腰部宽松部分对折扎上腰带。礼服是大襟右衽的长衫,晚清时有外加马褂,马褂有马甲式和汉装式两种。农民日常穿便服,如逢隆重节俗才穿礼服;而官吏、乡绅、富商、教员、郎中等,日常则着长褂。富贵者夏日为绸袍,冬天为棉袍或裘袍,外套马褂。在长衫外面加马褂是有一定身份的男子趋时的服装,普通农民则是没资格也没能力穿的。
民国初期,正值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历史交替之际,服饰式样的变化更具有文化革命的意味。泉港一带为边远农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山装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逐渐由城区传入,至四十年代方才流行。穿西装的人也在四十年代后日渐增多。这时的学堂学生统一着装,初中、高小学生为童子军服,高中、大学之学生着中山装。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装、长衫几乎绝迹,灰色和蓝色的列宁服、中山装、干部服、八角帽风靡一时,农村男人夏穿自织麻布衣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地有两种职业特色的服装颇受男人欢迎:一是男式绿军装,在青少年中十分趋时;一是沿海一带渔民常穿的“讨海衫”,这是用荔枝柴汁(俗称红柴汁)染成的暗红色粗布衫,亦称“红柴汁衫”,为年纪较大者所喜爱。以穿军装为时髦,主要与当时国内“全国学解放军”的大气候有关。而爱穿“讨海衫”,其原因可能是其具有耐穿不易脏的实用性,体现出劳动人民朴素本色。
一九八0后,人们服饰纷呈异彩。儿童服装五彩缤纷,把“祖国的花朵”打扮得多姿多彩;青少年偏爱富有朝气的T恤衫、牛仔服、运动服、太空服、蝙蝠衫、羽绒服等等,富有洋气的喇叭裤也为年轻人所喜爱。最为大众化的当为夹克衣,社会各界人士都可随意穿着。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多着西装,打领带,穿皮鞋。农村村民参加庄重活动或举行隆重礼俗,如结婚、庆寿等,也多西装革履。色彩和款式庄重的中山装仍是老年人的常着服装。
女装。泉港清代时女性上装为右衽大裙衫,下装为裙或裤。裙子是妇女特有的服装。在各种服饰中,可以说裙子出现最早,它那波动、飘逸的动感,最能展示女性之美。解放前裙子多在农村富家妇女中流行,有布裙、绸裙、百褶裙,月华裙等等,年轻女性的裙子艳丽多彩,老人则多穿黑、青等色裙装。农家妇女多穿宽筒“斗笼裤”。
女装上、下装同色居多,老年妇女多选黑、蓝、褐三色;年轻女子不拘,大致夏求淡雅,冬多浓艳。富有人家女装,其襟、袖、裙、裤之边缘,常以配色镶边美化。老年妇女往往在裤管口里藏有腿带,以便于裹脚行走。
民国改制,以女性长衫改进后的旗袍,至上世纪40年代成为通式女服,体现出女性的曲线美,富家妇女尤为流行。这一时期社会上出现被称为“番仔衫”的连衣裙,女中、小学生则一律穿上衣衫配黑裙的学生装。
新中国成立后,泉港女装还是以“纽边衫”和“纽边裤”为主,以朴素为荣,色彩、式样较为单调,年轻女性也穿机织花大裙衫。文革期间,绿色军装尤为女性青少年所喜爱。
改革开放以后,服装讲究美观、时髦,注重质地、品牌。女装款式变化尤多,绚丽多姿,令人眼花缭乱。上世纪八十年代长袜短裙最流行,成为新时期一道新奇的风景线,即使寒冬腊月亦有妙龄女郎乐此不疲,人们戏称“冬天穿裙子——美丽又动(冻)人”。
泉港区沿海乡村妇女,自古以来便有爱穿红裤的习俗(寡妇则穿紫色,未出嫁的姑娘穿粉红色)。平时,她们分开穿红衫和红裤,遇到喜庆日子,如春节、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元宵节、父母翁婆丈夫做寿或兴建房屋奠基、上梁、大厝落成迁入、兄弟或子女结婚、子女满月、四周月、周岁……则穿全套红衫红裤。
这些乡村或是从邻邑的莆田、仙游一带渡海迁徙而来,或是与莆仙相邻,方言习俗都有相通之处。穿红衫红裤的习俗便是从莆仙传来的,至今还在延续着。关于这个习俗的形成有两种传说。
一是传说妈祖女神升天时身着朱衣,人们视红衣红裤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也仿效穿起来,以接近妈祖,祈求妈祖保佑。另一是据传在莆仙大部分乡村的宫庙都奉祀王太师爷(即杨家将中的杨延德)。这王太师爷的神像为乌面红袈裟,在香火灯光照耀衬托下,煞是好看。最初是莆仙戏仿效它绚丽的色彩,运用到戏剧的装扮上,所饰的夫人和小姐分别穿大红、浅红衫裤,配上灯光和后台结彩的效果,显得更加喜气洋洋。于是红衣红裤就被看作是富贵、幸福的象征,农村妇女相继仿效,遂成风俗。
鞋袜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鞋也应运而生。上古三代时鞋就成为不可缺少的服饰品。古代的鞋有许多种类,主要的有以下几种:舄是礼仪场合穿用的鞋,双底,以木制或注腊来防潮和保暖。草鞋称屦,帛制称履,麻制称鞋。其中屦、履、鞋穿用的较为普遍,所以曾先后成为各种鞋的通称,汉以前是屦,汉以后是履,宋以后是鞋。此外,还有屐,它是一种木底鞋。相传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制成的。有平底和装齿两种。靴,古称鞾,皮制,有靿,是草原民族适应游牧生活的鞋制。战国末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种鞋制传入中原。清末至1949年前,泉港农民除冬天外,多数赤脚或穿草鞋走路。冬天穿的鞋多是自制平底布鞋,配以白布袜。商人、绅士穿线袜,或丝袜、针织长统袜等。鞋面多用黑斜纹、黑哔吱、土织布等。式样有浅口、深口等款式。鞋袜多为男女通用,有的女鞋则会加一条横扣板带。旧时泉港沿海村庄的妇女多缠足,得穿木后跟的尖头绣花布鞋。内地农村妇女多天足,劳动时习惯赤足,只有出嫁、过年或祭祀典礼时才穿布鞋,上山入城时则穿草鞋。
民国时富有人家穿皮鞋、运动鞋。夏季晚上,人们多穿木屐,或“咸草”编织的拖鞋,富有人家穿鞋头绣花拖鞋,或皮革凉鞋。民国后,缠足妇女大多数放脚复原,穿上自制的合脊尖头鞋,俗称“半缚鞋”。胶底鞋、皮鞋、凉鞋、雨鞋等这时也渐渐进入妇女生活,而以黑色横带的“纽边布鞋”最为普遍。袜子有针织的线袜和丝袜。
解放后,多穿胶底布鞋、回力鞋等,夏日在家里休歇常着木屐。一九六0年至一九七九年,多穿解放鞋、松紧鞋、田径鞋或布鞋,尼龙袜、锦纶袜等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木屐已为塑料拖鞋所取代。一九八0年后,鞋类花样繁多,出现各种款式的旅游鞋、高级皮鞋等。女性鞋袜由经济实用转向高档时尚,高跟、半高跟的皮鞋、凉鞋广受欢迎。
借此章的篇幅,顺便对泉港地区近代独特的缠脚风俗进行介绍。我国五代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传着妇女缠足之俗,各个地域大体可分为三类足形:东北等省属小足型,华北及江浙属尖足型,闽南一带属马蹄型,但莆仙与泉港一带着意为“三寸金莲”。
泉港妇女缠足比例在清朝光绪年间最盛,当时峰尾、肖厝、沙格等沿海三个村被称为缠足村,这一带缠足妇女占九成五,涂岭、界山等内陆地区较少,缠足妇女只占二成。原来峰尾、肖厝等村面对海湾良港,清光绪年间海运商业繁盛,洋船日夜卸货不停,肖厝、峰尾分别有“不夜市”和“小上海”之称誉。这里的男人长年以海为业,以船为家,对妻子失去约束力,只恐春色关不住。而缠足妇女能守在家中,拖儿带女,包揽家务,男人外出比较放心,故乐意娶缠足女,而排斥天足女。
女性便成为这种封建观念的受害者,忍受着人为的煎熬。“一年裹着、二年郁腰,三年缚平,四年扶行。”要把小女孩的天足缠成“N”字形,须苦苦等待三四年之久。首先把脚趾捏拢着,用织帛牢牢捆扎,不让骨骼及肌肉生长,称为“裹着”;经一段时间脚掌慢慢屈到后脚跟,脚趾褶成拳状,称为“郁腰”;再过一段时间,脚后跟用棉织品垫着,与足底平衡着地,用布绕足紧缚,称为“缚平”;最后做一双合适小弓鞋套着,用鞋带自下而上圈扎着,开始“扶行”。俚语云:五岁缠足象鸟蹄,八岁缠足歪一撇,九斜十不正,十几龙船底。就是说女孩越小缠足越缠得细巧端正,年岁渐大,肌骨成形,就缠得像龙舟,十分难看。
缠足妇女的穿著也很讲究,在青春时期,缚鞋带要用春莲色或金黄色,鞋面要刺绣莲花或寿春花。外挂银脚环二套,分软环和硬环,系银铃,叮当作响,银装素裹,格外玲珑。
妇女缠足后,婚嫁时还要经过几番窥察,如订亲看鞋样,花轿进门掀裙。新婚闹洞房也有关于考验缠足的内容:一个是桃花搭渡,让新娘在长凳上行走,如袅袅婷婷就判断为细足;一个是足踏白银,两迭白银各三个,放在厅堂桌上,新娘站上去踩,缠足不超出白银范围的为小足,可收起白银为奖励,如超出则要反罚六个白银,供观众吃茶及果品之用。
目前泉港的峰尾、肖厝等村尚有缠足的老年妇女近二百人,她们仍保持着传统的打扮,留下明显的时代印迹,成为一曲行将消逝的古韵尾音。
泉港衣饰习俗,泉港饮食习俗,泉港行旅习俗,泉港居住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