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有糊制“纸斗”的风俗,以荣成、文登、莱西流行最广也最有特色,至今尤存。纸斗又称纸笸箩,是盛物的容器,多用来装针线布头及绣花样子,也有专门做成鞋盒和帽盒的。
常见的纸笸箩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苇箔或旧炕席做成形,再在内外糊上白纸;另一种是将废纸放在水里浸泡后捣成浆,利用模具制作而成。
威海最初的笸箩制作是用旧的炕席子围起来的,糊上布或者纸简易处理后,用来盛放不太重的物品。后来人们把生活中可以收集到的纸类物品,如报纸包装纸箱等等,用水浸泡,泡出纸浆,然后用家用的缸、罐等做模具,把纸浆和黄泥水草等物质混合以后,一层层拍打在模具上,成型后将其拿下,自然晾干,完全干透后糊上布加以固定,再糊上一层纸,最后装饰上美丽的剪纸。
“纸斗”上装饰的剪纸就是“纸斗花”,窗花不易保存,但“纸斗花”却保存得相当完整,“纸斗花”主要是随形剪一些吉祥图案,以花鸟为主,“纸斗”的边沿还要贴上花边,多为黑色,显得干净醒目。
纸笸箩总是和剪纸分不开,而旧时的纸笸箩有剪纸装饰的确不是很多,因为过去生活条件差,物资匮乏,每逢吃东西剩下的精美漂亮包装纸、挂历上面的漂亮图画,妇女们都会留下来,用来装饰笸箩和生活用具。
纸笸箩体小量轻,造型简练,色彩艳丽,融粘、缝、贴剪、画于一身,既能盛一些缝缝补补所需的针头线脑,同时又因其花花绿绿的装饰还可以成为生活中的摆设,以前有将纸笸箩当嫁妆的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纸笸箩慢慢被塑料、金属器皿所替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现在这些极具创意的纸笸箩再次受到越来越多时尚女性的追捧,很多妈妈都会成套选购给女儿当做出嫁的嫁妆,盛放一些首饰和小物件。这也真实还原了咱胶东地区旧时的姑娘出嫁,纸笸箩是必不可少的陪嫁物品的情景。
有民谣道:“宁可不当官,找个胶东嫚”,可见胶东姑娘的心灵手巧、勤劳娴慧。花纸笸箩见证了百姓生活的婚丧嫁娶、柴米油盐、人情冷暖,这是胶东女儿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文明,送给历史老人的精美的礼物。如今,现代化的社会里已经难以寻花纸笸箩的身影,但它带给人们骨子里的那份温情陪伴,仍然难忘,沉淀着属于胶东地区独有的温暖回忆。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的手工艺更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传承和发扬,希望真心喜欢这些传统的手工艺的人,可以将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