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湖南桃江民桥文化

湖南桃江民桥文化

垒石为墩,架木为梁,是古时民桥特色。桃江境内水系纵横交错,有大小溪流152条,长达1800公里,建有各类民桥两千余座,有“千桥县”之称。自古迄今,桃江人民有修桥善举。不乏令人遐想的民间传说,更有雅士墨客为民桥撰联、吟诗、作文而形成的民桥文化景观。

桃江最古老的桥是三闾桥,位于桃花江镇花园洞村,是古时益阳上乡(桃江)通往益阳县城的主要通道。相传2300年前,战国时曾任楚国三闾大夫的屈原遭谗去职偕女绣英流放江南,潜居花园洞读书种花(有书房村遗址),屈原与村里人相处和睦,村里人感其忠心爱国和教诲,捐资合建一桥,命名为“三闾桥”。《益阳县志》对此有记载:“林壑幽邃,有石鼓数座,莫知所自,传为屈原读书处,有屈女绣英墓,洞口有三闾桥。”在漫长的岁月中,三闾桥曾多次修整,可考的最后一次整修有石刻“咸丰八年岁次戊午仲冬谷旦立”的记载。现存三闾桥,为单孔乱石拱桥,高2米,宽2米,长5米,桥拱上下两边为水头石砌成,上刻有“三闾桥”字样,是1988年12月由桃江县交通局与村里人合力修复的。因屈原之缘故,三闾桥在江南一带亘古闻名。

楚南第一蛮桥牛剑桥,亦称“仙人桥”,位于石牛江镇花田村至金柳桥古道上。在湖南交通历史上,非常著名。

弄溪桥,位于桃花江镇弄溪巷,是旧时建桥时间最长的一座民桥,前后达七年之久。桥西与市道平掌,桥东与桃花江渡口相连接,东头建有桃花亭,亭门立柱有清代举人萧大猷撰书嵌“桃江”二字的石刻楹联:“桃花尽日随流水,江月何年初照人。”因桥连接市井和茶亭渡口,桥上终年行人如织,摊点林立,游人站在桥边还可饱览资江秀丽风光,繁荣热闹。历史上曾有几次修缮。清代嘉庆辛未(1811),乡绅邹良化倡议并捐资数千金,汇里人捐募,复修桥梁,癸酉(1813)秋动工,庚辰(1820)冬落成,历时七年。民国29年(1940),市人又集资整修,并添置花岗石围栏。1970年,县城修防洪大堤,遂废。

邹良化撰刻的弄溪桥碑文犹在,道出了弄溪桥历史的渊源:“弄溪源出子良岩,即今之黄獭港,溪入桃花江。沿江数百户。圜阗鳞次,弦歌比邻,论者似为武陵之桃花源。江之浒为八、九里分界处,旧有木桥,水从市后绕出,流甚小,非由子良来者,以与弄溪相距咫尺,因即溪以名桥焉。桥不知始何时,顷从桥下得石碑,字可摩挲识,乃知为先明里民范敏父子所并创,厥后兴废莫考。乾隆初,有壅水灌田。水啮桥石(面),市民讼之官。判移坝放上流。数十年来,江水冲突,兼地势淤下,江水稍涨,褰裳或陷,泛舟或胶,道为之梗,行者苦之。嘉庆辛未,市人始大和会和而醵金焉,积二年,得千金有余。复劝募于四方,乃召石工,改为桥基,掘下丈余,比松桩上铺松板,然后叠石其上,经始于癸酉秋,落成于庚辰冬。面宽二丈有四,高差倍于宽,长差倍于高,上为扶栏,以为防倾跌。其上流拨岸,以避水刷,其下游砌石磴为泊舟所,舣舟登岸,桥与市道平掌,非复何时也,向者行维艰时也,则斯桥之利赖,岂不薄哉?是彼也,总费金数千有奇。儒医李兰轩倡之,耆儒董之,士绅襄之,乐捐姓氏同心而玉成之,皆不可不书,是为记。”

花桥位于大栗港镇官村。明初,为当地刺绣女璩贞女捐资所建。贞女父璩国均曾将她许配给一温姓人家,未嫁时,贞女患“天花”,温家毁婚。贞女悲愤欲绝,誓不再嫁,终身以刺绣为业。旧志载,贞女绣艺精湛,“有绘影绘声之妙”,绣品拿到市上,“人争购之”,因此积蓄了一笔可观的钱。她用这笔钱,在村中的溪流上修了一座石拱桥。里人名曰“花桥”。至今600余年,桥犹坚固,可通手扶拖拉机。

风景寺桥,位于鸬鹚渡镇湘民村,处于板溪与锡溪两水交汇处,桥长19.4米,宽5.4米,高8米,为花岗石砌成的石拱桥,结构坚固,美观大方。桥两头立有4个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石狮子。该桥建于民国6年(1917),由桃江著名革命烈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张子清之祖父张绍阶主修。经费来源除募捐外,曾以“开彩”的办法筹资,共用费铜元一万串多。建桥历时五年,桥成后,所余资金购置水田二石(12.6亩),将所收田租作为常年维修桥之基金,并建立管桥机构——石桥会。民国20年(1931),板溪山洪暴发,两岸桥墩部分冲毁,桥头石狮子卷入溪中,石桥会在次年首次使用维修基金,恢复了桥面的原貌。

碧螺桥,位于武潭杨家坪碧螺溪与资水汇合处,为二孔石桥,长39.6米,宽6.6米,由詹晋秋倡建。詹系鮓埠回族乡长烟村一木匠,热心公益事业。民国16年(1927),詹主动拿出20年做木匠的积蓄300银元作为建桥基金,还遍访“两湖”乡籍人士,苦心筹募,并拜会当时省主席何健,争取支持组建“桥工局”,惨淡经营,历时八载,桥成去世,终年52岁。民国27年(1938)7月14日,桥毁于洪水。(龙玉牛)

桃江民桥

俗话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桥梁是联通江河两岸、方便行人往来的重要设施。桃江县境的桥梁,始于何时,无从确考。三堂街的敬德桥,相传是唐太宗时期尉迟恭(字敬德)创修。黄泥田的牛剑桥,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为名相裴休创修。桃谷山花园洞的三闾桥,桥头两块石碑记述自清咸丰(1851~1861)以来两次修桥的情况,说明至迟建于咸丰以前。这些名桥足以说明,桃江的桥梁建造,历史悠久。

古时桥梁,鲜有官府公建,多是当地民众自行筹款、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众襄义举而成,因此可称为义桥,通称为民桥。桃花江镇的弄溪桥,始建于明朝初年,由范敏父子修建。桃花江镇的七星桥,位于双江入资江口处,清朝罗贤坤倡修,其子来魏主修。据同治《益阳县志》记载,当时桃江境内有民桥104座。

民桥形式多样,大都是因地制宜,因材而异。窄狭的小溪小涧,初由一石一木搭成便桥,其后逐步发展,成为木桥、石桥。桃江县境西南部盛产木材和青石,故桥梁大都为木桥或青石结构;东北部多麻石,因而大都采用麻石结构。例如,三堂街的敬德桥,是青石构成的石拱桥。高桥乡高桥村的高桥,搭建两块长约4米的青石条石。牛剑桥为四墩五孔石平板桥,以花岗石作桥墩、桥面,因巨石造就、结构特异、坚固异常,故被称为“楚南第一蛮桥”。

个人出资所建的民桥,著名的有位于大栗港镇首溪村花桥溪上的璩氏花桥,为元末明初姓璩的民间绣女所建,为单孔石桥,用规格长条花岗石砌拱,花岗块砌面,宽3米,长14米,为当地通往龙阳(汉寿)、武陵(常德)的交通要道。当地人为了不忘她的德绩,称为“璩氏花桥”。一姓所修的如高桥乡的高桥,相传数百年前,当地居民多姓高。他们看到当地角牛坝小溪上没有桥,就以高姓为首出资建桥,故名高桥。三官桥,由当地有在朝廷为官的贺、赵、肖三家在三条小溪上各造一桥,三桥相距不过200米,人们统称之为三官桥。一地集资而修的,如板溪的风景寺桥,位于板溪与锡溪两水汇合处,由张子清烈士的祖父张绍阶创修,自民国二年(1913)至民国六年,历时5年完成。桥长19.4米,宽5.4米,高8米,花岗石砌成。其经费来源于募捐和“开彩(彩票)”。武潭太平桥,则由夏炘永的祖、父捐资雇人修造,“南通永宝而极夜郎,北达荆襄而走京阙”,给行人以莫大的方便。至今四百余年,依然坚固如常。

新中国成立后,道路交通由国家或集体统管,造桥不再需要个人出资。据县交通局统计,全县民桥,1965年尚存1025座。之后,这些桥梁,如处山村僻壤,依然造福乡里;如当大道通衢,大多原桥废弃,改造成钢筋水泥的公路桥、铁路桥。如今,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组道,四通八达,密如蛛网,江河溪涧再也无法阻挡人们前进的步伐了。(摄影:诗酒田园)

湖南桃江民桥文化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