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间,柳江人民饮食一般一日三餐。汉人则以干饭为主,壮人粥饭结合,一般两稀一干。
圩镇和平原地区以大米为主食。
土博、三都、百朋乡的山区则以玉米为主食辅以小麦、大麦、荞麦、红薯、芋头、高粱、木薯、饭豆之类的杂粮。助食以蔬菜,瓜豆为主,猪、牛、羊、鸡、鸭、鹅、鱼虾、蛋品为次。
特富户餐餐有肉食;一般人家平日极少吃肉,只在逢年过节或待客时才备肉食;贫穷户则大都找一餐吃一餐,吃上顿没下顿,常以瓜菜代粮。
解放后,劳动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壮人早上吃粥,有时夹以粉、面之类,中晚餐吃饭。或早晚吃饭,中餐吃粥;汉族客家人一日三餐都吃干饭。
70年代后,客家人因受壮族农村生活习惯影响,也有中午吃粥或早中餐都吃粥的。夏秋农忙时节,农民中餐喜作凉食 (凉粥或凉拌米粉、面条之类,助以酸辣咸菜等)。
穿山、里雍一带地方,还有制酸坛的习惯,差不多每家都制有酸坛。夏秋热天,一日三餐桌上酸味不断,品种有酸笋果、酸菜、酸瓜、酸豆角、酸姜、酸辣椒、酸芋蒙、酸果子等,伴以凉粥、凉粉、凉面条。工后食用,饶有风味,独具特色。三都、土博两乡及其他产豆地区,农民喜制豆腐瑶(以生黄豆粉加水、蔬菜煮熟)作常菜。
山区人喜爱狩猎,养猎狗捕兽,制火铳打鸟,编绳套套鹧鸪。捕获猎物常供集体聚餐或制作腊味之用。也常有城镇居民到山区狩猎,借以调剂生活或作副业的。沿河一带人民,则喜爱打鱼捞虾助食或补助收入。
饮料:过去乡村人多以稀粥、米汤或生水代茶;圩镇人则多喜喝茶,以茶待客,特富户有时煎细茶或茅尖茶,一般中等户则用大茶叶(山楂叶煎水)。解放后,乡镇人均喜饮茶或开水,并以之待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迄今,全县农民近80%已解决温饱问题,一般人家每日两干一稀,山区农民平常也不时买肉吃了。圩镇及平原地区人民食肉量更是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