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乃是人生大事,自古一理儿,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建立个人家庭,发展家族的重要阶段。婚礼自然免不了有一套古老相传的繁琐礼仪。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婚礼习俗也在不断地演进变异。
新中国建立前,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男女双方无自主权,讲究“门当户对”,就是双方早已认识,想搞对象,也要找个媒人介入,这就是所谓的“明媒正娶”。
现在,经“介绍人”介绍对象仍较普遍,但“自由恋爱”的情况也在逐渐增多。过去婚姻由父母包办,现在这种情况已存在不多。相亲习俗依旧。媒人提亲后,都由双方父母,直近亲友出面帮助相亲,俗称“见面、相亲”。
订婚仍被看重,过去男方父母和媒人携带简单礼品到女方家行定聘礼,称“送彩礼”,把这看成是两家婚姻正式确定下来的标志。现在,订婚时彩礼逐步升级,男方要给女方彩礼钱,至于多少钱,看各家情况而定。订婚当天还要宴请男女双方的父母及亲戚,借此机会认识一下,这叫“订亲”、“过场”或“会亲家”。
订亲后,准备结婚时,传统礼俗是由男方找人查日子,通过合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属相”,选择良辰吉日,即“看日子、定日子”,确定婚期。然后,把日期写在红纸上用书盒装起来,派人择日送到女方家中,此为“送日子”或“送好”。
结婚,俗称“办喜事”,有一套礼仪程序,要大摆酒席,举行结婚典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结婚礼仪有所革新,如:有不少青年男女,实行旅行结婚或参加集体婚礼,也有少数男方到女家落户的。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们这里婚礼又兴起了大操大办之风,诸如用轿车、客车接亲,收礼宴客等日盛。80年代后期,婚礼更加隆重、热闹,有扎彩车,主婚人,证婚人,新婚盘头,穿婚纱,摄影等。
结婚前一天,男方须布置好新房,铺好新床。铺床时,也是很有讲究的。铺床时是要请两位或者四位平辈的嫂子来铺,并且要求儿女成双的,图个吉利。一边铺床一边还要说到:“状元爹、状元娘,有请状元大娘来铺床;铺好床生上一窝状元郎。铺床铺到床里边,生了孩子当武官;铺床铺到床外边,生了孩子当状元;铺床扯扯角,生的孩子一大窝……”铺好床,此夜新郎必须宿于新房,并要有弟、侄辈陪伴压床,俗称“滚床”。
婚礼当天,男方迎亲人员去时为单数,返回为双数。迎亲、送亲往返路上要往里拐,忌走重道。即:男方家是“出西门,进东门”。女方家是“进东门,出西门”。如果这天同村有多家嫁娶,以早出发为好,有占先为吉的说法。新娘离开娘家上喜车之时,只能看前方,不得回头看,表示婚姻长久,不走回头路。新娘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只能点头致意,不得下车说话,原因是怕做半路夫妻。这时男方家喜联盈门,喜字满街,鞭炮高挂,亲朋们站在大门口恭候,做好迎接新娘的准备。
新娘已到,由专人迎接新娘,并且递给新娘一把锁让她抓牢,表示已把新娘锁住。把她领到院内,由主婚人举行拜堂仪式。同时鞭炮齐鸣,营造喜庆气氛。两位新人入洞房时更是热闹。
婚宴正午时分开始,新娘入宴,新郎不入席,忙里忙外,宴中新郎父母以及两位新人分别到各个席桌敬酒,深表敬意。
现在,农村还有晚上闹洞房的习俗,村人想尽各种办法捉弄新郎和新娘。受兄长如父的观念影响,平辈中“大伯哥”不与弟媳妇诙谐言笑,不去闹洞房。“小叔子”、“嫂妹”以及“晚辈”都无忌,是闹洞房的主力军。
婚后第三天,新娘要偕新郎和亲朋陪同回娘家,俗称“回门”、“认亲”。这是新女婿第一次正式到岳父家作客。宴饮时新郎要坐在首席,受到一生中最为隆重的招待,由女方家的近亲好友陪席。新婚后第一个春节,新郎可备厚礼偕新娘去拜岳父母,日子一般选在正月初二。同时新娘有几门族亲,新郎就备几份礼品拜望。凡受礼之家,等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过“十五”时,都要设宴招待。这一系列的婚礼习俗至今都在基本延续。为此,我们建议把此项目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申报,加以保护。
生育礼俗
婚后生第一个孩子,向为重视。生男称“大喜”,庆贺较隆重,生女称“小喜”,宴请较简单。这反映了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一般男孩生五天、女孩生六天其外祖母家送“粥米”,礼物主要是鸡蛋、红糖、小米以及婴儿用品等,其它亲友邻里也送礼物庆贺。婴儿出生一个月,产妇被接回娘家,称“请满月”。但不能送回,以表示孩子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