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中国古代的医德观
晋中之窗030600.net提醒您:1.认真传道:“得其人为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漫泄天宝。
”2.强调素质要求: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3.人命至重思想:“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影响。
4.注重现实,反对迷信:“治病必求于本”,“凡治病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产病能。
拘于鬼神者,不可以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以言至巧。
”5.重视预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如此丰富的医德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赞美国学的句子
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故我说:国学亦有大美。
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国学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学生会个人总结 200字左右
学生会人总结篇一:时间过的很快,眼一年的时间已经从我的身边匆匆流去。
在学生会也有很长一段时间,还记得曾经在加入学生会时,经过马拉松式的挑选和努力,最终如愿进入学生会文艺部工作。
在当中工作,我真的学到很多东西,使我有机会接触很多人,不但提高了社交能力,还提高了工作能力。
回首这一年时间,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其中充满了快乐与苦涩。
不过我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只因为一句话:“在其位,谋其职”。
这一年的工作可谓紧张而又忙碌,因为各个部门都有很多活动,每一次的活动我都会积极参加,积极配合别的部门的工作。
我们文艺部这学期的第一个活动是《校园歌唱大赛》,校园歌唱大赛的举办可是给同学们增添了丰富的校园生活,本次比赛既为选手们提供了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又给观看的同学带来了一次愉悦的精神享受,增强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同学们对音乐的欣赏力。
同时我也深刻理解了团结的力量,主要靠文艺部与学生会其他部门相互配合。
第二个活动那就是大型的《健美操大赛》。
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师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大家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各系部的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
一次比赛,让我们付出了很多。
特别是我们部门的女生每天都在她们训练现场照顾她们。
为了工作就应该有这种敬业精神,不管多苦,不管多累,我们都不会退后。
在这些活动中。
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因为很多策划书与总结都是我写的,也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第一课内容
★第一课 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
河姆渡人住着 干栏式房子 便于通风防潮;他们还会饲养家禽,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4.灭亡: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一、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二、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
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
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
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
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4.思想上:焚书坑儒。
(李斯建议)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第十二课 大一统的汉朝1.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
2.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
(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第十四课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1.卫青、霍去病破匈奴(1)汉武帝时,从匈奴手里夺取可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军出击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2.昭君出塞汉元帝将昭君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
★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x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张骞两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3.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x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x疆地区,往西亚,再往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积极的作用。
5、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4.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
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
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5.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主要著作《五禽戏》。
6.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
著有《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2.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第二十一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
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3.北魏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注。
★第二十二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书法艺术:(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
(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书圣: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二、绘画: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三、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1.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 “贞观之治”1.隋朝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 “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3.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4.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
★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1.唐与吐蕃关系:(1)7世纪前期,吐蕃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1.与日本的交往(1)日本人东来:隋朝时已经有日本遣使者到来,到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
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
(2)鉴真东渡: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
他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贞观初年,去天竺取经,带回大量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4.与新罗交往: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第七、八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二)1.建筑: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700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
2.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
。
4.莫高窟: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尤以精美壁画著名。
★第九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12世纪初,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2.南宋建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3.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十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北宋最大)。
2.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5.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第十二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从此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记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4.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元政府加强对x藏的管辖,x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第十三、十四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二)1.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4.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至五代的历史。
5.北宋文学家苏轼,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作品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南宋的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6.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繁华★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1.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2.明朝的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设立东厂负责对臣民的监查、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明政府还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第十六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1.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
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
★第十七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1.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2.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金”为清。
1644年迁都北京,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第十八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1.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
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第十九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顺治帝接见x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x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x藏事务。
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3.乾隆帝时下令调兵讨伐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
清朝在x疆设置伊犁将军,对整个x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5.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
清朝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第二十课 明朝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1.明清经济的发展:(1)明代从国外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作物。
(2)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3)景德镇市全国的制瓷中心。
(4)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5)明朝中期以后,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和机工。
★第二十一、二十二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1.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以“万岁山”作为全城的中心点。
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的瑰宝。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3.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4.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
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记录了我国手工业成就。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明清时期,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
7.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
8.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孔定的个人故事
黄莺教授、唐定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