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电影观后感精选三篇
导语:《敦刻尔克》,本身是个历史名词,且有珠玉在前;好比中国人听《四渡赤水》,结果已经知道,并无悬念。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敦刻尔克》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望穿秋水却归国无门——评《敦刻尔克》
关于二战,我们国人记忆最深刻的,可能就是日本人对我们的野蛮侵略。在抗日神剧的指引下,我们对那段历史刻骨铭心,也对惨无人道的日本人深恶痛绝。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对于战争的概念大多来源于课本和影视剧,那是一场不得不参与的博弈,一次次裹挟着泪水与血水的硝烟,是结束,是死亡,起于侵略,终于和平。无论怎样,就是要像我们国歌中唱道的那样:前进,前进,前进,进! 狼牙山五壮士,前路是崖,那便跳吧;董存瑞,舍身取义做开路人;邱少云,任蚀骨的火焰吞噬全身,只为战友们顺利冲出火海,取得胜利。为了集体主义舍弃个人主义甚至生命,只为了把敌人打得节节败退,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美国着名作家劳德的这本书《敦刻尔克》,是一部描写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经典杰作,打破了人们对战争就是要不断前进的固有思想,还原了二战史上最壮烈的一场撤退战。 《敦刻尔克》这本书,是作者劳德走访世界各地、亲自访谈战争亲历者,搜罗各种相关资料删减整合后完成的。这本书依托史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却有意地避免了庞大的历史叙事,那些人尽皆知,俯首即是的内容不必赘述,作者就是要还原真相,再现40万人扣人心弦的生死瞬间。在战场上,任何士兵自然都是抱着必胜的心态出发的,然而战场上却身不由己,生也不由己,生存与毁灭,往往都在须臾之间。这种尊重史实,还原真相的书籍,没有小说的那种铺陈,无需传奇色彩,更不必过分渲染,只是有一说一,为的是让今人了解真相,不忘历史,然后从历史故事背后看到人性的光辉。 《敦刻尔克》这本书,会让人忍不住思考生存与正义这一永不磨灭的历史命题。四十万英法盟军被困于敦刻尔克,在人多船少、上有轰炸机、下有鱼雷偷袭的情况下,历时九天,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奇迹。每一位军人,都不是生来就是为战争而存在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一次离家,都有可能是最后的别离。带着求生的原始渴望,他们看着家的方向,望穿秋水却归国无门。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不是正义注定就能够打败邪恶,往往会经过百转千回、历经磨难,就像敦刻尔克大撤退,它从来都不是一场胜利,只是一次体面的失败,一次成功的逃亡。 关于撤退这件事,在战场上是下下策,身不由己之举,在撤退的过程中可能光想着要挤上归国的船,换回一线生机。可是一旦转危为安,当初作为军人的那种荣誉感和使命感全都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满腔愧疚和惴惴不安,怕不被人理解,怕受人唾弃、责骂,书中把士兵们的这种隐秘的心情展现的淋漓尽致。可喜的是,人们低估了普通群众的素养,迎接他们的不是谩骂反而是热烈的欢迎与庆贺。 他们只是平安归来,但这就够了。 幸存便是胜利。 二战已成历史,可当今的世界也不是绝对的太平,韩国已成功部署了萨德系统,美国继续飞扬跋扈,印度外交、军事政策也是时晴时阴。读罢此书写下此文的此刻,正是911事件16周年,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和平的珍贵和幸福的来之不易。 每个人都应该带着崇敬之心读一读这本书,让这关于敦刻尔克的故事被永远传颂!
篇二:
最近诺兰导演的大作《敦刻尔克》正式登陆了国内各大院线,这部被国产电影保护月压了一个多月的电影终于在中国放映,我就等不及立马去看了。
本来暑假有一个活动,可以抽奖去北京提前观影《敦刻尔克》或是诺兰导演见面会,可惜我运气不好,没被抽中,不过我还是第一时间来看了这部电影。
《敦刻尔克》是描述了历史上的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和法国的士兵被德军包围于敦刻尔克,英国政府组织海军与平民帮助撤退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故事。据悉这是诺兰从小就开始听的故事,所以他对这部电影一定费了许多心血,对整个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故事也会有许多独特的见解。
影片采用了非线性叙事,通过三条不同的线描述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一部分。最让我记忆尤深的莫过于这三条线竟不是一个时间线,还能在最后衔接的如此自然。第一条讲述了敦刻尔克海滩的一个星期,几个士兵为了提前撤退不得不采取各种办法,有一个法国士兵甚至为了撤退混了进来,也充分体现出人的本性[xiaoba365.com]。第二条线讲述海上的一天,一个船夫响应国家号召去参加救援,在途中遇到受到惊吓的落难英国飞行员,最后经过摩擦成功来到敦刻尔克的故事。第三条线是空中的一个小时,讲述了几个英国飞行员与德军飞行员交战的过程。整部电影看似分成三线,却在暗中互相推进,不断推出主题。而在影片中并未出现任何一个德军士兵的正脸,也充分体现出了战场的恐怖,德军如幽灵一般的恐怖。这与《血战钢锯岭》还是有几分类似。另外一大特点就是电影中的人物对话特别的少,相较于基本上全程都在对话的《盗梦空间》,本片相比之下可以算是“默片”了。
这部电影还是让我感到了诺兰的才华横溢,也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篇三:
诺兰的《敦刻尔克》把作战室里的指挥策划场景全部删去,开场不交待历史背景,结尾也不交代伤亡人数。这里没有丘吉尔,没有希特勒,《敦刻尔克》宏伟的结果更是没有悬念,诺兰只是牵挂着小人物的恐惧,聚焦“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与命运”,个体的视角也被简化成了“敌人到来之前,我们要跨海回家”。
有人说,诺兰风格化的手艺和敦刻尔克事件本身壮烈的结局挽救了电影,所以你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感觉有些难以言说,没有如你所愿般“烧脑悬疑”,也没有血脉偾张。很显然,在战争片的战场上,诺兰想有所突破,把激烈的战争史诗变成了一个关于个体的故事。诺兰的冷观和克制,让《敦刻尔克》保持了对历史的悲悯与敬畏,让影片的主题更加深邃与深远,让它在众多战争片面前别有建树。
《敦刻尔克》是诺兰第一次拍摄真实历史事件,将一部战争片拍成了剧情、悬疑、惊悚片。这一切使它与其它战争片之间仿佛有道巨大分水岭,一边的山峰上是《血战钢锯岭》《拯救大兵瑞恩》,另一边的山峰上是《敦刻尔克》。两座巅峰上的作品都很伟大,却又那么迥然不同。
作为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不管它是战争片还是悬疑片,都不重要,敦刻尔克最大的价值在于毫无保留、不加修饰地刻画出身处战场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如此真实。
这是一部“反英雄”的战争片,讲述的不是成功,而是惨烈的撤退和有意义的失败。诺兰死死抓住的是人类对于战争的真实感受,那是包围了陆地、天空和海洋的恐慌。
与战争中的人感同身受——这是《敦刻尔克》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类电影所做的。《敦刻尔克》是诺兰的一次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尝试,在这种类型的电影中,“真”往往会摆到比“善”和“美”更重要的位置。诺兰与李安不谋而合。诺兰认为,大多数的人在面对战争时,首先考虑的或许不是名留青史,而是“生存”。
“生存”对于那些普通年轻的士兵来说,是回家,离开敦刻尔克;对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老船长来说,是到敦刻尔克接那些像他儿子一样的年轻人回家;那个燃料耗尽的飞行员用生命坚守的,是即便自己不能回家,也要保住那艘回家的渔船。
在军事题材的战场上,导演喜欢从战争中挑拣出“一将功成万骨枯”或“一将功败万骨枯”的故事,把他们变成了电影里的勇士、侠客和英雄,再加上爱、恨、暴力、死亡。徒手挡子弹、料事如神仙的战争片让人怀疑人生,另一部分优秀的战争片吸引人坐下来了解战争。“怎样把观众带去敦刻尔克,是我最先考虑的事情。”诺兰决定将这种经验呈现在银幕上——
陆地上,德军1700辆坦克持续前进,距海滩只有16公里;空中,德军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盘旋、投弹。40万英法盟军被困海滩,唯一的生路是渡海,虽然那是每年两百多天雷雨大风的英吉利海峡,但海峡对岸是远离战火的英国——这是历史,也是电影《敦刻尔克》的开场。
“我会尊重人类寻求生存的本能,而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贯彻于整部电影的,是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死亡威胁,面对绝境,每个人都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这些战争中的个体,浓缩着40万人的恐惧,像极了敦刻尔克灰蓝色的海水,无边无际
敦刻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