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观后感三篇
导语:《敦刻尔克》的看点其一是画面,比如开场不久敌机来袭,沙滩上的人四散逃窜,一个士兵举枪射击俯冲的战斗机,这一组动态影像非常有格调。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敦刻尔克》观后感,欢迎点击阅读。
篇一:
这不是影评,也不是摘要。
如果你是看完电影再来看这本书,可能会有点落差。毕竟小说改编成电影,挺难的,我已经看过许多好好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之后,给人感觉都是这是什么鸟。诺兰立足于小说背景,节选了一些人物重点刻画描写。相对于小说层出不穷的人物以及多条线索,电影是从三条线出发。我觉得电影很棒,推荐你去看,至于为什么很棒,那是影评了。
本书作者为了这本书,真的是煞费苦心。访谈大量的军官,士兵,百姓。并且查阅了大量资料。看小说背后长长的鸣谢名单就能感觉到,作者是花费大量心血的。
我很喜欢这本书,虽然是一场战争,但是作者比较平静描写,也非常写实。没有去刻画德国军队的凶残,英国军队的英勇。语言非常幽默,尤其是在一些细节描写上。比如士兵们洗劫了商店,收获香烟美酒之后的兴高采烈;比如战胜者和被俘者的对话。
敦刻尔克的前因:
截止敦刻尔克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是按希特勒设想的进行。德军绕过了马奇诺防线,从低地的中立国穿插,越过阿登山区。英法联军被打蒙了。德军的进度之快,连德军自己的参谋部都没想好下一步的目标。
撤退是门技术活,相对于进攻,撤退的难度更大。不仅是协调问题,涉及各方面的调度。需要有人先撤,有人殿后,还需要有人破坏设施。第五纵队在这种时候作用巨大,英法联军内部存在各种各样的谣言,例如德军伪装成牧师和修女(我隐约感觉到作者的无奈,难道那么多德军都伪装成法国修女了),秘密潜入法国搞破坏等等。
总之,到了五月底,没投降也暂时没有沦陷的英法联军撤到了敦刻尔克地区,被压缩在小小区域内。
德军方面的顾虑:
有人说敦刻尔克是二战的转折点,我只能说,如果这样说二战的转折点也太多了……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等等。如果德军全歼了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希特勒不一定能笑到最后,但丘吉尔肯定很难受。
有一个观点是希特勒故意放走了英国军队,为了让英国体面投降。个人觉得这个观点有点扯,那希特勒这个故意做的实在是太不专业了,以至于很难看出他是故意的。
我觉得德军之所以进展缓慢,有两个原因,书中都提及了。
一个是自告奋勇的戈林大元帅,他向希特勒保证自己的空军可以把英法联军解决。并且提到不要让荣誉落入普鲁士贵族之手。这涉及德军内部的矛盾,德军的主力是原来的国防军,里面的军官多数是保守传统英勇善战的普鲁士贵族。而希特勒呢,其实是一个奥地利人。你懂的。
更主要的,节约坦克。德军的进展固然顺利,问题是坦克就算从柏林开到敦刻尔克去郊游也会损失不少。更何况打仗,希特勒还等着要坦克施行巴巴罗萨计划(即入侵苏联)。
敦刻尔克撤退的成果
从现在看,德国损失大了,放走的三十多万人后来从诺曼底回来了,狠狠插了德国一刀。英国的这个转进太成功了,把自己的军队撤回来了,还顺带救走了十万法国士兵。
但从当时看,德国觉得自己赢了,三十多万联军几乎是损失了所有装备,狼狈逃回英国。
从战术上来说,德国未必输了,但是从大战略上来看,德国亏大发了。
一些印象深刻的细节
一个很搞笑的细节,指挥官命令防空炮兵军官把多余的炮兵疏散到沙滩上,但是命令传达成了所有炮兵撤退到沙滩上。服从命令并且自作聪明的炮兵军官做了一个推断,所有炮兵都撤退,那肯定是不需要防空炮了,于是把所有重武器销毁后兴高采烈去报道……
另一个类似的,鉴于敦刻尔克的吃水线,以及避免沉船堵塞。指挥官向船只下达不要靠太近的命令,最后也传达成了敦刻尔克已经沦陷。于是当天夜里救援船队都撤退了。
还有一个一笔带过的话题,亲卫队(就是党卫军)中一名军官下达了杀戮命令。文中说的是浓浓美国腔的英语。其实,多半就是加入党卫军的美国人。大家一般不会提及,在美国参战之前有很多德裔美国青年去加入德国军队。
关于外国作品
我觉得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像敦刻尔克这个词,英语和法语的拼写不一样,但是翻译过来之后就很难体现这点不同。还有文中的亲卫队也可以翻译成党卫军,党卫军大家耳熟能详,而近卫队就体现不出SS的特点[xiaoba365.com]。另外,外国人写作其实和中国人一样,喜欢用典故,文中也会出现马恩河奇迹之类的历史名词。
如果可以,最好是看英文原版。
以上,关于敦刻尔克。一本写实而不失风趣的小说。
篇二:
敦刻尔克大撤退和我们长征的经历很相似,都是在被逼入绝境后,力求全身而退,保存实力。
我们要翻雪山草地,他们要渡茫茫海峡,制空权都大大落后于敌方,都要随时承受敌人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成功也都有赖于很大的偶然运气成分,我们是由于军阀间的各怀鬼胎,相互猜忌而寻出一条生存缝隙,英法盟军则是因为希特勒迷一般指挥失误,不动用坦克部队趁势碾压而贻误战机。结局也像,由于保存了革命火种,两方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在于歌颂了英国底层平民和士兵的强大的主体意识,这些人没有领导的强力筹划动员,只在一个号召下便自发的舍家付难,援救盟友,十多倍的完成了政府设定的撤退目标(原计划3万,实际撤退35万)。飞行员在计划之外主动寻机歼敌,既有耗尽也在所不惜。
这里没有领导人的奇谋妙计,指挥若定,没有四渡赤水出奇兵,反而还时不时暗中讽刺一下丘吉尔的两面三刀,束手束脚。
电影传达了这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是他的每一个国民都在精神上真正的强大起来。
篇三:
今晚,观看了英美法荷合拍的大片《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海上逃生,被誉为"敦刻尔克奇迹。"它是"二战"中一次生死攸关的撤退,是英国人强大、严谨、富有条理的组织能力的集中体现。
1940年5月,纳粹徳国在西线发动进攻,突入比利时,绕到马其诺防线背后,打了英法盟军一个措手不及。陷入困境的盟军成了个丧家之犬,只能且战且退。当退到法国北部海港小城敦刻尔克时,已被德军重重包围。40万英法盟军,被元首先生的装甲部队死死地摁在一个绝境。三面被德军封死,只剩下一面临海。唯一的逃生之路就是横渡风高浪急、长达近百公里的英吉里海峡,跳岀欧洲大陆,退回英伦三岛。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元首留给这40万网中鱼儿生存的时间只有三天多。刚刚就仼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先生,以他海军大臣的资历和经验估计,可以在这个时间内救回三万多人,最多救岀四万多人。毕竟,日不落帝国的臣民们,他们没有翅膀飞越百里海峡!
此时,英国绅士的战争潜力空前地被激活了!他们调集了全国所有的大小船只驰往敦刻尔克,所有战机飞临敦刻尔克进行空中掩护。元首的失误和浓雾频发又给英法联军多争取了五天多的时间。这样,截止1940年6月4日,英国人用9天时间,在枪林弹雨之中,竟成功地将33万多人逃岀欧洲大陆,安然撤到英伦三岛。
这部电影,作为年度大片,毁誉参半。独立寒秋先生观后,立马联想到十年前美国人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好莱坞的导演们,非常地精明。他们拍片烧了那么多的钱,却从不会大处着笔,只截取战争中几个片断。十年前看美国人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前苏联拍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风格完全不同。在片中,只有德国的两个亲兄弟,透过他们的眼睛,展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力量。片中,没有朱可夫,没有保卢斯。同样地,今晚的电影中,俺没有见到丘吉尔先生,没有见到亚历山大将军;也没有拜会元首,没有一睹古徳里安将军的风采。
这样的表现手法,容易提炼岀战争与人性的冲突、矛盾,形成对观众的催泪弹和煸情效应。这是小处下笔的优点。但这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陷,它没有从更大的视角抓捕战争,没有展示双方统帅部的斗智斗勇,没有全景式地将这个奇迹的发生、过程、结果反映岀来。这对历史迷来讲,这样的电影,借鉴意义不大。而对一般观众来讲,将这部电影看上三遍,只怕仍然对这场"二战"中的奇迹印象是粗线条的,是模糊不清的。唯一能记忆的,是场景恢弘,气势震撼......
英国人本次热心地作为牵头单位,希冀晒一下他们的先辈是如何缔造奇迹的。孰不知,依独立寒秋先生愚见,他们本不用玩这么危险的游戏的。
1940年4月,当纳粹德国的西线战争在西欧连连得手时,英国佬远巴巴跑到欧洲大陆,却躲在马其诺防线后面睡大觉,坐视西欧、北欧国家一个个沦陷而不救,竟岀现了"奇怪战争"、"静坐战争"。他们的本意还是继续向希特勒先生让步,推动德军这只疯狗去咬苏联。
这是张伯伦先生在天真地推行"绥靖政策,"可元首偏偏领会不了张伯伦先生的脉脉情意。于是,英军一退再退,退得没有仼何退路。直至被德军合围在敦刻尔克,40万人差点被被德军包了饺子。最后只能说,幸运之极!阿弥陀佛!上帝保佑!
试想,若这40万军队被德军吃掉,英国还有实力继续战争吗?英伦三岛守得住吗?灭了英国,元首将倾全欧洲之力压向苏联,外号"铁锤"的斯大林扛得住吗?
决策不慎害死人,差点丢了看家护院的本钱。
《敦刻尔克》要反映一个奇迹的缔造。奇迹来自于苵国人倾全国之力的营救;来自高效、严密、有条不紊的组织动员;也来自元首的一个不经意的失误。当然,还有那场大雾。
影片中,英国人的组织能力没有充分反映岀。影片中虽有大量的空战,却也没有反映元首先生为何只用空袭,而无敌的装甲部队却五天不动,让英国人死里逃生!若是独立寒秋先生指挥德军,一定要令戈林猛烈轰炸海滩和海峡,让古德里安的坦克绝不停止进攻,让伦斯德的陆军三天踏平敦刻尔克,让40万盟军乖乖投降!"冝将剩勇追穷寇"嘛______元首先生忘记了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浓雾也站在了英国绅士一边,也给了英法盟军宝贵的两天。可惜,影片中只有硝烟,缺乏浓雾!
还想说,太累了,不说也罢!用丘吉尔先生的话最后共勉:战争的获胜不是靠撤退完成的,但撤退中蕴含着胜利的曙光!
敦刻尔克观后感三篇,敦刻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