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中国梦的励志文章

《门徒》观后感大全

《门徒》观后感大全

导语: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耶稣不是基督徒,马克思也同样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门徒》是一部非常舞台化的电影,这个特点来自于它改编自同名话剧。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门徒》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门徒》观后感大全

篇一:

《门徒》是一部涉及毒品的影片,这决定了它的基本价值观: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但影片的思考又不止于此,阿力(吴彦祖)在片头和片尾两次发问:“昆哥(刘德华)和阿芬(张静初)的死让我终于明白了,吸毒是由于空虚。那到底是空虚可怕还是毒品可怕呢?”“门徒”二字点出了主旨,关于皈依和背叛的故事。毒枭昆哥是教父,千挑万选之后错选卧底警察阿力做门徒,继承自己的产业系统。兵贼不能同炉,终于图穷匕见,昆哥问:“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要这样?”阿力的眼神迎上去:“你不是卖电器!”吸毒是堕落,贩毒是犯罪,缉毒是正义,沾毒的影片必须雷厉风行地反毒。在这一点上,《门徒》和《中华之剑》之类的纪录片没什么不同。甚至《门徒》还真像纪录片一样展示了制毒的过程,贩毒的网络,罂粟的园地它肯定要说教,不说教通不过审查,不说教就丧失了基本的道义立场。

可是在充满“门徒”和“教父”的香港黑帮片中,90%的片子不是赞颂警察、谴责匪徒的视角。这是香港的电影传统,也是颠扑不破的市场定律。《门徒》也是这样,昆哥从事着十恶不赦的行当,但他并不面目可憎,他的一套“全是吸毒者的错,我们无罪”的歪理很有蛊惑力。为了保护妻女不受牵连,他最后切脉自杀,这不仅让阿力的心里不能平静,也打翻了观众的五味瓶。而警察们是什么德性?廖启智演的反走私警察,一听楼上有大量的毒品,仿佛眼前出现了通往锦袍紫莽的天梯,马上进入疯癫状态,完全不顾同行的死活。尔冬升演的扫毒组总警司,听昆哥说让他们夫妻见面就什么都说出来,给他以立功的机会,就犯下了低级错误:二人见面后马上串供,警方还是一无所获。除了悲天悯人的阿力,片子里的警察都是利令智昏之徒。就这样,两套自相矛盾的价值观共聚一堂。

如此一来,商业片的肌体上就长出了文艺片的细胞;如此一来,白日梦当中就注入了现实的影子;如此一来,主旋律的轰鸣中就夹杂了不和谐的“噪音”。尔冬升如果不是混迹在商业为王的香港影坛,他会是个特别纯正的文艺片导演。即使生长于迎合为主的拍片氛围中,他仍然要执意加入自己的独特观察。他不愿意政治不正确,也不愿意太过委届自己,这是一种无奈的面面俱到。结果是一次次奉献较高水准的作品,但从来不能发挥到极致。《癫佬正传》是这样,《色情男女》是这样,《门徒》也是这样。唯一的例是《新不了情》,一个绝症美少女把苦情做到了极致,成就了尔冬升最有人缘和人气的电影。《门徒》中,吸毒的恐怖传递出来了,《无间道》式的左右为难感传递出来了,可是看完全片后,就觉得两股力道抵消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抱着怎样的心情走出影院,不知道该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这部影片。

我只能含糊其辞地说:人性是复杂的,电影也是复杂的。片子不难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细节的真实。小孩儿是电影中最有效的催泪弹。让孩子像《妈妈再爱我一次》中那样直接号啕大哭是最笨的办法,聪明的导演只是把孩子置于一种不该承受的艰难境地中,像《偷自行车的人》。孩子越懂事,情节越惨伤。泰国那片鲜艳欲滴的罂粟花,是故事片中少见的玩意儿。据说是为了本片而专门种植的,一待拍完马上铲除。有一个细节让我震骇:剩毒行动中,一个警察伸手进来拽门闩,被一个毒贩用锤子敲掉了整只手!或煽情,或质感,或暴力,凡是动了心思、下了木钱的,观众都不会无动于衷。电影和文章一样,情绪饱满地把一个人、一件事说深、说透,最容易打动观众,也最见功力。《门徒》有点三心二意,但还值得一看。

篇二:

有一种幸福叫你不懂

两个泪点。

一是黑古说是自己老婆先吸毒的,理由和张静初讲的一模一样;二是结局处小朋友心灵感应般跑到准备注射毒品的吴彦祖身边阻止了他。

这部电影有着宿命一样悲戚的基调,这是导演自己的悲悯之心。他没有讽刺任何一个人,没有美化任何一个人,没有批判任何一个人。甚至于在电影中唯一露出丑陋嘴脸的只是那个想立功的海关部门的警官而已。

这非常难得,在整个毒品链条中,从最底层的种植罂粟的农民,到刀口上讨生活不敢轻信的大毒贩,到消费链条末端的吸毒人,到另一面的缉毒警,没有谁是幸福的,开心的。这其中每一环的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苦,不同于其他可以描述的知识和经验,这些苦没有体会过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

你不懂,你就是幸福的,你就只是旁观。旁观似乎给了我们评判别人的权力,所以总是看到各种表现吸毒人家破人亡,贩毒者十恶不赦的作品。

作为这部电影的观众,我想最幸福的就是导演没有滥用这个评判的“权力”,因为他知道他不懂,他已经是幸福人群的阵营了,为什么还要去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上去批判别人呢。

故事的讲述透露出悲悯,电影最后的配乐真是格外切题。可惜一直未能找到OST[xiaoba365.com]。

坤哥一直表现出来的是反对吸毒,他看不起那些吸毒的人,甚至觉得这样的人死了世界才会干净点。这和我想象中的大毒枭不同,但意外觉得这才是更真实的,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想。直到在警局的厕所中,吴彦祖说坤哥三观全颠倒了,我才恍然。

毒枭并不都是泯灭人性的人渣,只要拥有人性就还是能感觉到同情、内疚,这些人能让自己三观倒错靠的是不去看、不去听、不去感受,这样就体会不到毒品吸食者的痛苦,这样就不会同情。

就像坤哥说的“这就是市场,有供求的”。这的确就是个市场,而且永远都不会消亡的市场。人类的聪明给自己带来了多少便利就在同时埋下多少隐患。

也许看个体看不出这些因果循环,贩毒的不一定吸毒,甚至可能是反对吸毒的。但是将人类看作一个整体呢,这些线索一一清晰起来。

空虚或许也不是吸毒的原因,毕竟最后悟出这个道理的吴彦祖还是没有“成功”。就像那句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旁观者又怎么能体会到吸毒者当下的快感和之后的痛苦?!张静初演的很用力,她瘦削的身体,扭曲的肢体语言,无神的双眼都诠释着她对吸毒的理解,可这都不是真的。就像吴彦祖和坤哥之间无论曾有过什么感人肺腑的过往,都是假的。这些假象对于坤哥就像快感至于那些吸毒的人而言。

信任就是坤哥的毒品,他很少给予信任,就是因为这些人都信不过,就是因为要谨慎,就像他对毒品的态度一样。但是最终他还是中招了,摔在吴彦祖这个“当做亲弟弟”的人身上。

我在想,也许他临终那一刻,他真的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吴彦祖出卖了自己还是说吴彦祖从来没有真心对过自己。信任这个毒品带给他的快感和毁灭在那一刻终于和谐统一,他只求这个“小弟”放过自己。

这里面每一个演员的扮演都是加分的,让人惊喜的当然是刘德华和黑古。第一次看到刘德华这样自然随意的饰演一个角色,连扮帅都自然到深入角色的心底;黑古一身肌肉和角色十分不搭,但那一口龅牙,新加坡机场被抓后哆哆嗦嗦的样子真是非常合适。

好奇当年自己为什么对电影的宣传很反感不愿意去看,直到最近刷港片才看到。

篇三:

如果真的要给谎言一个理由,你的理由会是什么呢?

由刘德华、吴彦祖和古天乐主演的电影《门徒》,相信大家都一定看过。故事的脉络很清晰,由吴彦祖饰演的阿力是一名卧底,通过接近刘德华饰演的昆哥,成为他的门徒后成功瓦解了由坤哥领导的贩毒组织。

卧底电影一定是充斥个各种的谎言,我想最明显的一个谎言就是阿力身为警察,对昆哥来说就是一个弥天大谎。这种谎言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都属于身不由己的谎言。就连两国交战都会互相派间谍,警匪之间的相互渗透更是家常便饭。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有一个陌生人找到自己,气冲冲的询问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的情况。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撒一个小谎,谎称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不在。转头去通知他们,看看他们是否惹上了什么麻烦。有或者上学时,同学的家长来到学校询问自己子女的在校表现,我想多数人都会以正面描述去回答吧。

电影中另一种谎言体现,源自于对他人的不信任和偏见。阿力曾经帮助一个吸毒女阿芬照顾她的女儿,在阿芬的身上阿力看到了积极的一面,相信阿芬可以戒掉毒瘾。可是当阿力再一次见到阿芬时,阿芬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阿力对她很失望。谁知被阿力放弃的阿芬,选择了过量吸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想最可怕的并不是谎言本身,而是因为谎言,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面对一个长期迟到的朋友,我们总会觉得他不会准时。记得有一次和一个经常迟到的朋友约饭,因为他经常迟到,我特意晚到了半个钟头,谁知道天下的事情就是那么寸,这个朋友就在那一次,准时到达了,干巴巴的等了我半个钟头。对于这件事,我一直都很内疚,但还是会用狼来的故事在心里为自己开脱。

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谎言制造者,当属古天乐饰演的阿芬的老公了。古天乐演技是公认的,但像是《门徒》中这么猥琐的形象,我还是忍不住要赞美一下。阿芬的老公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瘾君子,张口闭口谎话说来就来。阿芬就是因为接触了这么一个人渣,才会陷入万丈深渊,每次爬到谷口,还会被她的老公拽回谷底。

谎言这种事情真的是不好说,我相信没有谁一辈子没说过谎话,所以都值得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撒谎者也比比皆是,所以常常有人坚持一次不忠百世不用。

在我看来,完全杜绝这种现象不现实。谁都有自己的撒谎的原因,也许这些原因不能成为欺骗我们的理由,但是对于撒谎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也许我们应该学着诚实对待别人,让谎言在我们身边少一些,至少自己的真诚可以换来家人的温暖,朋友的关心或者爱人的忠诚。

不过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学着在他人的谎言中去了解一个人,看清楚他是因为不得以而为之,还是本性就是一个善于讲假话的人。记住,诚实是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不要期待在那些虚假的人身上得到

门徒

《门徒》观后感大全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