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视》观后感:无光的颜色
德国盲女Sabriye Tenberken独自行走西藏,被这里奇异的地域文化及那些不被社会重视的盲童所触动,于是与自己来自荷兰的好朋友,冒险家Paul Kronenberg 一起开设了拉萨第一所盲人学校。
作为这所学校的负责人,Sabriye Tenberken倾尽全力照顾这些与光明绝缘的孩子们。让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教育和阳光般温暖的关爱。他们的善举打动了许多人,于是这群弱势群体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与爱护。
2006年9月,一部关于这群孩子的故事被搬上加拿大的大荧幕,不少身在异乡的健全人为这群不屈的孩子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这部影片是《盲视》,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露西·沃克执导。
作为纪录片,《盲视》没有直接将摄像头的视角对准这些残疾孩子的日常生活,反而是通过盲人学校开展的一次活动从侧面表现出了孩子们内心的孤独,以及释放内心自由的渴望。虽然影片极力寻求一个客观/百度一下:牛BB文章网/的态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对事件进行讲述,然而画面上广袤的草原、高耸的山峦和渺小却坚韧的孩子还是深深触动了我。
影片开始,一个叫做埃里克的登山英雄进入我的视野。这位来自英国的登山探险家与那些孩子们一样,是个盲人。然而,在肢体残缺的艰苦条件下,他竟然成为第一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探险家,创下了令人叹服的奇迹。
Sabriye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英雄的力量,力邀埃里克到西藏参与了一次与六位西藏盲童共同登山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将会遭遇到的困难是人们难以想象的,甚至六位盲童的父母都难以理解这项活动的意图,然而这群孩子凭借自己的毅力以及这位来自异国的英雄的帮助又一次创下了奇迹。
影片中展示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和孩子们各自的不幸遭遇,没有惊险离奇的场面,也没有煽情的言语和音乐。一切都看似平静,然而是铿锵有力的。所有的一切都直射眼球,撞击心灵。
尤其是在巍峨、陡峭的群山中,一群孩子们艰难地行走于坎坷的小道上。他们是那样的渺小,小到只有绿豆那么大。群山间白雪皑皑,他们身处随时都可以被大自然创造的怪兽吞没的危险,可是他们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依旧勇敢地前行,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如此坚定、有力……
我折服在他们幼小身体里释放的强大力量下,人与自然的抗争、人对自然的依赖、人对自然灾难的不妥协,在孩子们踏上雪山的那一刻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了最绚烂的一幅西藏胜景。
影片结束时,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所有的滋味在我血液里涌动。真不知道他们灿烂的笑容里曾容纳过多少眼泪,他们每一个人的经历中流淌过多少鲜血。他们却从未向命运低头,用心灵之眼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看着外面那片我们无法见到的精彩。
纪录片的名字很有趣,叫做《盲视》,真是一句双关。据记载,“盲视”是一种生活在意大利和克罗地亚水域的不同寻常的两栖动物,它们一生都生活在水环境中,其幼体长有腮。在深水下,它们可以生存100年,甚至可以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不吃任何食物。
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动物,而且具有如此耐力,真是大自然了不起的杰作。猜想导演在制作本部纪录片时,定对这些孩子寄予了厚望,希望这些具有坚强品质的孩子们可以如“盲视”一般勇敢地、长久地活下去。
孩子们很争气,没让关注他们的人群失望。在影片的最后交代了六名登山儿童现在的处境。他们都很好,甚至比许多身体健全的孩子们过得都好。
而Sabriye Tenberken和Paul Kronenberg开办的盲童学校还将继续四处寻访那些失去光明的孩子们,让他们在无光的世界里度过光影琉璃的生活。
祝福他们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