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春节过年的作文 读后感大全 观后感大全

《认罪书》读后感

《认罪书》读后感

去许昌学习,我带了四本书,没想到活动那么满,没想到交流那么舒畅,结果呢?《周礼》只看了一半,回来前一天晚上一直坚持到夜里三点把乔叶的小说《认罪书》读完,近40万字啊。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有一种跟着主人公金金去探索的勇气,去探索更深的恶,再深一点的恶。你会从故事中感到在人行恶中,充满了虚伪的逻辑,让行恶的人甚至以为理所当然。其实,很多人都在糟蹋自己,从头到尾的糟蹋,从精神到心灵乃至灵魂的糟蹋。

小说女主人公金金是一个80后女子,自幼在缺乏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她,对纯洁温暖的爱情生发出强烈的守护欲望,以致已婚的男主人公梁知抛弃她后,她开始了持久而激烈的报复过程。在逐步击溃梁知心理防线的过程中,金金已然成为恨之化身,展现出惊人的推理能力,竟然意外地将涉及梁家两代人的恩怨一并牵扯出来,在她巧妙的探问中,无论有意无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恶之花,而恶之根源都起于文革那段岁月。

小说探索对人性的拷问渗入到每个人物内心世界。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链条全貌时,每个环节的人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很无辜,其实都有罪,都要觉醒拯救自己。乔叶借主人公金金之口讲述一个沉沦与救赎的故事,从而倾诉自己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的深切同情。

故事看起来挺复杂的,表面看是金金的临终自述:金金母亲生下大哥就寡居,竟然和不同的人又生育了二哥、三哥、四哥和自己,为有限的尊严,她自小蛮横霸道;卫校毕业后,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假恋爱、真结婚,被拆穿后清退,只身去了郑州;困苦生活中爱上了有妇之夫梁知,在感情被强行中止之后怀着身孕赶到了源城;未能挽回感情的她怀着强烈的爱与恨,主动勾引并嫁给了梁知的弟弟梁新;因长相酷似梁新姐姐梅梅,又要报复梁知,走上了揭开梁家隐秘家史的道路。

小说写出了生活的复杂性,作者捕捉到了复杂背后的玄机,尤其是在金金、梁知和梅梅三个人物身上。比如,金金每天清洗自己,反复清洗安安;梁知亲生父亲因为是肛肠科医生备受妻子和周围人歧视,梁知也从小受尽屈辱;梅梅因文革冲击,在农村长大,最后作为工具被张小英所利用,既为梁知铺平了官路,又被迫满足了钟潮的兽欲。三个孩子少年时代均经历了侮辱与损害,成长的烙印如此深刻,成为一种心灵疾病的根源。

每一个复杂故事的背后都有复杂的人性支撑——人都是有罪的,所有的罪来自于复杂的欲望。当秘密最终大白于天下时,与此相关的所有人,甚至包括孩子都沉入了死亡的深渊——梅好为救父亲被辱而疯后,坠河而死;梅梅被送入当时副市长钟潮家中,被钟源霸占,有了孩子而南下打工,最终在梁知和梁新打击下,跳楼自杀;张小英带着梁知嫁入梁家后生下梁新,后得绒毛膜癌而死;梁知亲生父亲在文革中,因为张小英向组织反映问题,被批斗跳河自杀;梅校长在女儿死后上吊自杀;梁文道心脏病发而逝;金金母亲病逝;哑巴父亲金田根病逝;金金梁知的孩子安安,1岁多因白血病而死亡;梁新因不能接受事实而主动车祸死亡;梁知因不能拯救女儿安安割腕自杀;金金因得肺癌而自杀。

一般情况,我们认为文革只是一场浩劫,导致无数优秀的文人受辱自杀,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实,这只是一个整体印象,模模糊糊,朦朦胧胧。深入去理解那个时代,才发现那时的人们所遭受的命运摧残是何等的惨烈。文革形成的巨大的破坏力,不仅仅是道德上的破坏,更是人性上的自我摧残。《认罪书》在向过去的历史动刀,一层层的将外面的腐肉刮去,留下的是血淋淋的痛。

人们常常对自己应该承担的“罪”采取三种态度:否定、推卸和遗忘,我们普遍缺乏忏悔和反省、救赎……为什么那么多人把自己的罪推得一干二净?这非常值得思考。《认罪书》唯一的亮光就是有罪者进行自我救赎的努力。小说里,乔叶借助“作者注”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对有的人来说,谴责是容易的,理解是困难的。

对有的人来说,理解是容易的,谴责是困难的。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肤浅的理解和谴责都是容易的,真正的理解和谴责都是困难的——也许,只有先去真正地理解,才有可能抵达真正的谴责。同样,想要真正的谴责,必须要先去真正地理解。”或许,金金正是在探寻秘密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他们,包括自己;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超越了狭隘的情感限定,真正地去爱每一个人,进而实现自我救赎。

小说对每一个人进行道德拷问,尤其是梁知、梁新用绝绝的方式把梅梅推向死亡;梁文道和张小英眼睁睁看着梅好走进群英河中;金金侮辱践踏哑巴对她的爱,一生没有与哑巴父亲相认;钟潮在文革中参与侮辱梅好,与众人一起糟蹋自己的梦中情人;金金母亲临终将老宅留给金金,此后四个哥哥处心积虑霸占房产。好在最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忏悔和救赎。而如何救赎呢?只有一条路径:诚实地面对自我,拯救自我。

真正的“罪”不在于曾参与到某种集体疯狂中去而成为伤害他人的人,而在于眼见“美好”被撕碎、被玷污、被毁灭却袖手旁观,不自觉地成为这伤害事件中的一员——他们的“罪”在于此。也许法律无法判其有罪,但在道德与良知的法庭,每个人都是罪人。而更深的罪在于,这部书中的多个当事者都是冷漠的,他们并不珍惜赎罪的机会。

《认罪书》呈现的不单纯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而是特定年代里民族的爱的能力普遍缺失的问题。我们看到了一连串的失爱与自私,而自私、自我保全正是爱他人的最大的敌人。这敌人在金金与梁知的纠缠之中,我们看到了梁新的受害;在梁知因为自身前途而规劝梅梅放弃时,我们看到了梅梅的受害;而这一切的加害于人,并不在于刀刃枪炮,却只是用冷漠的心致人死地。冷漠伤害的不仅是人的肌体,更损害了人的精神。

肌体之痛可以短时期内平复,但精神之疾却不易痊愈。冷漠是人心败坏的一种表现,冷漠是对爱的不信任,冷漠是对爱的背离,冷漠是对恶的容忍和纵容,冷漠是不顾他人、自私自利。但冷漠却常常被我们用来作为自保的武器,而这武器却一再地伤害自己的亲人、爱人和邻人,以致最终伤害的是我们自身。

书中人物起名作者也是很有深意的:梁知,梁新,梅好,梅梅,庄雅,盛春风、王爱国、申明也别有用意。梅好的死让每个人去拷问历史,梅梅的死让每个人拷问灵魂。面对历史,我们人人有罪;面对灵魂,我们人人无处容身。面对历史,我们人人要知罪;面对灵魂,我们人人要认罪。我们要“认知,认证,认定,认领,认罚这些罪”。

书的封面是审稿签,小说以一个出版社编辑的角度入手,加以编者按,其中“编者注”代表官方叙述角度,冷酷而没有温度;“碎片”是金金的当下独白与她过去的心态对比,悲天而悯人。选择80后作为主角,乔叶解释道:“我自己是70后,曾设想把金金定位为70后,最后还是定位80后,是因为这一代人的历史道德感普遍缺乏,历史认识几近空白,戏剧性、反差都较大,带来的震动性也更大。

而小说中人物起名也颇煞费苦心,比如梁知即良知、梁新即良心,梅好即美好。因为畏罪,希望罪能远,所以有了梁远。化解罪需要自我安慰,所以有了梁安。梁梅,是良没了,好的东西消失了……”而金金,字面义是“金色的”,对应我们这个非常物质化的时代,同时谐音“今天”。金金是激烈的,是爱得起也恨得起的;梅好是隐忍的,逆来顺受的,最后不堪忍受;梅梅则是温婉的,有着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甘愿为别人牺牲自己,虽然有时是那么的不值得。

《认罪书》一如既往地发挥了作者特别丰富和细腻的女性感觉,去叩问人的耻感和罪感,并体现出作者在思想认知上的深化。在她浓郁的伦理情怀里渗入了深沉的济世情怀,在揭示人性善与恶的复杂纠葛的同时,抵达了忏悔与救赎的精神高度,在文体探索上显现出难得的自信和成熟。

《认罪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