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20 自己没有做好却去批评别人的诗句
且思且行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死记硬背,而不知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
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
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
正如人体对事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
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是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是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主义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而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岂不是要断送在王明之流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吗
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吗
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
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育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步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
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济源玉阳山
于济源市承留镇玉阳村 在乘坐52路公交车到玉阳下车。
近两年旅游,到玉阳山的路已经修的很好,如果在驾车去的话沿着济水大街使劲往吸走到玉阳沿着修好的路开车到麻古庙,那就到玉阳山了。
传说这是唐朝某个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休闲得到的地方。
王夫之《姜斋诗话》翻译
姜斋诗话》(选录) “读《诗经》可发人们的志意,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团,可以抒发怨愤不平。
”(这几句话可以说)把诗的意义说尽了。
辨别汉、魏、唐、宋的诗的雅还是俗、是得还是失,就是以这几句话为准,读《诗经》三百篇的人必然会有此体会
(夫子所说得)“可以”云云,是随“以”(按,指读的《诗经》中的诗)而“可”(按,指产生的“兴、观、群、怨”)的。
(《诗经》中的)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的地方,必然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这种“兴”会寄意深远;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的地方,必然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这种“观”就洞察明晰。
代表可以团结的人抒发怨愤不平,这种怨愤不平越加不会忘记;因抒发怨愤不平而被团结起来,这种团结越加诚挚。
超出于(各自孤立的)“兴、观、群、怨”的四种情感之外,就会产生(不各自孤立而互有联系的)新的“兴、观、群、怨”的四种情感;在“兴、观、群、怨”的四种情感之间遨游徜徉,(看到它们互相可以转化)情感就不会滞涩。
作诗的人运用他的一种思想感情(作诗),读者却各以自己的情感(经历),而(从诗中)获得各自的感受。
所以《关雎》(并非仅是颂美或讽刺)可以说是“兴”(按,此即王夫之所谓“兴而可观”之例);(所以齐、鲁、韩三家诗)以《关雎》为讽刺周康王晚朝的诗,使之成为(统治者的)借鉴。
(《诗经?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猷唇告”,可以说是“观”;谢安欣赏这几句(谓此偏有雅人深致),激发了他的高远之心(按,“观”却可以激发人的意志,是“观而可兴”之例)。
人之思想感情遨游不定,没有涯际,诗歌能以自己抒发的情性与读者的情感谐合,这才是诗的可贵之处。
因此,颜延年不如谢康乐(因为他的诗与读者情感谐合比不上谢灵运),而宋诗唐诗也因此有升降高下的变化。
谢枋得、虞集他们说诗,拘泥守旧,画地为牢,追根究底,自谓解人,哪里知道(我上面所说的)这些(道理)呢
(卷一《诗绎》)提示:这一节里,王船山认为“兴、观、群、怨”四者不是各自孤立,而是互有联系、互相转化的,这是他论诗的特点和要点之一。
读诗不要拘泥和割裂诗意。
作者之意虽然无,读者之意却可以有,强调读者阅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无疑是正确而通达的观点。
“兴”在有意和无意之中(不必着意经营),“比”也容不得雕琢刻画。
最与情有关系的是景,(景)自然与情互相感发。
情和景虽然一个在心里、一个是外物,但景感人而生情,情被感动而产生出带有感情的景,情感哀乐的感触,景色荣枯的触目,互相融汇。
天生的情感和自然的景物时或可哀时或可乐,无穷地运用它,(就会)变化流动而不滞涩;思想贫乏而窒碍的人不会知道其中的道理。
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乍读时好像气势雄豪,然而正好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互相融汇谐浃(就会带有一种忧愁的情绪)。
故而应当知道《诗经》中的“倬彼云汉”这句诗,既可以歌颂广育人才的周文王,增益他的光辉形象;又可以忧念旱灾的严重,加重旱情炽热的感觉,(从中可以领会)字句不可专主一意,而是可以在各种不同场合都能用得很合适。
唐末人不懂这个道理,为“玉合(盒)底盖”的胶柱鼓瑟之说,孟郊、温庭筠诗把情和景分离开来。
但天生之情和自然之景能用抓阄来划分的吗
(同上)提示:这则是要说明情和景要互相融合,而且互可变化流动,作诗不可预先规划词句,为“玉合(盒)底盖之说”。
六朝之后就有人编辑类书分类比次用词置字、排比旧典故事,为“玉合(盒)底盖之说”,使作诗者胶柱鼓瑟、画地为牢。
王夫之对此深恶痛绝,故在其论诗著作中屡加批评痛斥。
无论诗歌和长篇文章,都是要以思想意思为主。
思想意思是(诗文的)主帅,没有主帅的兵,叫做乌合之众。
李白、杜甫之所以称为大家的原因,是(他们的)没有思想意思的诗,十分里没有一、二分。
(描写)烟岚、云霞、泉水、石头,花草、飞鸟、苔藓、林木,华美的铺榻、锦绣的帷帐,有寓意就是好诗。
像齐、梁时代的诗(只会)用华美的诗句,宋朝人(只会)用前人现成的字句组合成诗,宋朝人论诗,字字要求有出处,役使自己的心,向它们中间去摘取索求,而不顾及自己的感情是从哪里发出的,这就叫做小家子路数,总是只能在一个圈圈里寻求(作诗的)方法了。
(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提示:这是说明诗文应以意为主。
所谓“意”就是作者做诗作文时所赋予诗文的思想内容。
认为李、杜的诗大多能做到“以意为主”,批评了齐梁诗和宋诗,或是专意于辞藻的华美,或是专注于锻炼字句,缺少作者的真情实感,未做到“以意为主”。
(贾岛诗《题李凝幽居》)“僧敲月下门”(的到底用“推”字还是用“敲”字),只是别人凭空妄想,无端揣摩,就像替他人说梦,即使形容得特别相似,又何尝(与那人事实上的梦境)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知道这样的人,因为作者沉吟着“推”、“敲”二字,就替他作揣想(替他确定用哪个字)。
如果触目眼前之景而内心有所感发,那么或者是“推”,或者是“敲”,(实际情形)二者必居其一,(作者身临其境)因景感人而生情,因情被感动而产生出带有感情的景,这样(写出的诗)就会自然生动,灵动美妙,何必有劳别人揣摩议论呢
(王维《使至塞上》诗)“长河落日圆”,(在作者心里)起初并无一定之景;(他的《终南山》诗)“隔水问樵夫”,也不是(作者在心里)预先想好了的(只是触目即景而已):这就是禅家所谓的“现量”(的境界)啊
(同上)提示:明朝一些学者诗人有妄替别人改诗的恶习,这段文字正是借贾岛、韩愈“推”、“敲”的故事批评这种风气。
作者强调作诗要“即景会心”,根据作诗时的实际情景置辞造句,替别人揣想,妄议妄改,只能是替人说梦。
在这段文字的结束处,王夫之提出了诗歌创作中的“现量”说这一新的理论,以禅喻诗,其大意是说,作诗时应即景会心,闻言得意,不劳思索比度,便能领略其情味的艺术表现。
情和景名义上是两个事物,而实则不可分离。
对作诗能出神入化的诗人,诗中的情和景融汇谐浃,妙合无垠。
巧于作诗的的人则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景中有情的,如(李白《子夜吴哥》)“长安一片月”,自然(在长安月夜之景中)有一种(女子)独自栖息,思念远征夫君的情怀。
(杜甫《喜达行在所》)“影静千宫里”,自然有(诗人长期流离后)终于到达天子所在之地的欢喜之情。
情中有景的,特别难以曲折地表达,如(杜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了诗人才子纵情挥毫,驰骋笔墨的自我欣赏的欣喜之景。
大凡此类诗句,有欣赏智慧的读者可以体会它们;如果不是这样的读者,也就糊里糊涂随便看过,只当作平常的话头了。
(同上)提示:这段论述情和景的关系:在王夫之看来,最好的是情景“妙合无垠”,结合的天衣无缝,无法划分;其二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让读者看到诗中带有感情的形象。
总之,写景定为生情,写情必寓于景,这就是他所说的“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的意思。
近体诗的中间二联,一联是情一联是景,(这只不过是)一种作法而已。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李憕《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云飞北阙轻阴散,雨歇南山积翠来。
御柳已争梅信发,林花不待晓风开”,都是景语,哪里有情语
至于说四句都是情语,而没有景语的,更是数不胜数。
这能够说不也是一种作诗之法吗
景与情融合谐浃,情因景而生,从来不能分离,随诗人意之所之(自然生成)而已。
把情与景断然分成两截,那就情不能因景而感发,而景也不是含情的那个景。
况且如(沈佺期《古意》)“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二句,以一情一景作对仗;(李颀《题璇公山池》)“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四句,句句都有情有景:更从何处分成情、景两截呢
浅陋的人标示浅陋的作诗格式,竟说(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四句,上二句是景,下二句是情,是律诗的宪章典范,真是不顾及杜甫会在九原(疑指九泉)大笑。
愚蠢之病已是不可救愈了,谁能治好他们呢
(同上)提示:这段举例驳斥把情景加以割裂的“浅人陋格”,指出所谓“一情一景”只是一种作诗之法,不是都应该依从的通例。
对情和景的处理可以有各种方法,但都应做到“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
作诗建立门庭宗派的必然会堆砌辞藻典故,不堆砌辞藻典故就不能建立门庭宗派。
由于心灵是各人自有的,不能互相借换,不能(就如何使用心灵)开出方便的入门方法,让浅陋的人任意地支使借用。
人们讥笑西昆体堆砌熟语典故为“獭祭鱼”,苏辙、黄庭坚也是堆砌熟语典故的“獭”。
不过“西昆体”所堆砌的是如“肥油江豚”似的浮丽熟烂的辞藻典故,苏、黄等人所堆砌的是如“吹沙跳浪之鲿鲨”似的生涩稀僻的辞藻典故:(他们)除了书本上的典实故事就再也不会作诗了。
像刘炳(字彦昺)(《早春呈吴待制》)诗:“山围晓气蟠龙虎,台枕东风忆凤凰。
”贝琼(字廷琚,一字廷臣)(《寄内弟陆熙之》)诗:“我别语儿溪上宅,月当二十四回新。
如何万国尚戎马,只恐四邻无故人。
”(虽然用古人典故和成语,但与西昆体和苏、黄不同,仍然能委曲巧妙地描写自己的心灵感情)用不用典故,总之要能委曲详尽地描写人的心灵,发动人的“兴、观、群、怨”的感触,这就使浅陋的人无法支使借用。
唯其不可(让浅陋的人)支使借用,所以没有人(因用描写人的心灵的方法进行创作来)建立门庭宗派;(用描写人的心灵的方法进行创作)就能振兴四百年来诗歌创作的衰退景象。
提示:这段文字主张作诗要直寻自然,反对生硬地套用前人的成语和典故。
生硬地堆砌前人的成语和典故,会形成一种僵化的“方便法门”的作诗套路,这就给建立门庭宗派者以可乘之机。
但是王夫之也并不反对能巧妙地抒发诗人自我性灵的使用成语典故,他举了刘炳、贝琼的诗句为例,认为二人的诗都用了前人的典故或者成语,但却能“曲写心灵,动人兴、观、群、怨”,所以仍然是好诗,与西昆派的“肥油江豚”式的用典和苏辙、黄庭坚的“吹沙跳浪之鲿鲨”式的用典故成语不同。
在王夫之看来,用典、不用典不是褒贬的界线,一切以与作者的感情有关、无关为分界标准。
《古诗评选》(选录)译文诗有叙事的、对话的,与写史书相比,尤其觉得不容易。
写史的才能固然要櫽括事实,使其生动增色,但是(写史)从事实着笔自然比较容易。
诗歌创作则要面对眼前的事, 即刻产生抒情的愿望,立即用语言描绘出事物形状,如果一用写史(櫽括事实)的方法,则事实对诗人的感发就不能体现在诗的语言和韵律之中了,(如此)诗歌创作的道路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上山采蘼芜》一诗之所以妙夺天工的原因啊
杜甫仿效它作《石壕吏》,也接近酷似了,而每在刻画之处也描写逼真,但终觉其描写超过了史,于诗却嫌不足。
论者用“诗史”称誉杜甫,就好像见了骆驼就恨马背不够肿大,这真是可怜悯的啊
(《古诗评选》卷四《上山采蘼芜》评语)提示:此则论史与诗的区别,一重在櫽括事实,一重在“即事生情,即景绘状”,实即一重在事,一重在情。
对于杜甫《石壕吏》与《上山采蘼芜》的比较,认为前者“于史有余,于诗不足”,就是说,《石壕吏》过分重于对事实的刻画了。
因此,对于论者以“诗史”称誉杜甫,王夫之是不以为然的了。
谢(灵运)诗,有的(看似)内容极容易明晓的,而引发的联想却无穷无尽;有的(看似)寓意极不容易寻绎的,而(实则寻绎的)路径却很明显,只不过是不懂谢诗的人,不能明察其中的奥秘罢了。
谢诗言情的则(读者)可以在诗的来往动静之中、飘渺有无之间获取诗人的心声,并把握鲜明的形象;写景的则在(作者)精心刻画之中显现景物固有的形貌,真实可信。
而且情不是矫饰之情,都是通过景表现出来的,景也不是死景,景中总是含情。
谢诗的神理流动在情与景之间,天地间的一切都在诗人的观察之中,(谢诗蕴涵的境界)可以大到无限之大小到无限之小,(诗人)落笔之先、构思之始,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精神活动。
岂只是如沈约所说的“兴会标举”呢
(《古诗评选》卷五谢灵运《登戍石鼓山诗》评语)提示:此则论谢灵运诗有情景交融之妙,但说得过于玄妙。
就事实言,谢诗语言已渐趋华丽,刻画也过于精细,真正如“池塘生春草”那样的情景交融的“出水芙蓉”的作品也不是很多的。
以议论入诗,自然会适得其反。
因为诗的主旨要含蓄蕴藉,借以产生议论的道理,所以解说诗的人可以从诗中得到兴观群怨的不同感受。
如果(诗人)先就在诗中发议论,那话还未说完,诗意就已经穷尽了。
诗本身意已经穷尽,还要想感发读者之心,必然是不能胜任的。
(这就好比)以鼓击鼓,鼓不会响,用鼓槌击鼓槌,也只会发出枯木相击之声罢了。
唐宋人诗,爱浅显短小,但反而可以有足资标示解说的地方,其下流却也有如胡曾《咏史》一派的,真可以做乡下私塾的先生教孩童的课本材料,这足可以知道以议论入诗就不会有诗,这句话是正确的了。
提示:此则主张“诗立风旨,以生议论”,即道理要蕴涵在诗的形象的描写之中,反对以议论入诗。
( 韩传达)
我是天边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迹
是亲姐妹。
其实并不是她姐姐不管她,而是她们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她也曾随姐姐去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如愿。
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
她悲观的人生观念应该是受小时候的影响,加上成年后遇到的一些挫折磨难。
加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认知而来的吧。
作者生活背景 艾米莉勃朗特所生活的三十年间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
资本主义正在发展并越来越暴露它内在的缺陷;劳资之间矛盾尖锐化;失业工人的贫困;大量的童工被残酷地折磨至死(这从同时期的英国著名女诗人伊莉莎白巴雷特勃朗宁①的长诗《孩子们的哭声》,可以看到一些概貌)。
再加上英国政府对民主改革斗争和工人运动采取高压手段:如一八一九年的彼得路大屠杀就是一个例子。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有所反映。
我们的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就是诞生在这样斗争的年代
她生在一个牧师家庭里,父亲名叫佩特里克勃朗特(1777—1861),原是个爱尔兰教士,一八一二年娶英国西南部康瓦耳郡(Cornwall)人玛丽亚勃兰威尔为妻,膝下六个儿女。
大女儿玛丽亚(1814),二女儿伊莉莎白(1815),三女儿夏洛蒂(1816),独子勃兰威尔(1817),下边就是艾米莉(1818)和安(1820)。
后面四个都生在位于约克郡旷野的桑顿村②,勃朗特先生便在这一教区任牧师职。
一八二○年全家搬到豪渥斯地区,在旷野的一处偏僻的角落安了家。
她们三姊妹就在这个地方度过了一生。
一八二七年她们的母亲逝世,姨母从康瓦耳群来照顾家庭。
三年后,以玛丽亚为首的四姊妹进寄宿学校读书。
由于生活条件太差,玛丽亚与伊莉莎白患肺结核夭折,夏洛蒂与艾米莉幸存,自此在家与兄弟勃兰威尔一起自学。
这个家庭一向离群索居,四个兄弟姊妹便常以读书、写作诗歌,及杜撰传奇故事来打发寂寞的时光。
夏洛蒂和勃兰威尔以想象的安格里阿王朝为中心来写小说,而艾米莉和小妹安则创造了一个她们称为冈多尔的太平洋岛屿来杜撰故事。
她们的家虽然临近豪渥斯工业区,然而这所住宅恰好位于城镇与荒野之间。
艾米莉经常和她的姊妹们到西边的旷野地里散步。
因此一方面勃朗特姊妹看到了城镇中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旷野气氛的感染。
特别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虽不懂政治,却十分关心政治。
三姊妹常常看自由党或保守党的期刊,喜欢议论政治,这当然是受了她们父亲的影响。
佩特里克勃朗特是个比较激进的保守党人,早年反对过路德运动③,后来也帮助豪渥斯工人,支持他们的罢工。
艾米莉和她的姊妹继承了他的正义感,同情手工业工人的反抗和斗争。
这就为《呼啸山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这个家庭收入很少,经济相当拮据。
三姊妹不得不经常出外谋生,以教书或做家庭教师来贴补家用,几年来历受艰辛挫折。
夏洛蒂曾打算她们自己开设一所学校,她和艾米莉因此到布鲁塞尔学习了一年,随后因夏洛蒂失恋而离开。
一八四六年她们自己筹款以假名出版了一本诗集④,却只卖掉两本。
一八四七年,她们三姊妹的三本小说⑤终于出版,然而只有《简爱》获得成功,得到了重视。
《呼啸山庄》的出版并不为当时读者所理解,甚至她自己的姐姐夏洛蒂也无法理解艾米莉的思想。
一八四八年,她们唯一的兄弟勃兰威尔由于长期酗酒、吸毒,也传染了肺病,于九月死去,虽然这位家庭中的暴君之死对于这三姊妹也是一种解脱,然而,正如在夏洛蒂姊妹的书简集中所说的:“过失与罪恶都已遗忘,剩下来的是怜悯和悲伤盘踞了心头与记忆……”对勃兰威尔的悼念缩短了艾米莉走向坟墓的路途,同年十二月艾米莉终于弃世。
她们的小妹妹安也于第二年五月相继死去,这时这个家庭最后的成员只有夏洛蒂和她的老父了。
这一位后来才驰名世界文坛的极有才华的年轻女作家,当时就这样抱憾地离开了只能使她尝到冷漠无情的人世间,默默地和她家中仅余的三位亲人告别了
她曾在少女时期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我是唯一的人,命中注定 无人过问,也无人流泪哀悼; 自从我生下来,从未引起过 一线忧虑,一个快乐的微笑。
在秘密的欢乐,秘密的眼泪中, 这个变化多端的生活就这样滑过, 十八年后仍然无依无靠, 一如在我诞生那天同样的寂寞。
……” 她在同一首诗中最后慨叹道: “起初青春的希望被融化, 然后幻想的虹彩迅速退开; 于是经验告诉我,说真理 决不会在人类的心胸中成长起来。
……” 但是她很想振作起来,有所作为,却已挣扎不起,这种痛苦的思想斗争和濒于绝望的情绪,在她同一时期的诗句中也可以找到: “然而如今当我希望过歌唱, 我的手指却拨动了一根无音的弦; 而歌词的叠句仍旧是 ‘不要再奋斗了,’一切全是枉然。
” 在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女作家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的著名传记《夏洛蒂勃朗特传》(“LifeofCharlotteBronteD”)⑥里,有一段关于艾米莉勃朗特弥留之际的描写: “十二月的一个星期二的早晨,她起来了,和往常一样地穿戴梳洗,时不时地停顿一下,但还是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甚至还竭力拿起针线活来。
仆人们旁观着,懂得那种窒人的急促的呼吸和眼神呆钝当然是预示着什么,然而她还继续做她的事,夏洛蒂和安,虽然满怀难言的恐惧,却还抱有一线极微弱的希望。
……时至中午,艾米莉的情况更糟了:她只能喘着说:‘如果你请大夫来,我现在要见他。
’这时已经太迟了。
两点钟左右她死去了。
” 在夏洛蒂的书简⑦中记下了不少在艾米莉去世后她的哀伤与感触的文字,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艾米莉勃朗特的一生就介绍到这里。
英国著名诗人及批评家马修阿诺德⑧ (MatthewAmold,1822—1888),曾写过一首诗叫做《豪渥斯墓园》,其中凭吊艾米莉勃朗特的诗句说,她的心灵中的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忧伤、大胆是自从拜伦死后无人可与之比拟的。
可以说,她这部唯一留下的小说之所以震撼了人们心灵也就为此。
记得采纳啊
论语先进第二十二则译文
论语先进,共有26章【原文】 11•1 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4)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1)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
(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3)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4)君子:这里指统治者。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
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评析】 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
孔子这里认为,那些先当官,即原来就有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当上了官。
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
而那些本来没有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已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礼乐知识,然后就知道怎样为官,怎样当一个好官。
【原文】 11•2 子曰:“从我于陈、蔡(1)者,皆不及门(2)也。
”【注释】 (1)陈、蔡:均为国名。
(2)不及门:门,这里指受教的场所。
不及门,是说不在跟前受教。
【译文】 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
”【评析】 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从陈国到蔡地去。
途中,他们被陈国的人们所包围,绝粮7天,许多学生饿得不能行走。
当时跟随他的学生有子路、子贡、颜渊等人。
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鲁国以后,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了他,颜回也死了。
所以,孔子时常想念他们。
这句话,就反映了孔子的这种心情。
【原文】 11•3 德行(1):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2):宰我、子贡。
政事(3):冉有、季路。
文学(4):子游、子夏。
【译文】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
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
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原文】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 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
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
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原文】 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1)于其父母昆(2)弟之言。
”【注释】 (1)间:非难、批评、挑剔。
(2)昆:哥哥,兄长。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
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原文】 11•6 南容三复白圭(1),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 (1)白圭:白圭指《诗经•大雅•抑之》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兰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
这是告诫人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
【译文】 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
”的诗句。
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 儒家从孔子开始,极力提倡“慎言”,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
因为,白玉被玷污了,还可以把它磨去,而说错了的话,则无法挽回。
希望人们言语要谨慎。
这里,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表明他很欣赏南容的慎言。
【原文】 11•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的
”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原文】 11•8 颜渊死,颜路(1)请子之车以为之椁(2)。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3)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可徒行也。
”【译文】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
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
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
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
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评析】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孔子多次高度称赞颜渊,认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学上进。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买椁。
尽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却不愿意卖掉车子。
因为他曾经担任过大夫一级的官员,而大夫必须有自己的车子,不能步行,否则就违背了礼的规定。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对礼的严谨态度。
【原文】 11•9 颜渊死,子曰:“噫
天丧予
天丧予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
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原文】 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1)。
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
非夫(2)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
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
”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
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原文】 11•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1)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2)。
非我也,夫(3)二三子也。
”【注释】 (1)厚葬:隆重地安葬。
(2)予不得视犹子也:我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3)夫:语助词。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隆重地安葬他。
孔子说:“不能这样做。
”学生们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
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些学生们干的呀。
”【评析】 孔子说:“予不得视犹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那样,按照礼的规定,对他予以安葬。
他的学生仍隆重地埋葬了颜渊,孔子说,这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学生们做的。
这仍是表明孔子遵从礼的原则,即使是在厚葬颜渊的问题上,仍是如此。
【原文】 11•12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
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
”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评析】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
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
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
这一章为他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做了注脚。
【原文】 11•13 闵子侍侧,訚訚(1)如也;子路,行行(2)如也;冉有、子贡,侃侃(3)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译文】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
孔子高兴了。
但孔子又说:“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
”【评析】 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
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兴,但又担心子路,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
师之爱生,人之常情。
孔子的这种担心,就说明了这一点。
【原文】 11•14 鲁人(1)为长府(2)。
闵子骞曰:“仍旧贯(3),如之何
何必改作
”子曰:“夫人(4)不言,言必有中。
”【译文】 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
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
何必改建呢
”孔子道:“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原文】 11•15 子曰:“由之瑟(1)奚为于丘之门(2)
”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3)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
”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
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评析】 这一段文字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评价。
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当其它门人都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尚未入室。
这是就演奏乐器而言的。
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应该讲是比较客观的,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反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原文】 11•16 子贡问:“师与商(1)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2)与
”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
”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
”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评析】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
《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
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
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原文】 11•17 季氏富于周公(1),而求也为之聚敛(2)而附益(3)之。
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4)可也。
”【译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
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评析】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
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
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
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原文】 11•18 柴(1)也愚(2),参也鲁(3),师也辟(4),由也喭(5)。
【译文】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评析】 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
这一段同样表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思想,调和与折衷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
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中国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
【原文】 11•19 子曰:“回也其庶(1)乎,屡空(2)。
赐不受命,而货殖(3)焉,亿(4)则屡中。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贫困。
端本赐不听命运的安排,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往往猜中了。
”【评析】 这一章,孔子对颜回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却在生活上常常贫困深感遗憾。
同时,他对子贡不听命运的安排去经商致富反而感到不满,这在孔子看来,是极其不公正的。
【原文】 11•20 子张问善人(1)之道,子曰:“不践迹(2),亦不入于室(3)。
”【译文】 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
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原文】 11•21 子曰:“论笃是与(1),君子者乎
色庄者乎
”【注释】 (1)论笃是与:论,言论。
笃,诚恳。
与,赞许。
意思是对说话笃实诚恳的人表示赞许。
【译文】 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
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学生们不但要说话笃实诚恳,而且要言行一致。
在第五篇第10章中曾有“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说法,表明孔子在观察别人的时候,不仅要看他说话时诚恳的态度,而且要看他的行动。
言行一致才是真君子。
【原文】 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1)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译文】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
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
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
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原文】 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女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 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
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
”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原文】 11•24 季子然(1)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2)由与求之间。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3)矣。
”曰:“然则从之(4)者与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
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
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
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
”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
”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评析】 孔子这里指出“以道事君”的原则,他告诫冉求和子路应当用周公之道去规劝季氏,不要犯上作乱,如果季氏不听,就辞职不干。
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君臣关系以道和礼为准绳的。
这里,他既要求臣,也要求君,双方都应遵循道和礼。
如果季氏干杀父杀君的事,冉求和子路就要加以反对。
【原文】 11•25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曰:“贼(1)夫人之子(2)。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3)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4)夫佞者。
”【译文】 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
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
”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
”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原文】 11•26 子路、曾皙(1)、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
居(3)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4)
”子路率尔(5)而对曰:“千乘之国,摄(6)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7)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8)。
”夫子哂(9)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10),如(11)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12),如会同(13),端章甫(14),愿为小相(15)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16),铿尔,舍瑟而作(17),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18)春者,春服既成,冠者(19)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0),风乎舞雩(21),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22)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
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
”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
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
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
”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
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
”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
”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
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评析】 孔子认为,前三个人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
他之所以只赞赏曾点的主张,就似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
这一章,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