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姓人情更真800字作文
俗话说,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我的大嫂,是个警察,从小生活在城市,父母离开的很早,有两个姐姐,她排行老三。按常理说,老小都是娇生惯养,脾气古怪,凡事都要占上风。不然,大嫂心地善良,能吃苦耐劳,且处事妥当,善解人意,不仅是大哥的贤内助,更是父母的好儿媳。
每次回家,大嫂都会大包小包的买上很多东西,没有太贵重的,但确是应有尽有。因为母亲常年身体不好,都是父亲操持着家务,毕竟是男人,再细心也有疏漏。所以哥嫂回家,都会带回青菜,大饼,一些家里不常见的`小吃,还有花椒大料,酱油醋,乃至刷碗筷用的清洁剂,清洁球,型号各异的不锈钢盆、勺子、铲子,凡是他们能想到的,一律买回来。我知道这一定是大嫂的细心才会如此。
自从母亲做了一次心脏手术,要常年吃药,而且这些药都要从市里医院才能买到,大哥和大嫂就每隔半个月就要回家一次,一是为了送药,二是回家看看,不管什么样的天气,工作多么紧张,总会抽出时间回来,从未间断。很多时候都是早晨下了夜班,顾不上吃早点,更没有时间睡觉,(他们的夜班是整夜都不能眨眼的),就赶去医院买药,然后再往老家赶,路程大约二百里,可以想象再开车回到家是怎样的疲劳状态。儿子当然不必夸赞,可大嫂也是一如既往的这样,确实让我很感动。
还有一句话,一个姑爷半个儿,闺女好不如姑爷好。对此我深有体会。由于哥嫂离家远,不能经常回家,自从和丈夫结婚后,我们就主动承担起了我父母的一些事情。二十年来,家里的很多事我们都参与过。在农活方面,虽然不内行,也不喜欢做,但是从春天播种除草,夏天除虫施肥,到秋天收获,我们没有落下过。因为丈夫从小身体很弱,哥嫂们从不让她干体力活,我很感激丈夫为我所做的一切。在生活上,小到电视天线的安装,大到房屋的修缮,丈夫都是主力。尤其母亲常年身体不好,看病买药,都是丈夫开车送去接回。真的要感谢丈夫的付出,他的孝心要比我更多,做事更细心,我自愧不如。
我真的很庆幸,家里有这样两个外姓人,嫂子和我的丈夫,是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更踏实的去孝敬父母,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体会什么是真正的一家人。只有每个人都能宽容理解,无私奉献,才能换来家庭的幸福生活。更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外姓人,情更真。感谢那些为各自的家庭付出真情和经历的外姓人。你们是伟大的!
我想让童年更纯真作文
一提到童年长辈们都有说不完的话,因为他们的童年是欢乐的,可童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概念。
现在的孩子平时不是上网聊天就是和大堆大堆的'作业打交道,生活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听一些自己根本听不懂的流行歌曲,跟着那些无赖的流行趋势不明不白的疯狂,过着根本不适合自己的生活。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明显的不如现在,但是是绝对的快乐,那时候我常常约上几个好友以排练节目为由去玩遍“天涯海角”。有一次,我们一行四人由于迷了路而闯入了朝天门,一看到大河,我们如鱼得水,迫不及待的来到河边,迅速脱掉鞋袜,我们时而在岸边疯跑,时而在岸边堆砂如山,路人见了纷纷投来惊奇的目光,可我们全然不顾,甚至于手拉手来到齐膝盖深的水中对天大喊:“我们今生今世要做永远的好伙伴u”坐在岸边亲眼看到太阳一寸一寸地消失在天际时才依依不舍地准备回家。由于不想走路,又没有钱坐车,于是又想到了逃票,因为其中一个同学有月票卡,于是上车时一个个挨得很紧,第一个用完立刻交给第二个,直到我们全部安全上车后才缓缓地松了一口气。虽然回家后已经很晚了,还少不了不同程度的责骂,但我们是快乐的,当时对我们而言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的了。我不知道现在一向“成熟”的大家还会不会做出这种“幼稚”的行为,也不知道兜里面放满零花钱的大家还会不会用这种“下三烂”的手段骗取这“屈屈”的一元钱车费,但是我们的确如此。
我真心的希望现在的我们不要被过早的成人化的思想所笼罩。珍惜我们纯真的童年吧。
规则人情高中作文
篇一:规则与人情
20XX年6月9日,上海,某高考考场外。一辆坏了的自行车,一个迟到2分钟的考生,一扇紧闭的大门,一位跪下的母亲。
还有铁石般的规则,和寒透了的人心。这场规则与人情的短兵相接,以人情的惨败告终,然而规则的胜利并不让人欢呼雀跃。我有一言不得不发:
规则岂可无人情!
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列,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篇二:规则?人情?
规则,似石头般坚硬,但水珠可以滴穿石头;
规则,似大海般广阔,但高山可以看遍蓝海;
规则,似乎无法触碰,但它可以用人情浇灌。
――人情之于规则,不可或缺。
规则是冰冷的,是寒透人心的,然而,正是人情,温暖滋润了它。 正如二战期间的1944年圣诞节,两个受伤的美国士兵被一个善良的德国妇女收留在家中。她并没有依照冰冷的规则将他们拒之门外,任由其被当俘虏。她相信,他们只是战场上的对手,不是生活中的敌人――而后有四个德国兵敲门,她请他们放下武器。那晚德国士兵被妇女所动为美国士兵疗伤,谁也没有按规则俘虏对方邀功。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没有被规则冰封,将人情演绎得如此动容。
又如上海“最有人情味的交警”李自成。再一次执勤期间,他拦住了一辆违法右转的摩托车并准备开罚单。这时,摩托车司机却气愤的质问道:“指示牌上明明写着六点后不许右转”向李自成示出自己的手表时刻,“而现在还没到六点怎算违规?”而后他又看自己的手机,才发现手表没电停摆,而实际上手机显示的实际时间超过了六点。无奈之下司机只能低头认错,并失落地对后座的妻子说:“对不起。”李自成疑惑地望着他的妻子,只听到:“警察叔叔,我得了病每个月都急需用钱化疗。”听到这番话后,李自成十分为难,但最后还是开出了罚单――一张夹着一百元人名币的罚单!原来,规则中也有亮丽的风景;原来,规则在人情熏陶下也能那么温馨感人。
如果没有人情,规则就会变得满目怆然,变得惊悚可怕。
酷法如秦律:陈胜吴广等人因暴雨而耽误了服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制度如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即四大类人,残酷地剥夺底层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规则如日本浪人,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必须卖妻杀儿子成全自己主人的威名。
难道规则真的是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吗!难道规则真的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吗!难道规则真的是践踏真理的暴徒吗!
又看那名上海考生的事例。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不就是规则无情的表现吗?考生急的被迫翻墙,考生母亲急的被迫下跪――她们泪水与无助刺痛了人们的心,更是狠狠地反映了规则无人情的可怕啊!
规则,是规范人的准则;
人情,是建立规则的准则。
人生漫漫,唯有人情当航,规则当车,才能一路平安地驶向彼岸!
篇三:规则与人情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人情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人情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人情,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到“天衣无缝”。若没有人情的支撑,规则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人情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人情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人情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人情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人情的底线;同时,人情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人情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人情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人情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将人情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规则与人情的作文
有规则,才有人情。我们需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秩序与完善规则的决心,小编收集了规则与人情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规则与人情
2022年6月9日,上海,某高考考场外。一辆坏了的自行车,一个迟到2分钟的考生,一扇紧闭的大门,一位跪下的母亲。
还有铁石般的规则,和寒透了的人心。这场规则与人情的短兵相接,以人情的惨败告终,然而规则的胜利并不让人欢呼雀跃。我有一言不得不发:
规则岂可无人情!
的确,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人情泛滥、裙带横行,是极端的混乱和腐败。但是,这并不能作为矫枉过正的辩解,因为极端的规则是另一种噩梦,因为规则只是中性的形式,因为规则自身没有善恶可言,因为规则需要人情充实的内涵,而非仅作为敌人。
没有人情的规则,只是压迫的工具。陈胜、吴广因暴雨而耽误了赴役的期限,就会遭受不由分说的一律处死,这样的规则就是杀人如麻的侩子手。日本四十七浪人在等级制度下,卖妻杀子成全主公的威名,这样的规则就是扭曲人性的恶魔。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四大种姓,剥夺民众的自由与尊严,这样的规则就是践踏真理的暴徒。上述例子或许古老而偏颇,且看如今!酷法何必秦律,君不见拆迁平坟毁古迹,刑讯逼供误判刑,条条在案;牺牲何必浪人,驻京办拦截上访,维稳保安殴打群众,桩桩有理;歧视何必种姓,排挤打压农民工,地域贫富有界限,“上海资源不给外人”,历历在目。法律法规,政策条列,若无人情,就都是杀人的刀,害人的毒。
所幸规则与人情并非壁垒森然。各地城管工作方式大整顿,温情执法几乎让人转怒为笑,惹人嗔怪。河南平坟事件中,不乏将伦理道德引入政策制定者。法学家的努力终于以“拆迁”改“搬迁”、“直系亲属可不作证”得到了回报。
然而不能忘记,从救助站中走出的流浪者,身上还有绳索留下的'淤青。不能忘记,数以千计的上访者,在进京的最后一站再也无法前进。不能忘记,牢狱中还有多少无辜者,在诱骗下葬送一生,求诉无门。不能忘记,还有多少缺少人情的规则,在为丑恶与不公大开绿灯。
我们应该时刻质问:规则岂可无人情!
第二篇:规则与人情
2022年高考考场外一位母亲的下跪令人动容,亦有网民因此指责规则不合理,工作人员人情淡薄等。但是我想说:别为人情违背了规则。有规则才有人情。
说到规则的诞生,不得不说起罗马法。在古罗马的第一部法律《十二铜表法》诞生之前,维护整个罗马社会秩序的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习惯虽是人们经验智慧的结晶,却并不具有规则的效用,贵族阶层随意解释习惯,随意判决,平民生活长期受到严重压迫。直到规则正式诞生,平民才可以说是获得了第一次胜利。如果没有规则,或者规则因为个人而随意更改,而违背大多数人的利益,敢问人情何在?
规则的发展亦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可喜变化。美国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也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地位,这部被称为“近代世界第一部的人权宣言”的法律,并不是完全“死”的,而是灵活的,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开始它并未解决妇女与黑人的人权问题,但因为人人都遵守规则,尊重规则,这规则才得以日臻完善,越来越能反映人民的呼声,越来越有人情味,同时也保证了美国社会长治久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则与人情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夸大规则的弊端,造成人们对法制的不信任。规则已定,但人是活的,与其抱怨规则太死,不肯给你多两分钟时间,或是指责工作人员没有人情味儿,为什么不反思自己够不够严谨细致、有没有足够重视呢?高考既然重要到让一位母亲下跪,为什么没有让你提早出门?如果规则因你一人而变,对其他那些早早到场等候的考生岂不是不公平?
陈独秀说,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谈道德谈人情,那么这个社会最终会变得没有秩序、虚情假意;相反,如果人人都遵守规则,社会秩序安定,人们的道德素养自然会提高。以此可见,有规则才有人情。我们国家的英勇解放军,因为遵守军规、军纪,才有了为顾全大局而牺牲自我的勇气。他们是恪守规则的铁骨铮铮的汉字,也是有人情味儿的最可爱的人。
有规则,才有人情。我们需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秩序与完善规则的决心,这样,人情自然显现。
第三篇:规则与人情
上海高考考生因自行车坏了而迟到2分钟,其母下跪求情,仍被拒考场之外。诚然,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但在这种由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情况下,难道就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规则之外留有人情吗?
规则是有人情的芦苇。在非主观因素造成规则被破坏的情况下,宽以人情,能使社会更和谐。正如上海“最有人情味”交警李自成。在一次执勤期间,他拦住了一辆违法右转的摩托车,并准备开单罚款。这时,摩托车司机却气愤地质问道,指示牌上明明写着六点后不许右转,而现在还没到六点,怎算违规?而当该司机看到自己的手表时,才发现手表没电停摆,而实际上已超过六点。无奈的司机只能低头认错,并懊恼地对后座的妻子说:“以后你治疗买药的钱又少了。”听到这番话,交警李自成感到十分为难,但最后还是开出了罚单,里面夹着一张100元人民币。而这位交警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后,也受到市民的称赞,上海的社会氛围更加和谐。法制之外,应有人情。摩托车司机并非恶意违法,而是因为手表停摆这种非主观因素而造成违法。诚然,法律是铁面无私的,但若每个人都只是会刚性遵守法律,而不会柔性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恐怕这个社会的矛盾会越来越严重。可见,让社会更和谐有序,我们需要有人情的规则。
然而,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见到只会死板遵循规则,在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情况下不会变通的例子。正如在福州一条高速公路上,收费站工作人员拦住了一台急救车。急救车上躺着一名孕妇,但全车人都没有带现金。为了区区几十元路费,收费站人员把急救车拦在出口处近一个小时,使得孕妇只能在车上生产,而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收费站工作人员的饿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斥责,如此“遵守”规则,只会引起更糟糕的结果。规则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的权益,然而,当盲目遵循规则而致人的权益受到损害时,难道不应该在规则之外留有人情吗?
规则应是有人情的芦苇。尊重规则,遵守规则,这是每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在非主观因素造成的情况下,我们更应把规则理解为对人的尊重,对人权的尊重,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得更健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和谐,更有人情味。
规则与人情,同行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