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的名言警句
1.错失良机、追悔莫及2.人凡事都要往开出想,对事物不要太着像 不知我回答的对不对 如果不对还望多多包含O(∩_∩)O哈哈~
使至塞上征蓬归雁比喻什么,暗含着作者被排挤出朝后怎样的思想感情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文注释]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单车:形容轻骑简从。
问边:慰问边士。
属国:秦汉时官名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作者本人。
当时作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慰得胜将士。
居延:城名,属凉州张掖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
指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
长河:指黄河。
萧关:古关名,是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衢。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边疆的统帅正率兵虎据燕然,镇守着祖国的西北边陲。
燕然: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的确抓住了王维的艺术特色,可算是不易之论。
[背景介绍]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层次结构]“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
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
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写作特色]这首诗叙事直白平实,语言简单朴素,内容明晰易懂。
作者奉使出征,独当重任,以征蓬、归雁自比,点出春行之时令,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色中,大漠奇观,非“孤”、“圆”不能形容,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写景壮观,气势流畅,无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亦细味其趣,以为再无“孤”、“圆”更有情有理的两字。
可见其对仗之工,用字之确。
[相关链接] 边塞征战诗歌选录1塞下曲 王昌龄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 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 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
2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 陆 游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4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5雁门太守行 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以《老有所为》为题,起草一份演讲稿
“老乐、老有所为”,不仅可以生命的长度,而且可以增命的宽度。
人把88岁称为“米寿”,把108岁称为“茶寿”。
金岳霖88岁时,冯友兰赠他两句话:“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笔者以为,从“米寿”晋升“茶寿”,除了善于摄生外,“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也是必不可少。
当然,内容可以各取所宜。
有一则广告说得好:“欢乐是一天,不欢乐也是一天。
”何苦久久地深陷伤感之中不能自拔而徒耗更其苦短的暮年。
洋人深深懂得,老年人不能只有天伦之乐,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应该让欢乐陪伴自己颐养天年。
事实上,他们的养老模式及其负载的亲缘较国人为疏,故而对亲情的依恋性和丧偶老人“睹儿思妻”的负效也较国人为淡。
同时,他们善于通过养花弄草、习歌练舞、放形山水等转移情结,日久便带来养情怡性的无穷乐趣。
当然,只要精神一致,内容和形式不妨因国而异、因人而异。
比如,有位老同志在欢送会上说及退休生活时,概括为“天伦之乐、知足常乐、老有所乐”。
有人解析说,“天伦之乐”是一种氛围,“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老有所乐”是一种动力,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笔者觉得,上述概括和解析均很精当。
至于何种乐法可各取所好,很多国人不是更喜扭秧歌、唱戏剧、放风筝、抖空竹等等吗。
老年人常说的“船靠码头车到站”,系指职业生涯而非人生道路。
何况还有许多退休人员因工作需要返聘的,他们的职业“车船”尚未停靠“车站码头”。
当然,对大多数没有返聘的退休人员来说,虽然不能发挥工作余热,但亦可发挥生命余热,比如练书法、习绘画、“爬格子”、上老年大学等等。
有一位先后用跳伞方式庆祝自己70岁、75岁、80岁、85岁生日的老外说得好:“人不能只因为年纪大了就无所事事地坐在角落里流口水。
”我们并非鼓励老年人都来仿效这个老外跳伞庆生,但“老有所为”精神值得倡导。
一提到“老有所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大器晚成”,进而联想到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人物。
像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80岁以后还从事科研,绘画大师毕加索90岁还在作画,唐代百岁医学家孙思邈晚年撰写《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蒲松龄古稀之年写成《聊斋志异》,恩格斯74岁编完《资本论》第三卷,德国文豪歌德81岁完成《浮士德》的创作,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晚年写成名著《鲁宾逊漂流记》……但这些人物都是凤毛麟角,绝非普通人所能效仿,因而亦非大众化的“老有所为”标杆。
一提到“老有所为”,人们还会联想到后汉大将马援的名言“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曹孟德的名言“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等等。
其实,上述名人名言只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并非真要老人老当益壮,真要老骥长途跋涉。
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诗句,这“聊发”也不过是“稍为”的意思,并非鼓励老年人与《水浒》中的“拼命三郎”石秀大比拼。
倒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说得比较实在,也不会误导老人。
不是么
老人干不了农活,可以干些“点数鸡豚”之类的力所能及的活儿嘛,这才是大众化“老有所为”的真谛。
然而,大众化“老有所为”往往与“老有所学”链接在一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可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而且,学习不仅能充实头脑,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还能充实生活,使自己的心态年轻化。
法国是世界上老年教育比较正规的一个国家。
法国人把老年大学称之为第三年龄大学,学员年龄从55岁到90岁。
课程包括:体育、卫生、文学、历史、政治、法律、时事,有的学校还有社会学、老年学。
瑞典的老年教育与正规教育融为一体,所有的大学都对老年人开放。
在大学生中55岁以上的占2成左右,65岁以上的占1成以上。
同时瑞典的广播电视办有老年教育节目,图书馆也为老年人送书上门。
日本的老年教育直接由文部省(相当于我国的教育部)领导,教学方式有“老年班”和老年大学两个层次。
巴西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必经过高考而上大学,课程设置与青年大学生不同;老年大学生可以选择课目,且不必天天上课。
中国的老年大学没有这么规范,也没有这么普及,课程多半为书画、摄影、器乐、歌舞、健身等休闲娱乐类,也有少量人文学科,旨在帮助老年群体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与“老有所为”并无直接关联。
而社会上的“老有所为”内涵,一度仅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
这当然是一种狭义概念,广义概念应该涵盖老年人一切有意义的作为。
如央视焦点访谈的镜头曾对准一位叫李淑芬的普通北京市民。
在北京申奥成功后,年届九旬的她听说老外挺喜欢中国的剪纸,而这正是自己的业余爱好,便精心剪出了20幅作品,并装订成册。
她打算给每个参赛的国家或地区各赠送一份,这就意味着总共要剪出200套左右,无疑工程浩大。
她还拟当面赠给外国人,于是又大啃英语。
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奥组委主席刘淇被她的故事所感动,亲自登门拜访她,并表示要把她的剪纸作品当成国家一级礼品赠送给外宾。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中有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道出了古今多少人对晚景短促的迷惘和留恋。
不过,也有乐天派反其意而诗之曰:“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这种旷达的老年观值得称道。
窃以为,只要我们调适自己的身态与心态,注重养生与保健,践行老有所乐与老有所为,我们就可以自豪而无悔地向世人宣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我会填古诗或名言警句。
1.当我们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时,常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读书百遍,而义自现。
名人名言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
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 赫胥黎 生活就是战斗。
—— 柯罗连科